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强国战略研究及应用(成果摘要)
2015-12-17上海质量管理科学研究院课题组
◆上海质量管理科学研究院课题组 / 文
质量发展是兴国之道、强国之策。纵观当今世界强国的发展道路,可以发现,不管是日本20世纪60年代的质量救国战略、美国80年代的生产力促进法(波多里奇国家质量奖),还是德国的品牌与标准化战略,在不同历史时期,质量发展对强化各自国家的国际地位,巩固国际竞争优势,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相较而言我国在质量宏观领域研究不足,对产业的质量发展支撑价值不高。因此,把质量问题作为国家战略问题来研究已成为现实的迫切需要。本研究围绕质量强国的机理、目标、路径、策略,通过理论分析与实证调查,论证了质量强国战略是打造经济升级版的突破口;预测了我国质量强国目标进程;提出提升中国质量与品牌竞争力的政策建议,将公众对质量的需要凝聚为国家意志,形成系统的战略体系。
1 “质量振兴论”
从经济社会发展角度来看,一个国家的振兴基本会经过两个阶段,即数量扩张阶段和质量效益阶段,科学发展的实质是在发展进程中合理的转变发展模式,推动质量进步。但在国家宏观层面上,质量对国家振兴的作用还没有开展过深入研究。本课题在国内外首次系统论证了质量发展对国家振兴与强大的促进作用与战略意义,具体内容包括:
1.1 质量振兴的系统动力学原理
对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质量发展历史路径进行比较和分析,研究建立了两个阶段国家发展系统动力学模型(见图1)。在第一阶段,一国利用要素禀赋优势与后发制度优势,在国际分工体系中以低成本取得快速的贸易增长,通过外向型经济的拉动和外资投放的推动,实现数量的跨越。根据资源禀赋理论,贸易的扩大必然带来要素价格的国际均等化,导致劳动力和自然资源价格的上涨,因此单纯的数量增长难以为继,必然上升到新的阶段。在第二阶段,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满足,对于一国产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提高产出需要不断提升制造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例如增加员工的培训投入以改善和稳定产品的质量。随着企业财富的积累以及员工收入的稳定增加,员工的需求会呈现多样化发展,收入分配会越来越受到重视,社会组织机制应相应调整。同时,随着人员资本的提升和资源禀赋的优势减弱,需要不断提高研发和设计能力的投入以赢得更高程度上的竞争优势。其结果表现在高技术产业的贸易竞争优势指数以及赢利水平不断提升。这要求一国科技创新水平必须相应提高。在两个阶段中,如果不能合理地推进发展方式的转变,一国的经济增长会转入停滞甚至倒退。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所谓“中等收入国家陷阱”实质上是“数量—质量发展模式转换陷阱”。
图1 质量振兴的系统动力学模型
在国家发展系统动力学模型中,考虑各个指标自身的变化规律,同时寻求各个指标变化规律在各个国家的发展过程中都能够得到较大的印证。
1.2 质量发展与国家强盛的时序关联分析
选取中国、德国、日本、韩国4个国家进行了质量发展与国家强盛的时序关联分析,德、日、韩这三个国家都曾实现了从相对落后到跨越发展的提升,对中国有很高的借鉴意义。以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世界劳工组织以及各国统计年鉴数据为基础,考查以单位货值为代表的质量水平与各国GDP、R&D投入、高等教育普及率等发展指标的关系,结果显示,质量发展与国家强盛呈现高度相关(见表1)。
制造质量水平还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国际声誉。在国际市场上,一个国家首先是通过销往他国的产品而被认识和定位的。好的质量能够帮助企业乃至一个国家建立长期声誉,获得更大的贸易“溢价”。而差的质量会大大降低一国的国家声誉,且这种负面印象在较长时间内难以消除。我国出口商品长期占据欧美等国召回通报数量的首位,使我国出口产品的整体形象往往和“低价低质”等联系在一起。同时,一些重大质量安全事故的发生,使得我国在全球贸易中国家形象受到负面影响。
1.3 世界主要国家的质量发展历史分析
通过对美国、德国和日本等主要发达国家经济崛起的过程与历史数据分析,揭示发达国家依靠质量实现崛起和强盛的发展历程。通过对韩国、俄罗斯、印度、巴西等国家目前大力实施提升质量的国家战略研究,证实了提升质量竞争力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趋势。
1.4 关于质量发展的民意调查
表1 质量发展水平与强国指标的时序关联系数
采用计算机辅助电话调查、网络访问以及访谈,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我国首次质量发展民意调查,收集有效样本5002个(实名),质量发展意见建议2400条。结果显示:
——公众普遍认为质量对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非常重要。57.4%的公众认为质量是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55.4%的公众认为质量是影响我国国际形象的重要因素,83.8%的公众认为质量对我国国际形象的影响程度较大;46.5%的公众认为质量安全是民生关注的焦点问题。
——在中国实施质量强国战略非常必要。60.2%的公众表示将质量强国战略列入国家战略“非常必要”,95.1%的公众认为有必要。34.3%的公众对我国总体质量安全状况表示“非常担忧”,40.9%的认为“问题较多”,因而实施质量强国战略是必要的。
——质量强国战略的紧迫性与关联性。55.1%的公众表示实施质量强国战略刻不容缓,90.6%的公众表示实施质量强国战略与自身利益紧密相关,44.8%的公众认为与自身利益高度相关。
2 质量强国评价模型与我国质量发展预测
通过质量与经济发展、国家竞争力相互关系的剖析,以及对国家发展指标的归纳,提炼了质量强国的核心要素,建立了质量强国评价指标体系,对美、德、日、韩的质量发展水平进行了时间序列建模,在此基础上预测我国建设质量强国目标进程及追赶和超越日本、德国、美国等质量强国的战略预期。
2.1 质量强国评价指标体系
分析了与国家发展与竞争力相关的典型评价体系,归纳了评价发展水平的普遍特征,经充分的数据检索与处理分析,选择出5项指标组成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见表2)。采用专家评价和层次分析结合的方法,对每个指标的权重进行了设置。
2.2 各国质量发展的历史评价与预测分析
使用上述指标体系,对中美德日韩五国历史数据进行加权处理,得到各国质量发展的历史走势,见图2所示。
从图2可以看出,在过去30年中,中国整体质量发展水平呈现较快上升趋势,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不小差距,我国2012年的质量发展水平大致与德国1980年代早期,美、日1980年代中期,以及韩国1990年代中期相当。
由走势图我们可以看到各个国家的质量水平都呈上升趋势,且中国上升趋势更加显著。通过各个国家的历史数据建立了各个国家的加权值的线性、曲线与指数拟合函数以实现各个国家上升趋势的预测以及相关比较。结果显示:
1)中国的质量发展指数将于2026年超过韩国水平;
表2 质量强国评价指标体系
图2 各国质量发展历史走势
2)中国的质量发展指数将于2036年超过日本水平;
3)中国的质量发展指数将于2040年超过德国水平;
4)中国的质量发展指数将于2050年超过美国水平。
2.3 分产业质量发展预测分析
在国家分析基础上,构建了包括船舶、纺织、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石化、机械、钢铁、能源装备、汽车、轻工、信息电子、仪器仪表、制造服务14个影响国民经济重要制造领域的质量强国指标体系,并预测了各产业发展与质量提升的时间进程,制定了各产业发展规划。
3 确立“中国质量4.0”发展模式,提出国家质量升级的政策举措
3.1 中国质量4.0
系统回顾和概括中国质量的发展历程,并提出了“中国质量4.0”(见图3):中国质量1.0,计划经济时期由生产者主导的符合性质量,致力于符合技术标准的质量;中国质量2.0,向市场经济转变时期由消费者主导的适用性质量,致力于顾客满意、经济实用的质量;中国质量3.0,竞争者主导的竞争性质量致力于质量效益、赢得竞争优势的质量;中国质量4.0,网络时代由标杆主导的卓越性质量,致力于魅力质量。主要体现大质量的理念,体现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体现相关方利益和履行社会责任的理念;体现在全产业链的整体质量升级,体现在质量基础工作的全面升级。
3.2 质量升级的国家举措
围绕“中国质量4.0”,提出在国家层面实现质量升级的三大举措。
1)大力推行“绿色智造”。
在重视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同时,分两阶段推行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2020年前,广泛推行数字化制造,在优势行业以重点企业为主体开展智能制造应用示范;2020年后,全面推广智能制造。重点突破领域:一是智能制造技术标准;二是发展数控系统、工业机器人、传感器等关键部件和装置;三是突破一批“数控一代”产品和智能制造装备;四是推进数字化车间、数字化工厂、数字化企业的试点和应用;五是研发一批支撑制造业设计、工艺、生产制造、控制、管理和服务等业务的工业软件。
2)推进产业链整体质量升级。
以核心企业或优势企业为骨干组建产业链模式,发挥产业集中度高、关联度高、相互依赖性强、生态效应好的产业链特点,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利润空间,提升产业链的核心竞争力。发展园区经济,提高产业集中度、关联度。
3)强化质量基础全面升级。
加快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生产性服务业、节能减排等领域国家标准体系建设,提升标准的先进性、有效性和适用性,创新标准化工作机制;建立并完善以量子物理为基础,具有高精确度、高稳定性和与国际一致性的计量基准以及量值传递和测量追溯源体系;培育和规范认证、检测市场发展,提升我国在国际认证认可领域的话语权;推进检验技术机构资源整合,建设检测资源共享平台,完善食品、农产品质量快速检验检测手段。
图3 中国质量管理升级路线
4 基于质量的品牌感知壁垒研究
研究发现,品牌是一国质量水平的集中反映,体现了国际市场对一国整体质量的综合感受,我国质量最大短板在于尚未建立卓越的质量声誉,存在显著的中国产品品牌感知壁垒。
(1)通过对10多个国家的国际著名学者以及我国驻外使馆工作人员的访谈,通过数千个国外消费者和国内消费者,对“中国制造”和中国品牌的感知调查,对在华的外资、独资企业和我国知名出口企业的座谈,分析了中国品牌在国际上感知状况。欧美消费者把中国产品看成是质次价廉的代名词,35%的欧美消费者认为中国是制造大国,产品价格便宜,但质量较差,中国产品的工艺性、可靠性仍未获得广泛认可。
(2)通过对中国品牌负面感知的原因分析,发现了“品牌感知壁垒”现象,提出了6类“品牌感知壁垒”消除途径。
(3)提出了品牌国际化指数(见表3),为准确评估一国的品牌国际化程度和发展水平提供了理论依据,以此可以预测分析中国品牌产生的时间与条件。
运用品牌国际化指数预测了中国主要产业产生一批世界级品牌的时间跨度(见表4)。
表3 中国品牌国际化指数指标
表4 中国重点产业产生国际知名品牌预测(基准年:201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