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短缺”与“幸福”内在逻辑联系之分析

2015-12-17朱林

企业导报 2015年23期
关键词:幸福逻辑

摘  要:本文从幸福的构成要素、幸福的自我意识以及幸福的自然与社会环境三个方面,对“短缺”与“幸福”内在逻辑联系作了理论上的深刻分析,为幸福理论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

关键词:幸福;短缺;逻辑

“短缺”本身不用过多的解释,其实是可以望文生义的。“短缺”首先具有经济学的意义。如果一种商品发生短缺,其价格就会升高。就是俗话说的“物以稀为贵”。在历史上,先哲们也自觉或不自觉地将“短缺”变为一种生活智慧。如“满招损,谦受益”之类。“谦”其实就是为人低调,就是一种“短缺”。另外,像“生于忧,死于奢”之类的民间格言,也或多或少都与“短缺”相关。   其实,“短缺的意义远不止这些,它直接关系到我们生活目的所在,直接与幸福密切相关。因此,研究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可以大大提升人们幸福的自觉意识。

一、“短缺”与幸福的构成要素密切相关

(一)“短缺”与“快乐”的关系。应当说,追求快乐近似人的一种本能。正像边沁所说的:“自然把人类置于两位主公——快乐和痛苦——的主宰之下。只有他们才指示我们应干什么,决定我们将要干什么。是非标准,因果联系,俱由其定夺。①。所以,作为人们生活所追求目的的幸福来说,那也一定和快乐紧密相连,绝没有谁会把没有快乐或者痛苦作为幸福来追求的。因此,说快乐是人们幸福感的基础所在,是一点也不为过的。

不过,即使如此,“短缺”此时也与快乐随影随行。譬如:我们说一个人快乐,并不是指他持续的情绪高涨的亢奋状态,一个感觉自己幸福的人也会有情绪上的起伏,只是他在快乐的时候,这种快乐情绪占了主导地位,其余的负面情绪占了次要地位罢了,而且,正是这种负面情绪起了一种心理调节的作用,它相当于一种小插曲,使得人的快乐情绪更加有高有低和谐地展现出来。试想,如果只有一种快乐情绪的持续亢奋,那不就象一首没有韵律的乐曲吗?所以,“短缺”以负面情绪的形式,在此时适时地表现自己,这种作用实在是维妙维俏,尽管它所起得只是一种配角的作用。明白了这一点,对人们在追求幸福时,自觉适度地掌控自己的快乐情绪是有很大的帮助的。人们有时为什么会乐极生悲呢?就是因为没有控制好以“短缺” 形式出现的负面情绪与快乐的关系,把快乐的神经绷得太紧了,最终导致了配角与主角的颠倒,幸福就转化为不幸了。

(二)“短缺”与“价值”的关系。对于人类来说,追求幸福,决不是一个快乐那么简单的。譬如,对于一个小偷来说,可能他在偷窃得手的时候也会引发其内心的快乐。可这种快乐对于社会来说又有何意义呢?不但没有意义,反而有害。可见,类似小偷偷窃得手的快乐,是一种价值虚无的快乐,绝对称不上 是幸福。可见,幸福是与价值或意义密切相关的,价值应该是人们幸福感的内容所在。如果人类的幸福感缺乏价值或意义的话,那就和动物吃草料所引发的快感相差无几了。事实上,正是由于人类的幸福感有了价值的因素,才使得人类的幸福感大大超越了动物界的幸福感,大大超越了需求满足(快乐)和逃避痛苦的自然法则。

与快乐相似,、“短缺”与“价值”也是相伴相行的。人类的幸福感既然包含了快乐和价值,那么,这两者之间由于其特性不同,必然会发生矛盾。譬如,如果我们只顾快乐,而不顾价值,就立即会陷入上面说的那种价值虚无的快乐,那不 是真正的幸福。而反过来,如果我们只顾价值,而不顾及快乐,那么也会陷入另一种理论上的荒谬,即得出痛苦等于幸福的荒谬结论。因为追求价值就必然会限制快乐,而限制快乐又必然会引发痛苦,这么一来,如果人类追求价值的话,就只有引发痛苦,这么唯一一条出路了,这显然是荒谬的。

在快乐和价值的关系上,正确的做法是,我们可以把快乐看成是一种当前的幸福,把价值看成是一种未来的幸福。当我们在享受当前的幸福(快乐)时,应该反思一下,它是否符合我们更远的价值目标也即我们未来的幸福,而不要陷入那种价值虚无的境地,因为更远的价值目标可以帮助我们获得更大的快乐和幸福,而只顾眼前,不顾未来只会剥夺我们获取更多的快乐和幸福。同样,当我们在追求未来的幸福 (价值)时,也不妨碍我们享受当前的快乐时光,因为我们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不断地获得快乐,反过来也可以加深我们当前所从事的事情的意义。这样,才能使两者形成一种良性互动的关系。

但即使是这样,人类的幸福感仍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完满,自始至终都会留下缺憾。譬如,一位追求职业幸福感也即职业价值目标的人,必然要付出其脑力和体力上的幸劳,而且随着价值目标的增高,其付出的也会增多,如果追求一种崇高的幸福感也即崇高价值目标的话,有时甚至还会付出生命的代价。可见,快乐和价值的良性互动是相对的,而两者之间这种冲突,却具有一种绝对意义,这也就使得古代先哲们为什么发出“鱼和熊掌不可得兼” ②的感慨。这也就是为什么说“短缺”与“价值”也是相伴相行的由来,这或许也就是人类在幸福感方面的一种摆脱不了的宿命吧。

(三)“短缺”与“自由”的关系。自由是构成人类幸福感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幸福是否能够持续和长久。譬如:对于一个爱好写作的人来说,创作本来是一件既快乐又有意义的事,从中可以获得许多幸福感。但是,如果这种创作变成了类似命题作文的话,那么这种幸福感就会减少一些,而如果有人强迫他每天必须写十小时,很可能幸福感立刻就全部消失了,很显然,之所以其心态前后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就是因为开始其心灵是自由的,到后来则受到了束缚,不自由了。③可见,即使有了快乐和价值,但少了“自由”,幸福还是不全面的,自由应看作是人们幸福感的一种积极的外在形式。

“短缺”也与“自由”有着内在的逻辑联系。人类的幸福感一类的感觉如舒适、安逸等,其实属于一种动态的感觉,而不是一成不变的。如果一个人舒适得太久了,舒适对于他来说也就不存在了,如果一个人安逸成了他一成不变的习惯,那么他在安逸当中也就很难找到最初的那种幸福感了。人类幸福感这一类的变化有点和“审美疲劳”的感觉相似。人类之所以会在幸福感方面发生“审美疲劳”,就是因为“自由”在其中“作祟”, “自由”经常是悄无声息或在人的不知不觉当中“溜走”或“挥发”,一旦这种情况发生,幸福感马上就会面临“危机”。

人类这种天生的感觉使得“自由”和“短缺”永远保持一种随影随行的关系,“自由”在幸福感中实在是太活跃了,人们到手的幸福感由于它的活跃,有时一下子就会变得面目全非,使得人类的幸福感永远成为了一种“稀缺资源”。这就不难理解,这个世上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人发出“幸福到哪里找?”的感慨了。为了开拓这种“稀缺资源”,人类甚至不惜虚构了许多现实中并不存在的乌托邦来满足自己的虚幻精神需求。当然,人类在这其中也有不少手段高于目的地方,为了追求那种乌托邦的幸福感,现实的目标不可达到能,但却在追求过程中创造出了不少经典的文化作品。

二、“短缺”与幸福的自我意识密切相关

“短缺”也与幸福心理学密切相关,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短缺”与幸福空间的关系。幸福就其客观内容来说,其实一点也不短缺,但考虑到幸福的客观内容只有被人主观意识到,才能转化为真正的幸福这一事实的话,那么幸福依然还显得是相当稀缺的。

譬如,就每一个具体的人来说,他每天活着这么一件再简单不过的事实,就可以成为他幸福的客观内容。但遗憾的是,在现实生活中,只有极少数的生活智者才会意识到这一点,才会在每一天的平常日子里去细细体会生活中的微小幸福,从而把每天都过得快快活活,乐乐呵呵。相反,生活中的绝大多数人都会把满足一定的条件以后的生活才视为幸福。如,有许多人认为,只有挣足够多的钱,以便买大房子和好车子,这之后才算幸福。这样的话,在条件满足之前的生活当然是算不上幸福的了。而且,由于他们把满足条件作为生活追逐的唯一目标,即使达到目的以后,经过短暂的欢乐,他们发现自己又陷入了空虚,又感觉不到幸福了。这样,幸福对他们来说,永远都会显得短缺。

生活中还有不少人不是把每天活着当成是幸福,而是把生活中的一些特定时刻来当成幸福。④如,“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只有在这样的时刻,才算得上是幸福,生活中其他绝大部分时候他们都意识不到幸福。这样,幸福的空间就大大被他们人为地压缩了。所以,正确地把握好“短缺”与幸福空间的关系,就可以大大帮助人们将更多幸福的客观内容自觉转化为幸福的感觉,对生活有相当大的理论指导意义。

(二)“短缺”与心理参照系的关系。即使是普通的的人,一般也大都经历过这样的心理体验。当自己健康时,不会怎么觉得健康是一种幸福,但一旦生了一场大病,就会觉得健康万分可贵。平时人们也一般不会去掂量生命之重,但一旦身边有非常熟悉的人去世了,马上就会感觉到一个人好好活着就是幸福。人们这种感觉幸福的特征,说明了一定的心理参照系可以大大增强人们对幸福的自我意识。如,经历过失眠的人,会觉得睡个好觉就是幸福,有过直接或间接的战争经历的人,会觉得生活在和平环境中万份幸福。如此等等,一定的的心理参照系,可以给自己找出无数多的幸福的理由来,人们对幸福的自我意识也会增强和自觉许多。幸福感的这一特点,恰恰从理论上进一步说明了幸福与短缺密切相关。健康(幸福)是因为有了生病(短缺)这一参照系。和平(幸福)是因为有了战争(短缺)这一参照系。可见,尽管幸福看起来是那么的阳光灿烂,但短缺始终像影子一样与它相伴相行。这就提醒人们,不要等到不幸的降临,才恍然大悟,原来还有那么多的幸福没有好好珍惜,而是要充分利用自己(直接)和别人(间接)的生活经历,作为一种心理参照系,好好体验自己身边的幸福,好好珍惜自己当下的幸福。中国的老人大多喜欢提醒年轻人 “身在福中要知福”,就是因为这类老人在他们的漫长的生活阅历中,曾经经历太多的不幸,有过太多的“短缺”。所以他们才会觉得幸福来之不易。

(三)“短缺”与幸福的时态特征的关系。幸福有一个与众不同的的特点是,它往往由每个人的具体感觉所决定。脱离了人的具体的感觉,就没有什么幸福可言。这个特点就决定了幸福的时态特征是现在进行时。一个人其实是生活在当下的,他过去可能会有过许多幸福,但这些过去的幸福并不能代替他当下的幸福。即使他通过回忆过去的幸福获得了幸福感,但这种幸福感也是当下的幸福,过去的幸福是一去不复返了,因为他永远只能活在当下。同样的道理,当下的幸福,也是转瞬即逝的,也会成为过去的幸福。因此,幸福不是一成不变的,不要幻想有那种一劳永逸的幸福。这就是说,如果人们想要追求将来的幸福的话,那就一定要通过自己的不断地创造来获得新的幸福,一种有创意的生活理念才能帮助人们获得源源不断的幸福感。真正的生活的智者能时刻体验到生活的甜美和幸福,并将这种美好的感觉又融入到新的生活中去,如此良性循环,不断地去创造新的幸福。

幸福的时态特征的告诉我们:过去的幸福不可重复,将来的幸福又要靠我们不断地创造来获得,这就决定了,幸福永远会和短缺相关联,在人们眼中,幸福永远会是一种“稀缺资源”。所以,一个人积累一定的生活智慧是非常有必要的。对于愚蠢的人来说,幸福很有可能成为他生活中的一种温柔的陷阱,一旦进去了,就不想动弹,幻想幸福会天经地义的延续下去,到头来毁了自己的生活。生活中,人们常把幸福和“勤劳”的美德联系在一起,其实是非常符合生活逻辑的,因为“勤劳”的美德就意味着不断地创造。

(四)“短缺”与“惜福”、“感恩”的关系。如果说,东方文化在幸福方面给人的智慧是“惜福”,那么西方文化在这方面更多的是教人“感恩”。 ⑤“惜福”好理解,就是教人珍惜幸福。珍惜幸福是东方色彩非常浓厚的一种幸福文化。它时刻提醒人们幸福来之不易,无论何时何地都应万分珍惜才对。其实,幸福确实有一点像经济学理论中的“边际效应”。当你吃第一个饼时感觉特别香,第二个、第三个感觉还行,吃到第五个就腻了。所以,你珍惜你已经获得的幸福,才会真正懂得幸福,才不会把人生某一时刻的幸福当成终点,才不会陷在幸福审美疲劳的怪圈中。从这个意义上说,珍惜幸福与短缺有一种内在的逻辑关联,“惜福”就是使人心理上“制造”一种幸福的短缺,即不把幸福看得过于圆满,以给未来的幸福腾出更多的空间,获取更多的幸福。而西方的“感恩”与东方的“惜福”其实有异曲同工之妙,“感恩”的人其实是深刻地理解了幸福与短缺关系,一个人获得幸福离不开其他人的帮助,,自己获得幸福后,这种幸福还不是圆满的,还是有短缺的。所以一个懂得“感恩”的人其实就是不会让幸福到他自己这里为止,而是要将幸福的感觉可持续地传递下去,所以,懂得感恩就能够使人自觉自愿地回报社会、回报他人,有感恩心理的人对幸福的自我意识无疑拓宽了许多。

三、“短缺”与幸福的自然和社会环境密切相关

就一个人的幸福感来说,就不仅仅取决于他的自我意识,而且还和他所处的自然和社会的环境密切相关。而 “短缺”与幸福的关系,也与这种幸福的环境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

(一)“短缺”与自然环境的的关系。这次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将生态文明建设列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当中,这是一种文明的进步。人类与自然有着本质的联系,人类本身也就是自然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此,保护好自然,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对提升人们的幸福感有着根本性的影响。实际上,和谐社会的建设不仅仅是解决社会的“公平”和“公正”问题,它还有一个人与自然的和谐问题。试想,如果在一个空气不洁水不净的糟糕的环境中生活,那么即使生活再富裕也毫无幸福感可言。而且,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如果它的环境在我们这一代人手里毁坏了,那么我们后人的幸福感又从何而来?所以,说自然环境对人的幸福感的影响应当是起一票否决的决定性作用,一点也不为过。从理论上说,所谓的后现代化,主要就是要看人们的生存环境对提升人的幸福感起到了多大的作用,主要就是要防止人们的生存环境造成对幸福感提升起负面作用,甚至将幸福感归零的一种极端短缺的糟糕局面出现。

(二)“短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短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正向影响。所谓正向影响,是指社会环境对个人幸福感的影响是增加的。“短缺” 与正向影响的关系微妙之处在于:一个人的幸福往往不仅仅取决于自己,还要取决于环境和取决于别人。一个人如果仅仅自己幸福,而他周边的人都不幸,那么他的幸福也会大打折扣,所以这种幸福是不圆满的,是有缺陷的。譬如:如果一个人自己率先富裕起来了,他首先可以获得一种生存无忧的幸福感,但这是一种层级较低的幸福感,不仅如此,如果他周边都是一些没有解决温饱的人群的话,那么他还要为他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担忧,还可能随时接受别人仇富的目光。这样,这个人的幸福感觉是极为有限的。为了避免这种幸福的“短缺”。此人在自己率先富裕起来了后,就应充分利用自己所能,带领周边的人群走共同富裕的道路,这样的话,就会给他带来安全感提高和受他人尊重的幸福感,就会大大提高了他的幸福感的层级。因此,在人与人相互交往时,要想使自己的幸福感正向增加,要想避免幸福的“短缺”,就要学会和别人分享幸福,即自己追求幸福的同时,也帮助别人获得幸福。所以说,正确理解了“短缺”与正向影响的关系,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这就是生活的辩证法,有的学者甚至将此上升到了人生意义的高度。

“短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表现的第二个方面是反向影响。所谓反向影响,是指社会环境对个人幸福感的影响是减少的。“短缺”与反向影响的关系是非常明显的,这两者关系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反向影响造成幸福感所谓的绝对“短缺” ,即将人的幸福感减少到一直归零。如“天灾人祸”就是如此。“天灾”是指人们的意志所不能把握的,一些突发的偶然因素对人们幸福感的剥夺直至归零。“人祸”是指因人为因素所导致的对人们幸福感的剥夺直至归零。这就说明,人们的幸福感有时是非常脆弱的,人们平时就应倍加珍惜,如果说,“天灾”有时是不可预测 、不可抗拒的话,那么“人祸”就应该时刻警惕,尤其是避免犯那种“一票否决”、不可挽回的错误。

第二种情况是反向影响造成幸福感所谓的相对“短缺”,如涉及到“公平”和“公正”问题。“公平”和“公正”对人的幸福感影响极大。譬如,一个社会如果贫富差别越悬殊,越缺乏“公平”,就越会在人们心理上产生不平衡,社会也越缺乏稳定,也就会导致人们幸福感的相对短缺。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创建和谐社会能最大抵消这类影响。

以上从三个大的方面对“短缺”与“幸福”的内在逻辑联系作了一个粗浅的分析。当然,这两者的关联可能远不止本文所述,但我坚信,本文的这种研究仍然可以为今后幸福理论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提供一些新的思索。一句话,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和研究幸福,既有助于丰富幸福的理论体系,也符合生活本身的辩证法规则。

参考文献:

[1] 孙迎著:《幸福论》,人民出版社2004年9月版,第65页。

[2] 《孟子。尽心篇》。

[3] 泰勒.沙哈尔博士著:《幸福的方法》,当代中国出版社2007年10月版,第47页。

[4] 朱林著:《幸 福 的 哲 学 新 思》,《江西社会科学》杂志,2009年,第6期,第57页。

[5] 索晓伟著:《与幸福相随》,中国华侨出版社2009年1月版,第19页。

猜你喜欢

幸福逻辑
刑事印证证明准确达成的逻辑反思
逻辑
创新的逻辑
民事推定适用的逻辑及其展开
父母的神逻辑
为了“幸福”的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