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林朝慧和她的“中国梦”
—— 记湖南科技大学外籍教师林朝慧

2015-12-17周文革

国际人才交流 2015年12期
关键词:中国梦湖南大学

文/周文革

林朝慧和她的“中国梦”
—— 记湖南科技大学外籍教师林朝慧

文/周文革

美籍教师林朝慧(前左二)参加会议

“下面有请林朝慧为大家演唱《祥云浮现》,大家欢迎。”

这是第三届中国(湘潭)齐白石国际文化艺术节开幕式上的一个镜头。主持人的声音刚落,只见一位金发碧眼的美女款款走向舞台中央。她端庄大方的仪态、字正腔圆的发音,艳惊四座。这个名叫林朝慧的表演者就是2010年9月以来就一直在湖南科技大学任教的美国籍教师Caroline Mary Botsford。

为什么取“林朝慧”这样一个有浓郁“中国味”的名字?这可是她最得意的成果——“林”的发音与她的英文名后半部分相近,“朝”代表她出生在月落日出之时,“慧”则是她一个要好的中国朋友的名字。林朝慧一直很主动地向大家介绍自己的中文名字,也很喜欢大家叫她的中文名字,这让她觉得与中国更亲密。

来中国生活是她的梦想

林朝慧年轻的时候学的是法律,但同时对中国的易经八卦也感兴趣,她说那简直就如同一道道数学题,而她从小就对数学有浓厚的兴趣,因为法律跟数学一样,都要求有很强的逻辑性。她无法想象一个在几千年前就创造了易经八卦的国家是怎么样的,而她也一直认为中国是个很遥远很神奇的国家。

2008年,当她知道湖南科技大学需要聘请外籍教师的消息后,她马上提出申请,并且踏踏实实地用了一年半的时间来学习中文。“我的汉字写得很好。”林朝慧夸耀道。在她的“作业本”上,满是简单的笔画、音调、文章的拼音标注、花花绿绿的“中英结合”笔记。结业后,林朝慧还主动请求在纽约国际中心教中国学生英文,她得意地说这是“教与学的两全之计”。

2010年,她如愿踏上了中国的国土,进入湖南科技大学担任一名外籍老师。虽然她的中文功底还稍欠火候,但是丝毫不影响她的工作和生活热情,课堂上请学生到黑板上解答问题,她一边招手,一边说:“你来、你来、来”;遇到说话缺乏信心、声音很小的学生,她便假装听不见,一遍一遍调皮地说:“听不见,听不见,我听不见”,惹得学生自己也不好意思地笑出声来;她也是校区菜市场的常客,店主很想与她交流,但碍于语言障碍,双方经常要“胡搅蛮缠”般比画一番才能互相理解。交流多了,店主们都习惯并喜欢上这位“外国顾客”,每次都会亲切地向她打招呼。

在校园里经常会看到这样的场景:一位金发碧眼的“年轻老太”, 骑着中国上世纪80年代流行的“二八式”自行车,戴着粉红色的时髦半框眼镜,穿着富有中国特色的花裙,穿梭在湖南科技大学的校园里。遇到路人,一会儿说“hello”,一会儿又用带着“洋味”的口音说“你好”;不管你的英语是流利还是蹩脚,只要你和她打招呼,她都会停下来,饶有兴趣地做自我介绍,告诉你她来自哪里,来中国的时间以及其他的基本情况,精神抖擞,声音洪亮,有着强大的气场,还会在结尾处说几句简单而又美式的中文……这样的场景,许多老师和同学都不陌生,看外表,她是一位外国学者;看行为,她却又像一个咿呀学语的小孩子,眼里和心里流露的是满满的好奇和兴奋。

对中国的兴趣,林朝慧远不满足于在湖南科技大学几千亩的校园里。在她的宿舍里,整洁的墙面上挂着各种地图,世界的、中国的、北京的……其中最大的一张地图就是中国地图,上面很多地方用红色的笔作着各种标识。她的兄弟姐妹分别在不同的国家生活,她时常凝望世界地图,想着许久未见的亲人;而向朋友介绍时,又会美滋滋并富有耐心地告诉你什么时候去过什么地方、那里有些什么故事或者认识了什么样的人。走进林朝慧的宿舍,俨然进入了“中国馆”。蜡染、剪纸、大红灯笼、龙纹笔筒、笔墨山水画、手工编织等大小物件错落有致。每一样东西都是她旅游时候带回来做纪念的,只要你有耐心听,她可以“喋喋不休”地讲下去。

一场视听盛宴的课堂

林朝慧的戏剧课上,她会用独特的魅力感染学生。课前,她会花大量的时间搜集材料,制作整理课件,思考如何讲解背景知识、如何帮助学生分析人物关系、判断人物性格、理解人物情感等。课堂上,为帮助学生了解情节的发展和人物的心理,林朝慧又会展示她的表演天赋,将情节细致传神地表现出来。她的表演夸张却又细微,表演出的各类人物有血有肉,往往令学生捧腹的同时又叹服不已!林朝慧习惯大胆率真地表达自身想法,她总会鼓励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教学生独立思考并用新的视角去认识社会,让学生感受到英语是一门有生命力的沟通语言,感受到英语独特的奥妙和张力。

音标课上,林朝慧用自己独创的“美式拼音”讲解发音方法、要领。如何区分“wander”和“wonder”, 如何听出美国各地口音……这些问题看似微小,但林朝慧的分析却是妙趣横生。她经常用歌曲的形式把一个个枯燥的音标唱出来,歌剧、说唱、流行曲时常在教室里飘荡。如果有学生发音不规范,就会受到林朝慧的“特殊照顾”:一遍一遍有针对性地夸张地练习。学生一致用“疯狂”来形容林朝慧的课堂,因为学生必须高度集中注意力,思维稍微开一会儿小差,就很难跟上林朝慧遍及全教室的“凌波微步”以及生动活泼的肢体语言了。

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

然而对于如此“疯狂”的课堂,“接受是需要过程的。”林朝慧深有感触地说。教学伊始,学生并不能完全适应她的“疯狂教学”,本应双向互动的课堂成了她的“独角戏”。林朝慧分析后,向学生发出一封“邀请函”:每三位同学一组,定期到自己宿舍进行交流,话题自由。除了备有丰富的食物,林朝慧还按中国的习惯准备了茶叶。学生一进门,她便用中文说:“喝茶吗?” 林朝慧经常说:“我喜欢我的学生,因此我得让学生先不怕我。”

与学生打成一片的林朝慧,对待学生的学习,却是异常严格。戏剧课的期末考试不仅有笔试,还要求学生分组表演。五个班总共近20个组,考试前她一组一组地耐心指导。平时如果有学生参加演讲比赛,每次请教她的时候,她都会倾囊相授,细心严谨地指导学生修改稿件,一句一句地示范演讲,帮助学生琢磨语调的起伏变化。

正因为她对学生的热情关怀,林朝慧曾婉言拒绝过南京大学、中南大学的任教邀请。提起学生,林朝慧眼睛里总是流露出浓浓的依恋。在她眼里,“湖南科技大学是个小世界,像家一样温暖,学生们有的来自农村,有的来自城市,从他们身上,我能看到丰富的生活元素,与他们交流让人享受。”

不仅在学校,在校外同样能感受到林朝慧的热情。2013年12月12日, 林朝慧从100多名在潭工作的外籍专家中脱颖而出,荣获湘潭市第二届“莲城友谊奖”。在此之前,林朝慧还曾荣获“湖南省特聘外国专家”称号。

林朝慧曾说:“我留在湘潭越久、留在湖南科技大学越久,扎根越深。”的确,正如开头的那一幕,林朝慧在中国这个大舞台上放飞了她的热情与梦想,给我们留下了深深的印象……(作者单位:湖南科技大学)

猜你喜欢

中国梦湖南大学
Indoor orchids take the spotlight
“留白”是个大学问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三线建设在湖南
岁月
美媒:非洲人欲在华追求“中国梦”
湖南童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