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IP剧之火还能烧多久?

2015-12-17安布罗西亚

出版人 2015年12期

安布罗西亚

尽管表面上热度不减,但随着市场上优质IP逐渐被掏空,包括IP版权费坐地起价、IP赔本赚吆喝、低质改编等一系列问题给这片市场的前景披上了一层迷雾。

年关将至,各大卫视与视频网站纷纷对外透露2016年资源部署计划。延续了2015年的IP狂热情结,超级IP剧依然是各位“土壕”2016年的杀手锏。

腾讯视频的《锦绣未央》《麻雀》,爱奇艺的《武神赵子龙》《幻城》,优酷土豆的《秦时明月》,乐视的《翻译官》……2016年的网络荧屏大戏云集。而以芒果台为代表的卫视也不甘落后,包括《诛仙·青云志》《仙剑奇侠传·云之凡》等一批颇受追捧的好片即将登台。

尽管表面上热度不减,但随着市场上优质IP逐渐被掏空,包括IP版权费坐地起价、IP赔本赚吆喝、低质改编等一系列问题给这片市场的前景披上了一层迷雾。

2016,究竟是否会成为IP剧火爆的终点呢?

土豪包揽各大IP

进入11月,2016年各大卫视与视频网站备播剧目基本清晰,资源格局已定。从透露的资源储备来看,大IP依然是各家竞争的核心剧目。用搜狐视频版权采购部经理的话说,“这年头,没几部IP剧在手里,根本无颜站出来招商。”

在腾讯视频明年的版权计划中,不乏可以预见的现象级IP剧,包括《锦绣未央》《麻雀》《小别离》《寂寞空庭春欲晚》和《劣质好先生》等几十部年度大剧播出版权都被腾讯视频收入囊中,流行内容覆盖占比成行业之最。此外,腾讯视频更独家聚齐了“2016最受瞩目的超级IP剧”:《诛仙:青云志》《一路繁花相送》《幻城》,出手非同凡响。除版权内容外,腾讯视频还发力热门IP自制剧。2016年,腾讯视频将着力开发顶级IP《鬼吹灯》,女主角已锁定两岸人气颇高的女星陈乔恩。而年度古装大戏《芈月传》也将于近期登陆腾讯视频。

爱奇艺近日公布2016年重点内容,IP剧同样占据“半壁江山”,包括林更新主演的《武神赵子龙》,刘诗诗、霍建华及黄轩主演的《女医明妃传》等。除此之外,爱奇艺还拿到了出自郭敬明之手的《幻城》和《爵迹》两大IP。

在优酷土豆公布的2016年资源中,IP剧依然是核心卖点。优酷土豆采购的IP来源更加广泛:不仅有唐七公子同名畅销小说改编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还有经典畅销游戏《仙剑奇侠传五》改编的《云之凡》,以及中国第一CG动画改编的《秦时明月》等等。此外,优酷土豆还强推热门“网络IP”,如万合天宜出品的《万万没想到》。

乐视在IP剧方面也不落人后。2016年将推出由杨幂和黄轩出演的言情IP剧《翻译官》,古装IP剧《锦衣夜行》《轩辕剑》等剧也接踵而来。

2015年芒果台《花千骨》尽管“争议两级”,但收视率居高不下。2016年,湖南卫视仍主打“古装IP资源”。目前,芒果台已经确定将《诛仙·青云志》《仙剑奇侠传·云之凡》《青丘狐传说》《幻城》《秦时明月》等强势IP揽入怀中。此外,芒果台还计划将“中国最强网络科幻IP《三体》”搬上小荧屏,改编成周播栏目剧。

都说2015年IP剧已经“泛滥”,但看了上述各家在明年的剧集储备,结论显而易见:过了这个年关,我们还将被更多IP剧包围。可是,环顾四周,貌似好的IP都被抢占一空。更有不少业内人吐槽:优质IP越来越少,很快就要“无米下锅”了。

IP资源或将枯竭

“IP资源遭遇疯狂掠夺后正日趋枯竭”,这或许不是危言耸听。国产原创网络小说一直是国内热门IP剧的主要来源之一。2014下半年至今,抢购网络小说的热潮达到白热化。此前,媒体曾采访多个影视剧出品方,几乎所有受访对象都表示:“市面上最好的网络小说版权已经被抢购殆尽。”

显然行业已经预见到优质IP的日渐稀缺,于是为了抢到IP,各种“手段”层出不穷,比如IP“预购”,“作家还没有开始写,就要预订他的下一部作品”。

更令人担心的是疯狂“囤货”,抢完一流、抢二流,市场已经处于难以控制的境地。乐视影业研发部副总监张弘毅曾透露,“现在大型影视机构手里一般都会有几十个网络小说版权。”但政策导向与市场潮流瞬息万变,不少IP“生不逢时”便惨遭“囤积”。

IP看似名目繁多,但在《何以笙箫默》导演的黄斌看来,真正能够成为“收视担当”的超级IP,不超过十个,《寻龙诀》和《何以笙箫默》这类作品的沉淀时间均长达十年之久。可以说,真正能够开发的IP少之又少。

除了IP资源被“过度”“无序”开发,“IP剧”火热背后,一直存在各类“乱象”。长久以来,他们隐藏在IP剧居高不下的话题榜下,但如今却开始引发“蝴蝶效应”,无法忽视。

“快速成长的市场,把IP剧提升到一个悬崖高度。”有业内人士表示,如今对“IP”的争抢让各类IP版权价水涨船高。就在一两年前,一部网络热门小说的IP价格在30万~40万是常态;而如今,开价200万以上的小说不在少数。纵横中文网主编邪月表示:“现在一般低于100万元我们就不卖了。”少数几位高知名度的作者,如南派三叔、天下霸唱、唐家三少,一部作品的各类版权费加起来或许能达到几百万甚至上千万元。

或许有人说,版权成本在一部热门IP剧整体营收中占比极少,但业界真正担心的地方在于:对版权的膜拜程度使价格远远偏离价值轨道。“只要是版权,稍微能改编,大家都在囤。一些二流小说的价格也被捧上去了,整个行业对网络小说的预估出现虚高。”而由此所带来的风险和危机,无不令投资者和操盘者绷紧价格之弦。

今年火爆暑期档的《花千骨》,在外界看来无疑非常成功,但湖南广播影视集团节目交易管理中心主任肖宁却在公开论坛上爆料:“这部剧是赔钱的”。“《花千骨》收视率这么好,从我的盈利这块,比较悲哀。”

《花千骨》没有赚钱,从表面上看是因为该剧的招商是2014年的计划,招商成本与购买《花千骨》版权并未达到很好的投入产出比。但从整个大行业来看,IP剧的真正变现能力还有待系统盘点。一方面,是进一步提升IP剧的招商溢价;与此同时,需要从IP全产业链布局,提升IP周边产品的变现能力;更近一步讲,让IP真正可循环,需要构建一个围绕IP的健康生态。

此前,腾讯公司副总裁孙忠怀接受媒体采访时就说:“2016年,BAT三家的视频业务年营业额应该都是百亿量级,可是依然没有一家盈利。2016年,腾讯视频最大的挑战还是让公司走向正循环。”

热门IP登上大小荧屏,还需要经历“伤筋动骨”的改良。然而,很多IP剧一经播出,就被网友吐槽“和原著差太多”。以《花千骨》为例,原著小说近百万字篇幅,以及极多的人物和复杂的支线,都在改编时被“仙侠剧”“偶像剧”套路格式化。套用网友的话说,这不过是一部换了古装场景的“玛丽苏”角,《花千骨》尽管抓住了剧情主线,但文本内核依旧单薄。

而且,还有一部分IP虽名声在外,但其情节容量、结构线索并不适合影像化,并且时下流行的改编剧其原作大体都是过去时,是否还能完全接轨当今审美,尚且存疑。

版权纷争,同样是IP市场永远绕不开的“热门话题”。最为“奇葩”的是《鬼吹灯》,多年前将第一部的电影版权由盛大网络购得,2007年选定华映电影公司投拍,之后又反反复复,被拆分成两家,前四部由中影负责,后四部万达负责。

未播先热的《芈月传》也因版权问题闹得不可开交。11月10日,小说《芈月传》作者蒋胜男发布维权申明,说制片方与编剧王小平盗取了她编剧的“名分”。编剧王小平却说,80集的电视剧动笔改编时,原作者提供的内容《芈月传》只有7000字。

版权纷争影响的是观众的利益。《十年一品温如言》作者书海沧生称收回原本卖出去的版权,作品与观众见面遥遥无期。而一旦热情被消耗殆尽,超级IP们都会沦陷和被观众遗忘。

除了这两部剧,在IP领域因版权产生纠纷的事情近年来屡见不鲜,包括《北平无战事》《虎妈猫爸》《平凡的世界》在内的热门影视剧都曾卷入类似纠纷。对此,业内纷纷呼吁尽快在市场上培养出合格的“版权代理人”,从而为双方在签订协议时进行客观的分析和建议。

乱象纷繁复杂,IP剧还会好吗?目前看来,让IP剧真正平息各类“龃龉”,构建生态是王道。

构建健康IP生态

有数据统计,尽管IP剧看似火热,但其实有80%的中小型影视公司是不碰“IP”的,因为当下的IP投资依然存在巨大风险:“就像一场赌博,且风险无法估量。”

那么,掌握核心优质IP资源的视频网站和卫视,他们对IP剧未来走向是否有规划?答案是肯定的。

不少现象级IP原著经过时间沉淀,积累良好的口碑和稳固的粉丝,由此改编的电视剧或者电影自带光环,堪称影视剧中的“富二代”。但如果把IP改编仅仅视为内容和营销的省心省力之举,显然低估了它的市场活力和潜质。

今年年初,电视剧开播之前,《花千骨》被抢先改为漫画出版。播出期间,手机游戏、网页游戏同步推出。其中手机游戏上线运营还不到一个月,活跃用户就突破了1000万人,一改过去影视剧衍生游戏领域乏人问津的局面,而手机游戏人群与观剧主要群体的高度重合,巩固了电视剧的观众粘性。接下来,《花千骨》3D电影版、网络剧番外篇也一一亮相。

《花千骨》对于IP运作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本:从单一转码到复合产品矩阵,IP剧刷新的不只是“存在感”,也让资源迅速集聚,形成产业强势。国产偶像剧正通过IP“产品矩阵”的模式探索,为产业升级加速。

在《花千骨》之后,还有更多IP剧开启“全IP”鸡血模式。所谓全IP,指作品不同形态的版权,包括小说、漫画、网络剧、电视剧、电影、游戏、手游甚至后续商品开发等等。最终围绕明星IP,打造具有品牌价值和品牌影响力的生态圈。

为了对IP开发有更多的主动权,开始不仅仅是购买IP剧的播出版权,还主动联合出品方共同开发IP。这意味着,视频巨头拥有更多主动权,同时也在产业链中获得更多盈利空间。例如乐视网就和华策旗下剧芯文化、贵州卫视共同出品了古装电视剧《锦衣夜行》。未来,乐视可以围绕《锦衣夜行》出品一个乐视游戏、乐视手机可以推出一个相关的手机主题、甚至做一些延展的手办等等。“只要这部电视剧火起来,则整个乐视的平台都可以受益,任何一条都可能将版权费赚回来。”

更进一步说,视频领军者开发全IP计划,可以让自己进入一个“良性循环”。“从之前烧钱再烧钱,看不到头的泥沼中抽身而出:有了好的内容,就等于有了用户,用户变多,会使得因为IP策略而受益的其它业务线加速发展,进而继续反哺内容购买。”

除此之外,可以看到各家视频网站也在打造专属自己的互联网原生IP,例如《丝男士》《奇葩说》等,成为视频巨头反哺传统IP矩阵的范例。

虽然IP热喧嚣了一年,但在IP价格逐渐飙升、优质IP资源枯竭、一剧两星政策高压、烧钱太多入不敷出这几大考验下,人们逐渐恢复“理性”。2016年,IP剧应该不会成为被历史淘汰的“热词”,但想继续良性发展,还需透视整个行业,打造更多真正有温度和诚意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