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枣庄桃白粉病的发生和综合防治技术
2015-12-18张克山刘学兰安广菁
王 亮,张克山,张 勇,刘学兰,安广菁
(1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林业局,277102)(2河南省内黄县林业科学研究所)(3枣庄市山亭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4枣庄市果树科学研究所)
山东省枣庄市是我国重要的早熟桃产地,现有各类桃栽培面积15万亩,年产量2亿千克,其中早熟桃栽培面积占总面积的2/3左右。近年来,桃白粉病发生猖獗,给桃树生产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在一般情况下,当地果农对桃白粉病的防治主要采用三唑酮等农药在病害发病时进行叶面喷雾,防治比较被动,效果也很不理想。加之使用三唑酮防治该病效果不稳且易发生药害,果农朋友难以应对。2012年以来,我们对桃白粉病在枣庄市的发病情况和发生规律进行了调查,开展了综合防治试验,取得了显著效果。现将有关技术总结如下,供各地同行参考。
1 枣庄市的气候特点
枣庄市位于山东省最南部,泰沂山区西南延伸部分。当地为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13.9℃,6—8月平均气温为22.2℃,平均年降水量为870毫米,6—8月降水量为512毫米;年蒸发量为1662.2毫米,6—8月蒸发量为663毫米;无霜期199天,霜冻平均初日为10月29日、终日为4月11日;≥10℃的生长季节208天,年积温4440℃;年日照时数为2367小时。
2 桃白粉病的危害特点
桃白粉病病菌是最耐干旱的真菌之一,在高温、干旱的环境条件下容易发生,尤其是在早春气温较高、降雨相对较多而初夏又高温少雨的年份发病机率会大大增加;管理水平较低的桃园比较容易感染该病。
在山东省枣庄地区,桃白粉病主要为害叶片和幼梢,发病严重时叶片及幼梢皱缩扭曲,光合能力下降,影响桃树的正常生长发育和结果,对早熟品种的果实品质影响较大。有时也为害幼嫩的果实,导致果实发育畸形、商品价值降低。发病初期先在受害部位出现薄薄的一层白色霉状物,后期形成众多的黑色粒状物,受害叶片表面皱缩不平,并带有不规则的淡黄色斑块,整个叶片及部分叶柄扭曲成波浪状,此为桃树感染白粉病的主要识别特征之一,很容易被发现。
染病后的叶片容易早期脱落,导致树势衰弱,坐果率大大降低;果实受害后基本丧失商品价值。在桃白粉病暴发的年份,可导致桃园收益减少2成左右。
3 桃白粉病的发生规律
桃白粉病由三指叉丝单囊壳菌和桃单壳丝菌2种白粉菌引起,其中前者主要为害叶片和嫩梢,后者主要为害幼果。病原菌以子囊壳或菌丝在病叶和病枝上越冬,在山东省枣庄市,第2年春末夏初,越冬菌丝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子囊壳产生大量的子囊孢子,并释放到空气中随风传播到幼嫩枝叶或幼果开始侵染危害。
在山东省枣庄市,桃白粉病一般在4月中旬幼果坐果后开始侵染,5月初开始发病,5月底至6月初达到发病盛期。春末温暖湿润的气候可导致该病发病期推迟至6月上中旬。该病在桃树上可完成多次侵染,且传播快、危害重,尤其是对于保护地栽培的桃园,其危害容易导致花芽分化质量差,影响翌年产量和收益。
桃白粉病对桃品种有选择性,在山东省枣庄地区,早熟白肉甜油桃容易感病,水蜜桃类品种发病较轻,仲秋红油桃、仓方早生等品种较为抗病。地势低洼、枝叶量大、土质黏重、粗放管理的桃园容易发病。失管的大棚桃较露地栽培的桃园容易感病。一般情况下,气温回升快、早期湿度较大的环境有利于该病的提前发生,反之则推迟该病的发生。
4 防治技术
(1)彻底清园 初冬季落叶后立即进行清园,刮除老翘树皮,连同枯枝落叶一起集中烧掉,消灭越冬病菌。无冬季冻害或抽条的地区可以提前进行冬剪,修剪时注意剪除感病枝条,修剪下的枝条全部运出桃园,避免越冬病菌残留。清园采用5波美度石硫合剂对全树枝干进行淋洗式喷雾,进一步铲除越冬病菌。
(2)铺设黑膜阻断地下残留病菌侵染 春季萌芽前全树淋洗式喷施5波美度石硫合剂,灌足水后全园铺设黑色地膜,除了能有效阻隔春末夏初地上残留病菌孢子的传播外,还可有效增加地温,促进根系提前活动,增强树势;同时还能确保桃园墒情稳定,防止杂草滋生,节约人工除草和浇水的成本。
(3)生长季节化学防治 5月中旬前后,视桃白粉病的发病情况,叶面喷施50%翠贝 (醚菌酯)水分散粒剂3000~5000倍液,或喷施4%朵麦可 (四氟醚唑)水乳剂1000~1500倍液,即可有效控制其危害。
(4)加强夏季修剪,营造桃园通风透光环境 桃树年生长量大,正常管理的桃园如不进行夏季修剪当年即可郁闭,导致桃树因环境恶化而感染桃白粉病。因此,在夏季旺长期要对新枝进行修剪,主要是疏除背上直立枝、无果的下垂枝、病虫危害枝、重叠枝等,以改善桃园光照和通风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