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主动出击,适应外贸“新常态”

2015-12-19通讯员赵原

纺织机械 2015年1期
关键词:织机外贸新常态

通讯员 赵原

2015已然来临,“十二五”进入尾声,“十三五”悄然而至。

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经济开启了“新常态”,对“新常态”的各种解读也在2014年遍地开花,但有一个基本共识——这一次真的与以往不同:走内涵,走价值,走可持续,最后还要“大规模走出去”。在这种“新常态”之下,太平洋机电集团积极响应,努力踩准节拍、主动作为,开拓海外市场,2014年全年外贸销售实现1.4亿元,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最近,在同太平洋机电集团所属上海普恩伊进出口有限公司总经理徐林和上海中纺机机械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张宏交流时,我对这两家公司2014年的外贸情况有了深入了解。徐林、张宏分别对当前的外贸形势进行了分析,他们认为形势逐渐好转,市场开始回暖。徐林说,普恩伊公司在2014年初就拟定“主动走出去”的策略,取得了良好效果。2014年通过加强与代理商及国外客户间的沟通联络,加强订单的交流和跟踪,加强售后服务等一系列的“推新品,拓市场”的举措,终于赢得客户信任,在新老市场上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中纺机国产化CG6500系列剑杆织机,适用范围广,可满足更多织造企业的转型升级。

徐林介绍,在细纱机主机项目上,普恩伊公司主攻孟加拉市场。2014年中国国际纺织机械展览会ITMA亚洲展览会期间,业务员协同上海二纺机机械有限公司销售人员为抓订单,不辞辛劳直接陪同客户驱车前往盐城工厂实地考察,当天赶回上海洽谈具体合同细节到凌晨1点,最终与该孟加拉用户签订了8万锭的细纱机主机订单。同时,为达成销售目标,销售经理多次走访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拜访新老客户,最终签订1400万美元的有效订单。

在棉纺项目上,出口越南棉纺精梳项目的难度非常大,普恩伊公司与上海一纺机械有限公司紧密配合,所有参与项目的人员精打细算,从采购、制造、包装、物流、汇率等各个方面着手控制成本,最终将主要竞争对手淘汰出局,成功地签订向越南出口精梳机等机型共255台的订单,合同金额768万美元,紧紧地抓住了国内纺织业梯度转移的契机。

在毛精梳项目上,普恩伊公司已向欧洲售出22台精梳机,普恩伊公司和上海一纺机及外方实现了多方共赢的较好局面,最终实现太平洋机电集团产品在欧洲主机市场上的一个重要突破,填补了上海一纺机在毛精梳海外市场的空白。国外其他客户闻讯后,后续订单接踵而至,为2015年取得了良好开局。

张宏介绍了织机的外贸情况,上海中纺机按照市场发展变化的需求,积极调整外贸战略,聚焦海外市场,以全力推进CG6500新型织机全面国产化和商品化进程,打开新型织机海外市场为契机,重塑中纺机企业的产品形象。2014年上海中纺机织机外贸销售了13台,其中新产品CG6500剑杆织机5台,外贸收入同比增涨63.52%。目前,上海中纺机已落实的2015年外贸新订单有伊朗客户20多台CG6500、伊朗客户新龙万事达3台。

在纺织器材专配件及综框自主出口方面,上海远东钢丝针布有限公司在2014年完成了210万元的出口任务,并在印度、巴基斯坦和韩国等国家初步建立了新的市场销售渠道。外贸订单连连,这无疑为太平洋机电2015年外贸工作的蓬勃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猜你喜欢

织机外贸新常态
两栖“大拿”跑外贸
70年外贸大事记
喷水织机进入大面积更新换代期
实地调研国产中高端织机
喷气织机辅助喷嘴专利技术综述
喷气织机松经机构与后梁配合的应用探讨
数字看重庆2015年前2月外贸
中国外贸乍暖还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