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连锁经营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实践和探索
——以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为例

2015-12-16晋淑惠

关键词:连锁课程体系岗位

晋淑惠

近年来,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按照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要求,积极汲取国内外职业教育的先进模式,构建富有职业特色的课程体系。目前,学术界存在两种课程体系开发方法,分别是英语的DACUM法和德国的BAG法。这两种方法都是基于职业领域分析和职业能力分析,结合岗位工作过程的领域知识进行职业教育课程开发。著名心理学家布鲁姆提出能力导向的教学模式,国内陆春华对连锁经营管理专业“2+1订单式”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索,丁涛对连锁专业能力导向的高等职业教育模块化课程设计进行了阐述。

一、问题的提出

在中国,连锁经营发展的速度与规模远远超出人们的预测,而人才在连锁经营的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加快连锁经营专业人才的培养,成为促进我国连锁经营发展的关键。这种社会经济背景,给高职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开设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同时,专业教学改革必须将培养“用得上、下得去、留得住”的第一线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人才作为出发点和归宿点。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必须面向行业,面向企业,面向地方经济,搭建教学、育人、就业平台,推进校企合作,开展工学结合,从而实现与就业岗位“零距离”对接,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

二、创新“学习、工作、创业”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

1.明确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以校内“连锁运营实体店”(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校内实训基地)为依托,构建“学习、工作、创业”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校企联动准确把握企业岗位对人才规格的需求,确定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打造创业性实践平台,提升学生专业技能和综合能力,催生和孵化创业模式、真正实现学生“带薪上大学”的梦想。

2.制定切合实际需求的连锁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生成立了由企业与专业教师组成专业指导委员会,负责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制定了针对整个行业的普适性人才培养方案,和针对北京布瑞琳与西安老蜂农“单企业订单班”人才定向培养实施细则。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过程要有企业相关人员的直接参与,实施过程要接受企业的督查和监管,通过探索实践最终形成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校企合作育人模式。

三、重构校企合作、能力为本的课程体系

1.从经济学角度分析课程体系的构成。从现代劳动经济学角度看:知识分为两种类型:普通知识和特殊知识或技能,因此在构建课程体系过程中,既要包含学生所需的基本素质,也要包含连锁经营管理行业岗位所需要的职业素质和能力、胜任店长所具备的能力、应掌握的专业知识、以及门店店长的综合素质。但在市场经济背景这一条件的约束下,普通知识的培训成本大多由员工他们自己承担,基本素质的课程所占的比例稍微少一些。

2.以职业能力分析为引领的高职课程体系。校企合作共同分析企业岗位职业能力,将这些需求内化至整个课程体系中设置课程,联合编写教材,实施岗位培训,根据行业特点,在人才培养规格与企业需求对接方面作了大胆的尝试和实践。在“订单班”人才培养方案中将企业文化、管理机制、运营策略等方面的内容融入专业核心课程,并根据市场发展和企业用人需求情况及时调整课程内容和培训方案。

3.形成模块化弹性理论课程体系。连锁经营管理不是理论型职业,是操作型职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必须以连锁经营的岗位能力需求为出发点,对专业岗位能力结构进行调研,分析连锁企业所需要的多种岗位(如零售企业营运、采购、店长、物流、生鲜等一线操作岗位)对人才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在此基础上要把理论和实践结合为一体,按照“大平台,小模块”的模式构建课程体系。

表1 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实现表

4.创建层次分段递进式实践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中采用分段递进式人才培养方式,旨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循序渐进地、分阶段、分层次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实施过程中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将在校的理论学习、基本训练与在企业的实习工作经历有机结合起来构建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分段递进式培养方式。依第十九次院长办公会会议精神,汽车与物流学院建成了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校内实训基地:连锁运营体验店。运营体验店是我院与人人乐西北公司于2012年10月共同创建的校园经营性实训基地,主要承担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学生工作岗位能力培养和校园创业体验以及专业技能竞赛。按照“全真项目运营、课程内容嵌入、学生轮岗训练、工作学习交替”的运营模式,参照连锁超市设置工作岗位,实行“学生经营,教师指导,月末核算,学院监督”的管理办法 ,使学生“身在校园,做在企业”,实现学生在校期间的零距离上岗。

高职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培养目标是岗位对接、能力对应,为企业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出 业绩的高级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其技能要求是复合性的,这种复合技能的培养是一个较长期的渐进过程,因此我们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专业课程构建为研究对象,制定出“专业课+职业技能赛+职业资格证”三者融合的课程体系为核心,提升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根据学生和企业的实际情况,在顶岗学习中联合进行分类培养,使学生在学习过程逐步掌握连锁经营管理各岗位、各环节的操作流程和岗位规范,为实现学生的零距离就业打好基础。

[1]于邢香,杨新春,窦中华等.职院校“全流程实践嵌入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

[2]剧小贤.高职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理实嵌合”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2).

[3]徐露.高职院校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建设探讨[D].青岛大学,2011.

[4]黄蕾.连锁经营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2,(1).

[5]谢琼.以两个“结合”为抓手,创新连锁经营管理人才培养模式[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10,(2).

猜你喜欢

连锁课程体系岗位
专注零售连锁空间打造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库里受伤的连锁效应
布拉格Burrito Loco连锁快餐店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实施HR岗位轮换 打造复合型HRM团队
有壹手——重新定义快修连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