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微观分析
2015-12-16韩贤强焦曼曼
韩贤强,焦曼曼
(安徽工业大学工商学院,安徽 马鞍山243002)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独立学院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一门重要的必修课。但是由于受独立学院某些客观条件所限,独立学院思政课教学往往陷于种种困境之中。如何提高独立学院思政课教学效果归根结底是一个实践问题。本文以安徽工业大学工商学院思政课教学的基本情况和教学改革实践为例,从独立学院教师、学生及教学条件实际出发,在微观层面作初步探讨。
一、独立学院思政课教学困境微观层面分析
虽然各个独立学院思政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各有不同,但是,其问题往往与独立学院的性质、特点,以及由此而形成的教学条件相关,因此,独立学院思政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也大致相同。
从教师的角度看,独立学院办学历史不长,思政课教师多数为年轻教师。首先,对于有进入高等教育从业意向的硕士、博士毕业生来说,独立学院往往并非是其首选,思政课年轻教师队伍缺乏稳定性。其次,年轻教师尚未充分完成从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换,教学实践经验不足,对教学规律缺乏充分认识,一进校门就担任一门甚至几门思政课程的教学任务,难以保证教学质量。此外,独立学院在提高年轻教师的教学水平方面措施乏力。
从学生的角度看,作为第三批次录取的本科生有其自身特点,体现在思政课教学方面:首先,三本院校学生与一、二本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基础知识的掌握上存在差异,学习能力相对较弱,对社会热点的关注会有所不同。目前独立学院使用的是本科生思政课全国统编教材,没有很好适应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其次,独立学院学生学风堪忧,上课玩手机、随意讲话、睡觉,迟到旷课等现象并不鲜见。
从教研室管理的角度看,独立学院思政专职教师往往数量不足,难以独立完成全院思政课教学任务,必然依赖于母体学校。这种教学安排产生的结果是:两个学校的教师担任同一门课程的教学,教学内容、教学进度、考核方式、评分标准等都可能不一致;一些教学环节不能很好落实,如实践教学形式单一,缺乏周密安排,不能充分利用所安排学时并发挥其教育作用。独立学院思政教研室不能有效掌控全院思政课教学全过程,难以对全院思政课教学质量全面负责。
二、独立学院思政课教学微观层面的改进措施
近年来,针对独立学院特点,安徽工业大学工商学院思政课教研室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提高教学质量的途径和方法,取得一些初步成果。
(一)制定规章制度
第一,设立必要的岗位,为思政课教学提供组织保障。如《课程组负责人及职责规定》、《联系人制度》。建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四个课程组,隶属于独立学院思政课教研室,由独立学院思政课教师担任课程组负责人,若教师数量不足,可以兼任两个课程组负责人。其工作职责是:负责联系担任独立学院该门课程教学的母体学校思政课教师;负责该门课程一般教学管理工作(如制定该课程教学日历,供各相关教师参考);组织和安排该课程实践教学具体工作;确定考试时间、内容、方式,通知各相关教师执行。
为切实加强与母体学校思政课教学机构的联系,在母体学校思政课教学机构的指导下开展教学、科研活动,聘请母体学校思政课教学机构相关人员,担任独立学院思政课教研室与母体学校思政课教学机构联系人,指导独立学院思政课教研室各项工作,协调统一两个学校教师在教授同一门课程中的教学行为。
第二,统一教学行为,为每一个教学环节提供规范。如《实践教学指导方案》、《成绩考核若干细则》。参与实践教学基地实践是目前独立学院思政课实践教学的主要形式,与地方共建若干实践教学基地,制定规范,分《实践教学总体指导方案》、《实践基地—课程指导方案》和《实践教学课实施方案》三个层次,从总体要求到具体安排,把每个实践教学环节落实到每个学时。
思政课学习成绩一般由平时成绩、实践成绩、期末考试成绩三部分构成,规定每个部分的内涵及其在总分中的权重。思政课期末考试一般不在期末作统一安排,而是由任课教师随堂进行。对同一门课的考试在不同时间进行,由此会产生同一门课程的考试要求是否统一和如何防止考试内容泄漏两个方面的问题,采取课程组规定题型及其数量和各题分值,任课教师自行命题的方法解决。
第三,采取多项措施,提高青年教师教学水平。如《青年教师学习性听课实施办法》、《集体备课细则》。母体学校参与独立学院思政课教学的教师,一般都具有较高学历和职称、具有较为丰富的教学经验,安排独立学院思政课年轻教师听他们的课。具体做法是:年轻教师自行选择在独立学院任相应课程的教学水平较高的教师,经同意后,由被听课教师决定听课内容(时间)、听课次数;年轻教师听课后,填写学习性听课心得表,在集体备课会上交流。
充分利用集体备课时间,交流教学体会,研究教学中的重难点,共享教学资料(如授课ppt、精彩案例),防止集体备课流于形式。
同时,还要研究“学生为什么要相信我们所说的,怎样才能让学生相信我们所说的”这样较为深层次的问题。“只有出自内心的,才是进入内心的”。因此,提高年轻教师教学水平,不仅仅是个技术问题,教师自身思想观念和情感的转变和提高,才是提高年轻教师教学水平的根本之道。
(二)深化教学改革
思政课教学改革主要涉及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两个方面,通过教学改革,使思政课教学更加符合独立学院学生的实际状况,使教学能够充分发挥应有的教育作用。
第一,变章节讲授为专题讲授。教学的切入点问题是教学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即从哪里开始讲、讲什么。解决切入点问题有一个预设:学生已经知道哪些内容,还需要他们掌握哪些内容。这就是教学的起点,即教学的切入点,离开这个点太远,学生对教学内容就难以接受。目前,独立学院学生使用的思政课教材是全国统编教材,体系完整、内容丰富,体现较强的政策性和理论性,如果完全按照课本讲授,三本学生不易接受,规定的学时也不够。因此,结合统编教材内容要求和三本学生实际,把教材章节内容转换成若干专题进行讲授,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修订版﹚教材中绪论加七章内容,转换成绪论、辨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六个专题,内容重新组合。专题教学能够较好地发挥教师教学的主动性,能够较好地适应三本学生的实际。
第二,开展课堂话题讨论。学生思想观点的建立和改变,不可能由教师来代替,必须靠学生的自觉。“自觉”的过程,就是学生主动思考、感悟,主动参与的过程。根据课程教学内容,对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或者是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通过调查,拟定“话题”。如: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以“上课不要玩手机”、“不要迟到、旷课”、“上课不要随意讲话”、“诚信考试、诚实做人”为话题,以学生演讲的形式,开展课堂讨论。这样的话题不是空穴来风,学生有话要说,适合三本学生实际,能促进学生的积极思考,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学生参与热情较高。
第三,恰当运用视频影像资料。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教育,需要有一股打动人心的力量,崇高的境界、忘我的行为、难舍的亲情等无不具有这种震撼心灵的力量。在思政课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恰当运用“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等视频影像资料,营造一种特殊的氛围,让学生有身历其境之感,联系自身、将心比心、换位思考,加之教师的阐述和启发,会达到预想不到的效果。如在一次思政课教学中,播放“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为主题的短片时,一些学生为“风树之痛”流下眼泪。
三、拓宽独立学院思政课教学改革的视野
教育环境或情景的多样性和思想观念、行为变化的复杂性、反复性特点,决定了不能仅仅用思政课课堂教学效果来评定思政课的最终教育效果,只能把思政课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环节来看待。这一认识开拓了思政课教学改革的视野,思政课教学应当在更大的范围内,更深的层次上有所作为。从独立学院的实际出发,应联合有关职能部门,按照“从课堂到校园,从话语到行动”的基本思路,把独立学院思政课教学改革在更大的范围内引向深入。
第一,将思政课课堂教学中的基本观点尤其是课堂讨论的话题,从课堂延伸到校园,使思政课课堂教学在更大的范围内产生影响。思政课开展课堂话题讨论可以邀请辅导员参加,和辅导员的学生工作结合起来;课堂话题讨论的内容,在校园微博、微信上报道,并开展更加广泛、深入的讨论;团委、学生会以课堂话题讨论的内容,作为学生活动的主题,开展演讲、辩论赛等活动。
第二,学生参与思政课课堂教学,如参与课堂话题讨论,不能仅仅停留在“认知”或“话语”的层面上,还应当引导到“实践”或“行动”的层面上。将思政课教学内容在学生“实践”或“行动”层面展开,可以有多种形式。如,独立学院思政课教师一般都兼班主任,可在班级开展制定《课堂礼仪文明公约》活动。还可将思政课教学内容与团委开展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
为了有效开展这些活动,思政课教研室要与相关部门共同规划、协调、统筹。这样,思政课教学就真正成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环节,既巩固了思政课教学应有的效果,又发挥了思政课教学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独特作用,相互借力,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