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节“同课异构”导学案引发的思考

2015-12-19王卫军

化学教学 2015年11期
关键词:同课异构导学案化学教学

王卫军

摘要:从学习目标、使用说明、课前预习、课堂学习及训练提升几个部分,对比分析了两个课题为“乙烯”的“同课异构”导学案,在指出它们存在的优点与不足的同时,提出了导学案的改进方法和导学案编制的一些基本策略,认为一个精妙的导学案就是让每个教学环节都能充分发挥出教育功能和价值。

关键词:导学案;同课异构;化学教学

文章编号:1005-6629(2015)11-0048-05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为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凸显学生学习主体地位,追求个性化学习和多元化发展,“学案导学”已然成为当前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手段,但囿于教师对导学案认识不足,出现了导学案和教案不分家、导学案和试卷相混淆、导学案翻版课本或替代课本等现象不一而足,导学案编制的粗糙和使用的泛滥,严重影响了导学案教学辅助功能和价值的发挥,因此,如何编制优质导学案成为实施“学案导学”首要亟待解决的问题。下面结合一次课题为“乙烯”的“高效课堂同课异构”课例中使用的导学案,谈谈个人对导学案设计和编制的一些看法。

1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有别于教学目标,它针对的是学生,传达的是学习内容及预期结果。因此,让学生读懂最为重要。何谓读懂?读懂就是学生能从学习目标的陈述中至少领会出三点内容:一是明确将要学习的内容;二是清晰把握学习将要达到的层次;三是能对学习的结果进行自我评价。

比较甲、乙两个学案,学案乙的学习目标描述更具体、更有层次感,除了讲清学习内容之外,还对学习的过程和方法进行了简单的引导,使学生更易进入角色。当然,两者都还有些不足之处,如:

(1)学习的预期结果指向不够明确。其中“掌握”、“弄清楚”、“初步学会”、“了解”这些模糊的认知行为动词,很难让学生对学习应达到的层次进行准确的判断和定位,目标模糊易使学生学习进退失据而影响学习的效果。因此,提倡用外显的行为动词来表述学习目标,如将“掌握乙烯的结构”表述为“能写出乙烯的结构式和结构简式,并能说出乙烯的官能团”就明晰很多。

(2)一个目标蕴含的信息过多。如“弄清楚乙烯的组成、结构、主要性质和重要应用”这个目标。几乎涵盖了本节课的所有要求,学生阅读并领会它,可能需要经过细致的分析、分解和补充。然而这个过程,不同的学生在理解上不可避免地存在差异,这势必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上的良莠不齐。

(3)学习目标不以学生“可为”为基础。全面落实“三维目标”是新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也是教学目标不可或缺的基本要素,但在导学案中却无需一一体现,因为三维目标的实现,特别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不是学生自主寻求和构建的,而是在教师创设的环境中,通过教学激发和引导,通过言行示范和影响,潜移默化地形成一种理想状态的观念立场和精神境界。这主要是对教的要求,而不是对学的引导,如学案乙中“激发学习有机化学的兴趣”,学生是不知道怎么做的,因为在这里学生是被动的,不“可为”的。

(4)学习重难点有重复之嫌。教学目标的层次l生表述即可传达教学重难点的信息,并体现于课堂教学的设计和实施之中。导学案罗列出来的重难点,无非是教师对课标和教材解读的结果,亦或是教学经验的再利用。虽然依据详实并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本课时学习的共性问题,但却忽视了学生个体上的差异,有悖于导学案追求个性化学习的初衷。

2 使用说明

导学案是站在利于学生学习的角度,融合课标、教材以及一些教辅资料,通过智慧加工而得到的学习方案,它是引导学生如何介入学习、有效学习的媒介。学案乙比学案甲多了学案的使用说明(如表2所示),就存在几个明显优势:

(1)有利于学生更好地使用导学案,充分发挥导学案的功能和价值。

(2)有利于直白地融合各种教学资源,并进行牵线搭桥、合理布局,为学习提供更多的素材和途径。

(3)有利于优化学习方法和过程,提高学习效率和效果。

(4)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能力,为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提供助力。

(5)有利于教学的实施和落实,有利于教学目标的整体实现。

3 课前预习

课前预习是让学生在学案的引导下,对学习内容进行自主学习,其功能在于:

(1)通过阅读与思考,自主对学习内容进行梳理,形成基本的知识框架。

(2)对学习内容进行自我加工,如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对抽象的内容进行联想和润色,对核心内容进行辨析和理解,对规律性内容进行归纳和提炼,对知识系统进行感知和建构,对学习方法和过程进行初步了解并主动适应。

(3)对学习难度进行评估,结合自身实际设计出简单的学习方案,如针对不同难度的学习内容选用不同的学习方法和策略,对学习中时间和精力等因素进行合理分配。

(4)发现并记录自己存在的问题,并作有意识的准备,如相关知识的回顾、学习方法的温习、活动参与形式的选择,以及课堂上与教师和同学进行有效互动的设计等,通过采取积极的方式主动解决自己的问题,即在知识方法和情感心理上都做好充分准备。

(5)从教师层面讲,“课前预习”是教师准确掌握学情的重要渠道,是“以学定教”优化教学方法、制定教学策略的重要依据。

基于以上考虑,比较两个学案的设计,发现学案乙更有益于学生的学习,理由有:

(1)学案乙问题设计更具思维容量,能激发学生的思维运转。学习不能停留在肤浅的“筋肉”训练上,而是要引发思维的介入和参与,如学案甲中的问题显得浅而无力,浅是问题过于简单,其答案的获得只是搬抄课本的一种静态转移,无法调动学生思考,缺乏驱动思维运转的力量。而学案乙中问题,其答案的获取就必须经历思维的加工,就需要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必要的思考和转换,经历思维过程的学习,就会有更深刻的体会、更精准的理解和更持久的记忆。

(2)学案乙对学生引导更具体、更细腻,如乙烯的化学性质,学案乙就梳理得很细致,一是有利于学生了解预习的主要内容;二是有利于学生将化学实验现象和乙烯性质联系起来;三是有利于学生从罗列的三个性质中总结出“碳碳双键”的特殊结构和性质。而学案甲中对乙烯的化学性质学习的引导几乎是空白,不利于学生理清头绪,茫然的阅读必然影响学生预习的效率和效果。

(3)学案甲对学习方法的引导缺乏实际考虑。因为预习主要是通过查阅课本和教辅资料对学习内容进行简单的梳理和思考,而学案甲中出现的“观察实物”和“实验探究”在预习中比较难实现,事实上也的确没有做到,所以这种学法指导虚有其表,没有实质性意义。而学案乙,以“我的疑惑”和“我的收获”引导学生进行预习反思和总结,有利于学生对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自身实际有更明晰的把握,学习目标明确了,课堂学习才高效。

4 课堂学习

课堂中的合作探究,是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突破和深化,一是知识理解上的,要让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更准确、更深刻;二是方法掌握上的,要让学生经历一个有科学程序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在理解知识的同时对知识的演变和结论的获得都有一个切身的体会,进而掌握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三是能力培养上,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掌握探究学习的方法,不仅能提升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探究实践能力、合作交流能力,还能培养学生大胆质疑、小心求证的科学精神。

比较两个学案,学案乙更为精致,更能将探究学习进行到底:

(1)从情境设计上看,学案甲是预习案的一种搬抄,是课本内容的简单重复,基本看不出教师对教学内容有过个性加工和处理的痕迹,缺乏新意。学案乙则是一道实验题,虽然素材不够新颖,但毕竟有别于教材,对学生来说,换一个角度,即使是只有微小的差别,也会有新感觉,新趣味。

(2)从知识点上看,学案甲涉及的知识点比较单一,乙烯的性质是一种孤立的存在,探究结论也是已知,失去了探究的意义;学案乙涉及的知识点比较丰富,关键是乙烯的化学性质的呈现比较立体,乙烯化学性质与化学实验的现象、操作、思想等都有机融合在一起,这种千丝万缕的联系,使乙烯的化学性质呈现得比较鲜活丰满,有益于学生窥其全貌并建构出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

(3)从思维引发上看,学案甲太过简单,没有思维的挖掘点,不需要发现,不需要思考,不需要探究,只要简单的复述就可将问题解决得非常完美。学案乙则对思维有较高的要求,探究不只是停留在对乙烯化学性质的验证上,而是要求学生运用乙烯的化学性质知识去解决其他问题,在学生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较好的视角和较高的要求可以引发较高级的思维运转,从而让课堂教学变得更充实有效。

(4)从学习指导上看,学案甲仍然停留在对知识结论的追求上,对结论存在意义和应用价值的思考缺乏引导,因此没有知识升华和再生的机会,也就没有了思维拓展和能力增长的机会。而学案乙对学习的指导贯穿始终。它始终关注学习思路和方法的总结,不断引导学生自我总结和反思,以此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益。

5 训练提升

习题训练是课堂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其功能和价值主要体现在:

(1)巩固和提升——提供新素材、新视角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回顾和反思,通过比较和辨析实现再认知,并在新情境中学会迁移和应用,从而巩固和提升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2)补充和完善——课堂教学不可能面面俱到、巨细无遗,习题也不是课堂的简单重现,而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完善。因为在实际教学中,总有些重要的内容没有讲细、讲透,或者没有讲到,通过习题的呈现可以弥补这些不足。

(3)承上和启下——习题是一种很好的桥梁,可以让教学前后链接,呈现较好的延续性,它引导学生回顾旧知、巩固新知,并引发学生对未学内容的兴趣,让学生主动“瞻前顾后”,为后续学习的顺利开展做好准备。

(4)拓思和增能——习题训练是让学生从“理解”走向“应用”的有效方法,它不仅让学生见多识广并熟能生巧,还能让学生在训练中发现新思路、新方法,获取新技能,有效地提升了学生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5)检查和评价——习题可以检测课堂教学的实效,不仅可以检验学生的学,也可检验教师的教,为调整和改进课堂教学提供了重要依据。

基于此,比较两个“训练案”的设计,两者各有所长,并都有改进的余地:

(1)两个学案主要从实验和制备的角度对乙烯的主要化学性质进行考查,并通过选项的干扰,让学生通过辨析获取所学内容的关键和核心,以及一些基本的实验操作、实验方法和化学思想,为本节课的重点教学内容做了再次强调和注解,有效地落实了教学目标,提升了教学效果。

(2)相比较而言,学案甲的习题开放度更好,学生有更大的发挥空间,对学生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有较好的效果;学案乙则任务规划更精细,通过习题的设计和课后任务的安排,不仅有利于学生内化所学知识,还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学生的后续学习与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3)两训练案美中不足的是都选用了思维限制性较大的选择题作为习题。在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其一或选其二,其归根结底都遵循既有的思路和框架而进行的一个正误判断,它思维空间比较狭隘,没有自由尝试和知识重组的创新可能,它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准确理解,但对能力的培养却显得比较乏力。因此,习题讲究开放性,要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思考空间和尝试机会,让学生获取更丰富的学习体验和收获。如学案中“除去乙烷中混有的乙烯”一题可设计为:

请设计除去乙烷中混有的乙烯的实验方案,并与同学进行比较,选择出最佳方案,陈述其理由。

这样的话,就不会出现千篇一律的答案,不同答案就是不同的创意,不同创意就是讨论的话题,在同学问的讨论和交流中必将让学生得到更多的启发与收获。

导学案只是课堂教学中的一部分导学案不能完全反映课堂教学的全貌,所以,不能通过导学案对课堂教学的优劣进行评价,但导学案毕竟反映出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处理和对课堂教学的设计,以及对学生学习的引导,从某个角度来说,导学案的精细就是课堂的精细,导学案的巧妙就是课堂的巧妙,因此,对导学案精益求精的追求其实就是对课堂教学精益求精的追求。一个精妙的导学案,就是让每个教学环节都能恰如其分地开展,并充分发挥出其教育的功能和价值。

猜你喜欢

同课异构导学案化学教学
撑一支竹篙 向更深处漫溯
浅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的实施策略
多媒体技术与化学课堂教学
浅谈如何提高导学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效性
化学探究性学习方式的构建
构建优质高中数学课堂,实现活力教学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基于多元与开放的同课异构教研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