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激他人的善行”材料作文写作示例
2015-12-17肖锦川
肖锦川
【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公交车上,有一位老人没有座位,中学生见状后礼貌地让了座。老人理所当然地坐下,一声不吭,满脸坦然,好像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旁边的中年人故意笑着大声问老人:“大爷,您刚才说什么?”老人惊诧地看着他说:“没说什么呀?”中年人不紧不慢地“启发”他说:“哦,我还以为您在说‘谢谢呢!”刹那间车上人向中年人投来会意的目光。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文题,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写作点拨】
材料作文审题需忌讳两点:先入为主和断章取义。此则材料初读起来,好似重点落在了“中年人”身上,材料所述事情本不关中年人什么事,但他却站出来“出手”引导他人,这一行为类似于打抱不平,于是学生容易自然而然地想到这两种观点:当需要管闲事时,一个人就应该勇于站出来“出手”管闲事;每个人对待身边人、身边事,需要热情。还有人容易因“中年人”善于用自己的语言艺术引导老年人,想到这一观点:与人交往(交际)很需要讲究艺术技巧。这三种立意的确是从材料中来,但却因未能结合材料整体,过于浅露,流于表面,“内容”项上只能判为三类文。
“内容”上要升格为一类标准,我们必须全面研判材料中涉及到的三个人物,中学生的行为无疑值得肯定,他用让座这样的形式来尊重老人,善行虽微却是对传统美德的发扬,这正是我们现代社会需要大力提倡的“善”的行为。其实,我们一直有“上善若水”的教化,也有“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向导。善良不一定惊天动地,更多的可以是微不足道的小事,比如对残疾人的寻常眼光,对他人提醒的柔和语气;再比如排队时不紧贴别人的身体,路上躬身捡起别人随手扔的垃圾,车厢里有人抽烟会上前制止,电梯里有人放屁不大张旗鼓地掩鼻子……甚至只是对他人一个善意的微笑,一次赞赏的颔首,这些,也都能散发出一种沁人心脾的馨香。
而老年人应是反面人物,他对别人的好意没有表示出应有的回馈,这是不合适的;与之对比的中年人则是明显的正面人物,从“刹那间车上人向中年人投来会意的目光”可以看出来,他的行为方式已得到他人肯定,他的引导更是深得人心的,从他对老人含蓄的批评与提醒可知:善行的花朵长开不谢,根植于对善行必要的回馈与尊重的沃土之上。因为生活中有一些善行其实并不复杂,相反还非常简单,有时甚至是人人可为,时时可为的,而要想社会开遍善行的花朵,缺少不了接受善意者的呵护,其实这正如接受了他人礼让的座位后道声谢谢一样简单。所以,如下立意可作参考:①公民应该大力提倡从“小善”做起;②每个人都应该尊重他人的尊重;③对他人的善行即便是小善抑或是好意也要心存感激。
其实,最全面而深刻且最有思辨性的立意,是对三个人物言行分析后的提炼:既提倡从身边具体小事起行善,又不可忽视对他人善行的简单回馈(感谢、点赞、鼓励、褒扬、倡导等)。
【范文展示】
让感激之花在心中绽放
黄倩颖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我国伟大儒学家孔子曾这样说过,意思是在谋求自己生存与发展的同时,也要帮助别人生存与发展,一个人要有所成就,就必须先帮助别人实现成就,我认为,这就是所谓的“推己及人”;同样的道理,也应推想到一个人一旦受到他人的帮助,一定不能漠然,而是需要对他人的帮助心存感谢。
心存感激,让你我共展笑颜。对于他人的帮助,我们该心存感激,因为他人本无义务对我们一味的“好”,也本无责任对我们无私地付出,即便他人有责任有义务帮助我们,我们的感激也是一种最基本的为人之道,会让人和人之间更加平等和谐。还记得这个名字吗,吴菊萍?这位中国“最美妈妈”,在最危急的关口用自己的双臂托举起了生命的重量。事情发生在2011年7月2日,两岁女孩突然从10楼高空坠落,刹那间,过路女子吴菊萍毫不犹豫地冲过去,徒手接了一下女孩。而她自己呢?双手严重骨折,不得不住院治疗。事后,孩子的家人极为感动,热泪盈眶地向吴菊萍表达谢意,而吴菊萍只是说:“我也是一个孩子的母亲,在那个危急时刻是母亲的天性让我行动,这只是一个母亲该做的呀!”好一句“这只是一个母亲该做的呀”!孩子本非自己的,却忘却一切后果,潜意识里伸手援助一把,这难道不足以看出“帮助他人”已然成为了她的一种生活习惯吗?女孩的家人深受感动,既庆幸孩子幼小的生命被吴菊萍挽救回来,更庆幸遇到了一位帮助他人却不以为意的好人。当然,孩子家人心念恩情,也让吴菊萍更深刻地明白了帮助他人的意义,让她感受到了帮助他人的快乐,她那露出的欣慰微笑正是世上最美的风景。
心存感激,让受助者传播美好。只有接受者心存感激,才能更容易让“助人为乐”这一美好风尚得以传承。邵逸夫——华语电影圈中最耀眼的一位“大亨”,其父是旧上海有名的锦泰昌颜料公司的老板,但他没有继承父业,反而投身娱乐圈。他在娱乐圈不断精益求精地打拼,逐渐拥有亿万资产。不过,他却不追求个人享受,而是以慈悲为怀,心系祖国,造福他人。他不遗余力地投身教育和医疗事业,遍布全国的“逸夫楼”便是见证。正是他的无私付出和帮助,让无数人通过求学路找到了人生的方向,让无数实现了求学梦的人,不断通过自身努力继续帮助他人,这样就实现了“互帮”的良性循环,此中越来越多的受助者传递正能量,也让越来越多的人生活得更美好。
心存感激,最大化实现团队的价值。个人力量毕竟有限,团体的力量却无限。屠呦呦,史上首位获得诺贝尔医学奖的中国公民,让我们国人无比自豪。据媒体报道,她只是个典型的“三无”获奖者:无留学海外的背景、无博士学位、无院士头衔。仅这一点就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就连称其为“灰贵妇”的美国媒体权威《纽约时报》也对其进行了采访,当记者问及“你的荣誉是否该归个人时”,她很坦然地表示:“这个荣誉属于团队,属于国家。”因为对身边一切人的尊重和感激才使得她和她所在团队精诚团结,战胜困难,迈过坎坷,通过不断研究、探索,最终提取出了治疗疟疾的青蒿素,她也成为了研究团队的优秀代表。不可想象,让她一人孤身奋斗,青蒿素这个新物质怎能轻易被提取出来?她说“这个荣誉属于团队”表明她对自己所在团队是发自内心重视,她深知,正是在团队的帮助下,无数次的实验、研究、分析、再实验,才使得她坚持几十年,最终成功提取出青蒿素,并且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团队的帮助作用是巨大的,认可集体,参与集体,感激集体,才能最大化实现这个团队的价值和存在的意义,也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
如今,社会是个大家庭,每个人的个人行动,都与他人密切相关。那么,让我们对他人给予的帮助心存感激,让我们在自己和别人脸上种植笑颜花朵,也让我们传递帮助的正能量,拓宽帮助的价值,使世界更加和谐美好吧!
[点评]仅从文题看,就可判定此文已切中题旨,“感激之花”用了比喻修辞,显出新意。而本文最大的亮点是结构形式上采用了横式分层论述结构,分别从“心存感激,让你我共展笑颜”“心存感激,让受助者传播美好”“心存感激,最大化实现团队的价值”三个侧面,论述了首段引出的观点:“也应推想到一个人一旦受到他人的帮助,一定不能漠然,而是需要对他人的帮助心存感谢。”三个分论点从“心存感激”的意义这一角度入手,层次分明地进行论述,并且每一个论述过程都充分运用了举例论证,使说理有理有据。尾段总结论点,使整篇文章严谨浑圆。不足之处是论证方法显得单一,欠灵活多样。如果按照“内容”“表达”“发展等级”三个层次分项赋分的话,本文得分为:22+20+7=49分。
[作者单位:湖北省孝感市湖北航天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