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田径竞技运动后备人才培养现状研究与分析①
2015-12-17朱芸亿
朱芸亿
(南通大学 江苏南通 226019)
梁启超先生曾说过:“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弱则国弱”,可见国家的兴衰在于青少年,田径作为历史最为悠久的运动项目,其发展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体育运动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在现代竞技比赛中素有“得田径者的天下”之说,而田径竞技运动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在于对青少年的培养,因而后备人才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更凸显了研究的重要性。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淮安市田径竞技运动后备人才培养现状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该通过网络检索和走访获得了相关资料,为该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1.2.2 专家访谈法
走访淮安市相关责任人,询问相关问题。
1.2.3 数理统计法
运用SPSS17.0、EXCEL软件对所采集的数据进行科学分析。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淮安市田径竞技后备人才现状
在对淮安市少体校的走访中了解到,淮安市各年龄段的青少年运动员分布平均,随着年龄增加,各年龄段人数逐渐增长,形成了年龄结构较为合理的后备人才梯队。从表1可以看出,淮安市较强的项目主要是中长跑、竞走、跳远。
2.2 淮安市田径教练员队伍现状
教练员在运动训练中起主导作用,在训练竞赛中至关重要。
2.2.1 教练员的年龄及教龄结构
根据调查可知,淮安市田径教练员主要集中在31~40和41~50这两个年龄段,教龄大多在11~30年。各年龄段各有分布,可以形成良好的传、帮、带的作用,因此淮安市田径教练员年龄结构较为合理。
2.2.2 教练员的学历、职称及运动经历情况
数据显示,在表2被调查的17名教练员中,大多数为大专和本科学历,硕士以上学历的仅有1人,仅占5.89%。从职称情况看,高级职称的仅占17.65%,这与近几年淮安市田径水平下降,运动员比赛成绩差,输送优秀运动员进入专业队人数少有着直接关系。
2.3 淮安市田径竞技运动管理现状
2.3.1 田径竞技后备人才的选材
从对教练员的采访和走访中发现,淮安市田径教练员主要通过观察运动员的身体形态,等一些指标进行选材,以“经验选材”为主。只有少部分教练会根据运动员的身体形态测量结果进行科学选材,反映了教练员对选材的科学性认识不足,这样往往会造成对运动员选材把关不严、选材不当,运动员成才率难以得到保证。
2.3.2 周训练的次数和每次训练课持续时间
对少体校教练员和相关负责人的走访中得知,运动员每天保证训练量和训练强度,在10~12次的约占调查的68%左右,这说明淮安市田径运动后备人才的训练次数、训练时间基本上能得到保证。
2.3.3 训练中负荷量与强度及训练后恢复关系的处理
调查发现:有47.06%和35.29%的教练员是根据个人的训练计划和运动员的感觉来确定负荷的量和强度,而根据一些客观指标的教练员仅占17.65%。缺乏生理生化指标监测等现代科技手段的介入,也说明了在日常训练中缺乏合理、科学的指导。调查显示淮安有52.94%的教练员在训练后由运动员自行放松,还有29.42%的教练员没有采用任何放松手段,训练完毕后即解散,说明训练后的恢复并没有引起淮安市田径教练员的重视,恢复训练课未能很好的纳入到训练计划中。
表1 淮安市青少年田径项目人数分布(n=64)
表2 教练员学历、职称及运动经历(n=17)
表3 训练中负荷量和强度及训练后恢复关系的处理(n=17)
2.3.4 运动训练计划的制定和执行
经过调查可知,制定多年和全年训练计划的教练员的比例仅为17.65%和11.76%,缺乏对运动员发展的总体目标和规划,训练过程缺乏连贯性和阶梯性,教练员和运动员都看不到未来,必然会影响训练热情和积极性。从表3得知,70%的教练制定训练计划并严格执行,但仍有少部分教练员未能执行,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训练课的质量和效果难以得到保证。
2.3.5 运动员竞赛情况
比赛是对教练员执教能力和运动员刻苦训练成果的展示舞台,也是运动员积累比赛经验,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的重要途径,运动员在比赛中实现自我超越,在比赛中实现人生价值。通过调查和访谈发现,淮安市田径运动员每年参加比赛次数大约为5~6次,其中省级比赛约2~3次,其它为市或县级比赛,运动员参加的比赛级别较低、水平差,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运动员的发展。
2.3.6 场地设施以及经费情况
经过对少体校相关负责人好教育局的了解可知,经费来源较单一,场地、器材也不能完全满足训练的需要。要想保证训练达到预期的训练效果,没有充足的训练经费和优良的场地器材同样不能完成训练计划。
淮安市的田径竞技运动后备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训练的经费大部分是完全靠拨款,经费来源单一,造成训练经费不足,影响田径后备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通过访谈发现,部分县、市由于经费的不足导致运动员训练场地及器材设施得不到保障,影响田径运动员的训练。
3 结语
目前,淮安市田径竞技运动后备人才培养仍存在很多问题,不仅田径运动员整体竞争实力不强和参赛能力比较弱,而且教练员的整体综合素质仍需要提高,一部分教练员在处理负荷的量和强度是有一定的盲目性、主观性,缺乏客观指标的指导。淮安市在田径竞技运动后备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训练的经费大部分是完全靠拨款,经费来源单一,造成训练经费不足,影响田径后备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为了能使淮安市田径竞技运动快速、高效地发展,就需要不断改善目前在后备人才培养上存在的问题。首先,教育部门、体育部门以及市领导要重视竞技体育的发展,省市行政机关要加大田径后备人才培养的扶持力度,同时体校和训练队自身要拓宽经费来源。其次,组织教练员进行必要的培训,确保教练员的专业素质水平符合要求,合理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进行训练。再次,相关职能部门要不断完善竞赛体系,创造更多高水平的比赛。淮安市田径竞技运动后备人才培养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多方面的配合与协调,只有这样淮安市田径竞技运动才能健康、快速地发展。
[1]穆林.转型时期吉林省田径竞技运动后备人才培养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
[2]邵夏,许小部.苏州市青少年田径运动员后备人才现状初步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25):161-162.
[3]尹力波.河北省田径运动后备人才培养现状与发展对策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7.
[4]辛飞兵.赣州市田径运动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研究[D].赣南师范学院,2010.
[5]焦建军,邱娟.陕西省田径后备人才培养现状调查及发展对策研究[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9(1):105-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