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气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路径探析

2015-12-17蒋乃永

文教资料 2015年22期
关键词:电气大学生专业

蒋乃永

(南京师范大学 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江苏 南京 210042)

电气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路径探析

蒋乃永

(南京师范大学 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江苏 南京 210042)

电气类专业是现代科技领域的核心专业之一,更是当今高新技术领域中不可或缺的关键学科。经过十多年的不断推动,我国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取得了一定成绩。针对当前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面临的困境,作者提出通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构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课程教学和实践教学体系、发挥校企深度合作等,探索电气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路径。

电气类 创新创业教育 路径

20世纪是全球电气化的世纪,电气工程专业的高等教育随之迅速发展起来。自1908年南洋大学堂 (交通大学前身)设置电机专科以来,中国的电气工程高等教育走过了一个多世纪。电气类专业的主干学科是电气工程学科,相关学科包括控制学科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和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主要培养电气工程相关领域的工程科技人才。

电气类专业是现代科技领域的核心学科之一,更是当今高新技术领域不可或缺的关键学科,越来越多的学生在选择专业时将电气类作为专业发展方向。以江苏省2013届本科毕业生为例,总数达24.5万人,其中电气信息类毕业生有4.08万人,占当年毕业生总数的16.7%。面对这样一个较为庞大的专业群体,积极探索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途径,对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和促进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党的十七大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当前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面临的困境

经过十多年的不断推动,我国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已经受到国家、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及部分高校的高度重视,各类创新创业大赛、创新训练训练项目、本科教学质量工程等层出不穷。在国家层面,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教育部先后出台了 《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教办 [2010]3号)、《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2012年8月)。2015年6月,教育部先后召开了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视频会议、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工作部署视频会议,许多高校通过开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竞赛、建设创新创业教育基地等工作,不断推进深化创新创业教育。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与当前经济社会的要求相比,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仍然满足不了实际需求,依然存在许多急待突破的困境。

(一)我国基础教育中的应试模式对大学生的创新思维产生了不利影响

由于我国基础教育十分重视考试成绩,形成从小学到高中的应试教育体制,缺乏对学生工程科技与创新的兴趣培养,重在知识的传授,而不是从小培养动手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导致与高等工程教育无法衔接过渡,影响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大学生动手能力差,缺乏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发展尚处于启蒙阶段。此外,“学而优则仕”、“士农工商”等传统思想仍然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就业创业思维。如果大学阶段的教育跳不出传统应试教育的桎梏,那么培养适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所需高素质、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现实要求就无法真正落到实处。

(二)专业课程设置和实践教学体系需要不断完善

传统的课程设置,电气类专业一般开设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专业选修课外,往往缺乏促进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相互交融的通识课程、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课程。

在实习教学方面,由于许多企业转制,使得不少企业不愿接受学生的实习;为保证产品质量,学生无动手机会,只能在一旁观看,接触不到新的技术,实习成为本科教学中的一大难题。

在实践性教学方面,一直沿用计划性的教学模式,实验项目、实验时间、实验方法、实验过程及实验报告等都由教师统一计划安排,学生的个体性差异往往被忽视。由于学生的动手能力、学习方式和学习进度不同,这种一刀切的模式导致实验课堂形式化,无益于创新意识培养。

(三)师资队伍还无法适应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需要

一方面,对于高校教师而言,他们虽然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储备,但往往缺乏实战经验,导致对大学生在校期间有效的创新创业指导不足。另一方面,很多高校以兼职教授、客座教授等形式聘请了一批企业家、杰出校友、创业成功人士开设创业讲座、创业论坛或担任学生创新创业导师,虽然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但实践证明这种形式具有临时性和分散性,缺乏组织协调和制度保障。这些创业导师虽然具有丰富的创业实战经验,但他们的授课内容和教学效果缺乏有效监管与考评,每个创业讲座或报告自成体系,授课内容缺乏科学性与系统性。

(四)企业对参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热情不高

创新创业教育是面向社会需求的实践教学模式,单凭高校一方力量很难完成,而是需要政府、高校、企业三方通力合作,打造立体化的教育教学平台。企业作为市场经济主体,掌握最前沿的实践经验和市场信息,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引导者和接受者。现实中校企合作、校地合作中常常出现“学校热,企业冷”的尴尬局面,“大学生创新创业实习基地”挂牌往往流于形式,企业对创新创业教育的介入,局限于创业师资的浅层次补充和创业资金的支持,而缺乏更大背景下与高校合作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实现企业发展模式转变的动力。

二、电气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路径

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就是通过高校的专业教育和系统培训,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提高创新能力和就业能力。

(一)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

由于创新创业专业课程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并且有跨学科最多、最具有综合性的学科,不仅要求老师具备扎实、全面的管理基础知识,而且要求老师具备相当的实践经验,因此必须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培养。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可通过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业务素质和实践水平。高校要出台相关制度,要求新引进的青年教师到电气类相关部门和企业挂职锻炼,把创新创业教育与教育实践活动结合起来。通过聘请电力行业的专家、企业家、杰出校友为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兼职导师,加强对他们教学规范的培训和要求,做好教学安排和积极沟通,通过专题讲座和课程教学、实践指导等形式,确保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有效落实。

(二)构建电气类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课程教学体系

1.完善课程设置。新的课程体系的构建,除开设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选修课外,增设促进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相互交融的博雅课程、创新创业教育方面课程,增强学生创新创业意识。

2.创新教学方法。教学方式必须实现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知识传授型向知识传授与创新、与实践相结合,并以调动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创造性为主要目标的教学方式转变。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使学生的知识层次和结构与世界电气类专业发展先进水平趋于同步,加大科研促教学的力度,把更多的科研成果融入课程教学内容;强调学生问题意识和思维能力的训练,积极推行问题式、互动式、启发式、探讨式教学法;强调理论与实践的联系,采用现场式、项目贯穿式教学方法与手段。

3.改革考核方式,建立科学的创新创业人才质量评价标准体系。考核的目的是促进能力教育、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促进知识、能力和素质全面协调发展。因此,考核方式的改革要强化综合素质和创新创业能力的考核。如将传统的试卷考试方式转变为工程项目的设计考核,注重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过程,注重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可以建立以开卷考核、分散考核、过程考核等为主要形式的考核方式。改进学生综合测评考核办法,将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纳入考核指标体系。对行业板块的专业课考核,可以将行业的科研课题设计作为考核的内容,以对解决实际存在问题的能力进行考核。

4.加强教材建设,尤其是行业特色教材和适合电气类专业的创新创业教材的建设,在专业理论教学中向学生传达创新创业思想。

(三)构建电气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教学体系

构建完整的、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保证。建立实践教学体系,需要以人才培养模式为依据,把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融为一体。从电气类专业特点和社会发展需要出发,围绕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将实践教学体系分为创新创业基础实验平台、技能与工程实践训练平台、系统设计与综合实验平台和创新创业实践平台。

1.改革实验室管理体制,开放一批基础教学实验室、学科平台实验基地和工程训练中心等。同时投入必要的资金,增加大学生科技实践训练设备,提供大学生进行科技创新的物质平台;提供配套的仪器和设备,包括报告厅、展厅、实验室、测试中心和培训基地、交流基地等,保障大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正常需求,提供获得知识、信息、技能和示范经验的机会。

2.以电子设计大赛、智能汽车竞赛、机器人大赛、电气与自动化大赛暨电气自动化创新设计竞赛、“挑战杯”等科技竞赛活动为载体,努力推动大学生科技竞赛,创造更加多样化的创新创业教育空间。

3.加强教学、科研和实践相结合的一体化研究,鼓励学生参加创新性实验项目和教师的科研课题,培养学生专业知识的行业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

4.依靠大学生创业中心、大学科技园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训练”、“创业研讨”和“创业模拟”等活动。也可建立创业基地,通过实习环节开展创业实践,借助创业基地让学生边学习、边实践、边创业实现理论知识的应用,为学生创新创业构筑一个广阔的社会实践平台。

(四)发挥校企深度合作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从政府层面,一方面,对参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企业出台一系列包括财政、金融、税收、工商及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为企业参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提供有效的外部动力,有利于调动企业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政府应设立能够协调企业参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公共组织,为高校获取企业界的相关资源提供渠道,也为企业参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提供组织保障。

从企业层面,要充分认识参与高校创新与创业教育的重要意义,一是可以为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作出积极贡献,二是可以在大学生中间树立良好口碑,为未来的创新型人才储备打下坚实基础。企业可以选派优秀人才长期担任学生的创新创业导师,也可以设立创业基金,更可以进一步密切与高校的关系,深入开展校企合作,依托学校专业平台,以科研成果、技术和人才为资本,将企业办进校园,在校内为学生提供创业实战平台,让学生在校内就可以参与、体验实际的创业过程,进一步提高其创业参与度,激发其创业热情。

高校作为创新与创业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应进一步探讨建立有效的创新创业教育机制,积极协调,多方沟通,既要努力获得政府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又要争取参与企业的观念认同,将创新与创业教育落到实处。在将企业参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高校一定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与企业建立深层次合作关系,积极将企业引进校园,为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提供实战平台。

[1]华小梅,丁坚勇.面向创新能力培养的电气类专业实践教学新模式.中国电力教育,2010,(30).

[2]杨琳.大工程观背景下大学生科技创新与工程素质的培养.江苏高教,2006,(2).

[3]左惟.以科技创新活动为载体提升大学生科学素养.中国高等教育,2005,(18).

[4]王长恒.企业视角下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性研究.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6).

[5]张鹤.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机制、路径、模式.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4,(10).

本文为南京师范大学2012—2013年度校级教改研究课题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电气大学生专业
八方电气
专业降噪很简单!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大学生之歌
小议我国电气自动化的未来发展趋势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