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文言文品读成为引导写作训练的灯塔
2015-12-17周维纳
周维纳
阅读与写作,本是语文教学的两面,相辅相成。但是,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因为教材内容编排的限定,教学时间的限制等因素,很多老师将阅读与写作的教学割裂开来,在阅读专题教学中很少甚至不去涉及写作技能的训练;同样,在写作教学中,也抛开了文本阅读的有效引领。特别是在文言文教学中,文言基础知识的讲解和对学生情感价值观的培养成为教学的重点,而对写作技巧的学习借鉴却被忽视。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与现代散文相比较,中国古代散文更具有朴实的文风和鲜明的表达技巧,更具有可借鉴性,尤其是教材中所选的一些典范的文言文作品对规范和引导学生的写作,有着尤为重要的作用。
下面,笔者将以《烛之武退秦师》一课的教学为例,来详细说明如何将文言文写作技巧赏析与学生的写作训练相结合,从而优化作文教学,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烛之武退秦师》是先秦叙事散文的典范,以极简短的篇幅,为我们呈现了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塑造了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在谋篇布局、叙事技巧等方面有很高的借鉴价值。但在一般的教学中,教师往往只重视文言字词句的疏通讲解,游说言辞的赏析以及人物形象的分析,乃至对学生爱国情怀的培养,而较少涉及甚至忽视本文在记叙文写作技巧方面的借鉴意义。
因为人教版必修一写作专题重在训练学生的记叙文写作能力,所以在讲授《烛之武退秦师》之前,我先让学生完成了一篇写人记事的记叙文写作练习。但绝大多数学生的作文都存在着或情节上平铺直叙,或较少甚至没有细节描写,或选择和运用素材的详略处理不当等问题。于是,在《烛之武退秦师》教学中,我特别设计了“比较探究,借鉴升格”这一教学环节。让学生通过对以下三个问题的探究,来学习借鉴本文的写作技巧,并据此对自己的作文加以修改,最终完成一篇较为成功的记叙文。
探究问题如下:
1.与你的习作相比,本文在结构布局方面对你有何启发?
2.本文第二段在文章结构上有什么作用?你的文章有这样的段落吗?
3.本文是如何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如何在自己的文章中设计这种驱动力?
三个问题,分别指向记叙文写作需重视的三个方面。
一、详略处理
第一个问题,学生通过细心对照,不难发现,他们自己的文章,绝大多数没有章法,是想起什么就写什么。有的学生甚至将一篇文章写成了“三大段”:开头——中间——结尾。而且每段内容字数相近,平均用力,没有主次详略之分;有的学生在行文中因铺垫过多,主要情节反而没有空间展开,只能一笔带过,喧宾夺主;有的学生又因缺乏必要的情节交代和对主体情节的细致描述,不得不过早结束文意,但又因字数不合要求而在结尾处强行拼凑大量无关紧要的文字,这不仅使文章主体显得单薄乏味,而且造成结构布局的严重失衡。
但是,诸如此类弊病,如果仅凭单一的说教,学生很难纠正,甚至不容易接受。那么,仔细分析《烛之武退秦师》一文的结构布局,他们便不难发现,文章第一段写秦晋围郑的原因,是情节的开端;第二段引出烛之武其人,是情节的发展;第三段写烛之武说退秦师,是情节的高潮;第四段写秦晋退师,是最终结局。通过分析,学生懂得原来课文是按照故事情节的一般构成要素来逐一展开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并且,在文章主体情节部分,作者花了大量笔墨去详尽刻画烛之武的说辞,这既是情节推进的需要,又是凸显烛之武的睿智和彰显主题的必要。这样的结构布局,使文章情节完整有序,内容详略处理得当。我让学生在明白了这种结构安排之后,对自己的文章结构布局进行重新调整和优化,再根据文章主题进行内容上的详略处理,这样使文章结构布局更趋合理。
二、“闲笔”意识
第二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本文重心在于描述烛之武如何退秦师,但是第二段却在描述主要情节之外的内容:写佚之狐的举荐,写烛之武的推辞,写郑伯的歉意等等。这段文字有何作用呢?通过思考讨论,引导学生明确,第二段虽然不是文章的主要情节,但却有着重要的作用。
内容上,这一段是核心人物烛之武的首次亮相,国难当头,佚之狐那样坚定地举荐烛之武,侧面衬托出烛之武的才能之高;初辞不受,既是抱怨不公正的待遇,同时又与之后的接受使命相映衬,为表现烛之武的深明大义作铺垫;临危受命既是情节推进的关键,更是烛之武为国赴难的英勇与高尚情操的显现。
结构上,这一段作为整个故事的发展部分不仅能够使前后情节连贯,而且放在第一段紧张的局势之后,还起到了舒缓情节的作用。
当学生明白这一段的作用后,适时引入“闲笔”的概念。并告知“闲笔”的作用,让学生明白,“闲笔”虽然是主情节之外的非情节因素,但“闲笔”不“闲”,它们并不是和“正文”无关的“余文”,它能增强叙事作品的艺术性,它在人物形象的塑造情节、结构的安排、叙事节奏的调节、读者阅读兴趣的激发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重新审视自己的作文,找一找自己的文章中有没有“闲笔”。学生不难发现,他们的文章或根本没有“闲笔”的部分,或是将那些与主情节无关的部分写成了累赘的“废笔”。所以让学生尝试要么加入“闲笔”部分以增强感染力;要么将无关紧要的“废笔”变成“闲笔”,以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
三、冲突制造
第三个问题,难度较大。整篇文章在情节上可谓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但这种效果是如何形成的呢?学生可能一时难以思考到位,教师可逐步引导学生由每一部分情节的构成要素入手去进行分析。
开端部分,即呈现出了一对巨大的冲突——秦晋与郑国的冲突,而接下来全文就围绕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冲突逐渐展开情节。
佚之狐的坚定举荐让我们看到了郑国解除危难的希望,但紧接着烛之武的推辞又构建了新的冲突——“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而郑伯的真诚道歉终于将其平息;烛之武只身前往面见秦王,新的冲突再起,一番精心设计的说辞再次解决了矛盾,也使郑国的危机基本解除;但行文至结尾,一句“子犯请击之”,新冲突欲再起,让读者又一次心弦紧绷,而“公曰:‘不可,……”终使悬着的心放下来,所有矛盾冲突得以解决,全篇收尾。
经过这样的分析就不难看出,整篇文章的情节之所以有扣人心弦和跌宕起伏的效果,全赖于情节中不断出现的矛盾冲突。而整个情节的推进过程,就是不断地制造冲突和解决冲突的过程。
当学生理解了这种情节叙述的内在驱动力量之后,再去反观自己的文章,找出文中的叙述对象,并尝试在描述对象之间设计冲突矛盾,从而使平淡的叙述变得波澜起伏,使原本平铺直叙的情节变得灵动起来,增强情节的吸引力。
这种“比较探究,借鉴升格”的教学环节,不仅使学生熟知和掌握了经典文本在写作技巧方面的成功之处,更重要的是在与自己作文的不断对照中,明白了差距和改进的方向,从而能够逐步升格自己的文章,并最终写出一篇较为成功的作文。
由此可见,如果我们将对文言经典文本的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紧密结合起来,以精巧的问题设计引导学生探究文言经典作品的成功技法;再让学生拿自己的文章与经典作品相对照,让学生自主发现自己作文的不足并开始思索改进的方向。这不仅使文言文阅读教学不流于空洞和表面,而且使写作教学有据可依,有章可循,从而使写作教学有效乃至高效。
让经典品读成为指导有效写作的灯塔,让写作教学不再无凭无依,应成为每一位语文教师努力践行的方向。
[作者通联:甘肃景泰县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