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校园自然环境符号的育人价值

2015-12-18

安康学院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符号育人意义

闻 彦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苏州 215104)

“环境”在当代是一个内涵丰富的词汇,它既包括物质环境,也包括伦理环境,既是自然的,也是人文的。对于校园来说,环境育人是个非常综合的提法,集成了自然环境、硬件配给、文化熏陶等诸多方面。仔细考量环境育人中的每一个要素,会发现,从符号的意义上来说,它们传达了精细的符号意义。这个传递的过程摆脱了说教、告别了灌输,具有十分发散的方向,以一种常态的形式暗暗发挥力量,具有“润物细无声”的特点。

一、校园自然环境符号的类型

赵毅衡在《符号学原理与推演》中根据“物源”与意义的关系,把符号分为三种:第一种是自然物或事物(例如地震、岩石),它们原本不是为了“携带意义”而出现的,它们“落到”人的意识中,被意识符号化,才携带意义。第二种是人工制造物或事物(例如石斧、食品、打斗),原本也不是用来携带意义的,而是供使用的。这些事物,当它们“被认为携带意义时”,都可能成为符号。第三种是人工制造的“纯符号”,完全为了表达意义而制造出来。例如语言、艺术、姿势、图案、烟火、货币、游行、徽章、旗子、游戏、体育等等,它们不需要接收者加以“符号化”才成为符号,因为它们是作为意义载体被制造出来的。它们的意义,可以是实用的,也可以是没有实用价值的,即艺术的[1]28。

在此把这段话非常完整的引用,是为了便于讨论校园中存在的自然环境符号相应的类型。第一类环境符号包含校园中的树木、山石、鸟兽虫鱼等存在物,是自然环境的主体,与周边自然环境共同作用,营造了校园环境符号的基本指向,具有代表性的较为典型及较受欢迎的环境存在物会成为类型符号,在传递价值和意义上更为明确、更容易产生影响力。每一个校园都会拥有这类符号,这类符号在长期的校园积淀中极有可能成为校园的缩影,在师生的意识中长期具有地位;第二类环境符号包括校园建筑、校园景观、室内陈设等,是教书育人的主要环境。教室、办公室、图书馆、校史馆、宿舍、食堂、路灯、广场等等都是携带使用功能并复合了预设价值的环境符号,在价值表达上相对趋同,这些环境符号能够较为稳定地发挥影响,与师生的日常生活结合紧密,环境意义与主流价值更为贴近,当然也会引起更多的争议;第三类环境符号在校园中也越来越丰富,学校的旗帜、标志、校徽、某些重要活动的会标、传统的文化标识、独特的姿态、特别的声音、常用的色调等等,这些纯符号在校园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成为吸引师生关注力的有效载体,也是推广校园核心价值的新媒介。校园自然环境符号综合映射了个体的外部感觉、内部感觉、本体感觉,视觉、听觉、触觉等等外部感受都会转化成相应的内心感受,成为人们的认知和价值判断的形成基础。

二、校园自然环境符号的育人价值

1931年12月2日,梅贻琦在就职演讲中提出“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的著名论断。“大师论”是梅贻琦将西方高等教育理念移植到中国本土的最成功的例子之一,这一经典论断道尽了人才对于大学办学的重要性,而在此作为对位概念存在的“大楼”却显得十分黯然。但从清华大学到西南联大,梅贻琦的教育思想是变化的,其在西南联大时期发表的《大学一解》①《大学一解》是梅贻琦在主持西南联大常务工作期间,熬了一夜写出要点、由清华教务长潘光旦先生代拟的文稿,发表于《清华学报》第十三卷第一期(1941年4月)。中,体现了梅贻琦教育思想定型之后的核心观念——通才教育。他在文中列举了知、情、志三个方面皆有修明的必要,然而,时间不足、空间不足、师友古人之联系之阙失成为明德之“体认未尽与实践不力”的主要原因。“时间不足”即没有“充分之自修时间”,不能体会“历史之悠久,文教之累积,横索人我关系之复杂,社会问题之繁变”;“空间不足”导致“无复知人我之间精神上与实际上应有之充分之距离,适当之分寸”,而至师友古人联系缺失,“乃至数年之间,竟不能如绵蛮黄鸟之得一丘隅以为休止。休止之时地既不可得,又遑论定、静、安、虑、得之五步功夫耶?”对大学生在校园中理应获得的慎独的空间、冥思的时间予以了格外关注,密集的课程和集体无间的生活压迫了青年成才的外部时空,对这一方面的弥补或者说纠正,最便捷的就是通过校园环境来调适,显示以“大楼”为关键词的校园建筑物和生态环境的育人作用。

(一)校园建筑的价值和意义传递

不论人们对校园“大楼”的态度如何,事实上是,新世纪以来,高校进入大规模扩张时期,扩招后学生人数急剧增加,为了满足教学需要,并达到教育评估的硬件指标,高校新建的“大楼”鳞次栉比。高校的新校区大都有充分的地理条件,在设计功能上开发得更为合理,育人环境更为理想。

建筑具有鲜明的符号特征,1932年,梁思成、林徽音在《平郊建筑杂录》中首先提出了“建筑意”的用语,对建筑所包含的场所精神和意境做了概括,校园建筑由于其处于典型的环境中,建筑的语意表达有特定的育人内涵。曹雪明在《高校新校区建设中的观念误区》一文中分析了校园建筑的内涵,文章称“建筑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教育建筑更是一种独特的建筑文化。它是大学建筑群体及其周围空间所体现出来的建筑形态、建筑风格、建筑价值及大学人对这些建筑的认同感。校园建筑的文化意义就在于它既为教学活动提供各种可能性和机会,又对使用它的人们的行为给予支持和限制,同时又暗合一种特定的思想理念。”[2]校园建筑包含了大量设计者和建设者的意图,是校园精神传递的稳定的载体。作为与师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场所,建筑的育人主旨至少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的符号化上。

第一,功能符号的人本指向。建筑物的首要存在意义就是其功能,满足人们对温暖、安全、隐私、情感的需求。校园建筑具有十分明确的功能划分,教学区、办公区、生活区、运动区、实践区是基本的功能属性,“意义的诱导包含两层意思。一种是意义的限定,意指利用各种实体元素划分区域范围,也即建筑空间的功能限定,它起到限定行为的作用。另一层含义是对意义的引导和暗示,旨在表达某种意义的存在。”[3]教学区要求匹配守时、规范、安静等行为表现,办公区要求秩序与效率,生活区塑造课堂之外的形象,运动区是活力的象征,实践区则是意味着与职业的接轨。校园常常会出现“地标”建筑,往往被解读为强化某种观念或是价值。比如,以行政楼为中心的建筑群往往标识权威的力量,以图书馆为核心的建筑显示对知识的尊重,以体育馆为亮点的建筑则暗示主张动感与活力,无中心建筑的校园更多地传递着平等和对话的气息。

很多新校园里面出现的开放共享空间是对建筑与人相互关系的新的诠释。校园建筑内部的开放空间可以表现为门厅、院落、露台、会客室、咖啡吧等,可以供小规模人群交流的公共场所,这些空间的存在为开放空间成为一种民主讨论会议的形式提供了可能性,校园活动在大规模的上课、听讲座、参加活动之外,获得了另一种放松的、协商的、深入交流的相处方式,堪称是创新思维的温床。

第二,形式符号的审美指向。功能之上即是审美,建筑的形式语言最为引人注目,美国建筑评论家戈德伯格说:“建筑既是美学观念的表达,也是形象、价值和力量的体现。”建筑的色调、造型、材料、相互间的呼应都在无声地诠释对“美”的理解,表达具体的审美指向。建筑是时代的缩影,悠长的校史往往体现在不同时期风格建筑的样式中,也往往在建筑体的直观表达中看出教育的基本范畴。校园中的传统木瓦结构建筑提示了悠久的办学传统和尊师重教的育人氛围,民国建筑提示了学校近现代以来的“新学”教育经验,欧美建筑、教会建筑等则提示了现代文明发端之时就开始的异域文化影响,这些建筑都在提示着学校经过的喧哗的时代、沉静的时代、动荡的时代,老校的文明史自然流露在已经符号化的建筑物中。

“优美、典雅的校园建筑对学生的启蒙,足以抵得上三位教授!”[4]校园建筑对审美有双重指向。一是引导审美价值,建筑的繁简、色彩的多寡、楼宇的高度、建筑的风格都是审美价值的风向标。色彩众多的校园欢快,无高层建筑、无中心干道的校园和谐,传统样式严谨、现代设计开放,建筑犹如五官,让人鲜明地感受到校园的文化个性。二是影响审美表达习惯。建筑的细致还是粗放必然对栖居者的栖身感受产生影响,注重细节的建筑让人感受到品质的同时培养精细的观察力和对美的追求,注重环保的建筑培养人的环境意识,注重公共空间的建筑让人形成表达与交流的习惯。

第三,地域符号的文化指向。校园建筑不可忽视与所在地文化特质的关系。南北方的文化个性、东西方的文化特点各异,校园建筑不能独立于所在文化语系,另成一派。反言之,优秀的校园建筑传递了校园与文化语系的血脉关系,粉墙黛瓦的院落式低层建筑是江南文化的体现,高房大屋灰砖灰瓦是北方文化的显现,师生沉浸于校园之中,能时时感受到地域文化的流芳,尤其对于不能常出校园的大学生有着积极的提示意义。校园建筑与自然环境相得益彰地指明了地域属性,校园的环境塑造、景观建设、植被覆盖都可以符号化为地域文化标志。

以笔者所在的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学校遵循“现代的、生态的、数字的”规划理念,体现学院传统工艺美术教育和现代艺术设计教育的特点。设计建造风格贴近自然,尊重周边景观,富有苏南园林风味、移步换景,形成了江南水乡特征和艺术设计院校的特色。现有绿化面积280亩,基本覆盖道路、楼群、广场、水面以外的所有区域。植物环境多样,花木品种较为丰富,形成了校园四季风景,为全体师生提供了宜人的学习、生活环境。学院现有人文景观较好地体现了学院山水一体的园林式设计风格,但对学院的文化脉络、所在地的文化史实还有待挖掘,现在校园正在逐渐添加校园景观,教师、学生、校友的作品呈现得越来越丰富,新规划的人文景观围绕颜文樑教育思想与创作实绩、历任老校区主题人文景观、“紫藤花开”校友会纪念与展望等主题展开,与学院50年的办学历史相呼应,体现颜文樑提倡的实用美术教育思想,塑造大学精神,传承大学文化。

(二)校园生态环境的“荒野”符号价值

校园环境与人活动的相关度很高,校园小气候、局部生态也是社会大环境的缩影。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大气污染等生态问题同样环绕,在这样的背景下,生态文明的呼唤越发强烈,西方环境伦理学之父罗尔斯顿的著作命名为《哲学走向荒野》,将象征意义以及物质意义上的“荒野”称为人类的道德家园,承载了生命支撑价值、经济价值、消遣价值、科学价值、审美价值、历史价值、文化象征价值等,以此为原则,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关系、当代人之间的关系。

“荒野”在西方生态哲学和环境伦理学认识上有多种角度。狭义上是指荒野地,广义上是指生态规律起主导作用,少有或没有人类制约或影响的非人工的陆地自然环境,如原始森林、湿地、草原和野生动物及其生存的迹地等。对于校园来说,“荒野”是“第二课堂”,校园的自然环境的生成有主观意志所给予的选择,如树木的选种、山石的摆放、景观桌椅等的建造,但在存在以后,自然环境就成为独立的符号,其三项符号特征充满了育人气息,以自身的力量发挥“润物无声”的作用。

第一,“荒野”符号的极短表意距离,使得处于环境中的师生较为容易地接受到自然环境传递的信息。符号在发出之后,因为表意距离的长短不一致,会使得信息在传递过程中的损耗和丰富程度差异很大,较短的表意距离将极大程度保持符号所携带的文本意义,接受者的解读更为简易。

“荒野”符号给环境中活动的人最大的启示是关于生命的体验。自然界的四季更替、草木荣枯是生命过程与生命意义最直观的揭示,处于自然之中感受寒热晴雨,在无障碍、无限制的交流中加入个人体验,形成个体对于宇宙、生命的真切感受,从而内化为个体的生命体验。环境与人的交流还表现在人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上,近些年环境污染极大地影响到人的生活,雾霾的持续使得人们广为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些与环境相关的思考自然会过渡到人的价值观、自然观,甚至是名利观、幸福观等。因而,校园环境要丰富,草木虫鱼都应该是校园的居民,它们以自身的生命形态传递出可供人感悟的价值趋向。一草一木读懂心事、一砖一瓦会讲故事,处于其中的师生有更多的可能性处于“静思”的状态,从宿舍、教室、工作室的人群中抽身,在大自然中感受四季、感悟生命,这个抽离校园小社会、体验精心的过程对师生的成长十分必要,也是对个人空间不足的有效补充。

第二,“荒野”符号对接受对象的无选择性,使得环境的包容性尤为突出。信息的传递往往预设了接受者的身份,校园信息也不例外。课堂信息对教室内的学生而发,体育竞赛规则对参赛者和关注者有意义,奖励信息对受奖者和感觉不平者散发吸引力。符号表达的过程,需要发送者和接受者的参与,意义才能“在场”。而自然符号存在之际,就几乎完全告别了建设者的意图,本身既是信息发送者,也是文本意义的携带者。自然环境符号对接收者是无选择的,不带有任何偏好,接纳程度是一致的,具有强大的包容性,身处其中的师生总能找到和谐的感觉,更直观地体验平等、合一、尊重等价值内涵。故此,校园应该陈设供师生在环境中停留的载体,如建筑物的遮雨檐、连廊、座椅、观景台等,流连之所、徜徉之处,研读自然,品味书兴。

第三,典型的“荒野”符号具有仪式感,概念抽象后具备纯符号的特征。“仪式往往是‘历史像似’,因为极其遥远而成为一种关系方式。”[1]80校园中不乏这样的典型场景。笔者连续三年在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开展最受欢迎的景观调查,美术馆前的湖都是最受师生青睐的。知名学府的典型景观往往类型化为高校的代称,如未名湖对于北京大学来说,已经是文化灵魂,对无数向往的学子来说,走近未名湖有“朝圣”的意义。清华园原本是清朝的皇家园林,成为清华大学的校区后,清华园是“水木清华”百年沧桑路的写照。其余诸如武汉大学的樱花、苏州大学的东吴大学旧址、南京师范大学的金陵大学旧址等等,这些有具象魅力,但又高度抽象的典型场景已经产生了独特的人文内涵,成为诠释大学精神的校园名片,这样的“荒野”符号是学校的价值财富,也是需要多年积累才能形成的文化标签。

总的来说,校园自然环境的教育功能贵在环境优美、育人无言。同时,学校的纯标志还应积极与环境建设相结合,如学校的标志应该有类似雕塑小品、装饰物等的具体应用,使得纯符号在使用的过程中活化为环境的一部分,进入师生的日常生活,达到“日用而不觉”的美好状态。

[1]赵毅衡.符号学原理与推演[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

[2]曹雪明.高校新校区建设中的观念误区[J].教育与职业,2008(29):50-51.

[3]邓涛.建筑实体的表义性[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3(3):12-16.

[4]赵鑫珊.人→屋→世界:建筑哲学与建筑美学[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525.

猜你喜欢

符号育人意义
一件有意义的事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学符号,比多少
有意义的一天
生之意义
“我们都是CEO”育人模式简介
“+”“-”符号的由来
诗里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