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统计制度精细化管理探索

2015-12-17刘立敏

企业导报 2015年23期
关键词:精细化目标信息

刘立敏

摘  要:统计工作是国家实行科学决策和管理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统计信息是认识国情、研究问题、制定政策的重要依据。随着社会经济和电力行业的日益发展,统计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笔者通过从事统计工作多年的实际经验,从精细化管理的认识和精细化管理的策略等方面,以及企业统计制度和统计工作的改革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统计制度管理;精细化管理

引言:企业精细化管理,是企业为适应集约化和规模化生产方式建立的一种精细化管理模式,是企业实现又好有快发展的重要方式和途径,是当今社会分工的精细化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必然要求。当前企业内部管理上不同程度的存在着人浮于事,职责不清,效率低下等问题,作业环境受到自然地质条件的影响和制约,对安全生产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因此,如何在竞争中取胜,是企业面临的最为突出的问题。

一、精细化管理的几点认识

(一)精细化管理是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的必由之路。精细化管理的内涵是:精确定位、合理分工、细化责任、量化考核。精确定位就是指对每个部门、每个岗位的职责都要定位准确,对每个系统的各个环节都要规范清晰、有机衔接;合理分工是指细分工作职责和办事程序,从而建立制衡有序、管理有责、高效运行的内部管理系统;细化目标是指通过对各业务部门的责任细化,建立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量化考核是指将各部门的经营目标量值化,经济责任具体化,对经营运行行为与结果进行控制的过程,考核时做到定量准确,考核及时,奖惩兑现。

(二)推进精细化管理,可以实现安全长效发展。通过精细化管理,严格细化质量标准,建立“纵到底、横到边,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责”的岗位和操作标准,能够使各项精细化的管理渗透到每一个管理环节的“缝隙” ,使得不同岗位的员工按照各自标准操作,减少了工作盲目性和随意性,避免了盲目和随意造成的诸多安全隐患。另一方面, “隐患出于细微”,每一丝细微之处,都可能构成较大的安全威胁,而精细化管理则是通过对每个细小环节的管理,及时查堵漏洞、及时解决问题,从而把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实现安全长效发展。

(三)开展精细化管理是企业管理的现实需要。首先,从宏观上讲,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用近30年时间,走了发达国家上百年的工业化、城镇化道路,总体进入小康社会,但经济发展也付出了较大的资源环境代价。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趋尖锐,实现公司的发展目标,不仅要控制增量,调整和优化结构、加大投入、依靠科技,而且更要创新管理模式、开展精细化管理,只有将扎实长效的精细化管理作为基础支撑,才能切实转变企业经济发展方式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其次,开展精细化管理,向管理要效益,也是发展的需要与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需要。

二、精细化管理的策略

(一)目标管理。首先是精确发现目标,确定目标实现的约束条件、妥善处理多目标的冲突问题,合理确定目标的实现值,充分考虑目标的系统优化, 目标的实用性、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目标管理的绩效考核不是单纯的评出名次及优劣程度,而是利用实际成果的评价对员工工作加以控制,更重要的是评价、引导和鼓励员工工作向正确的方向和结果发展,即使目标起到结果导向的作用。

(二)优化运营流程。运营流程就是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一系列资源和活动的集合,企业利润许多就损失在流程当中,所以精细化管理非常关注运营流程,优化运营流程是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方法之一。

(三)提升工作效力。精细化管理是通过员工提高工效来实现的,而员工的工效本身就有很大弹性,通过对工作精细地研究和设计,可以大大提高员工的工效,减少人力成本, 同时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四)加强内部控制,杜绝内患。内部控制是指企业为了提高经营效率和充分有效地获取和使用各种资源,达到既定的管理目标,在内部实施的各种制约和调节的组织、计划、方法和程序,目的在于消除管理中的跑、冒、滴、漏。

三、通过改革建立有效的统计制度

(一)关于管理体制与运行方式。(1)设立综合统计部门并明确其职责。笔者认为,不论何种行业的大中型企业,都应设立综合统计机构。如果企业从精简机构提高效率的目的出发,不设独立的统计机构,那么也应在其他机构中设立综合统计岗位,明确其职能,并使其保持相对独立性。综合统计机构或综合统计岗位应具有以下职能:设计并制定本企业的统计指标体系及统计信息的报送要求。要充分考虑企业经营与管理的需要,考虑企业面向市场、参与竞争的需要,把政府统计部门、企业主管部门的要求同本企业的实际相结合,提出完整的指标体系并分解到各个部门、单位,明确其报送或提供的时间、内容及方式。明确各部门的统计责任。利用各种统计信息进行综合分析研究。一是利用某一种信息进行简单分析;二是利用多方面信息进行综合分析;三是利用各种统计信息对企业在某一方面或多方面的发展前景进行预测。(2)明确各个职能部门的统计职能及责任在现代企业中,无论是直线职能制还是事业部制,对企业发展至关重要的统计信息都决不仅限于计划统计部门内部。因此,为确保企业统计资料的系统性完整性,应该在各部门的工作职责中明确相应的统计责任,要求其按统一确定的口径、范围及时间提供相应的统计资料及分析报告,耍特别重视一些被忽视的部门的信息。(3)将统计信息自下而上的单向运行变为上下左右之间的多向运行这种信息运行方式应该包括三个层次一是各种基础信息由各基层单位向各职能部门运行,满足各职能部门的汇总需要:二是各职能部门的专项信息向综合统计部门横向运行,满足其综合对比及分析研究的需要;三是经过加工、分析的各种综合信息由综合统计部门向企业领导、各职位,各部门及基层单位多向运行,分别满足其管理决策、研究问题和了解情况的需要。

(二)关于统计内容及其计算方法。由于计算方法可以写成若干部实用手册,且方法是由内容所决定的,国家统计制度尚未包括的内容。从对企业生产经营的作用影响看,应增加的内容可以有:产品质量统计,用随机抽样方法结合排列图、直方图等统计图表,计算如平均值、标;隹偏差等统计特征数;市场营销及预测统计,如在对用户情况进行重点或全面调查的基础上进行市场细分,利用德尔菲法、时间序列分析法、回归分析法等方法进行趋势预测等方法,对流通企业和劳务型企业,也可从其实际情况出发,增加相应的统计内容。

在此基础上,最重要也是最关键的,就是综合统计部门根据管理与决策的需要,对集中起来的诸多数据进行排列组合,生成新的有用的统计信息。从而为企业的发展与决策提供全面、准确的参考依据,发挥其他任何工作都难以发挥的参谋作用,促进企业管理与决策水平的提高。

四、结语

作为完整的统计工作,它不是简单地记录企业的生产、消耗、供应、销售,而是全员全过程的参与经营管理。它从原始资料的收集开始,经过数据加工汇总整理,形成统计资料积累,并写出有高度、有深度的分析,从中发现统计数据和企业经济活动的内在联系,给企业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来指导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有效开展。 企业的统计人员必须根据生产经营工作的现状,反应企业的机构、人员、资产、负债等各方面情况,通过对经济技术指标、财务指标、能耗减排指标、劳资等各类指标的分析,将它们与计划比,进行环比同比,与先进水平进行对标;对照差距查找并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措施,为企业领导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猜你喜欢

精细化目标信息
精细化管理的企业管理模式探讨
“精细化”全方位培养好参谋
如何打造精细化立法产品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