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脑卒中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及心理护理干预对策

2015-12-19郑改凡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年17期
关键词:针对性情绪康复

郑改凡

河南汝州市工人温泉疗养院 汝州 467500

脑卒中的发病率及致残率均较高,且有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威胁中老年人群的健康。给患者的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还因程度不等的后遗症使患者产生焦虑、忧郁等不良心理情绪[1],直接影响治疗和康复效果。故对脑卒中患者早期给予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指导患者自我调节,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水平,对促进康复,提高疗效具有重要意义[2]。2012-01—2014-12,我们对66例脑卒中患者针性进行早期心理护理干预,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2-01—2014-12收治的66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均为首次发病。其中男38例,女28例;年龄58~86岁,平均(71.26±4.58)岁。临床表现及CT或MRI检查均提示脑卒中,符合中华医学会第4届脑血管学术会议脑出血的诊断标准[3]。入选标准:(1)无昏迷、智障、语言障碍及精神病病史且自愿配合有关量表测评者。(2)无其他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排除标准:心、脑、肺、肝、肾等重要器官有严重并发症者。

1.2 不良心理情绪表现及原因 (1)为首次突然发病,患者无心理准备,无法面对现实。表现为情绪低落、焦虑、忧郁。(2)伴肢体功能障碍,心理承受能力下降,患者出现烦躁不安,自卑、挫折、易怒等精神异常症状。(3)突然丧失工作和生活自理能力,给子女带来沉重的负担,担心成为家庭累赘,对未来生活产生多虑、悲观和失望。(4)突然来到陌生的环境,不能与亲朋好友交流,患者易产生孤独和依赖心理,渴望与医生、护士和其他患者沟通,诉说内心感受,希望得到关怀[4]。(5)由于需长时间康复治疗,病程较长且恢复缓慢,患者常担心和忧虑能否完全恢复健康重返社会,易产生急躁情绪,不积极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

1.3 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 (1)构建良好、舒适的的病房环境:定时进行室内通风、消毒,随时调节温度和湿度,保持病房及病区的整洁,不要在病区内大声喧哗,以温馨、舒适、安静的环境保证患者充足的休息和愉快的心情。(2)加强与患者的交流与沟通:和亲属一起多与患者沟通,尊重患者,维护其自尊心。注意语言温柔,专心听其诉说内心感受,详细了解其存在的不良心理情绪,耐心细致给予情感关心和支持,针对性进行疏导、解释。尤其是对出现依赖情绪的患者,要适当应用安抚性拍肩、抚背等肢体语言,使患者保持平静心情,积极主动配合治疗。(3)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针对患者不同的文化程度,个体化给予健康教育指导,向患者讲解病情及治疗方案,使患者对疾病有正确认识,稳定心态。还可通过娴熟而有条不紊的技巧进行各项护理操作,取得患者的信任。让患者及其家属与获已治愈的患者进行交流,让他们看到希望,树立战胜疾病的勇气,以利于康复[5]。

1.4 疗效评定标准 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采用汉密顿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由患者自评,护士根据得分计算结果,评定患者焦虑、抑郁情况。SAS≥50分为焦虑症状,得分越高,焦虑情况越严重。SDS≥53分为抑郁症状,得分越高,抑郁情况越严重。对比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NDS)及脑卒中严重程度(FMA)评分改善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7.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心理护理干预后,本组患者焦虑、忧郁、神经功能缺损及脑卒中严重程度评分均显著优于心理护理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护理前后患者SAS、SDS、NDS、FMA评分改善情况比较 (±s)

表1 护理前后患者SAS、SDS、NDS、FMA评分改善情况比较 (±s)

注:与护理前比较,*P<0.05

时间SAS SDS NDS FMA护理前65.6±9.3 61.3.±7.6 19.1±7.8 34.9±6.2护理后47.6±8.1*47.8 ±8.1 *9.6 ±8.3 *63.1 ±7.4 *

3 讨论

脑卒中具有发病急,病死率、致残率高等特点,一旦发病,患者不仅丧失部分肢体功能,还会伴随一系列不良心理情绪,如自卑、焦虑、抑郁、烦躁、恐惧及依赖性增强等,甚至发生神经混乱,极大降低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因此了解脑卒中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并早期给予针对性的早期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对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情绪和运动功能至关重要[6]。

我们对66例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了解其不良心理情绪的原因及表现,并针对性给予心理护理干预。结果显示,患者焦虑、忧郁、神经功能缺损及脑卒中严重程度评分均显著优于心理护理干预前,说明对脑卒中患者采取早期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缓解和改善患者自卑、焦虑、抑郁、烦躁、恐惧及依赖性增强等不良心理情绪,有效促进患者康复,提高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翟程花.协同护理对住院脑卒中患者主要照顾者照顾负担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7(18):133.

[2]王清.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36):27-28.

[3]中华医学会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学杂志,1996,29(11):379-380.

[4]何依娜.延续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出院后独立生活能力和心理社会适应状况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4,29(3):274-276.

[5]赵国荣.早期心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J].山西医药杂志,2013,42(3):340-341.

[6]陈永强,韩鹏.早期心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情绪和认知歪曲障碍的矫治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11,9(26):293-295.

猜你喜欢

针对性情绪康复
康复专科医院康复设备维保管理新模式的建立和探讨
欢迎订阅2022年《护理与康复》杂志
体感交互技术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
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应时而著,为事而作——议论要有针对性
晓有机化学必考方向 提升备考针对性
学会“针对性”写作
有的放矢,始得鲜明——议论要有针对性
小情绪
小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