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替莫唑胺和洛莫司汀治疗脑胶质瘤的临床效果比较

2015-12-18周孟强张潇月邱荣良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年14期
关键词:莫唑胺毒副胶质瘤

周孟强 张潇月 邱荣良 臧 凯

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河南省肿瘤医院 郑州 450008

脑胶质瘤是神经系统中恶性程度较高的常见疾病之一,具有复发率与病死率高的特点,临床多采用手术治疗联合放疗、化疗与内分泌治疗等综合治疗手段,可相应改善患者的短期治疗效果[1]。本研究主要分析替莫唑胺与洛莫司汀治疗脑胶质瘤的临床效果,以期为化疗方案选择提供依据,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0-03—2012-03本院诊治的脑胶质瘤患者52例,均经术后病理活检证实为Ⅲ~Ⅳ期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或间变性星形细胞瘤,且KPS评分≥65分,排除伴有严重感染性或全身性疾病者与血液常规检查异常者。按照完全抽样法1:1 分成对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6例。对照组男14例,女12例;年龄25~65岁,平均(47.35±4.28)岁;肿瘤分期为Ⅲ期18例,Ⅳ期8例;手术方式为次全切除20例,部分切除6例。研究组男15例,女11例;年龄23~65岁,平均(46.75±4.36)岁;肿瘤分期为Ⅲ期19例,Ⅳ期9例;手术方式为次全切除21例,部分切除5例。2组性别、年龄、肿瘤分期与手术方式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2组患者均在手术切口愈合后(术后15~20d)行三维立体适形放疗,2Gy/d,5d/周,持续放疗5~7周,总剂量为60~66Gy[2-3]。化疗在放疗结束后1 周后开始,持续治疗5d为1个疗程,疗程间隔时间为23d,28d为1个疗程周期,根据患者耐受情况治疗3~5个周期;对照组给予洛莫司汀口服,剂量为0.005~0.006mg/(m2·d),5d/周;研究组予替莫唑胺口服,第1周期剂量为150mg/(m2·d),第2周期增加至200mg/(m2·d)。1周期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值<1.0×109/L或血小板计数<50×109/L 时,替莫唑胺1周期须减少50mg/(m2·d)[4]。

1.3 观察指标 近期疗效指标: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稳定(SD)、进展(PD)、客观有效率(ORR);生存质量指标:无复发生存时间、总生存时间;不良反应:消化道反应、骨髓抑制、肝功能异常与血液学毒性。

1.4 判断标准 近期疗效参照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5](RECIST),毒副反应分级标准参照《肿瘤放射治疗学》[6]中制定的相应标准;无复发生存时间:以开始治疗为起始端,病情复发为终端;总生存时间:以开始治疗为起始端,患者死亡为终端。

1.5 统计学处理 运用SPSS 20.0 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的近期临床效果比较 研究组完全缓解率与客观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病情进展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治疗后的近期临床效果指标比较 [n(%)]

2.2 2组生存质量指标比较 2组均行9~33个月随访,中位随访时间为20个月;对照组平均无复发生存时间为(6.87±2.15)个月,总生存时间为(10.64±1.58)个月;研究组平均无复发生存时间为(10.59±2.24)个月,总生存时间为(14.76±3.29)个月;2组患者的生存质量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3 2组化疗后的毒副反应比较 2组各级骨髓抑制与肝功能异常发生率、Ⅰ~Ⅱ级消化道反应与血液学毒性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Ⅲ~Ⅳ级消化道反应与血液学毒性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完全缓解率与客观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病情进展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表明替莫唑胺治疗脑胶质瘤可提高临床治愈率。起效机制是,替莫唑胺属于新型口服烷化剂,具有较高的亲脂性,可通过血脑屏障在肿瘤病灶区聚集,可参与肿瘤细胞分裂各个时期,促进肿瘤细胞DNA烷基化,发挥其细胞毒作用[7-8]。进一步分析2组患者的随访时的生存质量,发现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无复发生存与总生存时间均明显长于对照组,说明替莫唑胺可相应延长患者的生存寿命,改善其生活质量。分析原因可能是替莫唑胺具有诱导肿瘤细胞停滞在G2/M 期的特殊药理作用,可相应增加机体对放疗药物的敏感性,进而抑制病情进展。此研究结果与陈卫峰、武新虎等研究成果类似,进一步证实替莫唑胺可作为一线化疗药物在脑胶质瘤中应用[9]。本研究结果同时得出,传统亚硝脲类抗肿瘤药物比较,替莫唑胺的严重不良反应发生风险相应降低,利于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与接受度。进一步分析影响2组患者骨髓抑制高发生率的因素,得出其与使用剂量呈正相关性,因此临床给药须加强对重视疗程间隔期间的血常规指标监测,参照测定结果及时调整使用剂量,以避免严重毒副反应的发生。关于替莫唑胺治疗脑胶质瘤的耐药性与耐药机制,有待临床进一步研究。

综上所述,替莫唑胺治疗脑胶质瘤可有效控制病情,延长患者生存时间,且严重不良反应发生风险较低,建议作为脑胶质瘤的一线化疗药物。

表2 2组化疗后的毒副反应比较 [n(%)]

[1]朴浩哲.脑胶质瘤化疗药物敏感性的临床研究[J].中国神经肿瘤杂志,2012,10(3):173-176.

[2]周仲明.手术后同步放化疗对脑胶质瘤患者预后的影响[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杂志,2013,20(12):1 388-1 391.

[3]兰胜民.高分级脑胶质瘤术后精确放疗预后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3,20(18):1 419-1 422.

[4]赵心同.脑胶质瘤治疗中自由基清除剂的价值[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1,18(8):571-574.

[5]刘宝瑞,钱晓萍.临床肿瘤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113-116.

[6]殷蔚伯,余子豪.肿瘤放射治疗学[M].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8:1 350-1 352.

[7]徐宏艳.有机纳米材料作为药物载体在脑胶质瘤治疗中的应用[J].肿瘤防治研究,2013,40(11):1 101-1 104.

[8]邸辉,方川.替莫唑胺在脑胶质瘤化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肿瘤学杂志,2014,20(1):68-71.

[9]武新虎.替莫唑胺与福莫司汀治疗恶性脑胶质瘤的临床观察[J].现代肿瘤医学,2012,20(6):1 165-1 168.

猜你喜欢

莫唑胺毒副胶质瘤
成人高级别脑胶质瘤术后复发相关因素分析
白花丹素调节MEK/ERK通路增加脑胶质瘤U87细胞对替莫唑胺的敏感性研究
大剂量MTX治疗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毒副反应分析
恐惧应激对胶质瘤影响机制及干预研究进展
miR-145-5p靶向抑制RAD18表达调控替莫唑胺对脑胶质瘤细胞凋亡的影响
胸苷酸合成酶变化与结直肠癌5-氟尿嘧啶化疗敏感性及毒副反应的关系
间隙连接蛋白Connexin 43介导的胶质瘤替莫唑胺耐药研究进展
Survivin对体外培养胶质瘤细胞U251替莫唑胺敏感性的影响
高级别岛叶胶质瘤的外科治疗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