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清代严如熤治理陕南水利的成就及价值

2015-12-19丁俊丽

安康学院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陕南水利

丁俊丽

(陕西理工学院 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陕西 汉中 723001)

严如熤(1759—1826),字炳文,号乐园,湖南溆浦人,博贯淹通。陶澍称其:“驰骋古今理乱,贯穿天文、河渠、兵法、星卜,以逮舆地险要、形格势禁,若聚米画沙,烛照而龟灼。”[1]8他一生留心经世之学,“顾自束发授书,耻为无用之学”,被誉为道咸经世思想的先驱[2]、田野派学者[3]。严如熤在陕南为官二十余年,注重兴修水利,恢复废弃河渠功能,促进农业发展,致富百姓,加速了清中期陕南僻远之地与中心地区经济接轨的步伐。严如熤是陕南水利的实践者,同时对畿辅水利建设也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措施,目前其水利功绩尚未被关注。严如熤的陕南水利实践和思想广泛吸取历代水利专家的经验,如虞集、徐贞明、徐光启西北水利思想,尤其是历代治理西北水利的得失,结合陕南地势特征,调查走访,因地制宜,采取措施行之有效,充分体现出一个田野派学者求实的特点,对清中期陕南经济发展功不可没,对当今西部地区水利建设仍具借鉴意义。

一、恢复废弃河渠功能,促进农业发展

清中期大量流民远从楚、黔、蜀涌入陕南,“川陕边徼土著之民,十无一二”[1]1091,加之川、陕、鄂三省边区白莲教起义勃兴,社会动乱四起。嘉庆六年(1781),严如熤任陕西洵阳县知县,自此开始了为官陕南二十余年的生涯。大量移民的流入以及白莲教起义的勃兴给封闭的山区带来了极大压力,粮食供应紧张。严如熤《棚民叹》曰:“况复近岁来,低山尽村庄。沟岔无余土,但剩老青冈。”遇旱涝之灾,流民生活更是苦不堪言。陕南交通不便,但膏沃之地多有,水资源丰富,充分利用水源,可以提高农作物产量。明代徐贞明言“水利兴而旱潦有备”,“水利兴则余粮栖亩,皆仓庾之积”。严如熤为官陕南时,川陕交界地区堰渠多已淤塞,失去灌溉之利,且常引发水患灾害。严如熤受任治理堰渠,陶澍曰:“复委公兴修水利。先是公在汉中因平坝田衍艰灌溉,履视山河、五门、杨镇大小百余堰,皆加疏治。”[1]5

严如熤治理陕南堰渠,继承和发展了西北历代治水思想,根据特殊地理环境,又融合南方治水经验。严如熤《脱脱丞相》诗序曰:“虞集水田之议、贾鲁治河之策,皆天下大计,脱脱毅然行之。顺帝果尽其用,贼不足平也。”[1]311元虞集首倡发展西北水利,主张推广水田。贾鲁重治河,曾治理黄河水患。严如熤吸取以虞集和贾鲁为代表的水利专家发展水田和疏治河渠的策略,治理陕南堰渠,使许多废弃的渠道重新恢复功能,扩大灌溉区域,增加农作物产量。严如熤兴修水利,既有对前人方法的践行,又有自己的创新,如其《平定教匪总论》曰:“熤闻良医之治病也,先之望闻问切,审其病源,察其病势,防其余病之传证,视洞重垣,既已锱铢不差,然后主方。或因旧法而变通之,或出己意而斟酌之。妙选地道良药,炮制务须如法,剂副投而病势霍然矣。”[1]156

南郑班公堰,嘉庆七年,班逢扬修,因数月建成,规模粗就,未几,仅存沟坎形迹。嘉庆十三年,严如熤摄篆汉南时,堰旋淤塞,水田面积缩小。他至此堰勘察,裁度地势,找出原因,取加深渠身、增龙门的办法,另作小渠防止山沟水进渠带入泥沙,解决淤泥充塞问题。根据三坝地势、土质情况,他制定水约,将班堰农民用水“各开各渠”变为轮流开放,合理用水。《修班公堰记》曰:“三坝民用渐饶厚,定水约。上坝于开渠时地近,夫较众经历龙门有起闭责,而田土兼沙不耐旱,准细水长流。中下土稍厚,且梁滩、娘娘沟有山水浸注渠中,中坝轮四日夜,下坝三工轮十三日夜,周而复始。下坝用水,将中坝各洞口全行闭封。……自十三年起,岁岁增修,至十八年工始峻,则信善成善终之难也。”[1]182严如熤疏浚河道,扩大水田,增加农作物产量,又制定水约,避免农户再起争端,提高农作物产量,“下坝土营、牛营等处田三千二百余亩,往时旱地亩岁收粟豆五六斗,自改水田,栽稻谷,亩收三石余,合京斗六七石”。

山河第二堰引黑龙江水,灌溉南郑、褒城八万余亩田地,因仿海塘作法,堤立江中,岁有冲塌之患,后经多人修复,不能根除问题。严如熤采取古人“田不与水争地”的治水法,买地修渠泄洪。嘉庆七年,前观察虚舟朱公于顶险处倡修石堤,工甚巩固,遇山洪涨发,堤毁。嘉庆十年,郡侯新安朱君又凿石重砌,嘉庆十二年秋仍毁于水,庄稼减收。嘉庆十四年,严如熤绾符此,实地考察数次,“念厚民生,堰渠为大。而欲兴大利,先祛大害。往来江干,周咨博访”。他勘察之后断定海塘作法正是此堰屡发水患的根本原因,海塘作法适用于海水,不适合山水。《山河二堰改修渠身堰堤记》曰:“因思堤仿海塘,工甚善,而山水、海水不同,潮汐水势平,山水陡急,涨时推沙拥石而来,石之巨者如房、如柜、如车轮洄漩。堤根与石相砰击,外石得水助,堤石不能敌,一石碎损,水浸入堤,堤根漩空,而全堤石皆倒塌。夫堤至用石工坚实矣,尚不能自存,将终无可祛其害耶?”明确了问题所在,严如熤便对症下药,参考古人治水之法,制定出一套可行方案,改堤立江中为另修渠身。“稽古圣人治水,掘地由地中行,不与水争地,……商之父老士庶,众谋佥同。乃买渠东民地二十一亩五分九厘,另开新渠一百零三丈三尺。”[1]183为了减缓涨水对渠身的压力,使渠“形斜坦,仿河工走马式。山水发时,水以渐而涨,不受砰击伤”,“自是堰堤口永无冲刷患”。

汉中杨坝堰灌溉城固、洋县周围二万四千余亩地,但夏秋遇暴雨屡发水患。嘉庆十五年,严如熤实地考察水患缘由。《修杨坝堰堰堤洞门记》曰:“嘉庆十五年夏秋,河水屡涨,堰口淤百余丈。渠道当杨侯庙前冲去一百一十余丈。河流夺渠北民地,行上下决口,在河中、洪长二沟水注渠中。宝山东西沙石壅塞与渠平,秋禾无成,民嗷嗷有艰食咨。十二月二十二日,余自省垣回抵堰所,履勘上下,至再至三,相度形势,审其受害之由,在渠与河争地,而旧堤实未坚稳也。”[1]189查明问题所在,严如熤与当地官员商议,买地修复加固河堤,“乃与首士贡生蒙兰生、生员陈鸿等议买沿河民地二十余亩,于淤塞处屁河,稍东开新渠六十丈,其冲塌渠身杨侯庙一带,内逼丁存堡基,不能另开渠道,将买地除六尺为石剥岸,沿河砌堤,……于堰口复前明万历年间五洞旧规,……新渠用竹笼装石砌堤,宽丈许,杨侯庙下堤加镶竹笼二层,中筑三矶杀水势,自是堰身通畅,堰堤完固矣。至渠口拦河,向用木圈装石横绝,中流密布巨桩,遇大水辄冲去,水小又无用,屡年苦之,俱改用竹笼装石,……以防水之搜根冲坑,水大翻浸而下,水小则障拦入渠,亦较木圈为省便。”[1]189历经两年完工,“迄用有成,俾得捍大患而兴大利”。

此外,天台山麓李家堰存在用水不均导致灌溉失利问题,也是严如熤为官陕南时治理。李家堰下分凿十二处池塘,灌溉近二万亩。因分水洞口高低不一,导致用水不均,用水各户屡起争执,李家堰则失灌溉之利。嘉庆十四年春,严如熤屡至此勘察,曰:“汝北乡之生计日憔悴,讵非以堰事未结,堰田失灌溉利耶!水利者不患寡而患不均,均则彼此相安,乡党之谊以全,而陇亩之利以复。汝王道池、顺池所争,余已得其要领,父老蓋从我一勘视。”[1]188他沿李家堰上下数十里,逐一指其形势,提出解决方案,告诉乡人:“今吾有均水法,审度于石桥分水处,将桥墩上正沟底用水平准定,垫石一丈,令水可畅行。……如此则个池收水均无畸重畸轻,可相安以复灌溉之利。”[1]188诸父老胥悦服,随之便开工整修,严如熤亲临督察,“余间日一督视,不两月水平成,堰身、堰渠均修浚如法,水得畅流入渠。是岁十二池灌田,及堰经由各小坝,稻田均稔收。”[1]188

严如熤实地勘查,因地制宜,解决了陕南水利灌溉中存在的诸种复杂问题,提高了农作物产量,使流民突增的封闭山区百姓生活能够自给自足。随之严如熤被陕西巡抚卢坤委以重用,其治水之法欲被推广运用于陕西省,“至是,欲广其法于全秦。奉檄视澧、泾、灞、浐、渭、汭诸川,郑白、龙首诸废渠,疏凿蓄洩,规划具备”[1]5。经过严如熤修整恢复的废渠堰,如班公堰等至今仍发挥作用,其修复河渠的经验方法也可为今日水利建设借鉴。

二、依陕南治水经验,为京畿治水献策

西北地区资源丰富,但元明清时期一直仰给东南漕粮,给东南漕运带来极大压力。许多官员注意到了此问题,倡议发展京畿水利,振兴农业。严如熤也意识到发展西北水利的急迫性,依据治理陕南水利的经验,提出京畿水利应治河渠与发展水田并重。道咸时期唐鉴著《畿辅水利备览》,建议朝廷发展直隶水利。唐鉴水利思想注重发展水田,却不治河渠。唐鉴与何桂珍书信中说:“《水利备览》为营田而作也。利即所谓农田也,下手则见地开田而已,切不可在河工上讲治法,何也?直隶之河无不治也,桑干、滹沱虽少大,其来势平,其涨易下,即遇大涨,稍疏之,不数日,已散归于淀矣,不足患也。”[4]道光初年程含章办理直隶水利则重在治河渠非修水田,认为“水利且可缓图,水患则不可一日不去”。唐鉴写信与严如熤进行商讨,严如熤依凭治理陕南水利的实践经验,并结合直隶地势特点,著说以应。其《畿辅水利说》曰:“时人唐镜海纂《北五省水利书》,致函相商,因著说以应。”[1]196严如熤关于发展京畿水利的措施虽仅有五篇文章,但涉及内容却非常丰富,既有宏观水利方法,又有微观修渠细则。

首先,严如熤建议应根据京畿地势,行沟洫之法,治理河渠,去除水患,使畿辅二千里沟洫相通。左宗棠任陕甘总督时说:“西北素缺雨泽荫溉,禾稼蔬棉专赖渠水。地亩价值高下,在水分之多少。水足则地价贵,水绌则地价贱。治西北者,宜先水利,兴水利者,宜先沟洫,不易之理。”[5]严如熤分析了京畿形势,大河以北由怀卫东北至永平、昌平,纵横近二千里,地势平衍,无高山大陵为之官隔。自黄河南徙,漳、卫合流,挟畿南诸水,循黄河故道而入海,河身虽宽广,但漳、卫力微,不能冲刷沙淤,易有溃溢迁徙之患。中上游各水又未尝分注,下游各淀不能渲泄,迨至合漳、卫,同汇河津之间,易有大患。对此,严如熤提出应行沟洫之法,其《畿辅水利说二》曰:“于下游束诸大河以堤而支河,在平原可开渠者多开渠,引水灌溉。开渠之土筑为渠堤,而灌田之新渠可为泄横流之支河。上游各小河之出山者,即于山内小坝山口平坝开沟疏渠,引之灌田,则上游之水势亦杀。至各淀有汇之百里、数十里,相其低者,疏其出入之路,而仍留潴水高者,用湖田法筑大堤,围之成田。堤固则水不能浸,而稼成。上游各水分注于沟田,下游各水合束于渠堤,则二千里间沟洫相通,畻畦相连矣。”[1]198

其次,严如熤吸取前人发展畿辅海田、塘田的思想,但具体方法有所创新。元代虞集首倡发展西北水利,提出在畿辅地区借鉴南方海堧之法筑海塘,发展畿辅海田:“京师之东濒海数千里,北极辽海,南滨青齐,萑苇之场也。海潮日至,淤为沃壤。用浙人之法,筑堤捍水为田。”[6]严如熤继承了虞集发展畿辅海田的思想,其《海田说四》曰:“京东滨海,自山海至青齐数百里之间,有潮汐不到,渐次积淤称坟壤之土,与广南、顺德、新会、香山、东莞各处略同。广南民用之而成富饶,京东民则弃之。自虞伯生倡海田之议,脱脱丞相踵而行之,岁收粟麦百余万石,大获其利,而惜未能行之久远。”[1]201同时严氏认为浙人湖堧之法并非完全适合于畿辅,曰:“伯生南人,往来胡堧,习见湖田之获利。遂以湖堧之法用之海堧,而未审海田与湖田迥异。湖水平,非风起则无波。且其涨至浸堤至水,夏秋数月耳,故其堤易完。海则潮汐相乘,日又冲激之虞。堤不坚,何以御之?且种殖须用淡水。”[1]201根据海水和湖水差异,严氏建议采用通泰范公堤、浙西杭嘉绍之海塘修筑方法发展畿辅海田,“海田则必得如江北通泰之范公堤、浙西杭嘉绍之海塘,先有巨堤高广数丈者,坚筑数百、数十里障之于外,而导河水分渠于内,仍择地作沟,归之于河。由河而泄之海,盖不独引淡水进渠,不杂以咸,即渠水泄出之 口,亦防咸潮乘之而入,致稼有伤也”[1]201。严如熤的水利思想与实践充分体现了一个田野学者实地调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求实思想。

畿辅附近多泉,严如熤提倡利用畿辅名泉及夏秋积水,凿塘潴水,发展水田,有效利用水资源。严如熤依据汉中有“玉泉、涌泉、顺池、王道池,各泉池岁收蹈亦数万石”,主张京师利用泉水凿塘潴水,发展水田。其《塘田说五》曰:“有平地泉,凿以为塘,兼收行潦之水,积深数尺,可资灌溉之利,不必尽在堰渠之大也。畿辅名泉,如鸡距、百泉、龙泉之属,其源本旺潴而为塘,导之以渠,一泉可溉田数千亩也。又凡山峡中两面,夏潦之所归,能为平原害者,皆可因基挑挖,筑堤截之而为塘。大约塘一亩,积水四尺,溉田五亩,非甚旱必有收。汉中有玉泉、涌泉、顺池、王道池,各泉池岁收稻亦数万石。”[1]202总之本着“凡可以潴水而为利者,无不讲”的宗旨,充分发挥西北地区天利、地利、人利资源的价值,发展畿辅水利,振兴西北经济。《塘田说五》曰:“西北地方辽阔,而从事南亩不惟粪种不讲,即其滋润,皆听之于天雨,泽稍愆则无他法也,祈祷而已。此以西北广沃,古称至富者,反仰给东南。东南之民力既竭,而运道、运船在官之经费亦不貲。诚举各法而修明之,大渠、海塘创自官,小堰、泉塘,百姓必有观效而为之者,化惰农为勤农,菽粟如水火,此万世无疆之庥也。”[1]202如严如熤治理陕南水利曾说:“水利之兴,其足资灌溉,厚民生者,不独溪河也。高陵深谷,夏潦秋霖之为山涨者,皆可因地势凿陂塘,设法潴蓄,以济大田之涸。”[1]187这是运用徐光启“旱田用水五法”之储水法,以备干旱时用水。

道光、咸丰年间产生了多部西北水利著作,潘锡恩《畿辅水利四案》、蒋时《畿辅水利志》、林则徐《畿辅水利议》。林则徐认为“南方地亩狭于北方”,而且“直隶天津、河间、永平、遵化四府州可作水田之地,闻颇有余”,“若行沟洫之法,皆可成为上腴”。潘锡恩引用陈仪看法,认为“直隶地方,地势平衍,虽有潴水之淀泊,并无行水之沟洫,雨水偶多,即漫流田野”[7],故治水首先需疏浚。这些水利治理者包括严如熤,水利思想颇为一致,都主张发展京畿水利,推广水田,根治水害,以达到补偏救弊、富国强兵的目的。

严如熤根据治理陕南水利的成功经验,详细总结修渠之法。他指出修渠必注意六个方面:其一在择水稻田,“水宜清宜暖,浊不宜秧苗,冷则苗不长,发而迟熟”,修渠要注意选择适宜之水。其二在择土,“大约种稻之土,泥壤为上,泥多带沙者次之,泥沙相半者次之。黄壤带沙,沙细杂少泥,亦可用。若纯是黄壤、白壤、青壤、亮沙,则决不可用。……修渠而土不宜稻,徒费工本,不可不慎也”[1]199。其三在修渠身,渠身择土性稍坚者治之,要择引水之地,也要择泄水之地,渠身往往要行数里、十数里方始灌田,才可以免灌沙冲筒之患,渠身宜广宜深。其四在分筒口,大渠一道必有分堰口数十道,堰渠一道又必有分筒口十数道,堰筒分水有《周官》川浍、沟洫之遗意,以正渠之大,泄之堰筒而蓄之田额。其五在修龙门渠,与溪河水相接引。龙门得法,为旱、为潦,有水之利,无水之害。其六在作拦河,“凡此六事,皆汉中作渠溉田,行之数十年而有利无害者。西北可以相通,仿而行之,利济无穷矣”[1]201。这些治理陕南水利的经验总结,对当今水利建设仍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三、严如熤治理陕南水利的价值

严如熤是湖南溆浦人,“元明清时期讲究西北水利者,以江南官员学者为主”[8],如虞集、徐贞明、徐光启、顾炎武、唐鉴、许承宣、柴潮生、林则徐、包世臣等。唐鉴著《畿辅水利备览》,之后的潘锡恩、蒋时、柴潮生、林则徐等都没有跳出前人水利思想的范畴。而严如熤吸取历代水利专家治水思想,其水利方法与思想具有集大成的特点。这对研究清代江南官员学者西北水利思想发展历程,以及中国古代西北水利发展史都颇具价值。

严如熤治理陕南水利,促进农业发展,利于安定流民,稳定社会,对明清时期陕南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自公之来,再造鹑首,披荆刈莱,荡涤群丑,讼不再,炊亩有余粮,以拯秦人于沟于隍。”[1]8严如熤陕南水利实践与思想对国务院2011年启动的扶贫攻坚规划——秦巴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工程及当今西北地区水利建设、维护西部生态环境依然具有借鉴价值。当今我国西北水利环境日益严峻,存在着水资源的严重浪费和流域内用水不均等问题,亟待解决。秦巴山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自然资源丰富,水系发达,森林覆盖率高,矿产资源品种多样,极具开发潜力。但受大山阻碍,山内相对封闭,水利设施薄弱,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小,秦巴山区资源优势尚未转化成发展优势,加之山区地形复杂,洪涝、干旱、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频发,至今存在大范围深度贫困区。严如熤治理陕南水利的成功经验依然可供当今开发和建设秦巴山区借鉴,正如他所言:“夫今昔情形不同,则规划亦异,安必今之所云足备採择哉。然时事万变,而山川终古依然。览乎此者,当亦得乂安边疆之一助矣。”[1]837近几年来,我国存在严重的旱涝现象,致使农作物大量减产,农民利益受到极大损失。我们不妨借鉴历代水利专家包括严如熤治水经验,利用其“凡可以潴水而为利者,无不讲”的思想,“诚举各法而修明之,大渠、海塘创自官,小堰、泉塘,百姓必有观效而为之者,化惰农为勤农”,充分利用一切资源,提高农作物产量,促进经济发展。

当今西部开发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生态建设极其重要。1997年8月5日,江泽民同志在姜春云《关于陕北地区治理水土流失,建设生态农业的调查报告》上批示道:“历史遗留下来的这种恶劣的生态环境,要靠我们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发扬艰苦创业的精神,齐心协力地大抓植树造林,绿化荒漠,建设生态农业去加以根本的改观。经过一代一代人长期地、持续地奋斗,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西北地区,应该是可以实现的。”[9]严如熤治理陕南水利的实践中运用均水法、潴水法等用水之法,兴修水利时禁止破坏河渠岸边植被,解决了陕南水利存在的诸种用水问题,这些措施对今日西部开发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严如熤指导修西乡磨沟河堤,采用修渠与植树并重策略,解决了易发水患的问题。西乡县磨沟河源导四方山、潘山沟中三四十里,嘉道时期,因四方山树木遭到大量砍伐,导致磨沟河屡发水患,乡民受灾严重。《西乡县修磨沟河堤记》曰:“近年来,四方山林木开垦,沙石随涨下,河身填高,怒涛汹涌,堤卑薄不能御,两坝民大受其害。……道光二年,秋霖泛溢,千把衙署、兵房、武库荡然无存,东西北关客店民房坍塌者数百间,河水趋壕,有突入城之势,官民惶恐,防惟者屡日夜。”[1]186严如熤与当地官员勘查情况后,商议首先疏浚河身,再加高加厚河堤。为了根除隐患,禁止砍伐开挖四方山,并劝山民植树,“又议将山封禁,委员逐段查看,官荒不许恳,价买者补值作官荒,劝谕山民蓄树木。近城薪柴贵,蓄禁之利与开挖等,民胥悦从,详明立案,自是县治东北关厢村庄,永无沦溺患矣。……爰志之以告后之守兹土者”[1]185。这些措施在当时行之有效,今天看来仍不失为维护生态环境的良策。

猜你喜欢

陕南水利
低碳经济下水利行业的发展
信息技术对水利规划的作用研究
水利预算绩效管理问题分析
陕南民歌在声乐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尴尬的陕南
陕南民歌艺术生存状态分析与研究
水患变水利 保护安阳“母亲河”
党建地图·陕南
文化生态视角下的陕南民歌保护与创新研究
探讨水利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重要性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