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水隧洞爆破设计优化分析
2015-12-18朱兴广李保华
朱兴广,李保华
(辽宁省水利厅,辽宁 沈阳 110003)
某重点工程中一条无压引水隧洞的施工,主洞全长13219m,断面为马蹄形,成洞洞径为6.9m。围岩类别以Ⅲ类为主,洞室岩性主要为混合花岗岩,多为微风化~新鲜岩,其单轴饱和抗压强度在45~60MPa,为中硬岩~坚硬岩,岩体较完整~完整性差。节理面微张~闭合,无充填或石英岩脉充填,节理面平直粗糙,多陡倾角。
1 爆破方案设计
1.1 爆破参数的选择
隧洞开挖采用光面爆破施工,能够最大限度的减少爆破对围岩的扰动,减小围岩松动圈范围,增强围岩的自承能力,由于光面爆破使开挖面平整,围岩无破碎,减少裂隙,减少洞室的超欠挖量,减少后期混凝土支护工程量,从而降低工程成本,加快工程施工进度。
该工程主要以Ⅲ类围岩为主,全断面开挖方法,采用2号岩石硝铵炸药和2号岩石乳化炸药,周边孔采用空气间隔装药,导爆管和毫秒雷管复式起爆,其他炮孔采用连续柱状装药,采用孔内延时微差非电毫秒雷管起爆。严格控制周边孔的装药量,采用合理的装药结构,尽可能使炸药沿炮孔长均匀的分布。
开挖用YT28型气腿式凿岩钻造孔,人工配合1.0 m3挖掘机清渣、排险,3.0m3侧卸装载机装渣,15t自卸汽车进行运输至指定渣场。
在光面爆破中,主要爆破参数包括:最小抵抗线W,炮孔密集系数K,不耦合系数,周边孔间距a,线装药密度qL。
(1)周边孔间距。
a=(10~15)D
式中:a—周边孔间距,完整岩石宜取大值;
D—钻孔直径。
(2)最小抵抗线与炮孔密集系数。
K=a/W
式中:K—密集系数,实践中多取0.5~0.8;
a—周边孔间距,单位m;
W—最小抵抗线,单位m。
最小抵抗线与开挖的隧洞断面大小有关。在断面跨度较大,光爆孔所受到的夹制作用较小,岩石比较容易崩落,最小抵抗线可以大些;断面较小,光爆孔所受到的夹制作用较大,最小抵抗线可以小些。
最小抵抗线也与岩石的性质和地质构造有关,坚硬岩石最小抵抗线可小些,松软破碎的岩石最小抵抗线可大些。
(3)线装药密度。
qL=QaW
式中:qL—线装药密度,从同类工程中选取,一般将线装药密度取0.08~0.35,单位kg/m,软岩取小值,硬岩取大值;
Q—单位体积耗药量,单位kg/m3。
(4)光爆参数。光面爆破参数选择见表1。
表1 光面爆破参数表
(5)光面爆破炮眼数目计算。
炮孔数目与掘进断面、岩石性质、炮孔直径、药卷直径、炮孔深度和炸药性能有关。确定炮孔数目的基本原则是在保证爆破效果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炮孔数目。按下列公式估算。
N=3.3(fs2)(1/3)
式中:N——炮孔数量;
f——岩石坚固系数,本工程中取值16;
s——隧洞断面面积,本工程取值48m2,则炮孔数量估算值为111个。
该工程Ⅲ类围岩采用下部单层楔形掏槽方式,爆破参数见表2,炮孔布置见图1。
表2 Ⅲ类围岩爆破参数表
图1 炮孔布置及起爆顺序图
1.2 装药结构和起爆方式
光面爆破采用不耦合装药,钻孔孔径42mm,采用药卷规格为φ32mm×200mm×150g(直径×长度×重),不耦合系数为1.3,炮眼装药按装药集中度计算出的药量装入炮眼内,为克服底部炮眼的阻力,在炮眼底部多放半个标准药卷,使光爆层易于脱离岩体,装药结构见图3。
图2 掏槽形式图
图3
1.3 起爆顺序
起爆顺序为:掏槽孔→辅助孔→底板孔→周边孔,采用多段微差由内向外起爆,其中主爆区使用非电毫秒雷管,光爆孔用导爆索起爆。
2 爆破方案优化
完成爆破设计后,经现场第一次爆破试验表明未达到理想爆破效果,故进行爆破方案优化,采取了调整爆破参数、规范施工和工艺等方法,最终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2.1 调整爆破参数
(1)由单级楔形掏槽调整为二级楔形掏槽,加大掏槽孔与掌子面的角度,由原爆破设计的63°加大至65°,以提高炮孔利用率,减小被爆渣体块度大、爆渣分散不易装运等状况。
(2)减小造孔深度。掏槽型式优化后,孔深3.5m与孔深3.3m爆破进尺都是3.2m,钻孔深度由原来的3.5m,减少至3.3m,可以起到提高钻孔利用率,减少炸药单耗,并减少爆破循环时间的作用。
(3)优化炮孔密集系数,分散装药,使炮孔布置更加均匀合理。由爆破设计的111个孔,增加至114个孔,能够均匀分布爆炸冲击波的影响范围,最大限度减小对周围围岩影响和对松动圈的影响范围,充分发挥围岩自稳能力,并能够使爆破岩体块度均匀。
(4)加大周边孔不耦合系数。由直径32mm药卷优化为直径25mm药卷,不耦合系数1.3增加至1.7,能够降低作用在孔壁岩石上的初始径向应力峰值,延长爆生气体在岩石内部的作用时间,加强周边孔爆破效果,提高光爆质量。
(5)优化装药结构。光爆孔由相对集中装药,改为孔底加强装药,其它部位分散装药。调整后的装药结构见图4。
表3 优化后Ⅲ类围岩爆破参数表
图4
炮孔布置及起爆顺序、掏槽形式见图5。
2.2 规范光面爆破施工工艺和方法
(1)放样布眼。钻孔前,测量人员用全站仪和水准仪,准确定出隧洞中心线和拱顶面高程,用红油漆画出开挖轮廓线,并标出炮眼位置,其误差不超过5cm,每次测量放样的同时,要对上次爆破断面进行检查,及时调整爆破参数,以达到最佳爆破效果。
图5 炮孔布置及起爆顺序图
图6 掏槽形式图
(2)钻孔要求。
掏槽孔:深度、角度按设计施工,孔口间距误差和孔底间距误差不得大于5cm。
辅助孔:深度、角度按设计施工,孔口排距、行距误差均不大于5cm。
周边孔:开孔位置在设计断面轮廓线上的间距误差不得大于5cm,周边孔外斜率不得大于5cm/m,孔底不得超出开挖断面轮廓线10cm,最大不得超过15cm。
底板孔:采取先用短钎,后用长钎的方法控制底孔外插角过大。
(3)布置要求。
先布置掏槽孔,其方向在岩层层理明显时应垂直于层理,掏槽孔应比其他孔加深20cm以上。严禁掏槽孔相交或交叉。
周边孔严格按设计开挖轮廓线布置,周边孔的孔口在断面设计轮廓线上,孔底超出轮廓线小于10 cm。
(4)孔口堵塞长度。已装药的炮孔应及时用炮泥堵塞、密封,堵塞长度大于30cm,且堵塞严实、严禁用纸箱等易燃物进行塞堵。
(5)清孔装药。装药前用小直径高压风管将炮孔内石屑吹净,装药需分片、分组按炮孔设计图确定的装药量自上而下进行,非电毫秒雷管要“对号入座”不得混装,周边孔宜采用小直径药卷配导爆索,以增加不耦合系数和爆破时的缓冲作用,炮孔装药均采用反向装药结构。底孔采用乳化炸药,以防止拒爆。
(6)连接起爆网络。起爆网络采用复式网络,以保证起爆的可靠性和准确性,由dv管和塑料导爆管孔内微差非电毫秒雷管起爆,网络连接好后设专人负责检查后起爆。
3 爆破效果实测
3.1 线性超欠挖情况
通过对工程实际爆破后隧洞进行测量,统计平均超欠挖情况为:对27个断面进行实测,最大平均线性超挖6.29cm,最小2.64cm,小于规范20cm规定值。
表4 实际爆破超挖统计表
图7 测量点布置图
图8 测定松动圈钻孔布置及实测松动圈
由实际测量数据可看出,优化爆破参数后,光爆达到了很好的效果,无欠挖现象,并且超挖均控制在SL 378-2007《水工建筑物地下开挖工程施工规范》规定的200mm范围内。
3.2 爆破参数实测情况
炮孔利用率由优化前的91%提升至96%,炸药单耗量由优化前的1.19kg/m3减少至1.06kg/m3,提高炮孔及炸药的利用率,并减少爆破循环时间,提高施工效率。
3.3 松动圈范围实测情况
根据对松动圈厚度范围进行实际测试。统计检测孔的平均范围为2410~2650m/s,松动圈平均波速范围2030~2290m/s,平均Kv值范围为0.22~0.27松动圈厚度范围为0.60~0.75m,测试数据见表5。
表5 松动圈测试数据成果表
4 结语
(1)对比该工程中爆破参数调整前后,由单向掏槽优化为二级复合式掏槽孔,加强掏槽爆破,并更加均匀布置辅助孔及周边孔,提高炮孔利用率和光爆效果。
(2)优化爆破参数后,通过优化炮孔深度、布置,使总装药量减少,单耗降低。在这种情况下,提高整体光爆质量,并且被爆渣体块度小、爆渣集中,便于装运出渣,有利于施工。
(3)决定爆破效果的好坏主要与岩石性质、爆破工艺、炸药性能有关,工程的地质情况是变化的,所以爆破设计参数也是动态的,在施工过程中,它随着岩石性质的变化而变化,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不断优化爆破参数,以达到爆破提高质量、施工方便快捷、降低施工成本的目的。
[1]吴量.长距离中小圆形断面片岩隧洞钻爆洞挖施工[J].水利规划与设计,2012(4).
[2]陶海滨.浅析小断面大湾隧洞施工方式[J].水利规划与设计,2011(6).
[3]赵玉权,赵玉华,等.大伙房水库输水工程工程地质条件及施工方法[J].水利技术监督.2009(2).
[4]杨照明,张金承,等.小湾水电站双曲高拱坝进水口留置岩柱开挖爆破施工技术[J].水利技术监督,2010(5).
[5]刘远书.瑞士圣哥达深埋长隧洞工程的设计思路、地质条件与施工方法[J].水利规划与设计,2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