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希望的田野上
——乡村札记

2015-12-19郝琳张圣琳冲阳子任卫中陈育贞李孜HAOLinCHANGShenglinYokoOkiRENWeizhongCHENYuchenLIZi

世界建筑 2015年2期

郝琳,张圣琳,冲阳子,任卫中,陈育贞,李孜/HAO Lin, CHANG Shenglin, Yoko Oki, REN Weizhong, CHEN Yu-chen, LI Zi

在希望的田野上
——乡村札记

On the Fields of Hope - Rural Footprint

郝琳,张圣琳,冲阳子,任卫中,陈育贞,李孜/HAO Lin, CHANG Shenglin, Yoko Oki, REN Weizhong, CHEN Yu-chen, LI Zi

引言

郝琳/Oval Partnership事务所/INTEGER事务所/乡村营建社

为什么乡村需要设计?乡村需要什么样的设计?所谓的城乡共好,是怎样的好,什么样的进步,什么样的价值?我们当下的乡村,又究竟牺牲了什么?

乡村里,普通的农人,谦卑地向土地弯下腰,向大地问生活,也在与土地依存的岁月中,向自然学习,通过亲手劳作与友善合作,受惠于大地的丰收、村落的温暖和村民彼此的关爱。然而,社会与经济变迁,利益要追求最大化、大资本运作和垄断当道,资源向大城市集中,乡村面临人口外流、老龄化、土地休耕与社区凋零。在城市化的狂飙下,我们的农人成为了背井离乡的农民工,面对陌生的世界,他们的发展与其自身生长的土地割裂,他们的土地,也因为重商轻农,被恣意地残害和占用。农人无法安居乐业,好的土地也无法代代相传。资本主义的社会分工导致人际疏离、合作文化湮灭。乡村的空间变化也脱离了在地的风土与印记,共有的记忆消失,城镇变成了毫无差异的风景。人,也渐缺一技之长,制作出来的物品,因为缺乏心艺,而感觉不到人心的温暖与操守。这样下去,真的是毫无意义和希望。

然而,就在当下,面对城市发展的迷思、亚洲乡土保育运动的大背景,以及对生活价值重构的期许,我们也看到了一幕幕的青年归农、青年返乡、农创复兴的热潮。这样的高调,与亿万农民大军的城市化相比,虽是暗流汹涌, 但又何等讽刺。

面对乡村的困惑、城市人的反思,笔者请出几位作者,希望可以从他们的实践和认知轨迹,以不同的维度面向,尝试触及以上的问题,进而编织出理想的心声。我们的作者,有大学教授、文教基金会主持、社区领袖、新世代青年学者,当然,还有地道的农民。

大家的愿景,有共同点,回应的核心,就是与价值的重建——城乡大众在永续发展的理念下,如何巩固并拓展乡村知识与技巧,加强与土地和社群合作,重获对生活样式和生产方式的控制,加强自力更生的能力和信心,维系良善的生活准则和道德伦理,也让个性和自我满足也成为乡村农创的驱动力。

我想,笔者们在一起,与其说是在讨论传统意义的空间或是设计本身,倒不如视为是在讨论更为广阔的乡村发展的“大设计”。作为社会进步载体的这种“大设计”,不是借来的设计,而是那些唯有在这片土地,也必须和在地的民众一道,才能孕育成长的设计,是真实的设计。这样的设计,我认为看中3层基本关系的整理:人和土地自然的关系;农作和健全整体社会的关系;乡村社区和社群的互动关系。

乡村的发展,实际上是要思考这个社会轻农的畸形发展症结。农人的生活不是讨,不是向人低头,不是妥协,而是实践身土不二的智慧法则,有尊严地脚踏实地、开明获利。青年返乡、逆向的重农与城乡共生,惟有整理好“人”“农”“社区”的关系,并融合“乡村理想”和“重农经济”这两条腿,才能走好这乡间小路。对于乡镇社会与产业的结合,更唯有汇聚人心。像台湾大学建筑与城乡研究所张圣琳教授提及的台湾坪林蓝鹊茶、宜兰陈育贞教授推动的后埤村微空间行动、富士山脚下木之花家族的社区农作试验、安吉素人建筑师任卫中身土不二的生活实践、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孜博士的微型乡村服务平台,个中的主要目的,都是在公营机制不足的情况下,如何建立起来可以长久发展的民间孕育机制与社区智慧。开放式的社区营造和支持,能让更多的团体和人士参与。政府、企业、村民、设计师、工匠、艺术家、知识分子和民工,通过融资、定位、设计、建造、培训、管理、农耕、展示、推广、市场等环节,共同施以所长。借此,自然保育、乡村经济、社会包容、在地农艺价值、个体信念,就能够透过彼此共同确立起来。

所以,如果我们谈及乡村前行的方向,虽然这最终牵涉到根本的政治决策、道德转化和公民社会的建立,而累积起来的效应,却是从无数关于土地的观念和乡村创新的微妙变化开始的。乡村设计,如何凭借在地的智慧,跳脱平庸和规制,所要面对的根本问题,其实是认识到未来城乡社会、社区和经济模式可能发生的变化,理解自然环境在变革中的角色,进而通过非线性的方式来组织不同角色,解答环境保育、社会设计和生活价值的本质问题。

在新兴亚洲广阔乡村复兴的天地中,笔者们是以社会设计家的角度,对抗城乡的均质化,去支持那些能将土地的记忆和特别的营造组织起来的工作。不过,加入工作的重要性,是要看“人”能尽到多大的努力,感受到人的温度,看到更为自然状态的人,更为自然真实的社会。

这些年,我们强调共创、共生、共享、共惠、共荣的永续模式,进而引发对生态、生动、生计、生产、生活、生命的深度思考。我想,对于生活在人群中、并从人群中汲取养分的设计师来说,现在踏足在乡村复兴的路上,迫切的是要看清楚这样一个事实——生计在地,生活回归——新世代的我们,是多么地倚赖我们生存的土地和农人。我也是希望籍此,鼓励众人拾柴,开启社区自省、善用空间、资源共享、社会创新、幸福生活、永续发展之路,在希望的田野上,确立我们再次出发的起点和信心。

社会设计与农耕创新的新乡村实践

张圣琳/台湾大学建筑与城乡研究所

我们的土地不是从祖先的手上继承来的,是从子孙的手上借来的。

—美国印第安原住民部落

以农为本,根着土地的乡村是千万年人类文明的基底。人类文明演进,或者突变,到今天的全球资本共价结构时,我们最大的迷思是将土地,特别是乡村山林的土地当作我们这一代人理所当然的资源来挥霍。跨文化的老祖宗们不断地用他们地智慧告诉我们:山川、土地与乡村,需要从我们子孙的永续生态平衡思考经营,人类地球才有未来。我认为,当前中国城乡营建专业者面对的大使命,是如何从中国乡村的可持续营造,为人类文明树立新典范?

让我说说台湾乡村最近发生的乡村土地与城市知青的故事:茶园里年轻的小区规划研究生热心地带着参与深度茶学体验的旅游学习者采茶;稻田地顶着城乡发展学位的博士农夫汗流浃背地开着曳引机翻土准备插秧;农夫市集的猪肉摊,眉清目秀的规划专业硕士妹口条清楚地跟主妇们讲解,肉摊上的每一块肉都是她亲手养大、亲眼看着屠宰的安全肉品;放弃景观建筑副教授身份的大叔学者,跟着渔民出海打鱼,发展海洋认养,深深潜入大众不熟悉的海洋世界,关心鱼类生态的永续发展;离开高收入工程师职位的电子爸,带着漂流都市的阿美族、泰雅族原住民,种健康蔬菜,为都市原住民发展都市农业经济模型;研究印度尼西亚爪哇环境的环工青年,投身生态雨林咖啡产业,创办公平的跨国咖啡交易;放弃将到手的博士学位的规划师,抛开政府总规项目,为农民创造生态友善农产平台,一心一意链结城乡产销。

这些是台湾的农村乡镇正在发生的农耕创新生涯故事的小切面。台湾的乡村在近10年,数以万计的知识青年,从大学生到退休知青,开始以台湾的农乡做为生涯发展的基地。透过农耕,发展各人生涯创新创业。这些创业形成的城乡产业链结,已经超越了我们理解的乡村农业及规划设计专业的范围。除了常识中高精农业,这些农创青年发展各种与农村经济有关的小区支持型农业(CSA),与农村生活文化有关的休闲旅游,与传统技艺有关的食品创新,与弱势农村学童有关的教育辅导。农村生活文化需求的层层面面,都成为回乡落地的知识青年发展创新社会企业的项目。乡村的风景,也因此开始有了春回大地的温度。乡村血脉需要一代代心甘情愿落地的知识青年。这些知识青年,来自大学,来自高教。

21世纪的今天,面对当前中国的城乡营造困境,我谦卑地呼吁中国的城乡建设应该从炫目的全球城市光环,逆转回到能够接地气的新乡村在地营造。我们需要“新乡村实践”,强调以乡村为核心,兼顾人文、生态与道德经济的城乡综合营造。新乡村实践包涵一个核心4个轴线。一核心乃在于以大学为核心引擎,发动大学师生对于地方肯干实干的投入,继而发展创新的社会设计及社会企业。4轴线坚持:(1)是过程,不是工程;(2)参与式、渐进式、修复式 ;(3)“质”的评估,非“量”的计算 ;(4)教育、公益、生态友善并重的道德经济模式。在台湾的经验中,我们常以大学的师生团队为行动单元,带着深耕在地的信念,透过设计规划的调研实习课程,驻地在需要协助的乡镇聚落或城郊小区。大学的实习团队不以利润为导向,关注的是学生在追求社会环境正义的脉络下学习、发展地方的营造手段及振兴策略。尊重环境生态纹理,聆听地方居民需求,创新地方资源再生。

更具体的台湾经验以台湾东海岸来说,这是台湾最偏远而且长期被忽略的乡村。人口外流、产业凋零等等问题严重。过去20年来,台湾当局以“地方参与”的方式进行永续发展的纲要计划,定义实质空间发展的架构。更重要的是,台湾当局与地方联合提出渐进式的人才回流及产业振兴相关的养生休闲人才东移计划,更细部的慢城、慢活、慢食等等与生产、生活、生计有关的生活文化及地域振兴的计划也配套进行。只有政策与计划,乡村地方并不会因此而春回大地。在此同时,历经将近20年的过程,年轻人、寻找生涯第二春的都市人,以及退休的银发族,慢慢开始移入花莲、台东。甚至,原来参与教授带领的规划团队的研究生、博士生,在进行规划的过程中决定迁入这些乡村,落地生根。其中,最为传奇的莫过于成立台湾第一个小区支持型农业平台“大王菜铺子”的大王先生。原来是规划博士候选人的大王先生,在东部永续计划执行过程中,有鉴于农民的收成与都市消费者之间无法透过东部永续计划的政策衔接,他毅然决然放弃规划博士学位的攻读,带着家人在花莲成立了非营利的“大王菜铺子”供销平台,收购无毒农产品,直销到都市家庭的厨房。

这些贴近土地的入乡英雄,不见得是当地人,但却拥抱这些乡村的土地,将他乡变故乡。譬如,文章开头的茶园年轻学生创办“台湾蓝鹊茶”为品牌的城乡综合规划实验。自2011年11月至今,刚满3年。相对于国内3个月一方案的速度,蓝鹊茶长路漫漫。投入者至今仍没有赚大钱,相对于阿里巴巴的马云,似乎了无是处。有趣的是,这样一步一脚印筚路蓝缕,却号召台湾的大学师生投入,甚至台大校长全校公开褒奖!主流新闻专题在电视、广播、报纸、杂志上不断报导这个微小的蓝鹊茶实践。以蓝鹊茶为名的坪林城乡综合营造,让农民、乡亲与市民感觉到知青的热情。这是一个“茶壶里的新乡村规划”:有温度的,暖人心的,大家都可以透过买一盒茶,品一口茶,一起参与城乡综合营造。

城乡综合发展中的乡村建设是中国百年难解的魂结。从梁涑溟、晏阳初至今无解。乡村若要春回大地,莫过于教育普及和知青可持续参与。社会主价值观需要理解:乡村不是边陲的“他乡”、“异地”,乡村是城乡关系的核心。城乡营建专业者需要反省:硬件的规划设计营造对于乡村振兴只能治标不能治本;我们需要乡村的社会设计来解决当下乡村面对的城乡不均(经济)、人口老化(社会),及环境质量(空间)下降、历史文化(人文)流失等等困境。我把这样的设计成为“新乡村社会设计”:简言之,为解决乡村困境而发展的社会-经济-空间机制,包括青年入乡、地域经济网络链结,等等。中国的乡村回春,需要逐步影响空间形式的生产与分配的社会关系,进而调整乡村空间中生态与人文的代谢循环。

我在台湾大学建筑与城乡研究所以新乡村研究发展中心为基地进行台湾的城郊及乡村社会设计。新乡村实践一路走来始终坚持“低调的激进,谦卑的豪情”。我相信唯有低调谦卑的坚持,城乡综合营造才能将我们从子孙手上借来的土地,完整丰富地还给子孙,重新找到人与人、人与土地的和谐关系,为万世开太平。

1 大王努力帮助希望来花莲成为农夫的青年新住民找农地,耕种有机农业,并销售他们的农产品

2 花莲的大王带着台湾大学志工学生种田

3 花莲大王菜铺子原来是一个年久失修的空屋,现在是菜铺子二三十位工作伙伴工作的地方

4 大王教台大学生处理大蒜

5 离大王菜铺子不远的五味屋是一家知青与教授合作开设的二手店,雇用原住民的学童,帮助地方教育及社会福利

6 茶壶里的新乡村规划

东方智慧开花的时代 - 日本木之花家族

冲阳子/木之花家族

地球上所有的生命,在同一个太阳、同一个大地、同一片水、同一个空气、同一个风之下生存着。为了将这个精神传递给所有国家,以富士山作为天线,于1994年,20名成员创立了木之花农园。

社区的建设进程实际上并没有那么简单。现代社会的人们只考虑自己的意愿,只想满足自己的欲望并把它当作幸福。但是在真正的意义上,个人的幸福应该是要与家庭的幸福、国家的幸福、人类和地球的幸福一致的。 现在,我们建立了一个高度共享的社区,由100名成员们相互连接和支持组成的一个大家庭。曾经教过我们养蜂的一位养蜂专家这样说过:“木之花家庭的生活简直就是蜜蜂的社会啊!”

就像地球上的生命在不断变化和进化,木之花也在过去的20年间经历了惊人的变化和进化。我们的生活方式不仅是对环境友好和可持续发展的,更是超越了一直以来的生态村的概念:我们用一个自创的名称命名这种不曾有过的生活方式为“天然循环法”。天然循环法反映在所有我们日常生活的领域中:农业、食物、经济、社会关系、教育、育儿、环境、艺术、医疗。木之花是以农业为基础的共同体。

在发展天然循环法之前,我们实践了不使用农药和化肥的有机农业。为了在田地里使用鸡粪,我们开始了养鸡,而且为了发酵粪便和谷物的叶面喷施以及家禽的饲料和饮用水,我们培养了以EM(有用微生物群)为基础的木之花菌。结果,我们实现了没有恶臭的健康环境,生产出了安全的农作物。但是,在低生产量和预防疾病方面这种栽培方法离我们的理想还是有相当距离的。那之后,通过与某自然农法研究中心的交流以及通过使用绿肥、碳素材质、海草等的使用,我们的农法有了稳步的进展。也许无法相信,现在我们的食物自给率是1000%!我们生产量达到了所消费10倍的量。

通过天然循环法,我们从潜在世界中,通过养育农作物来学习宇宙系统。结果,我们将会得到充满生命力的美妙的农作物。我们不仅仅是将潜在世界的波动应用在田地里,更是为了让所有的事物都变得美丽和充满能量而应用在日常生活的所有领域中:如在做料理时、在提炼味素和酱油时、在清扫时、在育儿时、在养蜂和养鸡时等等。

自进入21世纪以来,我们经历了全球规模的社会的、环境的、经济的和心理的磨难。人类追求幸福的结果,人类的行为给美丽的地球带来了什么?所有这些全球性的问题都是由人心引起的。不管发展多么先进的科技,建造多么优秀的建筑,是人的心决定它成为有益的或有害的。我们住在宇宙旅行中的地球上,更重要的是,我们生活在同一个时代里。也就是说,我们都在天然循环之中承担着地球这一个生命体的一部分。就这样,我们的生命在远超人类智慧的宇宙系统中延续着。

1 木之花

乡间小路

任卫中/安吉黄浦源生态民居推广中心

1990年代,中国农村的新民居建设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作为一名环保志愿者,内心却充满焦虑与痛苦。在看我来,农民透支了大量的财力建造的新洋房,既浪费了大量的建筑材料,又制造了视角污染,这些房子外观毫无美感可言,论功能和舒适度也不尽人意。特别是工业化的建造模式对农村是一种变相掠夺,通过建房活动无意中让农村变成城市的输血机,导致农村日渐萎缩。如果农民建房能就地取材,互助合作,就能减少经济活动中的盘剥,资源则被高效利用,以最快的时间达到人居环境改善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如何才能建造经济又环保的新民居是我经常思考的问题,长年累月的思考会促使一个普通人产生一种责任。我的想法是,先建几幢示范房,然后再向社会推广,也许这一计划过于前卫,在当地几乎没人认同我的做法。

要付诸实施谈何容易,首先面临着土地和规划的限制,通过“曲线救国”为当地政府献计献策,最终取得了政府的信任,在相关部门支持下,我从2005年开始安吉生土建筑实践,本人自筹资金,既是设计师又是泥水匠,到2008年先后建成了5幢房子,这5幢房子代表个人的环保宣言。5幢房子的共同的特点是用土木建造,但又各有明确的意图。第1幢是传统民居的改良版,对木结构、围护墙进行改进,对功能重新分区,并采用了低技术的节能技术,基本解决了环保与舒适之间的矛盾;第2幢和第5幢则直接回收了当地老民居的木结构,其用意是为老民居改造提供借鉴;第3幢用夯土承重,减少木材用量,重在创造新民居语言;第4幢通过开挖地窖,解决了泥土来源问题,这5幢房子构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系统。在中国各地的经济和资源的差异很大,要让每个建房子的人都能从中找到一种相对应的模式,受到启发(图1-5)。

传统的夯土建筑存在着墙体开裂、室内掉土、外墙易受风雨侵蚀等毛病,开裂的原因主要有粘土比例过高、施工时泥土湿度大、夯筑密实度不够。在安吉的实践中对每幢房子的夯土材料有意作了不同的配比,目的是探明材料最佳的结构比例,加入石灰作为固化剂。1号屋,夯土墙体的材料采用砾石砂、黄泥、石灰配比,具体配比为——砾石砂:黄土(粘土):石灰=7:2:1,砾石砂采自地基下,为大小不同的颗粒,尺寸大的剔除,只保留鸡蛋大小以下的,搅拌方式采用人工现场搅拌而成,经过一昼夜静置,于第二天夯筑。1号屋竣工已10年,到目前没有出现裂缝。3号屋与1号屋比,骨料所占比例有所减少,具体配比为——砾石砂:粘土(黄土):石灰为5:4:1,搅拌方式采用机械搅拌,使用小型铲车将混合后的泥土反复推碾,充分搅拌,混合均匀后堆叠成干燥态散粒状,使用前晚上,充分加水湿润。第二天夯筑墙体时候,采用人工将润湿状骨料充分搅拌,搅拌成糊状态(泥浆搅拌出来),再用人工夯筑墙体。9年来只是一些薄弱环节出现了小裂缝,如窗间墙体与上下窗户连接的地方,出现了一些小的裂缝。4号屋进一步提高粘土比例,砾石砂:粘土(黄土):石灰=4:5:1。材料的拌置和1号屋一样采用人工搅拌,墙体的施工是两个老年人,施工完成后,11m长的纵向墙体上出现2cm左右的裂缝。分析原因:除了是老年人体力有限,夯实紧密不够外,主要是粘土的比例已经显得过高,在墙体的干燥过程会收缩,形成裂缝。实践证明骨料的比例有一定的宽容度,对砂和泥的比例各地可根据取舍的便利度进行配比。2014年在一夯土施工项目中,果断决定泥土中不作任何添加,原因是当地取的土经过分析,颗粒比例适中,泥土具备一定抗水性,从而大大节省了成本。

我之所以特别钟情于泥土,主要是因为泥土是一种特别环保的材料。工业时代的高效和浪费,人类的建房活动使各种资源都有可能变得短缺,特别是在资源采掘和材料加工过程中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是不能容忍的。而地球上唯独泥土最为丰富,泥土建筑不会改变泥土的性能,能循环利用,只是我们对泥土缺乏常识、存在误解,可以说,实践的目的部分也是出于为泥土正名,泥土也能建高质量的房子。至于泥土建筑为何鲜有人去重视,主要是背后没利益可图,农民自建房也无关GDP的增长。

从早些年夯土材料的实践,到轻质粘土作为保温材料的运用,实践内容越来越广,泥土不仅能筑墙,同样也具备装饰性。目前已把泥土运用到乡村度假酒店做饰面,受到用户欢迎。但令人痛心的是这技术仍不被广大农民所知,我们的电视画面上经常会出现西部地区农村,仍有为数不少的农民住在四面透风、土得掉渣的房子,其实只要他们掌握了泥土技术,都有能力来修缮自家的房子。自然界泥土的种类繁多,有一种土是适合做抹面的,只需动手就能使房子变得舒适美观(图6-8)。

建房子的初衷是为了在农村推广,为农民带来福音,赋有戏剧性的是,浙江的旅游地产有很多项目用上了打土墙(干打垒)的工艺,在旅游圈内颇为时尚,有实力和眼光的旅游公司承包下一个个被农民遗弃的村落,他们看中的就是村落中的土屋,愿意出钱来改造。我也会经常接到一些公司或个人的电话,咨询有关泥土技术方面的问题,但至今没有一个是农村人。我深信,总有一天所掌握的技术在农村有用武之地。

在传统的农村,一个家庭或者家族大多能维系自给自足的生活,家庭的主人除了会盖房子,还必须学会生产食物、教育子女、关注家庭成员的健康,即便钱不多也可以过上健康的生活。现代社会高度分工,一切以钱为中心,为钱而忙碌不仅失去了人生的意义,也造成了一系列的环境和社会问题。有借于此,本人正努力去过一种自给自足的生活,自己种菜、养鸡,解决了大部分食物来源,吃得健康才保证健康。厨房的垃圾进行严格分类,蔬菜边叶、瓜果皮用于堆肥,剩菜、剩饭则用来养鸡。并从传统的农法吸取灵感,参照国外的一米园地的做法,用一米见方的木盒做堆肥箱,堆满一定数量后随即用泥土复盖,然后种上菜,菜皮腐烂后自然成了肥料,经过半年的试验,证明此方法可靠有效,蔬菜长势良好,土壤中没见虫子,目前正把此经验复制到某一自然村中。

国内家庭特别是农村的家庭对待孩子健康问题令人担忧,一遇感冒发热就送医院挂盐水,严重地损害了孩子的身心健康,也加重了家庭开支。我的孩子出生起,就制定了计划,一定要培养好孩子的体质,孩子5周岁了至今没用过抗生素,生活中让孩子多接触自然,学习不盲从,让孩子有个快乐的童年。生活中尽量摆脱对金钱和工业产品的依赖,我们才有时间过自己想过的生活,这就是我理解的可持续发展。

1-5 安吉生土建筑实践的5幢房子

6-8 农民掌握了泥土技术后修缮自家房子

2015-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