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国河流的密度统计方法

2015-12-17曹卫斌叶朋赵慧

水利水电工程设计 2015年2期
关键词:行政区划双线水域

曹卫斌 叶朋 赵慧

全国河流的密度统计方法

曹卫斌 叶朋 赵慧

河流水系是重要的基础地理要素之一,也是一个基本的水文参数,是描述一个地区地理地貌和水文特征时不可或缺的条件之一,而河流密度是流域结构特征的一个重要指标。探讨适合的方法,统计分析全国范围内的河流密度是本次研究的目标,通过分析比较,综合“在地形图上进行量测和分析获取河流密度”和“GIS空间分析获取河流密度”2种方法在全国范围内分区域进行河流密度的统计、分析,最后得出结论。

河流密度 统计方法 应用

河流水系是重要的基础地理要素之一,也是一个基本的水文参数,是描述一个地区地理地貌和水文特征时不可或缺的条件之一,而河流密度是流域结构特征的一个重要指标。对流域整体规划、水资源优化配置、水利水电开发利用以及防洪抗旱、航运、养殖、灌溉和旅游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早在1894年,人们就试图确定一个指标来表示河流密度,当时Penk提出用丰流长度(l)与汇入主流的支流数目(n)之比来表征河流密度(D);其后,Feldner提出用流域面积与河流的数目之比表示河流密度;1953年Chebotafev认为:流域河流密度可用平均河长(l)和平均相邻面积(a)之比表示。若面积为A的流域有n条河流或河段,总长度为L,则l=L/n,a=A/n,那么河流密度方程可表示为:D=L/A=nl/na=l/a;这一定义目前被普遍接受,即河流密度为单位面积内河流的总长度。

一般来说,主要有2种方法获取河流密度:(1)通过对流域进行野外实地测量获取河流密度;(2)通过在地形图上进行量测和分析获取河流密度。本次研究采用了第2种方法结合GIS空间分析进行河流密度的分析,即利用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水系、行政区划要素进行以省级、县级行政区划为单元的河流密度统计、分析。

1 技术指标

1.1 数据源

国家基础地理信息:河系要素、行政区划要素。河系要素用于河流长度统计及扣除水域面积提取;行政区划要素用于计算单位面积基础数据提取。

其中,河流总长度统计包括的水系要素有:常年单、双线河流;时令单、双线河流;单、双线运河;地下河、渠;消失河;干河床;输水隧道;渠道等。区域内水域面积包括水库、湖泊、基塘等。

1.2 比例尺及投影系统

数据源为经纬度坐标,为合理计算,将数据源投影到平面直角坐标系统、比例尺为1∶100万的数据,投影系统为亚尔勃斯等积圆锥投影。

1.3 计算公式

河流密度(D)=河流、渠道总长度(L)÷单位面积(A)

其中:单位面积(A)=行政区面积-行政区内水域面积。

河流密度分级为10级,见表1。

表1 河流密度分级

2 主要工作方法

本研究是利用基础地理信息,通过量测、空间叠加、统计分析等手段获取河流密度信息。

2.1 研究目标分析

基于国家基础地理信息,分别以省级、县级行政区划和水资源分区为单元的河流密度信息获取的方法,并通过该方法的实践应用获取全国河流密度分布信息。

2.2 基础资料分析

明确研究目标后,首先对收集到的国家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进行分析。主要采用数据格式为空间地理数据库(Geodatabase)格式*.mdb的水系(hydnt)、行政区划(bount)两类基础地理要素。其中水系、行政区两类空间地理数据库包含的内容分别为:

水系:常年单、双线河流;时令单、双线河流;单、双线运河;地下河、渠;消失河;干河床;输水隧道;渠道;常年湖泊、时令湖泊;依比例尺水库;海岸线、基塘等点、线、面要素及相关的属性信息。

行政区划:省级、县级行政区划的界线、标注等点、线、面要素及相关的属性信息。

2.3 技术方案制定

根据项目目标和所收集的数据等资料,制定适当的全国河流密度统计分析技术方案,以指导项目科学、有序地实施。

2.4 数据投影转换

数据源为地理坐标系,为了更合理地统计河流的长度、水域面积、行政区划的面积,需要将数据统一投影到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投影系统为亚尔勃斯等积圆锥投影,数据比例尺为1∶100万。

2.5 基础数据整理

基础数据整理主要分为行政区划要素、水域面要素、河流要素三类要素的整理。

2.5.1 行政区划

主要根据最新的分省行政区划图对有变化的省级、县级行政区划进行省级、县级行政区划界的更新;利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检查县级行政区划信息,并针对变化部分收集相应的资料进行更新。

2.5.2 水域面要素

水域面要素主要为水库、湖泊、基塘等面状的水系要素。提取这些水域面要素,在河流密度计算中进行区域面积扣除。

2.5.3 河流要素

(1)河流编码检查、修改。

(2)河流要素提取。根据水系要素代码提取以下要素。常年单、双线河流;时令单、双线河流;单、双线运河;地下河、渠;消失河;干河床;输水隧道;渠道。

(3)检查。

2.6 基础地理数据空间分析、整理

(1)将河流要素、水域面要素分别与行政区划要素进行空间分析,使得河流要素、水域面要素按照省级、县级行政区划分类,并赋上相应的行政区划国标代码和名称,填写对应的属性字段值,省级代码(prov_code1)、省级名称(prov1)、县级代码(cnty_code1)、县级名称(cnty1)。

(2)增加河流要素的省标识、县标识、双线河流标识等属性字段,对作为行政区划界线的河流进行标识,并在省标识(SB)、县标识(XB),对双线河流在同一行政区划内也需要标识,并在双线河流要素上填写字段值;双线河流的河心洲同样需要做标识,见表2。

表2 河流要素的标识

2.7 空间分析数据成果输出

将空间分析、赋值后的河流数据成果属性信息输出为Microsoft Excel电子数据表格文件,便于利用Excel统计分析功能进行分析。

2.8 空间分析数据成果分析、统计

将输出的电子表格数据按照以省级、县级行政区划为单元的2种统计方式进行数据分析、分类、统计。其中注意的几点如下:

(1)作为行政区划界线的河流需在不同的行政区内进行统计。

(2)进行省一级行政区划统计河流时,须将双线河流标识(SXH)字段值为“n”、“nn”的河流删除,以免重复统计。

(3)进行县一级行政区划统计河流时须将双线河流标识(SXH)字段值为“nn”的河流删除,以免重复统计。

(4)按照省级、县级行政区划为单元统计分析各省、各县的河流密度。河流密度计算公式为:

河流密度(D)=河流、渠道总长度(L)÷单位面积(A)

其中:单位面积(A)=行政区面积-行政区内水域面积。

通过采用全国基础地理信息的空间分析、统计计算,可以初步得到全国河流密度分布情况。

3 应用

我国的河流虽多,但在地域上分布很不均匀。通过统计分析,中国的河流密度总的趋势是南方大,北方小;东部、西南部大,西北部小。东部及西南地区河网密集,其密度都在0.5以上,而西部内陆区密度几乎都在0.3以下,并且有大片的无流区(即河流密度0.05以下)。全国沿海一带(除辽宁省外)河流密度较大,其中长江三角洲是中国河流密度最大的地区,河流密度在1.5以上。北方的山地丘陵地区,河流密度一般在0.2~0.5,地势低平的松嫩平原、辽河平原和华北平原,一般都在0.2以下,个别地区出现无流区。

根据用户要求,在统计分析以行政区划为单元的河流密度分布信息后,采用相同的技术方法进行以水资源分区为单元的河流密度统计分析。以下分别为以行政区划、水资源分区为单元的全国河流密度分布成果,见表3、4。

表3 全国各省、市、自治区河流密度一览表

表4 水资源一级分区河流区域密度统计成果表km/km2

该统计分析成果已经应用到水利专项规划、设计中,为水利行业的专题规划、设计等工作提供了可靠的基础信息。

[1]黄诗峰,徐美,陈德清.GIS支持下的河网密度提取及其在洪水危险性分析中的应用[J].自然灾害学报,2001,10(4):129-132.

[2]孔凡哲,李莉莉.利用DEM提取河网时集水面积阈值的确定[J].水电能源科学,2005,23(4):65-67.

[3]曹玲玲,张秋文.基于SRTM的数字河网提取及其应用[J].人民长江2007,38(8):150-152.

[4]师长兴,周园园,范小黎,等.利用DEM进行黄河中游河网提取及河网密度空间差异分析.测绘通报[J],2012(10):24-27.

曹卫斌 男 高级工程师中水北方勘测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天津 300222

叶朋 男 高级工程师中水北方勘测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天津 300222

赵慧 女 助理工程师中水北方勘测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天津 300222

TV882

B

1007-6980(2015)02-0053-03

2015-03-13)

猜你喜欢

行政区划双线水域
中老铁路双线区段送电成功
提升水域救援装备应用效能的思考
进博会水域环境保障研究及展望
一种双线半自动闭塞信号过渡设计的研究
柳江水域疍民的历史往事
城市水域生态景观设计探讨
中国行政区划的前世今生
论近现代大庆地区行政区划的演变历程
河北省行政区划
双线模式下概念教学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