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龙门石窟天王力士造像兴衰浅考

2015-12-18

大众文艺 2015年16期
关键词:龙门石窟力士天王

王 平 冯 耘

(1.黔南民族师范学院美术系; 2.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历史与旅游文化系 558000)

一、引文

在宗教艺术中普遍存在一个现象,即次要形象通常都比主要形象更具艺术性和艺术研究的价值。洛阳龙门石窟最负盛名的莫过于奉先寺一佛、二弟子、二胁侍菩萨、二天王及力士等十一尊大像龛。尤其是两侧的天王和金刚力士像,形神卓烁,堪称唐代雕塑艺术的精粹。而事实上,龙门石窟中大多数唐代开凿的石窟都存有天王或者力士像,在龙门之外的其他唐代石窟中也广泛存在。只是大多数观赏和研究只是关注石窟中的主像,忽略了他们的存在。从云冈到龙门、北魏到隋唐的佛教石窟中,天王和力士造像有一条明确的兴衰轨迹,即出现于北魏、兴盛于隋唐、宋元后日渐衰落。这一现象中应该有深刻的时代性原因和观念,值得我们去探讨。

二、天王力士造像之兴起

龙门石窟的造像艺术在继承云冈石窟造像艺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因此要追溯龙门石窟的历史就必须去云冈石窟。云冈中期佛像的数量和造像样式的数量急剧增加,力士形象就始见于这一时期的诸乐天形象中。如第6窟(483-491年)窟顶内设方格中雕三十三诸天。这些形象似舞似武,多做力士托举状。另在窟中的塔柱上可看到两位做托举状的力士,姿势正是唐时天王力士的造型。在第8窟(470-493年)内室门洞两侧采用高浮雕加阴线镂刻印度佛教护法神摩醯首罗天和鸠摩罗天1,而护法神脚下又有两位武士托举他们。从造像的形制方面来分析,可说为力士造像之雏形,但其位分却是天王一系。第11、12、13窟共为一个阔九间的屋形龛,龛外门楣两侧有两尊手持金刚杵的力士浮雕,全身戎装,身体姿态已与唐代守门力士形象的典型动作相近,只是服饰还略带胡风。并且第13窟(483年)内主尊佛像右臂下有一托臂力士,以四只臂托举主像仰掌的右臂,服饰更似中国化的神将战袍。

从云冈石窟中护法神王和诸天形象的出现和演变,我们不难看出,龙门石窟中天王力士形象的来源和雏形,皆是印度神话、婆罗门教或印度教神祗的护卫。除了手执金刚杵的云冈第8窟守卫可以确定为金刚力士之外,其他的造像我们无法确定其究竟是神王还是金刚力士,或者说此时天王与力士的职能还是含混的。

三、天王力士造像之繁盛

龙门石窟中开凿最早的北魏古阳洞(493-575年)内外无天王力士形像,而在宾阳中洞(500-523年)洞门两侧各刻一护法神,窟门甬道北侧刻帝释天,南侧刻大梵天,其位分当属神王或天王。宾阳南洞(500-641年)与药方洞(530-710年)的洞口皆有护法神形象,其形象虽为着衣武士,但塑造手法已开开始强调形体的肌肉力感、身上的衣饰多以说明体态为主旨,其形象可确定为力士。建成于唐初的宾阳北洞佛座下有三个托坛力士,洞内前壁南北各浮雕一威武有力的护法神。这一时间段内,守门的护法神多近似神王,皆着着衣,手中执法器。

韩氏龛(661年)洞口的护法神已经是明确的半裸力士造像,对于肌肉力感的强化已经十分明确。而到了敬善寺洞(约凿于665年),窟口的护法力士比例合度,形象写实,动态自然,刀法圆转自如。突起的肌肉表述清晰,衣纹起伏反映着紧裹的肌体,不再有装饰性的排列的痕迹。而且两尊造像祗位也由洞门两侧逐渐靠近或走上神坛,这说明天王力士造像在赞助者观念中的地位提高。(见图1)2在唐高宗年间建造的潜溪寺(650-683年)洞内,造像布局即为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一铺七尊的格局。在奉先寺二天王、二力士与佛、二弟子、二菩萨仅以齐肩的拱龛间隔,形象体量等齐弟子和菩萨,力士则出现在天王一旁。在所有龙门石窟的天王力士造像祗位布局中,仅有奉先寺是一铺九尊格局,(也有称一铺十一尊格局)力士形象的地位在这里达到顶峰,而天王力士的形制也在这一时期完全成熟确立。在皇室建造的规模较大的洞窟中,天王祗位在神坛上菩萨一侧,力士造于窟门两侧,这一格局较为普遍。

图1 敬善寺天王像

从形象塑造的角度来看,随着唐室国力日盛的轨迹,石窟中天王力士造像的艺术性也日益突显。佛和菩萨的形象在教义中有着详细的描述和规定,如“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而天王力士的形象似乎没有固定的范式,所以与主像相比显得丰富多变,生动鲜活。龙门的早期石窟中的神王力士皆是披帛长裙,宽袍大袖。如开凿最早的古阳洞窟外的托柱力士形象,褒衣博带、衣裾飘飘。宾阳中洞的力士是北魏龙门诸窟中最早的护法力士形象,表现仅限于大的体态和动势,外来神祗形象已被被汉化的衣裾遮盖起来,以衣袂飘动、戏剧化的造型和极度夸张的体态传达非凡的神性。躯体的力量和面部神情气势随着发展逐步褪去狰狞而强化雄强,盛唐时的天王力士已经是生活的武士,已经从佛教神话降落到人间。与此同时,天王与力士的形象也在唐代的墓葬中大量出现,(这些俑基本都是唐三彩形制,其形象是由镇墓兽和佛教天王造像结合发展演变而来。3今在西安、洛阳的博物馆中就有大量唐代的天王俑。)汉化四大天王的形象及其称谓也逐渐形成。4

四、天王力士造像之衰衍

龙门石窟中天王力士造像从初唐开始数量增多,盛唐时在数量和形质方面皆达到顶峰。但随着安史之乱唐室由盛而衰,天王力士造像也随着佛教信奉的衰落而衰减。随着大唐国力走向衰落,石窟的开凿规模日益缩减,天王也开始逐渐走下神坛。在大部分中晚唐时期建造的小规模洞窟中,天王被省去,仅在窟门两侧造力士,有些简小的洞窟甚至没有力士。

可以肯定的是天王和力士一开始出现,身份和地位就不同。天王是由护法神王衍化而来,而力士是从诸天、托塔力士衍化而来。唐代后期,或是因唐玄宗信奉之影响以及国力日衰,毗沙门天王的地位逐渐提高,成为了佛教供养的主像之一,而其他天王与力士的造像则逐渐减少。宋代以后,佛教石窟建造日渐走向消亡,天王力士造像在石窟中消退。但在军队和民间的信仰中,天王信仰则依然兴盛。5寺院中出现了四大天王,并常建有天王殿作为寺院的第一进殿。(这种格局应当就是魏晋隋唐时期石窟中天王力士造像的仪轨之延续。)其职能形象则进一步与中国神话人物相融合,演变为地方和平安宁的守护神,佛教护法的色彩日益退减,如毗沙门天王与初唐名将李靖融合为托塔李天王,成为具有道教色彩的天神。龙门石窟中这些门神型力士应该是这一时期造像中最具艺术性的,其仪轨地位也是在此一时期达到最高,唐以后力士造像骤然衰落,尤其是赤裸上身的力士造像就极其罕见了,其形象演变为哼哈二将,守卫于山门,职能依旧。

五、天王力士造像兴衰之缘由

中国佛教造像中的天王和力士既有源于古印度神话中的形象,也有源于中国古代神话传说的神人形象。“天王”在古印度神话中为战将,或说是二十诸天中的武神,护持佛法,形象容仪凶恶,四臂、手持法器,足踏夜叉。而在中国,天王最初指周天子,秦汉以后则指称武系天神,身着将领甲胄。《礼记·祭法》中记载,自先秦以来,上自天子,下至庶人,皆崇拜门神。《山海经》《搜神记》中记载,当时皆以神荼、郁垒、虎苇索、桃木为辟鬼之门神。6佛教传入后,渐以天王代指护法神,二者形象也逐渐融合。“力士”梵语音译为那罗延或那罗延天,意译为坚固力士、金刚力士,为印度古神,属诸天,佛教造像中常见托座力士和金刚力士两类。在中国古代传说中,女娲补天后,为防天地四极折断,派四名大力凶神守护四极,称为“四大金刚”。武力护法、降妖除魔是天王和力士的共通点。

如果说佛与菩萨常被隐喻为皇帝、皇族成员,那么天王力士是否会以现实中的元帅、将军、护卫为原型呢?唐朝武功强盛,整个社会皆尚武自信。中唐时期,一些文人也从戎出征,这一时期的大量从军诗边塞诗崇尚武功、颂扬军士,有资料证明,毗沙门天王在中唐甚至脱离佛教护法而成为独立的供奉主像,成为军队的守护者和军事行动保护神。而在为歌功颂德而建寺庙石窟中加强、提高天王力士造像的地位,天王的形象的塑造标准和规范迅速提高。建功和信仰并举,这与当时尚武以及佛教和儒家二元并存的观念与语境是同一的。 而宋代以后,随着佛教被理学消融,石窟造像活动衰落,在龙门五代两宋时期建造的石窟中天王力士皆不见了。从初唐开始兴起的天王信仰虽然还在延续,但天王的形象已经完全褪去了古印度神话和佛教护法的特征,与中国民间神话、传奇人物以及道教神祗相融合,其职能也变成保护一方军事或民生的安宁。

六、结论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像龙门石窟中大量的天王力士造像,是随着佛教在中国的传播而兴盛,是在外来文化和本土文化交流融合之中产生、发展,也与时代文化政治的的动向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天王力士造像在龙门石窟中的大规模营造,无论是奉先寺的天王力士像那样的大型造像,或是如中晚唐时那些已经残缺破损的造像,在中国文化史、雕塑史乃至世界艺术史上,它们都是极其辉煌而又独特的一页。

注释:

1.摩醯首罗天半砌跃坐于牛背之上,三头八臂,面作菩萨像、身着菩萨装,面容饱满、朔静慈祥,手持日月及法器,手掌心向外托着葡萄,葡萄象征多子的生殖愿望,原系印度教所崇奉创造宇宙之最高主神。鸠摩罗天五头六臂,长发披肩,手持日、月、飞鸟及法器,骑乘于孔雀背上。鸠摩罗天是佛的护法神并能创造和降魔,既是天上护持佛法的力士,又是主司人类生殖的人种神,保障众生、镇国护民。

2.图1援引自中国石窟·龙门石窟[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2,270.3.沈睿文.唐镇墓天王俑与毗沙门信仰推论[J].乾陵文化研究,2010(00):138-152.

4.僧义净(635-713年)在《金光明最胜经》与《根本说一切有部·刍尼毗奈耶》等译著中将四天王译为东方天王持国天、西方天王广目天、南方天王增长天、北方天王多闻天。沿用至今。

5.王涛.唐代中国与印度、内地与西域文化交流:以毗沙门天王流变为考察个案[J].全球史评论(第3辑),2010,209-219.

6.(唐)牛僧孺撰,穆公校点.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上):玄怪录[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414.

[1]李凇.龙门石窟唐代天王造像考察 [J].唐代宗教信仰与社会,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

[2]筱原典生.毗沙门天图像的起源与演变[M].青年考古学家,2006(18).

[3]王涛.唐代中国与印度、内地与西域文化交流:以毗沙门天王流变为考察个案[J].全球史评论(3),2010.

[4](唐)牛僧孺撰,穆公校点.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上):玄怪录[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5]沈睿文.唐镇墓天王俑与毗沙门信仰推论[J].乾陵文化研究,2010(00).

猜你喜欢

龙门石窟力士天王
天王退役
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精品文物展
冬天的太阳是香的
“费天王”
初探中国四大石窟艺术
科技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探讨
雅力士车高速行驶时自动降挡
万花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