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造民企2.0

2015-12-17悦纳

当代工人(B版) 2015年2期
关键词:沈阳市总工会沈阳

文/悦纳

“智”造民企2.0

文/悦纳

沈阳富创精密设备有限公司的青年技工团队

人才输送线

2014年8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近期支持东北振兴若干重大政策举措的意见》,相比较2003年发布的《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在标题上看,少了一个“老”字。一字之差,背后是以沈阳为龙头的东北工业类型多元化的发展。

提及“东北地区振兴发展”,大多数人会与“老工业基地”放在一起,这俨然是人们头脑中的固定搭配。“工业基地”的名号之下,是早在“一五”时期国家规划的58个重点项目中,东北地区占1/3以上的分量使然。只不过岁月流转,荣耀却在20世纪末渐失光芒。国企的体制性和结构性矛盾日趋显现,多数传统工厂设备和技术老化,竞争力下降,工业发展受到重创。

曾经一马当先,此刻英雄迟暮,疲惫的肌体需要新鲜的血液进行补充。

“沈阳需要像富创精密这样的高科技制造企业,而我们离开沈阳也无法生存。”富创人力资源总监徐波这样回忆建厂时的情景。2008年,IC装备精密零部件加工项目列入沈阳市重大科技项目,同年,民企富创成立。建厂第一年,富创就拿下了一个世界500强企业的采购合同。

看似成绩喜人,背后却暗藏隐患。“厂里的第一批技术员和工人多是黎明厂和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的退休职工,年龄最大的有70多岁。虽然技术过硬,但效率却成短板。”徐波的电脑里还保存着当年职工的资料,人才短缺,似乎天生是民企的桎梏。

半个世纪的工业积淀,为沈阳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工业人才,这是国内其他城市所不具备的区位优势,国企的技能人才优势与新兴民企有效嫁接,国家的“工业基地”似乎可以提供这样一个可行路径。

2014年,沈阳市总工会“百万职工岗位技能提升工程”启动,据沈阳市总工会经济技术部部长毛积涛介绍,自2007年开展技能培训和竞赛以来,沈阳市大中型企业高技能人才(技术工人)已由过去的13%发展到25%以上。而“百万职工岗位技能提升工程”,启动了对中小企业职工的培训与竞赛工作,“去年,有300多名中小企业的职工通过技能培训,而晋升初、中级职业资格。”

针对类似富创这样的民企遭遇用人瓶颈,沈阳市总工会也伸来援手,“市总向企业推荐了6名一线技工,他们都是70、80后的行业中坚,其中就包括‘中国焊接大王’的高徒——张军。”徐波谈道,市总输送的技能人才后盾,使企业生产线上的燃眉之急得以化解。

站上工业4.0的起跑线

曾经,贴上“中国制造”商标的中国民企,就是高效、保质、价优的代表,民企1.0让中国商品卖到了全世界。但是,依靠廉价劳动力和低附加值的代工生产,让“中国制造”参与不到工业化的核心竞争。想实现现代工业中国梦,需要民企的发展升级,这就是民企2.0——高技能人才应用和中国“智”造的特征。

2011年,国务院颁布实施《进一步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国家层面的重视,助推了IC产业进入新一轮迅猛发展。而这时的富创精密,已经与大和热磁、富士康并驾,成为中国IC装备部件生产行业中的龙头。与此同时,富创内部也完成了一次人员的新老改革。

为了适应IC装备部件制造“小批量、多品种、高精度”的生产特点,富创也在积极定制出一批适合自身发展的专业人才。

富创继承了老工厂里“师傅带徒弟”的传统,这是企业培养接班人最有效的方法。“返聘职工离厂时,他的学生们出厂送别,里面有大专、本科、硕士甚至博士生,三四十个青年站在厂门前挥手,场面真心感动。”徐波介绍,当时的返聘职工只有3年合同,除了负责产品生产,老带新的师徒传授也是工作重点。

富创对青年科研人员采取“双轨制”培养,即入职前半年在一线轮转实习,工作与普通工人无异,向老工人“取经”之后,再进入科研部门工作。对青年工人的培养,企业更是另辟蹊径,采取“考试选导师”的制度,就是工人在入厂第一个月并不直接参与生产,而是封闭式基础知识培训,之后参加考试,成绩好的职工可以优先挑选技术好的老职工为导师,所谓“名师出高徒”。

除了企业的自培养机制,富创还会请“外援”相助。过往的订单中,有一批产品需要运用到铝合金薄壁焊接技术,正因这一技术要害,连富士康都望而却步。而富创敢迎难而上,正是因为有“工业基地”为它撑腰。

薄壁焊接是焊工的看家本领,让几毫米厚的金属板无缝连接,没有10年以上的功夫是不行的。“这次工程的难点在于铝合金熔点只有铁的一半,极易穿孔,所以找一个经验丰富的焊工师傅,就尤为重要。最终还是靠市总工会和市技协的引荐,请来了沈鼓集团的高级技师为我们职工传授经验,仅6天就突破了技术难题。”徐波回忆,这次合力出击效果显著,富创以零差错、零报废完成订单,在世界IC装备制造行业一鸣惊人,“名利双收,是因为我们站在了巨人的肩上,市总工会为我们提供了强大的技术后盾。”

德国政府在2013年正式推出“工业4.0”战略,该战略旨在通过充分利用信息通讯技术和信息物理系统相结合的手段,将制造业向智能化转型。2014年,上海举办的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揭开了中国版工业4.0的面纱,“智能工厂”、“智能生产”和“智能物流”成为未来中国工业的主题,其核心就是摆脱重复的流水线生产,转型制造智能化的个性工业产品。届时,“私人订智”的工业价值将从新回到技能人才身上。中国想与一众发达国家同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角逐,除了政府支持和企业机变,更重要的是起跑线上的中国职工增值。

今年,沈阳将建成国内第一、世界知名的电子系统及零部件配套基地,届时,沈阳的工业产业将全力推进“智造”改革,对科研人员和专业化、高技能工人的人才缺口也将放大,能否提供充沛的人才补给,这是富创的发展关键,也是东北工业振兴的关键。

正像冯小刚电影里的台词:“21世纪什么最宝贵,人才!”

猜你喜欢

沈阳市总工会沈阳
西城区总工会第三届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召开 孙劲松当选区总工会副主席
沈阳市浑南区第八小学
沈阳市浑南区创新第一小学
安徽:省总工会启动
沈阳分店
沈阳市新立堡桥设计
沈阳分店
Study on the harmony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 in Walden
LiteraryTechniquesEmployedtoDevelop Celie'sCharacterinThe Color Purple
文山州总工会:“四三二一”齐步走 贷免扶补争创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