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诊科高危药品安全的分级管理

2015-12-17冯焕村

护理学报 2015年14期
关键词:急诊科药品护士

郭 嘉 ,熊 勇 ,刘 容 ,冯焕村

(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a.急诊科;b.护理部;c.健康管理中心;d.药剂科,广东 广州 510632)

急诊科高危药品安全的分级管理

郭 嘉a,熊 勇b,刘 容c,冯焕村d

(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a.急诊科;b.护理部;c.健康管理中心;d.药剂科,广东 广州 510632)

目的探讨基于卫生部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新标准高危药品分级管理的效果。方法按照卫生部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的高危药品分级管理标准,制定和完善急诊科高危药品分级管理制度和目录;制作高危药品专用标识,建立急诊科高危药品分级安全管理组织,实施高危药品的评审督导等。比较高危药品安全分级管理前后药品管理质量及护士高危药品管理及药物知识考试成绩。结果实施高危药品安全分级管理后30名护士高危药品管理及药物知识考试成绩较实施前明显提高(P<0.05);急诊科高危药品分级管理内容更加完善与细化,管理质量得到明显提高,由原来B级达到A级,顺利通过了三级甲等医院的评审,并得到评委的高度评价。结论按照卫生部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新标准中关于高危药品的管理规定,结合科室具体情况,制定、完善急诊科高危药品分级管理目录和制度,建立高危药品医嘱警示系统,规范使用权限、警示标识、调配、使用,加强培训和督导等,能促进高危药品的安全管理。

急诊科;高危药品;护理安全管理;卫生部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新标准

高危药品是指那些药理作用显著且起效迅速,本身毒性大、不良反应严重、如若使用不当极易发生严重伤害,甚至危及生命的药品。WHO已将高危药品管理列为医疗风险管理的重要内容,高危药品管理不但是卫生部患者十大安全目标,也是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新标准实施细则之一[1],急诊科危急重症患者,多起病急、病情重、进展快,多数患者需要使用高危药品。但是,急诊患者多在护理人员相对不足的非正常工作时间就诊。所以,如何提高急诊护理人员对高危药品的管理和使用水平,是护理管理者应该重视的一个重要课题。根据2011版国家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2年5月广东省卫生厅制定新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我院2012年6月卫生部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经过2年半的实施,急诊科高危药品分级管理由原来B级达到A级,于2014年12月通过三级甲等医院评审。现将我院急诊科基于卫生部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新标准实施细则高危药品分级安全管理实施情况报道如下。

1 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对高危药品管理的要求

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第四章十五节[1],要求医院要采取措施,促进高危药品的安全管理:制定高危药品目录,规定高危药品的确认、使用的地点、标识和储存的方式;贯彻执行该制度或程序;高浓度电解质及易混淆的药品有标识和储存方法;对包装相似、听似、看似药品、一品多规或多剂型药品的存放有明晰的“警示标识”。

2 高危药品安全管理在急诊科的实施

2.1 制定和完善急诊科高危药品分级管理制度和目录 根据美国医疗安全协会 (the Institute for Safe Medication Practices,ISMP)2008年公布的 19类及16种高危药品目录[2]、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学委员会推荐使用的高危药品分级管理策略及目录,同时结合我院高危药品分级管理制度,制定了急诊科2014年高危药物分级目录。新引进高危药品需要经过药事管理充分论证,有确切适应证时才能使用。急诊科2014年高危药物分级目录见表1。

表1 急诊科2014年高危药物分级目录

2.2 制作专用标识及制定安全分级管理模式

2.2.1 高危药品专用标识 按照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学委员会推荐使用,并结合医院情况由药剂科统一制作成不干胶标签贴于高危药品存放处,A级高危药品为红底黑框,B级高危药品为黄底黑框,C级高危药品为蓝底黑框。

2.2.2 高危药品安全分级管理模式 急诊科高危药品管理采用金字塔式的分级管理模式,实行严格的定位加锁管理,每种高危药品有固定的摆放位置,A级高危药品使用高危药品专用袋放置在配药治疗台第1个柜子,B、C级高危药品分别放置在配药治疗台第2个、第3个柜子。高危药品实行专区专柜加锁,不得与其他药品混合存放,以方便临床护士识别与取用。执行人员不得随意改变固定的位置,而且做到标识统一。需要冷藏保存的高危药品配备冰箱,做出明显标识、分类存放[3-4]。急诊护士在执行A、B级高危药品时要用红色警示标识注明高危,双人核对后给药,输注高危药物前后均要用0.9%氯化钠3~5 mL冲管。患者使用高危药物时,床边应挂红色“防外渗”安全警示标识,输注。护士在执行C级高危药品时应进行专门的用药交待,输注高危药物前后均要用0.9%氯化钠3~5 mL冲管。

2.3 建立急诊科高危药品安全分级管理组织

2.3.1 建立急诊科高危药品安全管理小组 建立高危药品安全管理小组,由急诊科护士长任组长,成员有急诊科组长和1名临床药师。其职责是制定病区高危药品的相关管理制度和质量评价标准[5],每季度与对科室的高危药品管理进行检查、考核和评价,并进行持续质量改进。对护理人员进行高危药品的药理知识和管理规定的培训与考核。

2.3.2 设立1名高危药品质控员 由责任心强、临床经验丰富的高年资护士担任管理本科室高危药品的安全管理[6]的质控员。其职责是根据全院高危药品目录,结合科室患者的特点及用药情况,遴选更有针对性的科内高危药品备存品种和数量;对科内护士进行高危药品使用流程的培训与考核;完成科内护士安全用药能力的评估;根据高危药品管理制度进行科内的自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3.3 加强高危药品使用监管 护士摆放高危药品后要用红色警示标志(制作红色“G”的印章盖在输液瓶签上),取药、配药时需2人核对患者、药物名称、用法、剂量、给药途径和时间,不得提前配制,也不得结余,剩余药液按照医疗废物处理。配制A级高危药品时,还必须在“高危药品使用登记本”上做好记录,核对无误后方可配置[7]。输液时在患者的输液架上悬挂红色醒目防药物外渗的标识,随时随地提示护理人员严格交接班,观察患者用药后的反应。

2.4 实施高危药品的评审督导 新标准的三级综合医院评审和传统的评审不同,采用追踪法,注重制度、标准、流程执行的一致性,了解医生、护士对高危药品的安全管理制度、注意事项、不良反应观察、应急预案等的培训和考核是否和制度、流程一致。培训和考核都要有记录,如对高危药物的外渗处理标准流程[8],不但要有制度,护士对如何处理都要熟悉。在2012年准备三级综合医院评审,科室高危药品质控员每周检查1次,按照高危药物管理评分的标准与方法[1]的实施情况进行督导。并对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由管理小组成员进行调查评分,每个项目分值为 0~10分,0~7.9分为 C 级,8~8.9分为 B 级,9分以上为A级,分值越高,管理质量越理想。高危药物管理评分评级标准与方法见表2。

表2 高危药物管理评分评级的标准与方法

2.5 效果评价 (1)根据评审标准制定《高危药品安全管理情况检查表》,从药品目录、专人专册管理、专用标识、不良事件报告及药品管理等5个方面评价及比较高危药品分级管理前后药品管理质量。(2)根据评审标准及相关药物护理学知识,采用自行设计的考试试卷,分为高危药物管理规定、药物知识及给药技术3个部分,分别分值为30分、40分、30分。对科室护理人员进行实施前后考核。考核成绩纳入分析的对象为2012年1月—2014年12月连续3年在急诊科工作的护士,共30名。

2.6 专家评审 2014年12月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时6位专家对我院进行3 d的检查,在急诊科2个半天。根据急诊科制定的制度,系统追踪高危药品,包括3部分:(1)对药物的储存,监测药物治疗进行追踪;(2)检查相关的文件、制度熟悉与实施情况,根据文件、制度的要求,检查医护人员“说的”与“做的”是否一致;(3)审查药品差错、药物不良反应数据。同时,查看现场如病房、输液中心、观察护士给药情况。

2.7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3.1 高危药品安全分级管理前后药品管理质量比较 实施高危药品规范管理前 (2014年1—5月)前共检查 20次。按美国医疗安全协会推荐的高危药品目录16种、专人专册管理1本,专用标识1种、发生不良事件5起、管理质量总评分8分。实施高危药品规范管理后(2014年6—11月)共检查20次,按照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学委员会的推荐,同时结合急诊科高危药品分级管理制度,制定了高危药品目录22种,较管理前更加方便护理人员实施分级管理高危药品;专人专册管理3本;专用标识3种,未发生不良事件,分级管理后管理质量总评分9分。说明实施高危药品安全分级管理后,药品管理内容更加完善与细化,管理质量得到明显提高,由原来B级达到A级,顺利通过了三级甲等医院的评审,并得到评委的高度评价。

3.2 高危药品安全分级管理前后护士高危药品管理及药物知识考试成绩比较 实施高危药品安全分级管理后30名护士高危药品管理及药物知识考试成绩较实施前明显提高(P<0.05),见表3。

表3 高危药品安全分级管理前后30名护士高危药品管理及药物知识考试成绩比较(±S,分)

表3 高危药品安全分级管理前后30名护士高危药品管理及药物知识考试成绩比较(±S,分)

项目 实施前 实施后 t P药物管理规定 16.50±2.23 25.90±3.51 47.078 0.000药物知识 20.80±3.65 34.21±4.25 49.782 0.000给药技术 16.01±3.27 25.01±2.51 43.360 0.000

4 讨论

4.1 高危药品安全分级管理提高了高危药品管理质量 对急诊科高危药品使用环节进行质量控制,通过追踪检查发现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早采取有效措施[9-10]。我科实施高危药品分级规范管理后,科室高危药品管理小组制定了科室高危药品管理规范、科室高危药品目录及高危药品使用指引,按照高危药品分级管理规定,分区存放高危药品,按照A级、B级、C级标识统一,每日专人清点整理,科室高危药品组长每周核查,护士长抽查,提升了高危药品管理质量。高危药品分级管理后,降低了不良事件等问题的发生率,提高了高危药品管理的规范性和用药的安全性,使护士对高危药品储存及给药程序有清醒的认识,利用标识设障管理警示高危药品的使用,创造不容易犯错误的环境。本研究结果显示,加强高危药品分级管理有效提高了急诊科高危药品的管理质量。

4.2 实施高危药品安全分级管理提高了护士高危药品管理和药物知识水平 实施高危药品分级安全管理后,护理人员掌握高危药品相关知识的能力显著提高。通过制定和学习高危药品安全管理制度,利用科室业务学习、晨间提问等形式,促进护理人员理解高危药品药理学知识,加强护理人员高危药品知识的培训与考核,有助于他们掌握高危药品的正确使用,提高对高危药品主要药理作用、注意事项和应急处理措施。护理人员作为药物治疗的直接执行者和观察者,在整个过程中处于第一线,规范高危药品的使用操作流程,强化风险意识,能提高护理人员主动参与安全管理的积极性。有效降低高危药品在管理和使用中的不安全因素[11],减少用药错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高危药品分级管理成为护理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

5 小结

基于三级综合医院新标准急诊科高危药品安全分级管理,从急诊科层面上加强对高危药品分级管理,制定和完善高危药品管理制度和目录、规范高危药品的存储、规范警示标识、加强高危药品使用中的严格查对、加强高危药品的不良反应监测,针对急诊科高危药品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创造了安全的用药环境,提升了急诊科高危药品的安全性,护理人员取、发药更加便捷、准确,促进了高危药品的安全管理,降低了急诊科高危药品用药差错的发生,保证了患者的用药安全。

[1]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S].广东省卫生厅,2012.

[2]Institutefor Safe Medication Practices.ISMP’S List of Highalert Medications[EB/OL].(2008-11-12).http://www.ismp.org/Tools/high-alertmed ications.

[3]金丽萍,王宁宁,永 金.加强病区高危药品安全管理的实践与效果[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6):518-520.

[4]高 彬,杨晓燕,王亚玲.病区护士对高危药品认知现状调查及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4,30(1):60-61.

[5]韦秀芬,李慧敏.产科病区实施高危药品管理的方法与效果[J].护理管理杂志,2010,10(4):291-292.

[6]华旭东,方红梅,马 珂,等.应用PDCA循环实现我院高危药品安全管理[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13):141-143.

[7]朱丽青,沈丽平.持续质量改进在病区药品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学报,2011,18(3A):35-37.

[8]蒋 红,杨晓丽.JCI医院评审标准指导下的护理质量管理[J].上海护理,2012,12(4):88-91.

[9]肖远莉,刘 红,等.品管圈在提高护士对高危药品认知中的应用与效果[J].护理管理杂志,2014,14(2):129-130.

[10]陈 丹,刘圣香.心内科实施药品规范管理的方法与效果[J].护理学报,2012,21(6):35-37.

[11]杨 琼.我院高危药品的规范化管理[J].中国药业,2012,21(16):78-79.

R471;C931.3

B

10.16460/j.issn1008-9969.2015.14.013

2015-02-06

郭 嘉(1971-),女,山东高密人,本科学历,主管护师,护士长。

熊 勇(1975-),女,湖南怀化人,本科学历,主任护师,护理部主任。

江 霞]

猜你喜欢

急诊科药品护士
是不是只有假冒伪劣药品才会有不良反应?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急诊科抢救脑出血患者的护理应用
药品采购 在探索中前行
药品集中带量采购:谁赢谁输?
急诊科护理安全管理的探讨
风险管理在急诊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