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国与日本图画书艺术的比较研究

2015-12-16林琛琛

中国美术 2015年6期
关键词:美国比较日本

[内容摘要]本文选择美国与日本图画书艺术进行比较,阐述美国与日本图画书的特点,分析美国与日本图画书创作理念的差异。将美国与日本图画书艺术风格进行对比,得出美国图画书艺术风格迥异,兼容并蓄,而日本图画书艺术风格鲜明,内外兼收,并给我国原创图画书创作以启示。

[关键词]图画书艺术 美国 日本 比较

一、美国与日本图画书的概况

图画书,英文称“Picture Book”,在日本又称绘本。图画书是用图画和文字共同叙述故事的一门综合艺术。图画书在17世纪诞生于欧洲,美国于20世纪30年代成为全球图画书创作的主要国家之一。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各民族文化在这里都得到尊重与发展。1928年美国画家婉达·盖格创作的《一百万只猫》被认为是美国第一本真正意义上的图画书,它拉开了美国图画书黄金期的序幕。在日本,用图画来表现故事的形式历史悠久,而现代图画书从20世纪50年代才开始起步,1956年由松居直先生创办的第一本图画书月刊《儿童之友》开启了日本现代图画书的发展之路,比美国迟了二十多年。当前,日本图画书已形成独特的风格,在国际上获得高度评价。

在美国,图画书创作群体庞大,题材包罗万象,创作风格迥异,还拥有国际知名奖项——凯迪克大奖,它是美国最具权威的图画书大奖,已有六十余年历史。美国的图画书市场较为成熟,文化输出能力极强,因此,美国图画书在全世界最具影响力。在日本,也拥有强大的图画书创作群体,涌现了大批图画书大师。为鼓励绘本的创作和出版,日本政府和民间团体设置了日本绘本奖、赤鸟插画奖、儿童出版文化奖等很多奖项。美国和日本都是图画书创作的强国,而且美国与日本政府都很重视儿童阅读,采用各种方式推广图画书。美国激励家庭、学校、社区进行阅读联合推广,而日本图画书创作者还积极到各地推广图画书理念,参与出版活动等。

二、美国与日本图画书创作理念的差异

美国是一个多元文化的综合体,它根植于古希腊文化、古罗马文化、基督教文化、英国传统文化、法国启蒙思想等各种文化,在相互渗透与融合中逐渐形成具有兼容性、多元性、开放性的美国文化。日本是一个单民族国家,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日本大胆打破传统文化的束缚,借鉴中国的传统文化和西方的各种文化,采用移植、拼接、吸收、消化的方式使本国民族文化更加根深蒂固。由于美国与日本文化背景的差异,两国图画书创作者的创作理念有所不同。

由于美国崇尚民主自由,图画书的创作也表现得自由开放,具有个性化。图画书创作者首先注重个人对艺术的理解和感受,主观性比较强。他们采用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和丰富而生动的画面内容吸引孩子,想尽办法让孩子靠近他们的作品,时常使用鸟瞰、俯视、仰视、平视等各种视角,使故事的视觉语言变得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同时,创作者还充分考虑成人的审美趣味。因此,美国的图画书在孩子和成年人中均受好评。如维吉尼亚·李·伯顿创作《小房子》时精心设计,把小房子赋予人性化,让孩子容易识别小房子的情感变化。运用装饰手法营造柔和、抒情的画面情境吸引孩子的视线。还把孩子们当成了严厉的批评家,与他们共同完成创作。作者用朴实的文字和明快的色调,讴歌了早已远逝的乡村美景。如今回归大自然已成为许多人的梦想,自然引起成人的共鸣和思考。

日本善于将不同文化中符合本民族审美需求的艺术形式与本国传统艺术元素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创造出具有特色的本土艺术。日本图画书创作具有开放性、亲切性、包容性的特点。日本图画书创作者只专注于儿童的审美喜好,一切都从儿童本位的创作视角出发,只考虑怎样做才能靠近儿童,怎样做才能觉得好玩、有趣等。创作前都事先预设好原画在儿童心中会形成怎样的世界,如不能形成一个栩栩如生的世界就会进行反复修改。他们擅长用简洁、亲切的艺术表现方式呈现故事内容,让儿童易于理解,但也惹来成人的不少争议。如长新太的《圆白菜小弟》这本让孩子爱得疯狂的荒诞图画书,却遭受很多家长的非议。同样,西卷茅子《我的连衣裙》的画面就像一个万花筒一样变化无穷,深深地吸引着每个孩子,而成人对此书竟然没有任何好评。这说明孩子与成人的欣赏视角和关注点都是不同的。

图画书是由成人创作出给儿童看的,创作者所持有的观点、视角都要考虑到儿童的需求。美国和日本图画书创作者的最终目的都是一致的,采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多元的儿童生活,理解和尊重儿童天性。如美国大卫·香农的《大卫,不可以》和日本林明子的《我爱洗澡》都是富有童趣的图画书,画面中都充斥着淋漓尽致的儿童个性,贴近儿童的生活状态,使他们产生共鸣。文化的表情多为庄重,却让孩子们敬而远之;而童心的表情则多为活泼,会让孩子喜爱有加。只有找到内心的儿童,才能真正做好图画书。

三、美国与日本图画书艺术风格的异同

图画书的艺术风格是指图画书整体上呈现出的具有代表性的面貌。画家们基于自己稳定的审美价值观取向和独特的视觉趣味倾向,根据故事内容,运用造型、色彩、构图等美术元素组织和重构画面。图画书的每种风格的产生和发展都有一定的内在规律。对于图画书的艺术风格,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分法。在综合各种分类基础上,笔者认为图画书的艺术风格大致可分为写实风格、超现实风格、装饰风格、抽象风格、印象派风格、表现派风格、复调风格、民族风格等。

(一)美国图画书艺术风格迥异,兼容并蓄

美国图画书各种艺术风格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西方绘画艺术的影响。各个时期的绘画风格被他们借鉴和运用到图画书创作中,呈现出一种多元化的创作格局。美国图画书主要的艺术风格有生动的写实风格、怪异的超现实风格、多元的装饰风格、浪漫的印象派风格、张扬的表现派风格、夸张的抽象风格、独特的复调风格等。另外,美国凯迪克大奖的评奖标准强调图画书的艺术价值和独特创意,从而促进美国图画书艺术的高度发展。该奖项主要奖励以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诠释画面内容的图画书,要求使用优秀的艺术技巧,注重艺术风格与主题的匹配性,注重图文之间的巧妙关系等。纵观历届获奖作品可以看出,无论什么艺术风格,只要有艺术性和独特性,都能获得专家的好评。这使得美国图画书创作者更注重作品的艺术特征和创意,不断探索更多的创新形式。

在美国图画书中,以下几种艺术风格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独特性:其一,怪异的超现实风格。大卫·威斯纳的图画书是超现实主义风格的典型代表。他借鉴了超现实元素。通过分解、重叠、错位、重构等手法把梦境和现实融合在一起,使画面充满了亦真亦幻的超现实梦幻情境。他善于采用纯粹的美术元素营造出丰富的视觉空间,运用电影的分镜手法,增强画面的视觉冲击力。这种用“视觉”向孩子们说故事的独特方式深受大家的喜欢,并获得高度评价。他的《海底的秘密》《疯狂星期二》《三只小猪》三本图画书都获得了凯迪克金奖,还有三本获得银奖,实属罕见。其二,多元的装饰风格。装饰风格是最常见的一种表现形式,美国图画书的装饰风格异彩纷呈。佩特·哈群斯的作品是装饰绘画风格的典型代表,她的作品生动有趣,使用各种几何纹样装饰造型,具有一种简约的装饰美。如《母鸡萝丝去散步》《风吹起来》《金老爷买钟》等作品为全世界儿童所喜爱。芭芭拉·库尼的作品也是装饰风格的优秀代表,她善于用色调营造画面氛围,运用装饰手法装扮画面,画面细腻而朴实,透着一种宁静、柔和的优雅气息,给人心旷神怡的感觉。她笔下的《花婆婆》《赶牛车的人》《艾玛画画》等作品耐人寻味。还有获得凯迪克金奖的《小房子》《夜色下的小屋》《约瑟夫有件外套》,这些图画书都是装饰风格的杰出代表。创作者们对装饰风格诠释的侧重点不同,有的注重丰富性,有的表现概括性,还有的体现夸张性等,因此呈现出多元化的装饰风格。其三,独特的复调风格。李欧·李奥尼是美国著名的图画书大师,曾四度获得凯迪克大奖,他的作品构思巧妙,造型简洁,色彩明快,充满童趣。他的图画书具有复调式风格,采用拼贴技法的同时,表达着装饰意蕴和抽象意味:《小黑鱼》《田鼠阿佛》《玛修的梦》是以装饰风格为主,流露着抽象意味;而《小黄和小蓝》《佩泽提诺》则是以抽象风格为主,渗透着装饰韵味。这种独特的创作形式给读者带来一种清新而舒适的视觉效果,给人以无限的遐想,深受儿童和成人的喜爱。

(二)日本图画书艺术风格鲜明,内外兼收

日本现代图画书在保留日本传统插画形式的基础上,吸收了西欧绘画的新形式,在不断传承与借鉴中形成自己鲜明的艺术风格。日本传统的插画形式大多带有大和绘和浮世绘的艺术特征。大和绘是以自然风光和贵族生活为主要题材,是一种带有浓厚装饰性的艺术。浮世绘是日本江户时代流行的民间绘画,以木刻版画形式为主,描绘民俗风情和风景花鸟等。浮世绘以非对称的形式构图,线条凝练舒展,色彩素雅协调,画面具有平面性、装饰性、意象性等特征,还蕴含着崇尚“自然之道”的审美意识。另外,日本的装饰艺术较为发达,各种民间工艺品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因此,这些厚重的日本传统艺术影响着图画书创作者的审美理念,他们对于装饰意味的艺术表现形式尤为热衷。

装饰风格已是日本图画书艺术风格的标签,也是当前日本图画书创作的主流形式。安野光雅、宫西达也、五味太郎等艺术大师就是其中的代表。他们以诙谐的造型和大胆的设计见长,画面中体现平面化、秩序化、图案化、规律化等特点,运用“重复、节奏、对称、均衡”等表现手法,同时凸显个性特征。安野光雅是日本的世界级图画书大师。他的作品淡雅而细腻,带着浓厚的传统日本绘画装饰的韵味,同时又融入了西方绘画的表现技法。他善于使用淡雅色调,营造出大气稳重、温馨平和的画面意境。他的《奇妙国》《旅之绘本》《走进数学的奇妙世界》等作品传达出精致的装饰意味,令人回味无穷。宫西达也和五味太郎都是日本知名的图画书大师,他们的创作风格虽同属于装饰风格,但表现手法却截然不同。宫西达也的画风受马蒂斯和毕加索的影响,构图简洁,造型粗犷有力,画面具有一种版画式的装饰味,给读者带来清新、明快的感觉。他的《你看起来好像很好吃》《我是霸王龙》《好饿的小蛇》《今天运气多好》等作品都让人爱不释手。五味太郎的作品简约中带点拙趣,顽皮中又有纯真,传达着一种简洁而质朴的装饰美。他尤其擅长运用趣味与创意的手法,把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画成图画书,充满了无限的幽默与童趣。其中《鳄鱼怕怕牙医怕怕》《小牛的春天》《巴士到站了》等作品受到世界各国儿童的追捧。

当然,创作者在继承传统的同时,把西方的现代艺术理念、各种绘画技巧有选择性地融入图画书中,呈现了各种不同的艺术风格,主要有写实风格、民族风格、表现风格、抽象风格等。如林明子的作品属于写实风格,她善于捕捉传神的细节,依照儿童看世界的视线高度,来描绘生活的点点滴滴,画面表达真实而细腻、温暖而甜美,其代表作有《第一次上街买东西》《阿秋和阿狐》等。还有岩村和朗的《十四老鼠系列》、木下晋的《阿春奶奶的手》同属于写实风格,但画面传达出来的写实意味又是不尽相同的。在长新太的作品中可以看到变形夸张的形象、荒诞的画面艺术效果,这些都表露出强烈的表现主义倾向,可称之为表现派风格。著名绘本大师赤羽末吉在借鉴浮世绘等传统绘画艺术技法的同时,追求图画书现代性,他创作的《追追追》具有民族风格,展现了日本传统艺术的独特美感。元永定正的《噗噗噗》表现的是抽象风格。与美国图画书所不同的是,在日本图画书中或多或少都会打上日本文化、日本精神的烙印,从而凸显日本的特色。

四、美国与日本图画书艺术对我国原创图画书创作的启示

在国内,图画书研究虽然早在儿童文学的发生期就已经出现,但真正的起步还是在2l世纪。当前,国内图画书的创作没有更好地从艺术语言角度进行深入分析和全面解读,未能充分挖掘图像的叙事功能。另外,国内图画书推广以及对图画书的全面认知仍是一个盲点。因此,还需要大量吸收美国和日本图画书的诸多优点,以促进本土图画书创作突破性的发展。

一个民族的基本性格和审美意识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与社会意识形态的演变中逐渐建立起来的,它影响着图画书的创作和审美取向。美国图画书是采用兼容并蓄的方法,包容了多元的世界文化。美国图画书画面丰富而严谨,具有较强的视觉效果,艺术风格多样,呈现争奇斗艳的绚丽景象,还时刻弥漫着一种经典的光彩。日本图画书是立足本土绘画艺术,同时吸收了外来的精华文化。日本图画书易于辨认,具有鲜明的艺术风格,还具有一定的亲和力,贴近儿童的生活。它发散着一种亲切、温暖、甜美的魅力。美国图画书呈现的是宏观式,而日本图画书表达的是微观式,不管哪种形式,美国与日本图画书都深受全世界孩子们喜爱和追捧。我们既要学习美国图画书创作者的创新精神以及对艺术的个性表达,又要借鉴日本图画书创作者在尊重传统与追求现代中完美融合并形成特色的经验。中国图画书创作要以独特的民族文化积淀和丰厚的当代儿童生活为依托,充分吸收外国经典图画书的长处,大胆尝试各种艺术风格,增强画面的视觉传达力和张力,创作大量具有国际范儿的中国原创图画书。

(林琛琛/温州大学教师教育学院讲师,硕士)

猜你喜欢

美国比较日本
探寻日本
同曲异调共流芳
美国商业银行衍生品业务的特点分析
张爱玲的《金锁记》与居斯塔夫?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比较研究
托福听力指南:如何搞定“比较”和“递进”结构的讲座题
日本神社
日本混乱中迎接希拉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