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植物生长,植物发光

2015-12-16真视听栏目主持罗婧奇

中国三峡 2015年7期
关键词:植物生活

真视听栏目主持/罗婧奇

文/浅 姿

文/清 宇

文/黄玮洁

植物生长,植物发光

真视听栏目主持/罗婧奇

《植物知道生命的答案》[美]丹尼尔·查莫维茨 著刘夙 译长江文艺出版社2014年版

适应环境,追求生命

文/浅 姿

将学术研究成果转化为科普知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丹尼尔·查莫维茨博士能够费心把他多年的研究成果转化成一本看起来没那么辛苦的小书颇为难得,正如他在致谢里说的,家人、朋友和工作伙伴都做出了积极的影响,也是他的动力。

纵使全书通篇都是拟人化描述植物的行为,但博士在书中反复强调,植物的感觉体验和人类有质的区别,植物无脑,没有快乐和痛苦的感受,虽然使用了视觉、嗅觉、触觉、听觉等词语表达,但实际上,植物的这些感觉对应的意义和人是完全不同的。

譬如视觉,从达尔文所做的金丝雀虉草幼苗向光的实验切入,苗梢见光便能感知到光,传递信息后植物向着光的那侧弯曲生长。植物察觉到光,靠蓝光知道生长方向,靠红光测量夜晚长度,光敏色素接受光的提示,决定开花时机。说是视觉,其实就是对光的动态特性的感知,譬如方向、强度、长度、颜色等。

再说植物的记忆,其实就是储存和提取生理信息,不论是捕蝇草对碰触到它的一根毛的小虫做的信息编码形成的短时记忆,还是鬼针草对弄伤其一侧嫩芽的长时间的创伤记忆,还是模拟一个春化(冷处理,模拟冬季已过的环境)阶段令植物开花,都是植物的经验记忆,记忆依赖于对外部刺激的感知。

整本书把植物的特性和人类的感觉一一对应进行比较分析和叙述,跳过那些陌生的植物生物学研究领域的人物和历史,还是比较好懂和易于掌握其观点的。

其实,植物知道生命的答案,是因为植物总是扎根一处,固定一处,它们需要积极地适应环境以延续生命。不论是向光,根向下生长,叶片张合等等,都是植物依据受到的刺激在做出不同类型的反应,而这些反应是在调节发育,追求生命。

我对植物知之甚少,叫不出来几种植物的名字,但是喜欢其旺盛的生命力。也许在植物安静的姿态下,对光照、水土甚至偶尔飞过的蚊虫,植物都在缓慢地感知环境、改变自己,画着生命的轨迹。特别喜欢本书结语里所直言的观点,从广泛的层次来说,某些能够联系在一块儿的相同的生理特征使我们应该尊重植物,毕竟人成为较高级的生物也有远古时代演化的路线的偶然性。但敬畏共同的早期遗传史的同时,也应该清楚亿万年来的分离演化更为重要。人类有大脑,有智识,有爱的能力。所以作者可以写出这么一本帮助人理解植物的科普书,而知识得以被习得和传播。这种进化真是再好不过了。

《京都山居生活》[英]维尼夏·斯坦利-史密斯 著/绘[日]梶山正 摄果露怡 译新星出版社2015年版

拥抱自然的精灵

文/清 宇

找一个空闲的下午,溜进书店,左瞧右看终于觅得这本早就想读的《京都山居生活》。在旁边的沙发坐下,把书摊在印着淡粉色蔷薇花的水洗牛仔裙子上。膝上这本书,是手绘的青山桑田封套,抹茶绿带金黄色花纹的封一封四,清新淡雅。

作者维尼夏出身于英国贵族家庭,少时父母离异,随母亲生活。童年生活是怎样的?她记忆最深莫过于日日与保姆为伴,每天下午茶时盛装打扮,用规矩、礼貌,甚至是生分的方式前去向母亲请安,每天也仅有这一次见到母亲的机会。一成不变、冷冰冰的程序式生活当是多么无趣啊。她要逃离,逃离这束腰带一样紧身的贵族生活,穿越小半个地球,一路向东行,在印度修性,穿破海浪,最后定居日本,嫁一位摄影师,养花种草,培植一座繁盛的庭院。

虽说故事发生在京都,但维尼夏并未用许多笔墨描绘这座古老城市,而更像是在和老友饮茶谈天般絮絮倾聊用双手和自然共创的与植物为伴的生活。

种薰衣草、迷迭香,制成各式各样天然绿色的香料,添在食物里,或是做成香薰;养上一大片指甲花,提炼染料,把头发染成红红的颜色;制手工肥皂,如此,自然的气息便沁进了发肤里。

不打理花花草草的时候,就坐下来写一写随笔,把茂盛的被植物拥抱的庭院画进小画里。不经意出现的小兔子,山花,涓涓溪流,田埂旁一畦菜田,也都纷纷入梦来。

偶尔从茂然的翠绿色里,露出橘红色长头发下灿烂的笑脸,被丈夫咔嚓咔嚓记录在取景框的画面里。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坐看山岚初起,静听日落虫鸣。跟自然的精灵作伴,多美好。

听过一个小故事。有一位日本老太,年过七旬,仍旧气色绝佳,面色白皙红润,甚至可说吹弹可破。有爱美的姑娘请求秘方,什么样的化妆品使老太保养至如此呢。老太笑而不语,眼睛瞇成两条弯弯的月牙。老太向姑娘招招手,转身推开后院的木门,指指门外。姑娘只见小院里,水灵灵绿肉肉的芦荟盆栽一排排坐满木头架。原来,老太的秘方就是她们。

我想,天然美妆芦荟定是有着大大的功劳,不仅因为她们是绝无人工化学添加剂的护肤良品,更因为她们是老太倾心的精灵,带着几分恬适宁静,还有倾注了爱的情怀。内尔向外,把生活过得再慢一点,把生活当作一份温柔情调的甜酒。

恍然记起外祖父心爱的小院:亲手栽种的葡萄藤在夏秋漾荡森森绿绿的叶子和紫亮剔透的果实;秋来柿子由青绿转成橙黄橙黄软软的灯笼;石榴绽开,月季妖娆,丝瓜藤蔓上了竹子架;五角钱一只买来的小黄鸭,长成一群英俊的大鸭,毛色都渐渐变浅……

《幸福九植物》[美]玛格·博文 著陈四百 译中信出版社2012年版

植物的幸福力量

文/黄玮洁

如果想要探讨地球的起源和地球上如此丰富多彩的生物多样性,毫无疑问,植物一定是我们无法回避的永恒主题。它不仅仅简单地为我们提供食物,装饰我们的生活空间,就连我们呼吸的空气、喝的水都离不开植物的存在。每时每刻,植物都能以不同身份、形象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所以地球还有一个可爱的名称——“植物星球”(Plant Planet)。

我被各种形态的植物深深吸引着。翻开《幸福九植物》看到的第一句话:“我一不小心爱上了热带植物。”突然让我回忆起小时候养了很多年的一颗仙人球,直到现在,我还能想起每年夏天它开出白色大花的模样。就这样,我把《幸福九植物》带回了家。

就像书里的莉拉开始独自生活一样,大学毕业来到现在生活的城市,刚租好房子开始一个人生活的时候,总觉得房间里少了什么,回家探亲看到妈妈种的一大排芦荟时,我才知道答案——一颗植物。那时的我也像莉拉一样,是个植物新手,虽然终于把芦荟搬到我生活的城市,但是妈妈却忘记告诉我怎么照顾它。这颗芦荟在我的房间里勉强活过一年,因为我浇水太多,而且摆放的位置又离窗户太远,它不声不响悄悄离去了。

北方的冬天太漫长。冬日里,光秃秃的树杈任凭大风猛烈地吹打,万物都呈现出灰蒙蒙的景象,一点绿色都看不到。等我换了大一点的房子,又到了春暖花开的季节。沿街叫卖的卖花人一出现在街头,立刻被围住了。那个时候,花被我一盆一盆抱回家,本来空着的阳台立刻有了生机,甚至还有几次,我在阳台上碰到很久都没有见过、停留在植物身上的蝴蝶和七星瓢虫。

再次搬家,我的阳台已经初具规模。花盆大大小小几十个,里面种植着各种植物,香草、非洲堇(就是书里提到的大岩桐的一种)、多肉、蝴蝶兰、吊兰、空气凤梨、草花。有的是买来的成株植物,有的是朋友送的,还有的是从种子开始种的。因为植物,我还认识了很多朋友。有的周末,花好几个小时从城市的一头跑到另外一头,就是为了在特定的季节里看某种植物开花。

养的植物多起来,才知道养花也是一门功课,遇到不熟悉的植物,必须要先查找相关资料,还要问一问有过养殖经验的人。植物很神奇,它喜欢你的时候,自然会留下,怎么都能活下来,哪怕留一片叶子,然后来年再长成一大株(比如非洲堇和多肉植物);不喜欢你的时候,或者时间未到的时候,怎么都留不住它。它们脆弱又敏感,坚强又容易成活,有泡在水里的,生活在空气里的,长在泥土中的。

家里的热带植物很少,只有一颗波斯顿蕨和几颗空气凤梨,不知道非洲紫罗兰和猪笼草算不算,不过因为太干燥了,所以猪笼草生长得非常艰难,却也还坚强地活着。就连波斯顿蕨也曾经因为一种奇怪的力量几近死亡,却也因为留下的最后一片叶子而慢慢活了过来。而空气凤梨更是坚强得可怕,这种植物完全不需要土壤,把它扔来扔去毫无损伤,反正就这么裸着,随便摆着吧,最大的一颗已经三年多了,其间摔过一次破了相,然后又慢慢恢复,几乎完美。

莉拉决定放弃城市的一切,去亚马逊雨林寻找神奇的九种植物的时候,也开启了自己寻找幸福的旅行。在这趟旅行中,植物疗愈了她因为感情、工作所带来的失意和迷惑,让她看到生活的多种可能性,让她更勇敢地面对自己,在这趟旅行中她也获得了新的感情。如此完美的设定,这的确是一本小说,但是植物的疗愈像魔法一般,真的存在。国外盛行的“园艺疗法”就是其一,现代研究发现,人们通过进行亲身体验园艺活动,能够减缓心跳速度,改善情绪,减轻疼痛,对某些疾病的病人恢复健康有着明显的效果。

我都能想象作者玛格·博文的家中一定摆满了植物,书的字里行间都透露着她对植物的了解和深深的热爱。正是这种奇特的迷恋,才促使她写下一本关于植物的小说。任何热爱植物的人都能讲出关于植物的一大箩筐故事,因为植物的确能带来幸福,而且这种幸福是其他事物无法替代的。

猜你喜欢

植物生活
植物的防身术
把植物做成药
哦,不怕,不怕
将植物穿身上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
水煮生活乐趣十足
植物罢工啦?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生活小窍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