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世界的中国学——记2014年“汉学与当代中国”座谈会

2015-12-16陈曦整理

国际人才交流 2015年1期
关键词:汉学家汉学学者

陈曦整理

世界的中国学——记2014年“汉学与当代中国”座谈会

陈曦整理

汉学是一门研究中国、中国人和中国文化的学科。如果从世界史意义上讲,汉学又可以说是西方关于中国的一门学问。当16、17世纪的欧洲人越来越多地接触到中国这种异质性文化时,他们出于或好奇、或崇敬、或陌生的心理以及了解中国的现实需要,开始对中国文化进行较深入的研究。

今天,我们称之为“汉学”的这门学问已然蔚为大观,成为一个囊括了中国哲学、历史、文学艺术以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内容的庞大的知识体系。汉学的内涵和外延也越来越丰富,开展汉学研究的国家和从事汉学研究的学者越来越多,汉学正逐渐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的“中国学”,成为促进世界各国与中国开展文化对话的重要知识领域。

汉学研究既有助于中国文化的海外传播,帮助外国人认识中国,同时也有益于中国人深化对自我的认识。

2014年10月28日-30日,中国文化部、中国社会科学院共同在京主办了“汉学与当代中国”座谈会。此次活动共邀请到全球18个国家34位知名汉学家及学者参加。

海外汉学关注当代中国发展变化

蔡武(中国文化部部长):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增强,越来越多的汉学家开始关注当代中国的发展变化,将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及其对社会产生的关联和影响作为汉学研究的新领域。汉学研究已经从中国传统的语言、文学、历史、哲学等人文学科扩展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多个领域。汉学家们在世界范围内构建了更为丰富的中国图像,并且对一些国家的政策产生了影响。此外,不少国家和地区纷纷成立汉学研究会等组织。例如欧洲成立的欧洲汉学学会,每年定期召开会议,并出版自己的刊物,美国、俄罗斯等国都有活跃的汉学家组织,每年举办汉学交流活动。

文学交流寄希望于直译作品

达西安娜(西班牙):

优美隽永的翻译作品对传播国家文化非常重要。欠佳的翻译作品,就像让读者在坑坑洼洼的道路上艰难行走。而中国文学作品译成西班牙文的最大问题在于,大部分现当代作品都是通过英语、法语转译成西班牙文的,译者们很少懂中文并缺少相关语境的知识。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传统做法就是邀请精通西班牙文的中国译者把中国文学翻译成西班牙文,在这方面中国外文出版社做了很大的贡献,但在我看来,西班牙读者阅读这类译书时,通常认为中国文化是和自己无关的遥远异域文化,书中的语言也不是西班牙人理解下的真正有文学性的语言,我们应该走另外一条路。西班牙的大学目前已经有汉学的本科学位,我们寄希望于这些既学习、研究中文,又对中国文学感兴趣的西班牙年轻汉学家能够翻译出更好的中国文学作品。

视觉文化穿越跨文化交流的壁垒

贾磊磊(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

跨文化交流中最难消除的障碍是人类无法共享一种通用的符号系统。很多学者和学术界的共识是,视觉语言有比其他的通过文字语言表达的文化意义更直接、更真切、更生动、更强烈的特点。在文字语言无法面对的区域实现视觉语言的沟通,不仅能够克服各种文化壁垒造成的隔阂,还能够跨越各种文化壁垒。

目前,在跨文化传播中一般都依赖文字作为相互交流的工具。但除了法律的文本、合同、契约之外,人类基本上所有的交互方式都可以用影像来替代或者展现。一幅意境深远的绘画、一首舒缓悠扬的乐曲,对不同国家、不同信仰的人都能够产生心灵的震撼。视觉文化的表达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跨越很多屏蔽。孔子学院所推广的文字教育虽然成本高、时间长,但效果稳固。在这种文字教育得到巩固之前,视觉文化可以作为一种补充存在。我们可以采取更多元、多样的方式来进行文化传播。

距白宫仅几个街区的校园内,一栋三层红色小楼就是乔治·华盛顿大学孔子学院所在地

学会用西方视角观察中国

陆建德(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

我们一定要有一种宽阔的胸怀,多听人家对我们的文化和文学做出怎样的评价。这样才能让我们对自己更了解。举个例子,中国人研究《诗经》,认为大部分作品都和宫廷、皇帝有关,有位专门研究中国古代风俗习惯的法国汉学家,却从中看到中国民间习俗的细节。这种视角是长期浸润在中国文化的中国人很难想到的,这种良性的沟通和交流,非常有利中国历史和中国文学研究。如果一个人一生只生活在固定的地方,他对自己的理解很容易受到限制。同理,在一定程度上我们也要学会用他者的眼光来反观自己和自己的文化。

中国当代文学在俄罗斯缺少推广

罗季奥诺夫(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大学东方系常务副主任):

了解一国文化,阅读该国文学作品是最好的办法之一。近几十年中俄两国的文学交流严重失衡,自苏联解体后,年轻的俄罗斯读者都被西方文学占领。1989-2014年在俄出版的中国文学作品只有38本。中国文学在俄罗斯传播欠佳的原因是读者对中国文学不了解,文化上存在部分偏见,但最关键的问题是缺少推广。中国有一流的文学大师、一流的文学佳作,中国文学本身不需要改变去适应外国读者的口味,而推广的任务通过中国政府或者大出版集团也可以做到。我建议两国政府签订合作协议去支持文学,不仅针对翻译经费和出版经费进行投入,也要对这些优秀作品的宣传推广加大投入。此外,还要注意挑选适合外国读者的作品,因为文化差异的影响,两国读者喜欢的作品未必完全一致。

当然也有几个因素对中国文学起到了比较积极的推广作用。第一,俄罗斯的孔子学院和中国作家协会联合推广中国文学。俄罗斯参加孔子学院的人,2013年超过了900万。孔子学院现在也已经开始进行翻译项目。第二,2012年莫言先生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直接引起了世界对中国当代文学的瞩目,也改变了对中国文学先天的偏见。第三,2013年俄罗斯政府跟中国新闻出版广播总局签订了为期5年的读一部书的计划。这样就有了政府对翻译事业的支持。第四,2014年俄罗斯与西方国家发生对峙后,社会各界的眼光现在转向中国。现在渴望了解中国的情况越来越多。第五,两国政府合办中俄友好交流年的活动,使我们从政治层面得到了一定的支持。

中国学的几大发展趋势

黄仁伟(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第一,汉学和中国学融合成为大趋势。一部分研究传统汉学的学者更加倾向研究当代中国,研究当代中国的学者尤其是美国学者又开始追溯历史。中国学最后被划分为三部分:传统汉学、新兴汉学和中国问题研究。第二,中国学的深度和广度越来越大。深度,就是现代的向历史延伸,历史的向当代延伸,这二者之间的深度越来越大。广度,就是空间的广度,欧美国家的中国学、汉学向发展中国家扩展。还有一个广度是传统的人文学科向所有的社会学科扩散。第三,中国学向本土回归。中国学诞生在西方,它是海外汉学界的研究领域,但现在很多中国学者自己研究自己,并借鉴海外中国学来研究自己,对“中国模式”的研究成为世界的显学。第四,中国学也在“走出去”。大量中国的研究成果被海外学者引入。在中国学的研究领域内,海内外学者的交流空前频繁。第五,新一代中国学的学者正在形成。老一代的中国学学者在海外学中文,再来研究中国,新一代的中国学学者在中国读书、工作和生活,他们比前辈们得到更多资料,也比许多国内学者的研究范围更广。第六,发展中国家的“中国通”越来越多,他们愿意从中国学中吸取经验,因为他们的祖国正在经历中国曾有过的发展阶段。第七,中国学本身正在转化为各国对华政策的根据。

开展国际合作客观研究历史

葛剑雄(复旦大学教授):

从历史到今天,中国和外界历来缺少自觉的交流。自古以来,中国的传统观念只有天下观,没有世界观。中国对自己在外界的影响有多大并不重视,就是对中国境内的少数民族也采取听其自然的办法。

近代以来,中外交流在物质上面已经没有障碍了,但在精神层面,双方都存在着扭曲。中国还残留着以前天朝大国“天下之中”的观念,往往不能接受外界的文化、传统胜过自己。但是另一方面,外界对中国也存在着诸多的误解。所以,研究汉学与当代中国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要真正地了解历史,客观地评价历史。中国学者和各位国际汉学家,应该排除其他的干扰,开展国际合作,进行双边的甚至多边的深入研究,具体到中国不同的历史阶段、中国不同的文化,他们究竟对外界产生过什么影响。

所以我呼吁我们大家一起来合作,中国学者和国际汉学家一起。至少我们可以对其中一些问题产生一个共识。这样才能真正使我们今天中国的学者,包括我们中国今天的政治家、国家的领袖能够正确地把握我们未来文化的走向,能够明确中国人对人类应该承担的责任。

猜你喜欢

汉学家汉学学者
学者介绍
学者简介
著名汉学家史景迁逝世,享年85岁
学者介绍
杨联陞《汉学书评》出版
汉学方法论值得关注
《国际汉学》增刊征稿启事
《国际汉学》:从辑刊到CSSCI期刊
美国汉学家巴托尔德·劳费尔的首次中国考察
美国汉学家艾思柯译介《红楼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