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竞赛
2015-12-19
建筑竞赛
就此次两岸四地论坛及大奖的相关情况,本刊采访了主办方、各地建筑师代表及专业组大奖评委。
吴永顺/Vicent NG
香港建筑师学会会长
WA:作为香港建筑师学会会长,您对香港建筑师及两岸四地建筑设计的未来发展有怎样的期许?
吴永顺:香港建筑师学会有4000名会员,其中有在政府工作的会员,比如,建筑处和房屋处,他们大部分的工作是推动香港的公共建筑与公共房屋的工程,此外,很多会员也在私人公司从事建筑设计,大概有一半项目在内地。现在香港与内地、台湾、澳门有很多合作机会,尤其在澳门及内地。对于未来,我们期待能够更加推动两岸四地建筑师进一步的合作与交流,共同进步。
WA:香港建筑师学会发起主办两岸四地建筑设计论坛及大奖是把建筑师聚合在一起交流的大事,由去年和今年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来看,此次活动是否达到了最初的预期?
戚务诚:本次论坛及大奖活动是第二届,在2013年举办第一次活动之后,我们做了总结,相比之下,中国内地的市场大概是其他3个地区的10倍以上,建筑师的工作量很大,设计机会很多。这样也使两岸四地参赛作品比例上有脱节的问题。内地各种类型的建筑量比较平均,同步发展。其他地区,比如香港,更擅长综合体及超高层的建筑;台湾,更擅长养老建筑、医疗建筑、服务一条龙的综合体。有鉴于此,在今年这一届,我们增加了一个类别——社会福利建筑,让台湾更擅长的建筑类型有机会参加。这一点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但我们不会刻意地把奖项平均分布于两岸四地,而是希望各地建筑师与学生们增加交流的深度和广度,至于获奖作品要取决于其设计品质,获奖项目的地区比例、获奖者在哪里并不重要。哪怕香港一个作品都没有,我们也会继续办下去。
陈泽斌:过去20~30年,中国的发展很快,建筑师的工作量很大。让大家坐在一起的机会是很难得的。我们组织这个活动的主要目的是尝试提供一个平台和机会,促进建筑师的交流。两岸四地都是中国,由于历史因素和地区性传统的问题,我们4个地区设计的特色都很不同。比如曾经是葡萄牙殖民地的澳门和曾经是英国殖民地的香港都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而今天我们的论坛,也请了两岸四地的建筑师来谈他们所做的工作,比如刘家琨、黄声远,他们有各自不同的建筑实践。我们希望有机会让所有的建筑师坐在一起交流,谈谈我们建筑的过去和未来。我们相信,两岸四地中有很多具有天赋的建筑师。像王澍能够获得普利兹克建筑奖也证明中国有很多很好的建筑师。我们期待论坛能够促进建筑师交流,促进建筑设计水平的提高。
戚务诚/Daniel CHI Wuh
香港建筑师学会资深会员,亚太经合组织建筑师,注册建筑师
2015年香港建筑师学会两岸四地建筑设计论坛及大奖筹委会主席兼香港建筑师学会义务秘书长
WA:在此次活动前,我们曾经通过邮件的形式采访了戚务诚先生,现在能否请您对此次2014年竞赛略做总结?此次与2013年竞赛有哪些异同之处?戚务诚:相同之处是两届竞赛都大受欢迎,每届参赛作品都超过200项。2013年有远自内蒙古的作品参赛,今年也收到了来自大西北的项目。广泛受到各地建筑师的欢迎。同时,我们看到许多年轻建筑师参加此次竞赛,并且拿到了奖项。上一届经过公平公正的国际评审,年轻建筑师收获颇丰,今年吸引了更多年轻建筑师来一展所长。我们今年还得到香港政府全力支持,增加了一个学生竞赛的类别,促进两岸四地的建筑学生共同交流。学生竞赛包括提交作品、入围作品亲自演绎等环节。颁奖典礼有几十名获奖学生到场。
陈泽斌/Benny CHAN
香港建筑师学会本地事务部副主席
2015年香港建筑师学会两岸四地建筑设计论坛及大奖论坛委员会主席
WA:是否可以透露下届论坛及竞赛的计划?
戚务诚:我们在会后将有一个总结,继续完善下一届的计划。此次会前,我们接到新加坡建筑师协会的电话,询问活动的情况,问为什么不能让新加坡参加。我们下一步可能会考虑扩展到亚洲或者泛太平洋地区。此外,接下来我们会探讨两岸四地轮流主办的可能,方便各地建筑师交流。最终的目的是,希望把这个奖项变成一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华人建筑师奖项,把华人建筑师推上世界的舞台,“走出去”,与欧美建筑师一比高下。(采访及文字整理:叶扬)
林云峰/Bernard LIM
AD+RG建筑设计及研究所有限公司总监
WA:您刚刚主持了“两岸四地建筑:现在”的对谈环节,您个人认为,两岸四地建筑设计现在面对哪些问题?
林云峰: 最近的20多年,两岸四地有很多新的发展,科技上也有特殊的发展,出现了在造型上很有特点的建筑。但这样迅速发展的语境下,如何与原有的文化、社区、生活取得平衡,这也是我们面对的一个很大的挑战。宜兰的黄声远提到生活上的空间细节,以及“场所营造”(Place making)的问题,如何营造空间互动、社区环境,可能是现在要面对的新问题。而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可能已经过去,正是需要大家思考这些问题的时候。
WA:香港建筑相比之下比较注重商业开发,现在是否有变化?
林云峰:香港最近10多年来,尤其2004年之后发生了变化。当时香港政府提出计划要再填维多利亚港,居民和保护海港的民间协会向法庭告政府,并赢得了诉讼。政府虽然上诉,但法庭也提出,如果要做开发,必须论证该项目是出于紧迫的必要。最近香港的大型开发项目都要论证,并且要求居民参与。重大的发展项目,比如,香港政府想推动垃圾处理的大型设施,也是通过在社区咨询居民的意见,让社会人士对环境发展能够提出不同看法。其中有非常正面的地方,也有不容易解决的问题,也有负面的问题。但这是民主建筑的必经之路。
WA:您认为,香港建筑师在其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希望向怎样的方向发展?
林云峰:香港的建筑师从1970年代起,已经开始参与内地的发展。1979年以后,香港参与内地的发展增加了。最近通过注册建筑师互认,香港与内地有了更广泛的交流。许多内地建筑师也是香港建筑师协会会员。以前,我们对台湾建筑师了解不多,最近一段时间增加了许多交流的机会。我们香港有更多的条件推动彼此间的交流。我作为全国政协委员,也在密切关注建筑师的交流。除了两岸四地彼此间的交流外,还希望能“走出去”,香港建筑师相对拥有更多国际交流、参与国际竞争的经验,也对国际合同、法律有很深的了解,能够在这一过程中发挥更多作用,提供经验和帮助。(采访及文字整理:叶扬)
黄中原/Johnathan WONG
澳门建筑师协会副理事长
WA:作为澳门建筑师协会副理事长,您认为近年来澳门建筑设计的发展有怎样的趋向?
黄中原:澳门建筑师并不是每个都加入澳门建筑师协会,这一点和香港很不一样,香港的注册建筑师基本都加入了香港建筑师学会。因此,澳门建筑师彼此交流的机会比香港少。我只能就我所知道的情况来大致谈谈。澳门建筑未来的发展方向,重点之一是公共的政府工程。2018年之前,澳门政府会有许多基础设施工程,比如,第四条海底隧道、轻轨,以及政府在进行的填海工程,这些需要建筑师参与。同时,因为房价的动荡,作为社会福利的一部分,澳门政府会兴建大量的公共房屋。
另外一方面,澳门从一个小城市正在转变为一个大城市,由于交通渠道的增加,60万人的澳门有8个口岸连接内地,现在有国际资金进入,无论是娱乐场所、赌场、五星酒店甚至更复杂的项目,都趋向更加高要求、更加复杂,澳门在变成更加华丽的城市。与此同时,澳门作为一个博彩业为主的城市,正在进行“博彩为龙头,旅游休闲跟着来”的转变。所以好多本地技师和工程师应用更新的设计思维、更好的技术。本地工程师和设计师都有很多机会,可以慢慢希望培养一批本地人才(local talent)出来。
WA:您如何看待两岸四地建筑发展的未来?
黄中原:论坛嘉宾各有不同背景,大家都有值得借鉴的思考。希望澳门建筑师学会有机会可以争取办一些类似的交流活动,探讨建筑设计的未来。(采访及文字整理:叶扬)
刘晓都/LIU Xiaodu
URBANUS都市实践事务所创建合伙人
WA:您的事务所在北京和深圳两地,同时在各地有不同的项目,也参与大量的国内国际学术交流,能谈谈您对两岸四地建筑设计发展的总体印象吗?
刘晓都:我觉得两岸四地的建筑设计各有特色,各自按照自己的轨迹在发展。基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职业训练模式,大家思考方式不太一样。虽然内地是一个主要的市场,香港、台湾、澳门的建筑师都来内地做项目,但我觉得他们还在适应内地的情况,与他们在自己的地区所做的建筑设计有区别。心态、条件、下的工夫都不尽相同。总体来说,内地建筑界里,有国营大设计院、大学和学术机构、大小私营设计公司,以及独立建筑师群体,呈现出比较多元化的状态。我认为这是一个优势。香港设计公司受英美影响深刻纯粹,有商业建筑操作的经验。台湾建筑师对文化的关注和实践有很多经验。
WA:对建筑师间合作交流的未来有哪些期待?
刘晓都:在语言可以沟通的情况下应该多多交流,吸取他人的经验,共同推动华语世界建筑设计的进步。实际上两岸四地建筑设计界在各个层面,特别是民间,交流已经很多了。未来应该有机会让各方建筑师到对方的地方进行设计实践,形成实际的交流和影响。最终能够合力在国际上形成一支独立的力量和学术高地。(采访及文字整理:叶扬)
亚历山大·佐尼斯/Alexander Tzonis
荷兰代尔夫特大学教授
WA:我们曾在最终评审前对您进行了访问,问及您对建筑环境的评价标准。您认为此次竞赛获选项目是否达到了您的标准?您对结果是否满意?
佐尼斯:我认为这次的获奖项目回应了我之前提到的评价标准。我很高兴有这样的结果,而且评委们的意见是一致的。
WA:这次竞赛的参选项目是否令您对中国两岸四地建筑发展的认识有所改变?哪个项目最令您印象深刻?
佐尼斯:竞赛结果没有改变我对中国建筑发展的意见,它们着重于快速应对中国人民和中国现实的需求,而不是追求表面的全球化的虚幻目标。我很乐意多注意基础设施建设相关的项目,它们是当今中国乃至世界都需要优先考虑的。我也更愿意深度地关注如何实现区域的多样性和身份认同。(翻译:叶扬)
胡安·布斯盖斯/Joan Busquets
西班牙建筑师、规划师,哈佛大学教授
WA:您认为此次竞赛获选项目是否达到了您的标准?您对结果是否满意?
布斯盖斯:总体上,此次竞赛中的入围作品反映了中国的现实状况。它们对于一些正在发生的、而我之前不了解的事情做出了非常充分的解释。这是非常有趣的。
所有的项目被分在9个不同类别中。你会发现申报各个组别的作品数量并不相同,这能反映出这些类别应当如何组织。如果有个组别只有十几个申报作品,有的则有近百个,就说明类别的确定有问题,应该重新安排。这是个问题。
但是除此之外,我认为有非常多有趣的项目,你会发现项目的不同点,有些项目趋向于集中展示出最可能的解决方案,比如高层建筑,只有少数项目在尝试其他做法。在此类竞赛中这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你可以从中挑选、理清,加以区别;同时你会发现某些类别很可能需要更多资源、更多创造力。对此媒体或许应当更加强调坚持。当你发现这一点时,到处都有类似的解决方案,或许是找到一个绝妙的方法,或许需要对缺失的信息做更多的研究以使其优化。比如,在城市中建起了许多高层,但是除此之外并没有发现更多有趣的解决方案。因此,或许更多的研究和投入应当花费在探寻更多、更好的解决方案上。
从大量的入围作品中,你会发现总有一些项目在试图说一些与众不同的事情。那很可能使评委更留意。有些人说广普城市(Generic City)不需要建筑师,因为它本身就在自我更新。但是我的观点是,广普城市需要大量的建筑师、大量的建筑。建筑师可以创造更好的建成环境,应当保持清醒的头脑。我认为需要多样的普适类型的东西,人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有建筑师在背后主持的普适建筑比没有建筑师的建筑要好太多。花费是差不多的。也有可能,终有一天,机器会完全控制建造的过程,控制我兜里的钱如何花。但是很可能,只有具备机器相关知识,并且了解机器的“医生”,才能完善整个操作过程。我认为建筑师就具备这种能力,并能够为更好地展现城市而增添价值。
WA:这次竞赛的参选项目是否令您对中国两岸四地建筑发展的认识有所改变?哪个项目最令您印象深刻?
布斯盖斯:确实有改变。如果你有机会浏览超过200份作品,你会发现许多之前未知的事情。对我而言这是非常有趣的经历。我很感激有机会参与其中。最令我吃惊的是我从中发现的一些问题,比如可以如何循环利用旧建筑,如何在现有的公共空间中引入新功能,如何通过高层建筑改变环境,我发现现在这些事情都正在中国发生,这是非常好的消息。
随着影响力和数量不断增长,公共空间变得重要并且深受人们喜爱。它对于我对此次竞赛的解读有非常正面的作用。或许这样的尝试应当越来越多。不仅仅是某些城市中的特例,而应当到处都有。公共空间会为人们提供更好的生活,人们在街上漫步、购物、送孩子上学、或做其他事,那才是重要的。(采访:白雪、叶扬,录音整理及翻译:王寒妮)
雅克·法瑞尔/Jacques Ferrier
法国建筑师
WA:您认为此次竞赛获选项目是否达到了您的标准?您对结果是否满意?
法瑞尔:在所有参赛项目中做选择还是有难度的,因为有太多有趣的项目。最有意思的是项目实现的过程与做法,特别是中国内地、香港和台湾,由于城市的尺度及其增长,许多项目面临超乎想像的挑战。现在, 中国建筑的新的设计已经和西方“国际式”不同了,而“国际式”是20世纪时关键的建筑形式。我们 (评委会) 认为当前的中国建筑设计与语境、文化和气候有着紧密的关联。
WA:这次竞赛的参选项目哪个项目最令您印象深刻?
法瑞尔:在住宅项目方面有许多很好的参赛项目,特别是在低层高密度小住宅单元这一类型里。在这个类别里,金奖项目将密度、景观和极好的细部处理结合起来,同时有很好的公共空间、集体空间和开放型的私人空间。低层住宅金奖获得者运用材料很有特色,即使那些材料很简单。之前我从未意识到在商业空间中能有这些有趣的东西,它们与传统的大型商场(Mall)已经有所区别。在商业空间的处理方式上,设计者通过现存的建筑或调整公共空间的传统使用方式将它们设计成开放的街道。这意味着购物体验将有翻天覆地的变化,将与场所感和我们曾经生活的传统城市关系更密切。(采访:白雪、叶扬,录音整理:白雪,翻译:叶扬)
布赖恩·麦格拉斯/Brian McGrath
美国帕森斯设计学院院长,教授
WA:您认为此次竞赛获选项目是否达到了您的标准?您对结果是否满意?
麦格拉斯:是的,绝对达到标准。我们发现一些项目具备了我所寻找的价值。令我非常高兴的是其他的评委与我的评价标准相似。所以,我们发现一些项目在城市、环境、社会关系、文化和历史的延续性上做了有趣的探索。我所拟定的评价标准是与其他评委共享的,我们发现许多项目都具备那些优点。
WA:这次竞赛哪个项目最令您印象深刻?
麦格拉斯:我们有300个参赛项目,许多参赛项目属于高密度住宅的类型,对于建筑师,这种类型是非常难以实现新颖的、不同的、有创造力的设计的。它们中大多数有趣的项目出现在文化与社区建筑、社会创新的分类中,所以我认为创新始于小的尺度,而后自下而上发展至更大的尺度。许多有前景的房屋和低层住屋属于超奢华类型的住宅,但是有一个项目属于特别的低层高密度住宅,武汉万科润园建在旧工厂场地内,保留了600多棵树木。那个项目是最顶尖的项目之一。因为它可持续、重新利用了旧址、保护了树木,提供了非常优质的空间以及公共空间。
还有一个项目是隐舍,它具备相似的优点,但是位于更加荒野的自然环境而非城市环境中,自然地貌保留得非常好,给予每个人非常独特的个人体验,同时提供了公共活动的体验空间。
另一件值得注意的事情是,我之前已提到的中国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人们渴望寻回缺失的社区空间,所以我们能够看到大量的商业空间带入步行环境之中。它们中有一些相对粗俗,而有一些则非常原汁原味、非常真实,比如北京三里屯Village,以及一条保护了许多老建筑的古街,它再次将街区与城镇相连通。
所以在这些案例中,似乎目前对于公共空间的修复多是围绕商业空间展开。但是,我在其他一些有前景的例子中看到了其他类型的公共空间。比如,有与住宅和社区建立共享关系的养老院,还有学生宿舍项目。香港学生宿舍也有一些由高密度住宅提供的公共空间,这些社会交往的空间是全新的类型,而非商业形态。因为商业是一种迫使人们回归步行、回归社会交往的类型,但是其他的类型同样能够作为回归社区空间的补充。(采访:白雪、叶扬,录音整理及翻译:王寒妮)
埃娃-丽萨·佩尔科宁/Eeva-Liisa Pelkonen
美国耶鲁大学教授
WA:您认为此次竞赛获选项目是否达到了您的标准?您对结果是否满意?
佩尔科宁:以全球标准看待,获奖项目仍然非同寻常,整体呈现出很高的品质。
WA:这次竞赛的参选项目是否令您对中国两岸四地建筑发展的认识有所改变?哪个项目最令您印象深刻?
佩尔科宁:虽然我之前从未到过中国,但我有一种这里有许多摩天楼和高层建筑的印象。获奖项目在工艺和技巧方面有着很高的品质。嘉那嘛呢游客到访中心低调的处理方式,不太像那些建筑师用力过猛的建筑。我想好的建筑师是游刃有余的。此外,我们认为一个很好的低层高密度住宅项目将成为世界其他地方的原型。它的设计有地方特色,同时也具有成为低层高密度住宅解决方案国际范例的潜力。上海鞋钉厂改建项目将原有的鞋钉厂改造为办公建筑,表现了保护类建筑作品的高品质,展现了保护传统与建筑景观的措施中的各种因素,卓尔不群。(采访:白雪、叶扬,录音整理:白雪,翻译:叶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