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协同配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2015-12-17王阮芳刘俊芳钱丹浩

文教资料 2015年22期
关键词:专业课辅导员协同

王阮芳 刘俊芳 钱丹浩

(南京科技职业学院,江苏 南京 210048)

高职院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协同配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王阮芳 刘俊芳 钱丹浩

(南京科技职业学院,江苏 南京 210048)

本文从提高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的思想认识和政治素养、奠定协同教育基础,创设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开展思政教育激励机制、搭建协同教育平台,建立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信息交流反馈制度、形成协同教育合力三个方面,探索了高职院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协同配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高职院辅导员 专业课教师 协同配合 思想政治教育

由于社会、家庭及学校影响等多方因素,决定了高职学生拥有自身与众不同的特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方面的特点、社会认知程度方面的特点、学生素质方面的特点决定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与本科院校有所不同。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按照系统论的观点,任何事物都是由若干子系统,若干层次和要素组成的,系统的每一要素、层次之间相互作用、协调发展。因此,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从全局出发,全方位、多角度、系统地探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机制和有效途径,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任务。本文从高职院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协同配合的研究角度,探索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一、高职院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协同配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高职院思想政治教育是指高等职业院校依据国家和上级教育部门对高职学生思想政治道德方面的规定和要求,以高职学生心理特点和高职教育的内外在发展规律为原则,有计划、有组织地影响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习惯,形成具有良好思想品德的社会需要的思想教育活动[1]。高职院辅导员是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的工作者、组织者和指导者,是大学生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在学生人格塑造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其他教师难以替代的。专业课教师在教学、科研活动中起着主导性作用,拥有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非常有利的条件。所以,高职院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要利用各自优势,进行互补,高效协作,密切配合,同时应注意高职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普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一定的差别,突出职业教育特色,培养学生的岗位适用性,要结合实践教学模式,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性,共同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二、加强高职院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协同配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1.有利于推进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的队伍建设。

加强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协同配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推进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两支队伍的建设。一方面,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在经常性的交流沟通、协同合作的过程中,能够互相学习,取长补短。辅导员可以从专业课教师身上学到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多样的教学方法,以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拓宽自身的职业发展方向。专业课教师可以从辅导员身上学到丰富的学生管理经验和思想政治理论知识,以增强自身的课堂教学效果,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另一方面,学校在加强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协同配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过程中,实施的相关激励措施,不仅有利于辅导员队伍的稳定性,而且有利于提高专业课教师队伍的整体工作水平。

2.有利于提高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根据高职学生培养目标的应用性特点,高职院在学生培养模式上更强调实践性教学的运用。这就决定了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际上很多是融合在学生实训、实习等实践过程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实训实习活动的影响较大[2]。因此,辅导员在协助专业课教师抓好课堂教学的同时,要深入实践教学过程,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实训实习的各个环节。同时,专业课教师协助辅导员与学生进行情感沟通、思想交流,对学生在思想上加以正确引导。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通过“日常教育管理”与“课堂和实践性教学”的相互融合,形成思想政治教育齐抓共管的局面,对于提高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意义深远。

三、高职院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协同配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与方法

1.提高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的思想认识和政治素养,奠定协同教育基础。

辅导员是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辅导员主要从事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生的日常管理、就业指导、心理健康及党团建设等方面的工作。“专业课教师,是与政治辅导员相对而提出的,其职责是在学习辅导、生活辅导、职业指导、升学指导等方面正确引导学生发展方向,采取多途径和多方法指导学生学习,最终使学生能积极主动、独立地学习,以达到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学会发展的目的”[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文)明确指出:“高等学校各门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职责。广大教师要以高度负责的态度,率先垂范、言传身教,以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人格给大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大学生专业学习的各个环节,渗透到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各个方面。”因此,高职院首先要注重对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开展相关专业认知学习和思想政治教育培训。要让辅导员了解专业学习和发展的基本方向,使其在日常思想教育工作中帮助学生解决一些学业问题,从而配合专业课教师搞好专业教育;让专业课教师认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和科学性,明确自身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道德的培育者、思想的引导者,既要教书,又要育人,是作为一个合格的专业课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辅导员和专业课教师只有对自己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有充分的认识,才会在行动上全力配合;只有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等有深入的学习和一定的理解,才能将这些政治内容融入平时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指导学生会运用马列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正确认识与看待社会现实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和甄别是非的能力;只有具备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有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才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具有全面的文化知识、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远大的理想抱负。

2.创设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开展思政教育激励机制,搭建协同教育平台。

增强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性,就必须解决好激励问题,建立激励机制,从制度上予以保证,使两者有热情、高质量地参与协同配合,有效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和水平[4]。一方面,高职院要给予辅导员外出培训学习提高自身职业素养的机会,鼓励辅导员报考职业指导师、心理咨询师、人力资源管理师等有助于学生管理工作的职业资格证书。目前,高职院辅导员过多的角色占据了其很大的精力,在完成日常的学生管理事务工作和上级部门下发的各种临时性工作后,很难挤出时间和精力细致地做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只有经常放弃个人的休息时间,才能多和学生交流,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因此,辅导员需要时间去深入学习和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践经验及科学规律,需要通过一些专业的资格培训来提高自身的职业技能。学校可以为辅导员提供一些经费资助辅导员外出学习,对于考取学生工作相关职业资格证书的辅导员提供经费支持和奖励。另一方面,高职院可以鼓励专业课教师担任兼职辅导员或者班主任,为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建立合作通道。目前高职院中还有不少专业课教师,认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该由辅导员、班主任和思政课教师完成,自己只要将教学工作做好即可。某些专业课教师承担班主任工作都是迫于职称评审的压力,自觉主动在课堂外关注学生思想工作的专业课教师不多。专业课教师参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热情不高,既有内在原因又有外在因素。作为高职院教师队伍主力军的专业课教师,和学生接触机会多、途径多,专业课教师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他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性格气质、个人魅力等都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学校对于承担班主任、兼职辅导员工作的专业课教师,可以减少一定的教学工作量或者科研工作任务;对于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取得荣誉,做出突出贡献的老师,要给予表彰和奖励,从而增强专业课教师的使命感。此外,高职院还可以将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协同配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绩效作为评奖评优、职称评定、福利发放、科研立项的重要依据,形成辅导员和专业课教师积极参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良好氛围。

3.建立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信息交流反馈制度,形成协同教育合力。

当前高职院中存在辅导员不了解学生课堂学习的思想动态,专业课教师也不了解学生日常思想动态的现状,学校可以建立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信息交流反馈制度,发挥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合力作用。例如:建立《辅导员随堂听课制度》,辅导员对自己分管班级每个月至少随机听课一次,听课过程中不仅可以对班级学生出勤情况有所了解,而且可以掌握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课后有重点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建立《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联系制度》,通过电话、qq、会议、沙龙等多种形式,辅导员将班级学生的基本情况告知专业课教师,让专业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有重点地针对学生实际情况组织课堂教学,将教书与育人融为一体;专业课教师可以及时将教学过程中发现的学生问题反馈给辅导员,便于辅导员及时处理。在经常性的联系和交流过程中,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可以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加强自身素养的提升,具备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教育能力、科学的研究能力、一定的政治水平,进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

[1]潘丽.高职院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现状及对策研究[D].辽宁:辽宁师范大学,2014.

[2]杨吉.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分析及其对策研究[D].长春:长春理工大学,2013,2-3.

[3]柳海民.教育原理[M].长春:东北师大出版社,2000,56-58.

[4]刘兵勇,齐宁,王雅静.协同论视角下的高校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思想政治教育配合机制探析[J].老区建设,2014 (10),11-13.

本文系2013年度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指导项目《高职院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协同配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编号:2013SJDFDY012。

猜你喜欢

专业课辅导员协同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导入课”在高校专业课实施“课程思政”的实践与思考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服务学习在高职社会工作专业课内实践教学中的探索
协同进化
研究生专业课学分制教学改革探讨
关于大学专业课排座位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