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环境的审美构成
2015-12-16刘新跃
李 洋,刘新跃
(1.安徽师范大学 政治学院,安徽 芜湖241003;2.安徽工业大学,安徽 马鞍山243002)
德育环境是指对德育过程、德育效果和教育对象的思想道德的产生、发展具有影响的各种因素的总和。马克思认为,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一方面,人们身处环境之中,一刻也离不开环境的影响,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始终受到环境的制约、感染和熏陶,因此环境影响人、造就人。另一方面,人们面对环境的影响时并不是消极的、被动的,而是积极的、能动的。人不仅对不同的环境的影响感受不同,就是在同一环境的影响下,不同的人的感受也不尽相同。人可以选择环境,也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改变环境、创造环境。环境之重要性可见一斑,但以往对德育环境的研究,多是从环境的构成、环境的特点、环境的运行机制、环境的优化等出发,将环境视作冷冰冰的外在因素,同时德育教师在处置德育环境时也总是不尽人意。不论是从理论研究层面还是实践应用层面,从审美的角度对德育环境进行把握并不多见。从美的规律、美的特点对德育环境进行把握,不仅能提升德育工作者的工作效率,而且有利于学生接受德育内容、践行良好品德行为、形成优良道德品质。
一、德育环境的广泛性、多重性
广泛性是指德育环境类型的广泛性,多重性是指德育环境对德育活动、效果影响的多重性,这两种审美因素构成德育环境的层次感与多样美。
德育环境对德育产生作用是多种因素的集合。德育环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德育环境是指对德育活动及人的思想品德产生、发展有影响的所有外在因素,它包括所有对德育产生影响的外在环境。就作用取向而言,德育环境有积极、消极之分。狭义德育环境是指能够提升德育过程的有效度,增加德育效果的人为设定的积极因素,这样的环境是为了实现德育目标,根据德育对象的道德发展水平,遵循德育规律而设置的德育环境,是特设的存在。按环境的内容划分,德育环境有物质环境、精神环境之分;按环境存在的状态分,德育环境有封闭环境、开放环境区别;按环境影响范围分,有宏观环境、中观环境、微观环境之分;按影响层次分,有家庭环境、社区环境、学校环境、社会环境等。这些都说明德育环境是广泛的。德育工作者在德育实践中,对于环境的把握不应只是局限于某一部分,应打破某一具体小环境的桎梏,寻求更大范围的突破。
德育环境全程参与德育过程。在德育过程中,德育环境对德育主体、德育客体、德育介体等都有作用。德育环境在参与德育实践过程中至少起到三方面的作用:对人及人的道德塑造产生影响、对德育及德育的有效进行产生影响、对所属的社会环境产生作用。德育实践活动的价值取向在于促进受教育者道德品质的优化,德育环境在参与德育实践时,其存在、持续均指向德育对象的道德认知的确认、道德情感的培养、道德行为的养成乃至道德品质的提升。人是社会的产物,人不能脱离一定的社会群体而独立生存,构成社会的政治经济法律制度、道德规范、民族文化、历史渊源等都对人以及人的思想道德产生影响。德育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是一系列因素的集合作用,是一个系统工程。作为德育实践系统的子系统的德育环境是德育得以有效开展的前提之一。德育环境的变迁源于德育实践活动的目标、德育实践及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的需要,德育环境源源不断地为德育活动提供不竭的动力和持续的支持。德育实践是多个持续的过程,德育实践在一定的时间空间中展开,即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优良的德育环境不仅促进德育的顺利开展,更能巩固教育的效果,为进一步的德育活动提供优厚的基础,便于德育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
作为德育活动顺利开展的载体,德育环境为德育实践提供丰富多样的选择载体。德育实践通过对各载体的优选,能够有效提高德育效果。德育环境作为社会大环境的组成部分,通过与其他社会因子的互通,及时反映社会环境的变迁,并将这种变迁体现在德育环境本身。德育实践积极与德育环境的变迁、社会环境的变化相伴,及时调整德育方式、方法、内容等,以实现与社会的同步,使教育对象能够跟上社会步伐,切实提高德育的效果。为了促进德育活动的顺利开展,提高德育效果,德育实践总是尽力选择在有利于德育活动开展的环境中进行。德育环境源于社会整体环境,但又不脱离社会环境,总是处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德育环境的变化不仅促进德育实践的变动,同时也促进周边社会环境的变动,德育环境通过对所属的社会环境的过滤、优化、导向等,反作用于社会环境。德育环境本就来自于社会环境,是通过一定的人为择取,从庞大的社会环境中选取有利因素,去除不利因素。经过这样的选择、过滤,德育环境才能够有效促进德育实践的开展,提高德育实效。围绕德育实践活动的推进,德育环境本身也在不断地建设和优化。置身社会环境之中,德育环境好似一方道德净土,以不断扩散的辐射力,改造和优化社会环境中的诸多要素。德育环境是为德育实践活动而存在的,经由人的德育实践的挑选和打磨,呈现出的是社会主流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是整个社会环境中的风向标和领航员,对人所依赖的社会环境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敦促人对于社会环境的改造从长远进行考量,不仅着眼于目前,更着眼于未来;不只单纯追逐物质层面的功利性,更从精神层面寻求人的全面发展,最终使得社会环境的渐进式发展符合人的根本利益和价值追求。
二、德育环境的互动性、隐蔽性
人自从诞生在这个星球上,就一直与自身周围的环境相适应,接受特定环境的改变,但是这种接受不是逆来顺受的,而是积极、主动的接受。环境作用于人的同时,人也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反作用。德育环境与个人思想道德品质、德育实践活动是互动的,个人的品德接受环境的影响,同时个人优良的道德品质也能作用于德育环境,积极参与德育环境的优化,营造一个较好的德育环境,更好促进个人道德品质的发展。德育环境是德育实践活动与社会接触的中间环节,德育不是凭空而建的,而是依托于社会现实和历史基础之上的,鉴于此,社会的需要通过环境作用于德育实践活动。同时,德育并不是消极地接受社会的影响,而是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德育环境、社会环境的建设、改造中去。德育环境可分为家庭环境、社区环境、学校环境等,这些环境并不是独立运行、孤立存在的,而是在互动中相互联系,彼此发生关系,形成一个宽泛的互动体系。当然德育环境的互动性还体现在德育环境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中,是整体环境的组成部分,是从整体环境中优化出来的能够促进德育实践活动的部分,其必然与周围的环境产生相互作用,在吸收外在环境的同时,也反作用于社会环境。
相较于德育内容、德育方法,德育环境对德育实践活动以及德育对象的思想品德发展的影响更多地体现在其隐蔽性方面。德育作为个体品德发展的外在条件,始终存在于德育对象的周边,其对德育对象往往以潜移默化的、逐渐渗透的方式产生作用,尤其是德育环境中的文化环境。德育是在社会现实和历史文化的双重作用下产生的,德育实践活动、德育对象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发展受特定的文化影响,这种影响往往不是直接的,而是隐蔽的、隐性的,不易被人们所觉察。德育环境更是将德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达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目的。同时,德育环境作为德育工作者可以利用的外在条件,以其主流的道德价值观和积极、正面的道德氛围,对人的道德素质发挥熏染作用,这一作用机制的发生主要通过营造氛围、情境感染、榜样示范等途径得以实现。适宜的空间、良好氛围等,使长期处于其中的德育对象自然而然感受到道德文化的正能量,长期浸润其中,逐渐养成与社会主流价值观一致的道德观念和道德品性。许多具有高尚德行的典型人物的出现,起到引领、带动社会风尚的作用。当前我国在开展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涌现出数量众多的楷模,如近期CCTV-1播报的科学家李东英,根据国家所需,随时改变自己的专业方向,他说:“国之所需,我之所向”,其所作所为围绕着国家的需要,有着强烈的国家意识。像这样的楷模,作为德育环境的产物,如果能够得到恰到好处的宣传,其不仅能够促进德育环境的建设,更能在潜移默化中引领人们为国效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贡献自己的能量。
三、德育环境的时代性、传导性
不同时代有着不同的社会需求,造成了德育实践活动和德育目标的不尽相同,因此为了传递社会主流价值和政治要求,人们必然会创造符合当时社会需要的德育环境并把这种价值理念和政治要求赋予德育环境之中,尽显德育环境的时代美。
不同时代的人,必然会打上不同的时代烙印。比如,改革开放以前,以政治运动为中心,政治冲击一切、代表一切、高于一切、大于一切,社会的政治、文化、人际、舆论等各个方面,都受到政治的改造和替代,全社会几乎形成了政治化环境。[1]不可避免的,德育目标、德育性质和具体德育实践活动也是围绕政治运行,德育环境与当时政治社会化的整体环境相融合,德育为政治而服务。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工作重心由政治生活领域转向经济生活领域,这一重大转变对整个社会环境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力,改变了社会环境的面貌。以经济为中心的社会环境并不是只强调经济建设,而是突出经济在整个社会中的地位,其他方面在社会生活中依然有其重要地位,是不可忽视的。在经济占主导的社会环境里,人们更注重实际效用,过去的安于清贫也转向重实惠,社会风向、社会观念的变动导致德育环境的变化。德育环境随社会环境变动,需要德育工作者时刻关注时代的变迁,根据时代的要求随时调整德育方式、方法,切实做到以时代需要为引导,更加有针对性地开展德育实践活动,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德育成效,实现德育目标。
德育环境的传导性是指德育环境并不单纯围观德育实践活动,而是积极参与到德育活动中,在其中发挥自己的作用。德育环境的传导性既在传又在导,“传”是传播社会主流价值观念以及道德观念,“导”是用正确的道德判断标准,正确道德观念引导个体思想品德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形成符合社会需要的道德行为。德育环境中蕴含着许多德育资源,个体处在社会环境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德育环境的影响,许多内容在不知不觉间为德育对象所接受。在现代传媒的强力宣传下,德育对象身处时刻变化着的德育环境中,对于社会主流价值观念、道德观念、道德规范有一定的认知,再通过德育工作者细致的教育,受教育者很容易接受教师所传授的德育内容,德育实践的效果会更好。在社会德育环境中,经济、政治、社会的发展,规定着道德发展的状态和发展水平,间接引导人的道德观念和道德倾向;社会道德规范的实施、法律制度的完善,有效引导人的道德实践活动;道德情境的创设、道德风气的营造,实时引导人和调节人的道德行为。[2]
四、德育环境的多样性、整体性
德育环境所涉及的范围是广泛的,覆盖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不同内容、不同性质的德育环境对德育实践活动、个体的品德发展所起作用的方式是不同的,从而彰显德育环境的整体、系统之美。
德育环境影响方式的多样性,与德育环境的广泛性、多重性有很大关系。首先,在学校里,学生在接受课堂理论教学、课外实践教学的影响以外还接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能够影响学生思想、品德的因素有社会的、现实生活的,学生通过校外实践活动、与外界交往等,各种不同的德育环境通过各自的方式、途径对德育对象产生独特的或一般意义上的影响。其次,在家庭里,家长的言行举止、父母间的关系状态、家庭的生活习惯等含有一定的价值取向,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思想道德前行方向,在这里德育环境影响受教育者主要是隐性方式。再次,人们越来越离不开网络生活,网络对人的影响日益增大。网络作为新生媒介,在传播信息时具有传播速度快、传播信息量大等优点,但也是由于网络传播的这些优点导致许多不符合当下社会主流价值观念、道德规范的内容在网络流行,一定程度上误导了学生的道德取向。这就需要德育工作者认真把握不同德育环境的特点、起作用的运行机制,通过合理安排、控制,发挥德育环境的正面作用,增进德育实效。
德育环境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多以集合体的方式呈现,有着别样的整体美。德育环境是个系统工程,德育环境不仅是德育过程的要素之一,也是整个系统的子系统,需要协调内部诸要素的关系。德育环境只有做到整体布局、群力共建,做到化多为一、化零为整才能充分发挥德育环境的作用。随着系统科学理论的提出及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系统观念、整体观念已经深入人心,这也推动了人们对德育环境的认识,促进了人们对德育环境的进一步研究。德育环境类型多样,但并不都是单个独立存在的,按层次划分德育环境中的社会环境不仅包括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等,而且包含物质环境、精神环境,开放环境、封闭环境等。由于环境的开放性,德育环境还随着社会的进步再向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维度扩展,宏观方面有国际环境、市场环境等,中观方面有媒介环境、网络环境等,微观方面出现了竞争环境、核心家庭环境、贵族学校环境等。这样,德育环境的扩大使德育系统内部各要素间的联系愈加密切。[3]德育环境只有经过最佳整合,充分发挥整体的合力,才能有效增强德育效果。
德育环境是一个整体,德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因此,在开展德育实践活动时,应将德育环境视为一个只有在整体发挥作用时才能达到最佳状态的子系统。这就要求德育工作者尽力从德育环境的整体出发开展德育活动,重视德育环境与德育其他要素之间的关系,注意要素之间的有机统一;要重视德育环境内部诸要素之间的联系,形成学校、单位、社会和家庭之间,小学、中学、大学之间的有效衔接和功能互补。
[1]王仕民.德育环境的新变化与优化对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1997(3):23-24.
[2]赵盈.德育环境的作用机制——基于三类对象的分析[J].中国德育,2014(2):11-15.
[3]张耀灿,郑永廷,吴潜涛,骆郁廷.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