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实词品断小议
2015-12-17徐丽敏
徐丽敏
在语文教学中,文言文教学占据了相当重要的地位,但是学生阅读文言文却有很大的困难,主要原因是文言文字词给学生造成理解上的障碍,所以学生不喜欢读文言文,答题也不知所云。为了解决学生文言文阅读的困难,教师要抓住课内文言文的教学,训练学生文言实词品答技巧,从而保证文言文阅读题的解答正确率。本文就将从语法、句式以及课内等方面来探究文言实词的品断方法。
一、借助语法,分析推断
这种推断方法适合文言文教学中的词类活用的现象。教师依据文言实词在句子中的位置以及实词在句子中充当的不同成分,来判断这个实词的词性,从而推断出这个实词在当前语境中的含义。使用这种方法首先要让学生熟悉语法知识,让学生明白句子成分的位置。
在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里的《劝学》一课中,有这样一句:“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其中的“水”,如果将之理解成“水面”等意思就不符合语法,在句子中也解释不通。因此可引导学生从它所在的位置来分析句子的成分,它的词性应该是动词,那就引导学生再结合前面的“舟楫”,可以联想到“水”的意思是“游泳”。再如《鸿门宴》中的“范增数目项王”中的“目”字,学生的第一直观感受就是“目”的意思是眼睛,但是显而易见是翻译不通的,根据句子的语法结构分析,“目”处在谓语的位置,应该是一个动词,所以,学生能很容易判断出“目”为名词活用为动词,这个地方这个词的含义就是“用眼睛示意”。
学生对句子的结构熟悉,根据实词在词组以及句子中的位置进行语法结构或者句子成分的分析,可以快速地推断出句子中文言实词的正确含义。实词考查通常是文言文阅读的第一题,利用这一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判断实词意思是否正确,对文段局部和整体的理解都很实用。
二、对称句式,语义互解
在文言文阅读中,有一些短语或者句子在结构上有自己的特点,例如有的句子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或者相近,有些句子在两句的对应位置上出现了意思相近或者相反的词语,或者是出现了同类词,教师就可以利用文言文句子中上下句或者前后句相应位置的词语信息来指导学生理解实词的意思。
例如在教学《阿房宫赋》这篇文章时,结尾有这样一句话“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对于文中出现的这个“族”字,学生在理解方面存在困难,很多同学不能正确翻译出这个词的意思。这时教师就引导学生观察这句话和前面“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可以发现这两句话在句意上相近,字数也相近,继而推断“族”的意思应该和前文的“灭”相同或者相近,最后推断出“族”的意思是灭亡。还有《逍遥游》一文中,“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这句话中的“劝”以及“非”是教学中的难点。教师利用上述方法,指导学生观察前后两句话,发现这两句话的意思是相反的,那么处于对应位置的两个实词的意思也是相反的,由前文的“誉”是赞誉的意思推断出后文的“非”意思是批评、指责,由后文的“沮”是沮丧的意思推断出前文的“劝”意思是努力。
在文言文中,经常出现一些排比句、对偶句、并列句等这种词类对举的情况,这样的语言现象出现了类似的语言结构,在上下文或者前后句对应位置上的词语,意思常常是相同和相近,或者是相对和相反,而学生只要知道其中的一个词的词义,根据前后句的意思表达就能轻而易举地推断出另一个实词的词义。
三、联系教材,推测迁移
大家都知道,不论是中考还是高考,文言文考查基本上都不是教材中的原文,而是从课外选取一些语段来考查实词、虚词甚至是文言句子的翻译。但是,无论怎么考,都离不开课本,考试只不过是以课外考题的形式,来考查学生在课内所学的知识,所以,我们语文教师要指导学生利用课内所学的知识来解答考试的试题。
例如在2014年的江西高考文言文试题中,第一道题的第四个选项是“亦不能夺之矣”,题目中将“夺”解释为夺取,很多学生对这个词的词义解释正确与否不能断定。其实,早在我们学习李密的《陈情表》时就已经接触过这个词语,原文是“行年四岁,舅夺母志”,这句话中“夺”意思是强行改变,如果学生对课内知识掌握的比较熟悉,那么在做这道题时就不会出现失误。其实在文言文中出现的一些表示官职任免的、古今异义等意义较为固定的词语,教师都可以指导学生在平时进行积累。例如《陈情表》一文中出现的“除”“拜”,还有古今异义词“不行”“成立”等词语,学生如果在平时的学习中掌握这些词语的词义,就不会在考试中出现错误。
高考总是立足于教材的,高考中考查的实词的词义以及用法基本上都能在课文中找到出处。所以,当学生在考试过程中遇到难以理解的实词时,可以多联系课文,根据课内的知识进行迁移,从而得到正确的答案。
文言文阅读是高考的重难点,教会学生推断文言文实词词义的方法,鼓励学生积累一定数量的文言实词,双管齐下,学生才能在考试时快速准确地阅读文言文,考出优异的成绩。
[作者通联:江苏宜兴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