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聚集

2015-12-16

国际人才交流 2015年11期
关键词:英国首相中非卡梅伦

聚集

马云加入英国首相商业顾问团

10月19日,卡梅伦在英国首相官邸与马云(左)进行会谈

唐宁街19日宣布,英国首相卡梅伦已经招募马云加入首相商业顾问团。当天下午,卡梅伦在首相官邸与马云进行了会谈,并且专门为马云召集了120多名英国企业家和创业者与之见面。

根据英国政府网的介绍,卡梅伦在2010年当选英国首相后,立即着手组建了一个由英国商界领袖组成的商业顾问团。卡梅伦在解释组建初衷时说:“组建这样一个顾问小组可以保证真正的交流与讨论。我们正朝着减少赤字、改革经济的方向努力,执行计划时制定正确的政策非常重要。”

根据最新名单,顾问团拥有19名成员,以英国企业负责人为主,马云成为有史以来受邀英国首相特别经济事务顾问的唯一一名中国企业家。

在会见中,马云向卡梅伦介绍了阿里巴巴在欧洲发展电子商务基础设施的计划。马云说,阿里巴巴的使命是帮助全世界的中小企业,欧洲的中小企业可以借助互联网打开一个更大的世界,而阿里巴巴可以成为纽带和桥梁。

为什么选马云做经济顾问,卡梅伦在开场致辞中不吝赞美之情:“阿里巴巴是21世纪最耀眼的公司之一,它从新世界而来,从新经济而来。”卡梅伦对阿里巴巴的创业故事十分熟悉,还知道马云创办第一个互联网公司的时候,当时打开一个页面要三个半小时。

包括英国媒体在内的评论认为,卡梅伦选择在习近平访英当天邀请中国企业家作为特邀顾问,展露了更多对中友好的善意姿态,也显示英国对中国经济当下的活力和潜力怀有充分期待和看好,希望借助中国拉动其经济发展。

据了解,英国首相特别经济顾问将定期向英国首相提供战略咨询,为英国时下面临的关键经济问题提供建议,英相关部长级政要亦会参与交流讨论。(来源:国际在线,2015年10月20日)

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揭牌 引入工业界导师培养制度

10月20日,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揭牌仪式在深圳市南山区智园举行。这不仅是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简称TBSI)宣布成立后的首次正式亮相,也意味着中美在顶尖高等教育领域的合作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与传统高校相比,TBSI不仅整合了清华大学、加州伯克利大学的学术和科研力量,也充分利用了深圳的创新创业优势。目前TBSI已建成环境科学与新能源技术、数据科学和信息技术、精准医学与公共健康三个研究中心,下设16个高端实验室。TBSI将为世界一流生源提供世界范围内优秀的教师和创业资源,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各个环节体现“产—学—研”深入融合。TBSI的学生至少有两名导师,一名来自清华、一名来自伯克利,也有可能是三四个导师组成一个导师组。

TBSI在智园产业园区揭牌,意味着它将和产业融为一体,充分结合地方产业发展,其还引入了工业界导师培养制度,不仅从学术上给学生过程性指导,还从工业产业角度,结合实际需求,指引学生研究方向。导师将定期与学生沟通,交流产业看法,还将组织学生赴企业实习,发现实际研发中所面临的难题,并共同参与项目研发。在课程设置上,商业和管理都将作为学院必修课程,培养学生作为科技领袖的能力。(来源:清华新闻网,2015年10月20日)

中国成世界第三大留学生输入国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文化向心力、文化辐射力日益增强,越来越多的外国学生选择到中国留学。最新数据显示,中国已经超过法国,成为继美国、英国之后的世界第三大留学生输入国。

《人民日报海外版》10月15日报道,其实,新中国从成立之初便接受来华留学生。到目前,来华留学生数量已从最早的几十人,发展到2014年的37.7万人;生源国从最初的3个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到203个国家和地区;从只有清华、北大等少数高校接受外国留学生,发展到现在的775所高校、科研院所和其他教学机构……

“在亚洲,72%的非日韩来华留学生选择攻读学位课程。”来华留学网负责人介绍,这是因为除了日韩,中国相较其他亚洲国家,在教育资源、水平等方面具有较大优势,留学成本也比欧美低得多。中国儒家文化对东南亚国家影响颇深。近年来,该地区来华留学有异军突起之势。以泰国为例,10年间来华留学人数增长近6倍。

不久前,南京大学党委书记张异宾去英国访问,遇到一位特殊的“学生”。这位“学生”是英国的外交官,曾经在南京大学培训外交人员的班上学习。他热情地告诉张异宾,希望英国城市和中国城市有更多的交流。

据不完全统计,从中国毕业回国的留学生中,有40多人次在本国担任了副部长以上职务,有近百人先后任驻华大使、参赞等,还有一些人成为著名学者教授和大企业家,更多的则是本国建设的宝贵人才。

中国,正像一个磁极,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留学,到中国去!”成为许许多多各国学生的主动选择。(来源:人民网,2015年10月16日)

美媒:中国借智库论坛强化在非软实力

2015年9月,中非智库学者齐聚由南非政府举办的中非智库论坛

9月初,100多名来自中国和非洲的智库学者和政府官员齐聚南非的比勒陀利亚,参加由南非政府举办的中非智库论坛第四届会议。

美国布鲁金斯学会网站报道称,中非智库论坛是中国加强其在非洲软实力努力的最近一次尝试,该论坛试图影响非洲学术精英和舆论领袖的观点。作为中非合作论坛的一个分论坛,中非智库论坛2011年由中国倡议举办,为中非学者的对话和交流创建了一个平台。中国将该论坛视为一个民间对话机制以及一个学术和民间团体领袖交流的高端平台。它的目标是明确的:搭建对话平台,培育合作以及鼓励中非学者进行学术交流,以打造一个有共同知识和理念的共同体。

中非智库论坛实质上旨在通过双方的直接交流,摒弃西方价值观的干扰,从而塑造非洲精英的认知以及对中国的理解,同时该论坛还寻求中非的经济及政治合作。在今年的论坛会议上,讨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2015年以后的非洲发展趋势以及中国如何与非洲国家合作以增加其对非洲工业的投入。此外,中方与会者利用这一机会宣传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并讨论了双边投资及贸易合作。

该论坛强化了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最近对中国软实力的评估:中国更喜欢与政府合作并将之作为软实力的来源,而不是与个人、私营行业或民间团体合作。尽管中非智库论坛似乎强调与智库而不是与政府合作,但其最终目的还是在于影响非洲精英。(来源:参考消息网,2015年10月15日)

猜你喜欢

英国首相中非卡梅伦
非洲大陆自贸区建设与中非合作
英国首相和他的女友
轻松一刻
“龙狮共舞”,中非合作开启新篇章
中非合作迈入新时代
英国首相访华
英国首相宣布提前举行大选 英镑走强
远离是非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