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隽雅逸 烟云缥缈——浅谈吴湖帆的书法
2015-12-18王慧珺湖南科技学院425000
王慧珺(湖南科技学院 425000)
吴湖帆与张大千齐名,人称“南吴北张”,与冯超然、吴子深和吴待秋合称为“三吴一冯”,是民国时期一位集诗、书、画、鉴、藏于一身的艺术大家,因画名太盛以致书名被掩。吴湖帆数十年习字朝夕不辍,身体力行。吴湖帆篆隶受祖父吴大澂影响最深;楷书初喜欧阳询的端庄肃穆、薛稷的劲挺犀利,后亦受汉魏碑刻拙朴浑厚的感染;行书初学王文治的清淡婉美、董其昌的清新飘逸,中年学宋徽宗赵佶瘦金体的瘦直挺拔,后得米芾的《多景楼诗卷》手迹后便朝夕研读,心摹手追;晚年草书则多受怀素《自叙帖》潇洒奔放的影响。吴湖帆的篆书光洁匀整、结构严谨、功力深厚;隶书风格多样且多受《曹全碑》影响,总体来说属秀丽一路;楷书瘦硬挺拔却不失温润、笔笔精到;行书清峻雅逸,落笔流畅,波折荡扬,结体内紧外舒,擒纵有致;草书大开大阖、清超雄健。
一、篆书
吴大澂给吴湖帆留下大量的三代金石器物和拓片,在他的影响下吴湖帆从小就临习金文,日后也一直保持对金文的整理和研究。与同是画家书家的吴昌硕、齐白石相比较,吴昌硕和齐白石的篆书着力于金石碑版经过自然界的二次加工后书迹线条苍茫高古的金石味和厚重感,借助渴笔浓墨等艺术手法加以体现不同,吴湖帆的篆书更为传统,结构严谨,多忠实于原作,用笔上光洁匀整,结体与吴大澂相近,但线条却更加老辣。相对于吴昌硕和齐白石对篆书的创新而言,吴湖帆做得更多是对篆书的整理和研究,如他曾对盂鼎“缩摹全形及铭文”,对散氏盘“以阮文达手拓本详校两次”;1940年为钱镜塘的薛尚功宋拓《钟鼎彝器款识法帖》残页重加检理,校正颠倒。
扎实的古文功底,吴湖帆良好的造型能力和对毛笔的控制能力使得他对篆书是驾轻就熟。1947年题钱镜塘藏明汲古阁本《云林诗集》(如图一),四字结构匀整、线条浑厚静穆、笔意洒脱奔放。从无确切年代赠与十千先生的篆书对联中我们可以看出吴湖帆对周代金文的用心研习,该作品用笔方多圆少,结体追求空间之间的形体变化,整体看上去结体错落有致,柔中有刚。
二、隶书
其祖父吴大澂是清代的篆隶大家,其启蒙老师陆恢亦擅汉隶,加之家藏魏碑汉隶拓片丰富,故吴湖帆应是从小学习隶书的。
吴湖帆的隶书不拘一格,风格多样,但多受《曹全碑》秀丽风格的影响。吴湖帆藏《宋拓昭仁寺碑》的扉页上有他的隶书题款:“宋拓昭仁寺碑残本补明拓本”,12个字个个飘逸秀美,受《曹全碑》影响很大。吴湖帆家藏元代朱雀琴,他曾为其题款 “元朱雀琴”四字,该字宽博中见秀美。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吴湖帆对于《曹全碑》是钟爱且用功最深。
另外,从吴湖帆的一些国画题跋上可以看出他的隶书并没有固定的面貌而是风格多样的,如:1934年他用《华山庙碑》的笔法题国画《乔岳松云》(图二),而1920年《达摩面壁图》的隶书题款其中夹杂楷书的笔意,野趣横生。1940年国画《暮霭横看》的隶书题款明显是《西狭颂》的风格。
三、楷书
吴湖帆对楷书下过很深的功夫,除了喜爱之外我认为更多的是专门学习此体为绘画作品题款所用。他先后学习过欧阳询、薛稷、赵佶等人,我们能见到的多为小楷书,这可能是因为吴湖帆的大楷书往往是用行楷书的形式表现。
其小楷代表作为自作诗集《佞宋词痕》十卷(图三),全部以工楷抄就。小楷多参瘦金体笔意,笔笔清楚、瘦硬劲拔,字与字相连甚少。结体因得益于墓志碑版,结体多呈扁方形。
四、行书
吴湖帆的行书清峻雅逸、潇洒秀逸。他取法王文治、董其昌、米芾等人,总体来说是正统二王帖学一路。在日常交往中逢人有索字的要求,他多用行书对联回应。可以说,行书是吴湖帆最擅长的一种字体,
吴湖帆的“梅粉旋生春色,柳丝初透晴烟”行书对联(图四)是他书法探索阶段的标志性作品。一股书卷之气扑面而来,格调高雅。
1944年的“西峰多少寺”行书条幅(图五)全幅运笔舒畅,豪气磊落,笔法自然,大小干湿变化轻松随意,毫无刻板雕琢之感。1949年的“莫道烟波一水隔,自有云霄万里高”行书对联是吴湖帆先生行书成熟时期的代表作之一。其以清代文人书法家王文治书体为面,而蕴含的则是深厚的右军笔路,在行笔提按的细微处,尚能一见孙过庭的味道。这幅作品的书体特点较为显著,那就是中宫不是很收紧,因此显得四周较为开张,这样的结果往往是纵横有余而紧凑不足。但吴湖帆先生通过缩短和加重末笔来限制其开张之势,较好地克服了由于中共收缩不足而带来的松散的通病,显得字势既有很强的张力,又能使笔画架构协调。
五、草书
吴湖帆家藏黄庭坚、徐渭、祝允明等诸多草书大家的法书真迹,但他年轻时因为行楷书书写的好坏直接影响绘画作品的题跋落款,所以对行楷书学习非常上心,因此忽视了草书的学习。直到晚年因为身体原因才开始研习草书。我们在谈论吴湖帆草书的时候,总会将他的草书与怀素的《自叙帖》联系在一起。
吴湖帆的草书代表作《临怀素草书自叙帖》(图六)与他以往清淡雅致的书法风格不同,大量运用枯笔,绞锋使转,书写速度疾走奔突,整幅作品显得大气磅礴。该草书作品落款为吴倩(在此一提,吴湖帆晚年的草书作品多落“吴倩”二字)。
未知创作年代的《画中天外》草书七言联(图七)为吴湖帆草书精品,对联内容以古代绘画大师米友仁、杨文骢分为上下联,读来对仗工整,妙趣横生。笔法以张燕昌飞白书法为宗,在存世的吴湖帆的书法作品中极为罕见。张燕昌飞白书法,又称飞帛书,而吴湖帆能够以古人为基点,掺入新意。故而此作草法如龙腾凤翥,笔转丝飞,通篇神采飞扬,较其一般书作之温文尔雅更觉荡心动魄。虽称偶一为之,亦见吴湖帆笔底功力。此外还有作于同年《暮色苍茫》草书中堂等草书作品,其字间上下勾连,确是怀素家法。
总体来说,吴湖帆的书法尊重传统,特别是其名世的行楷书属于正统二王帖学一路,书法风格在被碑学思潮和创新思潮笼罩的民国书坛独树一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