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城计》的叙事艺术
2015-12-17方小凤
方小凤
福斯特说:“小说就是讲故事。”意思即为小说是一种叙事艺术。长篇章回体小说《三国演义》在叙事上的成就是非凡的,读者可以感受到这独特的叙事技巧带来的艺术魅力。毛纶、毛宗岗父子《读三国法》一文中写到“《三国》叙事之佳,直与《史记》仿佛,而其叙事之难,则有倍难于《史记》者”,高度肯定《三国演义》一书的叙事艺术。语文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节选自《三国演义》的《空城计》,自古以来传唱广泛,小说、戏曲剧本流传甚多,讲的是司马懿率兵乘胜直逼西城,诸葛亮无兵迎敌,但沉着冷静,大开城门,自己在城楼上弹琴,司马懿怀疑有埋伏引兵自退的故事。观览《空城计》全文,有将雨闻雷,近山浓抹,以宾衬主的叙事之妙,极度神化了智绝诸葛亮的形象,正如鲁迅所评论说:“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
一、将雨闻雷
《读三国法》文中提到:“《三国》一书,有将雪见霰,将雨闻雷之妙。将有一段正文在后,必先有一段闲文以为之引;将有一段大文在后,必先有一段小文以为之端。”雷比喻事情的发端,作者在文首往往会布置局势、安排一些情节作为铺垫来渲染气氛,也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铺垫手法”。
因马谡失街亭,诸葛亮长叹大势已去,只能退回汉中。吩咐关兴、张苞各引三千精兵鼓噪呐喊,为疑兵惊之。又令张冀引军去修理剑阁,又号令大军收拾行装,再令马岱、姜维断后,还安置好三郡官吏军民与姜维老母。所做这些都是在为将要面临的困境做好准备。分拨已定,又“先引五千兵退去西城县搬运粮草”,这些文字交代了实施空城计前孔明军中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忽然十余次飞马报到说司马懿引大军十五万望西城蜂拥而来”,“忽然”“十余次”,事情发展得突然、紧急,一生谨慎的诸葛亮如不是因为事况发展紧急,决不出此空城计来冒险。司马懿“大军十五万”“蜂拥而来”“尘土冲天”,“时孔明身边别无大将,只有一班文官,所引五千军,已分一半先运粮草去了,只剩二千五百军在城中”,两相比较,双方力量极其悬殊。剑拔弩张,千钧一发,万分危急,气氛极度紧张。这样的铺垫愈发紧张,而诸葛亮的反应却显得愈发镇定,一句“吾自有计”既稳定人心,又能让城池临危不乱,愈让人感受到诸葛亮的神奇智慧。
二、近山浓抹
《读三国法》道:“《三国》一书,有近山浓抹,远树轻描之妙。画家之法,于山与树之近者,则浓之重之;于山与树之远者,则轻之淡之。不然。林麓迢遥,峰岚层叠,岂能于尺幅之中,一一而详绘之乎?”近山,顾名思义,近处的山,在为文时,近山比喻主要情节、主要人物。
在《空城计》一文中,主要人物是孔明,主要情节是空城计的实施。浓妆重抹,也即对主要人物主要情节要细致描抹。孔明传令,教“将旌旗尽皆隐匿;诸军各守城铺,如有妄行出处,及高言大语者,斩之!大开四门,每一门用二十军士,扮作百姓,洒扫街道。如魏兵到时,不可擅动,吾自有计”。在危急关头,镇定自若,迅速做出决断,隐藏战旗,隐蔽军兵,大开城门,军士扮作百姓,的确在“空”字上做足了文章,戏演得越充分,也才能让老谋深算的司马懿上当。
其次,孔明自身的举动又是实施空城计的关键一棋。“孔明乃披鹤氅,戴纶巾,引二小童携琴一张,于城上敌楼前,凭栏而坐,焚香操琴”,在《三国演义》中,孔明首次出场,即“玄德见孔明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这样的装束乃是日常装束,文中特意强调孔明“身披鹤氅,头戴纶巾”,以此突出孔明在十万大军濒临城下仍能应对自如,镇定自若、丝毫不乱。而“焚香操琴”,如此悠闲自在,又需要何等的胆略与气魄。
还有,孔明那意味深长的“笑”。司马懿看城楼上的诸葛亮笑容可掬,此时此刻,孔明的笑,是要表现出淡然、轻松、镇定之态来,以此来迷惑司马懿。事实上从司马懿的所见来看,的确达到了这样的效果。空城计完美施展,在魏兵尽皆远退后,孔明“抚掌而笑”,空城计的有效实施,让孔明如释重负,情不自禁地发笑,这是胜利者的笑,这是会心的笑。向众人解读所施空城计的理由之后,拍手大笑。大军远去,回思刚才险境,以一招空城计化险为夷,嘲笑司马懿的疑心,嘲笑他退兵过于草率,自己到底棋高一着。孔明很难得如此大笑,先有紧张在前,后有兴奋溢于言表。
至此,描写主要人物主要情节尽情挥洒,毫墨铺张,使得人物形象更为鲜明与生动,大敌当前,诸葛亮镇定自若、神机妙算、大智大勇的形象愈发清晰与鲜明。
三、以宾衬主
文中大费笔墨叙写完诸葛亮实施空城计后,并没有就此结束,还花了大量笔墨来写司马懿,这与文章的中心有何关系?如果说写诸葛亮的出场是从正面突出人物形象,那对司马懿的大量叙写则是侧面衬托、以宾衬主的叙事艺术的表现。
“懿笑而不信,遂止住三军,自飞马远远望之。果见孔明坐于城楼之上,笑容可掬,焚香操琴。左有一童子,手捧宝剑;右有一童子,手执麈尾。城门内外,有二十余百姓,低头洒扫,旁若无人。”听到前哨报告西城的景象,司马懿“笑而不信”,要亲自看看,只是远远观察,突出孔明焚香操琴的姿态之逼真。此处似乎与前文重复,实际上是从侧面对孔明进行衬托,突出空城计的实施效果,确实达到了以假乱真的地步,强化诸葛亮在大军兵临城下的危急时分仍然镇定自若的形象。
司马懿与司马昭的对话同样达到了以宾衬主的艺术效果。司马昭疑诸葛亮无军故作此态,寻问父亲何故退兵。司马懿不敢相信这是一座空城,“亮平生谨慎,不曾弄险”,是司马懿退兵的理由。父子对话,司马昭的怀疑来源于他的年轻与对诸葛亮的不了解,以此衬托司马懿的老谋深算。而明写父子两人,暗中再次衬托诸葛亮足智多谋、机智勇敢与知己知彼的人物形象,与司马懿对招,强中更显强中手。
文中除了司马懿、司马昭,还有众官的表现。当了解到大军蜂拥而来,众官“尽皆失色”,以此衬托诸葛亮的临危不乱,镇定自若。大军退去,“众官无不骇然”,司马懿大军明明来到城下,灭城轻而易举,然而却在片刻之间尽皆退去,实在让人惊讶。而了解到退城的原因,众官惊服,依他们的想法,大军压境,一定弃城而逃了,众官的短视、愚见再次反衬出孔明的远见与足智多谋。
这些次要人物与情节是必不可少的。一方面采用侧面描写的手法,通过写其他人物尤其是司马懿的表现来衬托和突出孔明的形象;另一方面也与主要情节主要人物相互映衬,相互比对,尺幅之内,峰峦丘壑,蔚然成景。
因此,从文章整体的角度来看,就可以明白《空城计》一文叙述的脉络以及这样叙述的价值了。作者如此珍爱小说中的人物,以至于采用如此多的艺术手段,将诸葛亮塑造成一个光彩照人的典型形象。小说先通过“将雨闻雷”渲染气势,一开始就让读者预计到战争的紧张残酷,接下来的这一仗中双方将会如何斗智斗勇。而一招“近山浓抹”式已然将诸葛亮的智勇双全、镇定自若的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可作者似乎还嫌不够真切,继续采用“以宾衬主”的艺术手法,把诸葛亮神化,似乎诸葛亮就是那天地间算无遗策、运筹帷幄的神人的完美化身。
[作者通联:广西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