“抗战与山西: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学术讨论会评述
2015-12-19刘晓琴
刘晓琴
2015年7月17日至 7月19日,由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和山西省历史学会共同主办的“抗战与山西: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山西武乡召开,来自全国各大高校、科研院所、报刊编辑部的专家学者近50人与会。会议收到论文40余篇,内容以山西地区抗战为主,又不局限于山西地区,以中共抗战为主,兼有论及国民党抗战,讨论内容涉及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体现出了一种大视野、大格局。
一、山西在抗战中的地位
山西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抗战时期,山西也成为敌我双方争夺的战略要地,许多影响抗战全局的重大历史事件都发生在山西。本次会议一开始就有几位学者谈到了抗战中的山西和山西在抗战中的地位问题。张太原(中共中央党校)从《蒋介石日记》中挖掘山西在抗战中的地位,他指出山西抗战是蒋介石规划的整个抗战的重要组成部分,蒋介石把山西视为华北主战场,将山西看作抗战成败的枢纽,对其寄予了厚望。但是随着大同的沦陷和太原的失守,山西战场几乎全都溃败。山西抗战的出路何在?中共通过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等积极作战,使山西抗战在“残局”中有所“收拾”。杨圣清(中共中央党校)全面论述了山西作为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开展抗日游击战争的立足点、出发点和坚强堡垒的问题,指出山西是各根据地沟通陕北中共中央的重要交通枢纽,也是抗战最后胜利的前哨阵地。行龙(山西大学)论述了抗战期间山西大学的迁徙历程,指出山西大学师生在迁徙期间努力工作和学习,克服了一切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最终使得山西大学得以延续至今,也造就了众多人才。抗战中的山西大学便是抗战山西的缩影,其对抗战的意义不可忽视。
二、抗战史研究的理论、资料和方法
当前的抗战史研究多注重专题的实证研究,理论方法上的突破较少。本次会议有多篇论文或提出新的理论,或对已有理论成果进行了新的反思,成为会议的一个亮点。黄道炫(中国社会科学院)提出了中共抗战持久的“三驾马车”理论,即游击战、根据地、正规军。持久战是中日整体实力对比的结果,“三驾马车”是党、政、军、民一体化的具体体现。“三驾马车”体现了现代战争总体战的思想,在当时具有相当的超前性,而马克思主义的宽广视野、共产党革命理念中必然包含的群众路线在其中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
历史学是一门求真务实的学问,史料是一切研究的基础。其中,档案资料已经成为研究抗战史普遍的资料来源。本次会议,多数学者提交的论文都是通过档案文献来完成的。而随着机要档案的不断解密,抗战史研究也不断被推向前进。李玉(南京大学)利用《蒋介石日记》手稿本就蒋介石对日“雪耻”心理进行了深入的探究。他指出,由于日本阻挠国民党北伐,蒋介石对日反感渐增。“济南事件”使蒋再受刺激,发誓对日复仇,遂开始在日记中记载“雪耻之道”,其内容可分为“励己”“励民”“强军”与“整党”等类。蒋介石长期在日记中书写“雪耻之道”,是其个人感受日本侵略的心理反应,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悲壮”的抗日决心。但他在实际行动方面则又奉行“忍辱哲学”,表现出明显的软弱与妥协,从而遭到时人与后人的批评。张太原对山西抗战地位的研究同样得益于这一资料的运用。李洋(北京大学博士生)通过亚洲历史资料中心的日本陆军省档案,参照并对比中日文史料,对日军1942年“扫荡”与根据地“反扫荡”进行深入研究,进而了解了抗日根据地当时出现困难的原因和敌我双方作战的得与失。
三、抗战过程相关问题研究
抗日战争爆发前后,国共两党对待日本侵略者的态度无论积极还是消极,都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了抗战准备与动员宣传。赵伟(苏州科技学院)对蒋介石抗战的经济准备意识进行了讨论。国民政府当时实施的是计划经济,蒋介石的经济准备是以“剿匪”掩护抗日,作者清晰地梳理了蒋介石经济准备的三个阶段。张俊峰(山西大学)、董佳(中国人民大学)从经济角度来谈中共在根据地的动员问题。张俊峰从太行、太岳抗日根据地的水利建设切入,通过讨论中共领导下边区政府组织军民修建大量水利工程来同当地人民抗击水旱灾害,最终密切了军民、政民关系,动员了广大乡民参加抗日。董佳则通过征粮来观察现代中国的构建,他指出中共在根据地较好地处理了政权与农民的关系,保障了农民的利益,有效解决了社会矛盾,但也造成了农民自主性的丧失。张德明(中国社会科学院)从华北教会组织动员抗日的角度来分析民族主义与基督教的复杂关系,他对1931-1937年间华北教会学校的抗日救亡实践进行全面梳理,考察其在民族危机下的抉择与应对,凸显了教会对抗日宣传动员的影响和教会学校学生的理性。贺文乐(山西师范大学)在新革命史的视野下对中共晋西北抗日根据地“组织起来”的革命话语进行了考察,这一运动有效地对土地和劳动力进行了合理配置,重塑了农民性格,树立了新型社会风气,这对今日之新农村建设具有启示意义。
相较国共两党的抗战准备,中共在根据地的建设可谓别开生面。杨茂林(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对山西根据地基层政权建设的历史进程进行了细致考察。他指出抗日根据地的基层政权建设扩大了根据地的群众基础,巩固了根据地的政治基础,发展了根据地的社会基础,改善了根据地的干群关系,为共产党廉洁作风的品质奠定了基础。并且认为,抗战时期基层政权的建设经验对于当下贯彻“四个全面”的战略思想、实施治国理政的全新布局,都有极为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高春平(山西社会科学院)对山西抗日根据地的廉政建设作了系统总结。华北各抗日根据地的党和政府着力开展了政权廉政建设,以此作为取得群众支持,壮大人民力量,开展对敌斗争的重要途径和保障,从而为根据地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环境。苏泽龙(山西大学)从文化教育角度来谈根据地政权建设的成就。中共通过开展“冬学”构建,完成了对民众的抗战教育,激发了民众对党和八路军的拥护和爱戴,动员了成千上万的民众加入到抗战的洪流中。张同乐(河北师范大学)论述了晋察冀边区村级抗日民主政权的建立,他以抗战初期晋察冀边区村政权的重建与改造为主线,对晋察冀边区乡村政体演变进行探讨,来证明制度建设对于根据地的重要性。安娜(山西大学)讲述了邓小平领导下的太行革命根据地整风运动及其影响,为抗战的最后胜利做了思想上的准备。
国民党领导下的国统区也采取了一系列抗战准备措施,对正面战场的坚持抗战起到了积极作用。张立程(浙江大学)研究了抗战时期山西国统区的金融体系。他指出阎锡山对银行体系的控制,为满足其庞大的军政开支,应对日军的经济侵略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维系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抗战胜利后,对敌伪产业的接收成为要务。魏晓锴(山西大学)对战后山西地区的工业接收进行了研究。他指出,中央和地方在山西地区的工业接收中相互博弈,并最终以阎锡山为最高统治者的地方政府取得胜利。西北实业公司成为工业接收的主体,但未能获得正常发展。柳德军(山西大学)分析了抗战前后甘肃乡镇保甲经费问题,对保甲经费制度的设计、经费来源、用途、收支状况的发展脉络及乡镇保长权责待遇等问题进行梳理,从中透析了国民政府基层政治改革的客观性和主观局限性。
四、抗战中的人物、阶层和组织研究
人物研究向来是抗战史研究的重要方面,本次会议集中于两党将领的研究。宋毅军(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集中论述了邓小平和滕代远的军事部署战略,他们率军挺进豫西开辟根据地对夺取抗战的最后胜利起到了重要作用。安娜(山西大学)则通过整风运动来透视邓小平的政治才略。窦春芳(广东海洋大学)对国民党抗战名将张炎进行了研究,叙述了张炎一生的辉煌事迹。
作为社会的弱势群体,战时的妇女、儿童得到了多位女性学者的关注。赵新平(忻州师范学院)主要论述了中共在晋西北从法制改革、推行妇女教育、鼓励妇女参加经济和社会活动等方面对乡村妇女进行的改造,保障了妇女的基本人权,提高了妇女的素质及家庭和社会地位。孙霞(吕梁学院)关注了战时国家对儿童的动员,从中塑造儿童的国家民族观、抗日意识,这种看似成功的动员背后也遭致民众的抵制。王微(南开大学博士生)通过“性”来考察战时的农村妇女,认为中共革命对妇女的动员和性的改造,虽未很好地将女性自身利益考虑其中,但总体来说较为有效,为抗战胜利奠定了基础。王亚莉(山西大学博士生)探讨了陕甘宁边区与普通民众生活息息相关的灾荒、人口、婚育、卫生等问题,重点介绍了边区政府的应对措施,并指出政策的行之有效是中共赢得民心的基础。
基层教员和民兵组织也得到学者的重视。李常宝(山西师范大学)关注到太行根据地小学教员的待遇问题。小学教员兼具教书匠、民兵、宣传员的多重身份,中共有针对性地提高其待遇,对其多种功能的发挥起到了积极作用。赵艳霞(长治学院)则对太行根据地民兵组织的阶级成分进行了分析,她指出,根据地各级政府对农民阶级意识的培养和对基层党组织内部的调整和干预,最终使以中农、贫农为主干,基层群众占绝对优势的民兵组织新格局得以形成。
本次会议,各路学者就相关的学术议题展开激烈讨论,或自觉反思,或继续探索,以学术的方式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