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俗体育教学与社区体育的互动研究

2015-12-17万玉文

企业导报 2015年23期
关键词:社区体育互动研究

万玉文

摘  要:民俗体育教学与社区体育发展之间具有相互影响、渗透的作用,民俗体育教学不仅需要从科学理论研究的层面深化发展,同时还应积极参与实践,通过与社区体育相结合不断促进民俗体育文化的创新。本文从民俗体育教学及社区体育的概述着手,通过对二者进行分析提出构建民俗体育教育与社区体育互助、互利、互惠的互动机制,从而实现二者的积极互动并促进民俗体育教学的深化发展与改革,旨在为高校民俗体育教学工作的良好开展以及社区体育的长期发展提供可借鉴价值。

关键词:民俗体育教学;社区体育;互动;研究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体育强国也成为了我国重点建设的方向之一。民俗体育教学及社区体育作为促进我国体育事业建设发展的重要内容,积极研究二者的互动性发展,并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根据各地社区的具体情况,构建促进二者互动发展的机制具有重要作用,大力发展社区体育活动能够促进民俗体育教学工作的改革,反之,民俗体育教学的完善发展也能够为社区体育提供更好地指导与支持。

一、民俗体育教学与社区体育概述

(一)民俗体育。民俗民间体育包含了民俗体育以及民间体育,一般指的是由人民创造,且通过人民进行传承与传播,结合了人民的日常生活习惯与传统习俗的一类有固定模式的生活化的集体体育活动。民俗民间体育不仅是一种传统的体育文化,同时也是一种传统的生活文化。作为我国社会体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民俗民间体育拥有十分丰富的内容,并且其活动形式具有多元化的特征[1],并且其中大部分活动项目所受场地与器械的限制较小。而作为教学课程的民俗民间体育,其所具备的大众化的娱乐性与游戏性等的特征为学校体育课程也提供了新的生机。

例如,我国已有27 个省进行了柔力球运动的普及与教学工作,在全国有180万人左右参与可柔力球运动,这项运动已成为我国传统民间体育的象征符合与文化代表之一。在08年北京奥运会的宣传片、各地的民俗文化、社区民间体育活动及跟雷大型体育赛事的开幕式中,均可发现柔力球运动的身影。

(二)社区体育。社区体育一般指的是成年人为了加强自身体育素质,通过一定的器材或身体运动来获得健美乐的社会现象。社区体育是全民运动的一类重要载体,其具备了娱乐以及健身等多重特点。然而,目前我国的社区体育活动也表现出了在具体的开展过程中的复杂性。社区体育活动对内容的选择与参与人员的主观意愿均难于集中统一。第一,社区体育活动作需要有针对性的研究与分析才能真正地形成社区体育活动的氛围,树立正确的服务于民的观念。第二,为通过社区体育活动来帮助民众有效地达到强身健体与娱乐身心的作用,就需要科学地针对运动强度、运动负荷以及运动时间等方面进行指导。

二、民俗体育教学与社区体育互动机制的构建

民俗体育教学与社区体育共同具有的社会性、文化性等特征,使得二者具备较好的互动发展的基础与可能,构建民俗体育与社区体育互助、互利、互惠的互动机制对于二者各自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及意义[2]。

其一,从互助的角度出发,民俗体育教学可利用与社区体育组织进行互助合作,以改进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工作。在民俗体育教学中,体育专业的师生可在节假日或周末进入社区体育活动组织,为其提供指导等服务。这样有助于加强师生对于社区体育活动中所需的体育专业知识的理解,并可为长期的民俗体育教改提供必需的实践参考与理论基础。同时,社区体育各项活动的组织开展在高校师生的协助与规范指导下也能够更加科学、合理,从而更好地满足社区居民参加体育活动、促进身心发展的需求。其二,从互利的角度出发,体育院校也同样具备着大学使命理念,其中包含了教学工作、科学探索以及社会服务这方面的内容。而教学与研究以及社会服务等工作均与大学生的职业发展与体育为社会、大众所提供的服务紧密相关。各地省市社会体育管理中心所承担的为社会服务、为人民服务以及加强体育发展等责任具备着一定的相通性,而这相通性即是民俗体育教学与社会体育管理中心之间进行互动与协作的前提与基础。首先,各省市社会体育管理中心的下属协会可根据各院校的体育专业的课程规划、专业现状以及体育学生的情况等制定相关的管理体系与制度。其次。各院校的体育专业教师可凭借自身的专业优势与体育专业学生等人力资源,积极、主动地参加体育管理中心下属协会的工作。这样不仅有助于体育专业的良好发展与体育专业的教学训练、赛事组织等方面的提高,同时也有助于加强学生的实践技能,将理论知识落到实处,并可有效地普及、开发有效的实习基地。其三,从互惠的角度出发,社区体育的组织者虽以营利为目的,但在提高广大居民的参与积极性、提升居民的社区归属感等方面也发挥着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社区体育以文明、科学、健康的活动形式使得社区居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社区秩序更加有序、稳定,满足了社区居民身心健康发展及参与体育活动的需求。同时,专业的社区体育活动有助于加强社区内部的凝聚力,促进社会整合。可以看出,社区体育在诸多方面的功能有效弥补了民俗体育教学在服务社会、指导社会居民健身等方面的不足之处。

三、民俗体育教学与社区体育互动的重要意义

一方面,通过对民俗体育教学与社区体育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研究能够促进民俗体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民俗体育运动的目标对象一般为社区体育活动的爱好者,此类人群因各种条件的约束而更加注重通过体育运动进行强身健体与身心娱乐等活动,其目标通常具有一定的务实性。对于社区体育活动人群,参加比赛、获得名次等方面并不是其所重视的。所以在民俗体育教学中往往会出现随意地更改动作流程、自我创造不符合运动要求的动作等问题。因此,民俗体育教改应当注重规范化与系统化以及因材选教与因材调赛等重要方法与规范。因材调赛指的是民俗体育教改应当根据社区体育活动者的年龄、健康情况以及生活条件等客观因素去调整比赛的制度、形式以及奖励方式。在比赛时,不同年龄、体重等条件的体育活动者应当以科学、合理的方式划分开来,以满足不同条件的体育活动者的需要。只有这样,才能为民俗体育教学的良好发展提供保障。另一方面,通过对二者的互动研究将民俗体育教学在社会服务中的重要作用突显出来,有助于正确地认识社区体育活动所面临的客观问题。例如,社区体育活动往往缺少实际的领导团队,没有真正的影响力,无力进行较大规模的社区体育活动的组织工作等。同时,社区体育活动也普遍缺少专业性的体育场地、体育设施以及进行相关活动的资金,而相关的体育设施也缺乏定期的保养与维修。这些因素均对社区体育活动的科学化发展造成了较大的约束。在社区体育活动中,一般包含了以下三类弱势群体:一是经济弱势群体,他们具备较强的健身、运动意愿,然而这类群体无法在体育活动上投入必需的资金与时间。二是生理弱势群体,他们因客观身体条件的限制,无法有效地进行体育运动。三是时间弱势群体,他们往往受到工作压力与学习竞争等沉重的生活状态的约束,不得不压缩体育运动的时间。

结束语:综上所述,通过民俗体育教学与社区体育的互动研究,有助于正确地认识民俗体育教学的重要作用。体育院校可针对社区体育的组织、制度、服务等方面内容有目的地进行指导,同时也可以根据体育院校具体实际情况,为社区体育提供一定的体育设施。此外,对二者的互动研究还可以更加明确社区体育人才的培养方向,改变传统观念中对于社区体育指导与社区体育管理等职业的片面认识。因此,研究民俗体育教学与社区体育之间的互动关系并从互助、互利、互惠的角度进行分析,能够为二者的发展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从而实现二者的长期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 徐泽民.试论民俗体育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开发与利用[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3):165-167.

[2] 段爱明,杨洁.学校、家庭、社区体育一体化下大学生的角色定位与培养[J].体育学刊,2015,(2):72-76.

猜你喜欢

社区体育互动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浅谈粉丝经济与网络造星的互动关系
奥巴马与劳尔本周“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