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专业《中国旅游客源国概况》课程双语教学改革研究
2015-12-18钱元元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9994(2015)03-0073-03
收稿日期:2015-05-13
作者简介:钱元元(1981-),女,马鞍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旅游与外语系,管理学硕士。
【基金项目】马鞍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15年度校级教学研究项目“高职高专旅游专业《中国旅游客源国概况》课程双语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编号:2015xjjyxm09)。
旅游英语专业旨在培养国际化旅游专业人才。目前很多高校培养的旅游专业学生在参加国际酒店或旅行社招聘面试时发现这些行业对大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有较高的要求 [1]。对于《中国旅游客源国概况》这一课程,教师一直坚持传统的讲授法,但随着旅游类专业的细分,旅游英语专业的开设,这一传统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专业的实践教学需要。基于工学结合需要,为了培养能以英语为工具从事旅游工作,面向旅游第一线的高等专业人才,对于该课程实施双语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1 《中国旅游客源国概况》教学现状分析
首先授课对象是旅游英语专业学生,英语整体水平较英语教育专业学生偏低,双语教学存在语言关问题。具统计,2012级和2013级旅游英语专业二年级上学期大学英语四级通过率均低于20%。基于这样的英语程度,老师在授课方法上选择更多的是多媒体教学法、汉语讲授法、讨论法。学生对于英语的学习局限在综合英语课程上,实际上这样反而拉大了学生理论学习与实际工作的差距。
其次就是教材问题,教材通篇是汉语,内容设置上偏向理论堆砌,一方面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难以满足双语教学要求。目前高职高专院校旅游英语专业与旅游管理专业就本课程所使用的教材一致,没有体现专业特色。另外教材更新速度较慢,对于部分知识点没有及时修正。
再者,师资队伍中“双师型”教师严重不足。目前旅游英语专业的教师正处在从英语教育向旅游英语转型。在转型期内,老师的英语专业素养没有问题,但如何将旅游与英语更好的结合起来从而指导教学则存在严重问题。目前已经有数位老师获得旅游管理专业硕士学位,但这些老师还不具备双师素质,也没有从事旅行社或酒店行业的工作经验。因此老师的教学更多偏向纸上谈兵,对学生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没有实际指导意义。
最后,根据目前旅游英语专业学生的就业结果发现,真正以英语为媒介从事旅行社或酒店工作的毕业生寥寥无几。这一结果与旅游英语专业培养目标相左,这也会影响力本专业的品牌效应。
通过对学生、教师、教材以及就业分析发现,目前《中国旅游客源国概况》在具体教学实施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以至于旅游英语专业学生在从事外语旅游工作时力不从心。因此,探讨本课程的双语教学法将能满足旅游业对国际化人才的需求。有助于推动各大院校旅游专业的教育教学改革,可以提高旅游英语专业的发展层次和国际化水平,符合中国政府的教育改革发展规划。
《中国旅游客源国概况》实施双语教学,对学生而言是通过英语学习旅游专业知识,而对于老师则是通过英语教授专业知识,师生间要有互动和交流,共同用双语完成教学活动 [2]。该课程教材通篇是汉语,授课教师应该大胆创新将双语教学法引入课堂,目的在于通过英语这一媒介介绍各个客源国的相关知识(基本资料、地理、历史、经济、文化、艺术、民俗以及旅游资源等),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使学生更多地接触和吸收旅游专业英语术语以及世界旅游发展信息。另外,通过双语教学法可以培养学生以国际化的视野来思考问题,更好地加强本国、本地区旅游业的对外联系,通过学习各个客源国的概况知晓旅游业发达国家的经验,尊重游客的风俗习惯,能有效地指导旅游实际工作,更好地服务游客,促进我国旅游业的持续发展 [1]。
为了实现这一教学改革,教师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不断积累:
(1)教师应该注重内在修炼,通过不断学习提高自身业务能力,既要在理论上不断夯实基本功又要在实践中注重实际操作能力的提升。高职高专旅游英语专业教师应该是能将旅游与外语两类学科交叉运用的行家。对于一直从事英语教育的老师来说,如何成功转型必将需要教师自己打破固有观念,将英语当作一种传授知识的媒介,通过英语向学生传达本课程的知识点,给学生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另外,本课程教师应该具备相应的“双师素质”,比如通过个人学习获得英语导游证、利用寒暑假去相关行业挂职锻炼,为提升实际操作能力争取更多的实践机会,只有在一线旅游相关行业接受过良好锻炼的教师才能给学生传授更新、更前沿的知识。
(2)改革教学方法、合理设置教学任务。传统意义上的讲授法无法满足现在学生的需求,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以及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在教学方法选择上,以双语教学法为主线,辅以讲授法、多媒体教学法、讨论法、任务驱动法等。由于本课程理论性、知识性较强,讲授法是不可或缺的一种教学方法,但教师在讲授过程中应注重与学生的互动。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课程采用多媒体教学法,配有适量的图片和短小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讲授内容。在学生遇到独自无法解答的问题时,讨论法不失为答疑解惑之上策。任务驱动法是指讲完相关章节的旅游景点后,会布置学生分组完成模拟导游景点讲解任务,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并锻炼学生团队协作的能力。
(3)培养学生多学科交叉学习能力以及实际应用语言的能力,探索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从分析课程特性发现本课程贴近我国高校旅游专业教学实际,具有较高的文化含量和文化品味。一方面它具有多学科交叉性,知识点涵盖历史学、民俗学、宗教学、建筑学、文学艺术、美学等内容。另一方面它具有很强的应用性:为旅游实践服务,对旅游从业者和旅游者都具有很重要的实用价值。为了实现这样的培养目标,应当做好相应的评价,采取“驾证式”考核方式,即“理论+技能”的考核,学生的最终成绩将由理论成绩和技能考核成绩组成 [3]。
(4)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上课下实践活动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兴趣。如“情景模拟导游”、“模拟接待境外游客说明会”、“模拟接待某国游客”和“课前演讲”来检验学生所学,让学生学有所用,在实践中检验自身不足,补缺补差,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更好胜任工作打好坚定基础。
(5)筹建新的学校实习实训室,改善现有的实习实训室,充分发挥其功能,让学生将单纯的课堂学习在实训室中得到真实检验。
2 实例探索:以《意大利》为例
(1)教师应该充分“备教材”,灵活运用双语教学法。对于教材的内容教师需要大胆的整合,可以从意大利的基本资料、自然地理、历史、文化和艺术、经济、外交、旅游等方面来介绍意大利,将旅游资源和主要名胜做为重点内容去讲解。教师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既要关注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要体现出双语教学法这一主要的教学方法。因此课件是以双语的形式呈现出来。对于每一部分内容的讲解也要注意取舍,如讲到历史时,若教师只是简单的去罗列书上的内容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联想到著名的凯撒大帝,以及“条条大路通罗马”、“入乡随俗”、“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三句谚语的英文由来。这样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能很好的将意大利的历史与英语的谚语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能自如得表述出来。
(2)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布置学生分组完成模拟导游景点讲解任务。通过双语讲完本章节的旅游景点后,老师会布置任务,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自制多媒体课件,小组内部可以进行细分工,模拟导游带领大家游览意大利。不同的小组可以选择不同的城市去介绍,但鼓励学生用英语来操练。此时,老师应该将学生带到模拟导游实训室去检验学生所学。一方面可以复习老师课堂上示范的内容,另外一方面,让学生在互助合作过程中无形中拓展了实际操作能力。当然在整个情景模拟过程中,老师要严把学生的语言关,帮助学生提高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对于高职高专的学生来说,英语基础相对较薄弱,需要老师从单词的发音以及语法上进行有效指导。
3 结语
旅游英语专业培养目标在于培养国际化旅游人才,本专业大学生将来就业单位应该是国际旅行社和国际型酒店集团。也就是说,我们的学生应该注重其在旅游服务过程中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因此,在讲授客源国概况时双语教学法的注入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锻炼语言能力,掌握旅游专业术语的英语表述,在语言学习中不断完善、深化专业知识。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运用英语这一优势来了解并掌握世界旅游业的前沿发展态势。从而开阔学生的眼界,让学生正确定位自己未来的职业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