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瓦尔登湖》看梭罗的激进个人主义

2015-12-16刘明明

关键词:个人主义瓦尔登湖梭罗

刘明明

(安徽工业大学 外国语学院,安徽 马鞍山243002)

学者在研究梭罗代表作《瓦尔登湖》时,多聚焦于其自然观和生态观,并将该作品奉为文学、哲学、博物学的永恒经典。在美国政治思想史上,梭罗同样是一位独特的巨人,他在《瓦尔登湖》中所流露出的政治思想,就如同他在书中所描述的生活方式一样,处于一种半隐遁状态,不像在《论公民的不服从》中表露得那么明显。细读作品,我们就会发现激进个人主义是其政治思想的核心。他对个人自由近乎痴迷的追求,他对社会生活、对国家政治特有的视角,以及由此采取的个人行为,成为美国自由传统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并对世界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个人主义是美国文化的核心,是美国人最主要的价值观。[1]激进主义则是指对现存社会状态怀有强烈的不满,从而产生否定的观念,并迫切寻求对现状从根本上进行剧烈的变革。梭罗通过《瓦尔登湖》对美国社会现实进行了诸多批判,并且也表露出他对政府的反抗,其激进个人主义可见一斑。

一、对美国社会现实的诸多批判

对于个人所处的美国社会环境以及社会生活所包含的诸多内容,梭罗始终是一位怀疑论者。在他的著作中充满着对美国现代社会生活方式及其包含的理性、规则、习俗、分工、时尚等进行批判的文字,对现代人的生活行为提出种种质疑。他说:“可惜人们往往是盲目而懒惰的,甘愿受各种幻想欺骗,在日常生活中养成了许多规矩和习惯,而这些规矩和习惯的基础,也依然纯粹是虚幻的。”[2]67他认为世俗纷繁、复杂、琐碎的生活淹没了人原本高贵的秉性,虽然神话告诉我们,我们早已变成了人,然而我们受周围各种因素的羁绊,生活得很卑微,像蚂蚁。他用这样的语言描写周围人们的生活场景:“我走访了康科德的许多地方;在所到之处,无论是商店、办公楼还是田地,我发现这里的居民都好像正在赎罪似的,做着各种费心劳力的苦役。我曾经听说婆罗门教徒会坐在四个火堆中间,抬头仰望着太阳;或者把自己吊起来,头下脚上,经受烈焰的炙烤;……但即使这些有意为之的苦行,也不比我日常所见的场景更为令人难以置信和震惊。”[2]4

梭罗认为,芸芸众生所受种种“苦役”,实际上多数是徒劳无益的,是对生命及劳动的浪费。人们从事这些活动及创造的物品并不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真正的自我需要,而是追逐他人及社会潮流的一种虚妄、无谓的奢望和需求,并为之所累、所束缚。为此,他指出了发生在他身边的被称为荒谬的种种行为:“你们说谎、阿谀、投票,让自己龟缩在文明的果壳里,或者勉强装出慷慨大方的样子,以便能够说服邻居愿意让你们制作他的鞋子、帽子、衣服或者马车,或者向你们购买各种日常所需的商品;你们不惜把自己累到生病,为的只是能够存下些许防病的钱财……再想想这个国家的妇女吧,她们整天忙着给梳妆台的椅子编织坐垫,对自身的命运完全没有丝毫的兴趣!仿佛她们能够在浪费时间中永生。”[2]6

在他看来,人类实际上是在用比问题本身更复杂的方式来解决生活的问题,这使人类以自己谋生的方式否定了自己生存的意义。“农夫努力地想要解决生计的问题,可是他所用的方法却比问题本身还要复杂。为了得到几根鞋带,他竟然养起了成群的牲畜。技巧精熟的他用细丝弹簧布置了圈套,想要捕获舒适和自立,殊不知一转身却把自己的腿踩进去了。这就是他穷困的原因;我们身边虽然有许多奢侈品,却不如野蛮人过得自在舒服,也是由于这个原因。”[2]23

为此梭罗认为:“大多数人生活在无言的绝望中。……就连各种所谓的游戏和娱乐,也隐藏着一种反复出现然而谁也没有察觉的绝望。”[2]6于是他对驱使个人走向这种“绝望生活”的整个文明制度提出诘责:“有人给文明人的生活设计了一套制度,这毫无疑问是为我们好,可是它在很大程度上消解了个人的生活,目的是保存和完善整体的生活。”[2]22从而揭示了梭罗政治思想中一个深刻的命题,即个人与社会之间存在着相互否定的关系。随着社会组织力量的不断强化和个人权利的日益弱化,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中,个人的地位将不断降低。为了换取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个人将被迫不断地出让个人的特性,皈依于社会,将自己降格为工具,成为社会这部大机器中一个微不足道的零件。

“看看马路上的车夫吧,他不分昼夜地向市场赶去;他体内有什么神圣的悸动吗?他最高的职责就是让马匹吃草喝水!”[2]6

……

“原本在饥饿时独立地采摘水果的人变成了农夫;原本悠然站在树下乘凉的人变成了管家。”[2]26

正是基于这种独特而清醒的认识,作为坚定的个人主义者的梭罗,面对人类与社会关系的异化和个人自由的黯淡前景,发出了与当时的社会主流极不合拍的声音。在第十八章“结语”中有段文字很好地总结了他对当时美国社会的态度:

“我宁愿独自走我的路,或者可以的话,和宇宙的建设者结伴同行,也不愿混在盛装打扮的人群中招摇过市;我不愿生活在这躁动不安的、神经兮兮的、热闹喧嚣的、鸡零狗碎的19世纪,我宁可站着或者坐着思考,任由它悄然流逝。”[2]229

由此可见他我行我素、特立独行的个人主义作风。

二、平等自由的政治立场

在梭罗的政治思想中,他所一直关注的焦点是个人权利及自由的维护,他对独裁统治者采取的是一种鄙夷的态度。他在第一章“生计”里写道:

“说到金字塔,它们根本不值得惊奇,更值得惊奇的是,竟然有那么多人自甘下贱,卖命为某个异想天开的白痴修坟;那白痴要是跳进尼罗河淹死,然后用自己的尸体去喂狗,反而会显得更加睿智和勇猛。”[2]40

作为一个典型的自由主义者,他始终坚定地固守个人的权利。他认为,如果你对政府的不公给你个人权利造成的损害感到愤慨,只要你有勇气,你可以用各种说“不”的方式去回绝它。在第八章“镇区”中记载了他在1846年7月因为拒绝纳税而身陷囹圄的事件:“那天下午,就在第一年夏季快结束的时候,我走到镇上的鞋铺去拿我的鞋子,路上被抓起来关进了牢里,因为正如我在其他地方讲过的,当今的政府居然就在其大楼门口把男女和儿童当作牲口买卖,我拒绝承认这种政府的权威,也拒绝向它纳税。”[2]120-121

梭罗早年因为反感奴隶制,以及后来发生的美墨战争,曾有好几年拒绝纳税。在搬到瓦尔登湖后的第一年夏天,康科德镇的税务官和监狱长斯台普斯将梭罗抓起来关进牢里,当晚有个不明身份的人士替梭罗缴纳了税款,所以梭罗隔日即被释放。梭罗后来据此写了著名的短文《论公民的不服从》,提出了当政府不公正时,公民可以不服从政府权威的观点。这个观点对后世影响极大。

的确,梭罗是个坚定的废奴主义者。他在撰写《瓦尔登湖》的时候,正是南北战争的前夕,南方诸州的种植园蓄养了大量的黑人奴隶。1776年7月4日的《独立宣言》中赫然写道:“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作为个人主义的先驱和坚定的废奴主义者,梭罗在书中多次表达了他对黑奴制的厌恶;在现实生活中,他也曾帮助流亡的黑人奴隶逃到加拿大去。从《瓦尔登湖》来看,梭罗是真正拥护人人生而平等的观念的,无论是对南方的黑人奴隶,还是逃荒到美国的爱尔兰人,他都充满了同情和欣赏:“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人,虽然是那么卑贱与无知,却可能是生具异禀的天才,他们总是有独到的见解,从未不懂装懂;尽管他们的外表很可能是肮脏邋遢的,他们的思想却像瓦尔登湖般深不可测。”[2]106

他的朋友中既有爱默生这样学识渊博、家财万贯的著名学者,也有阿列克·赛雷恩那样不通文墨、一贫如洗的伐木工人。

三、结语

梭罗的激进个人主义思想并不能表示他是一个反政府、反社会的人,他只是需要一个好一点的政府和社会。他明确指出:“但人生的目标并非让自己持有这种敌视社会的态度,而是始终能够做他自己,遵从自己的原则,无论这种遵从让他对社会产生什么样的态度,如果有幸遇到一个正义的政府,他是不会产生敌视态度的。”[2]224

另外,梭罗也从来不认为他在湖畔独居的那段生活是值得效仿的榜样,那和他的信念是背道而驰的:“其实我倒不强求别人采取我的生活模式,……但我盼望每个人都能非常清醒地去发现和追求他自己的生活方式,而不是模仿他的父亲、母亲或者邻居。”[2]49

总之,每个人都能够清醒地活着,追随自己内心真实的感受和想法,去成为与众不同的、独立自主的人,是这位伟大的个人主义先行者的理想。正是在这一理想的驱动下,他才敢于在近代资产阶级如日中天的时代背景下,做出种种显得过度激烈反叛的言行,从而将早期自由主义的内核——个人主义发展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同时也被当时的人指责为行为怪诞、思想偏激,只有为数不多的超验主义同志意识到他对社会、对未来世纪潜在的巨大价值。他的师长爱默生在纪念他的文章中写道:“无论在什么地方,只要有学问,有道德,爱美的人,一定都是他的忠实读者。我深信,他的声誉还没有到他应该达到的一半。”[3]梭罗对社会生活深具现代意识的看法,对个人命运的深切关注,那种崇尚自然、我行我素的自由精神,以及对大自然的礼赞,在美国产生了巨大的反响,成为当代美国拥有最广泛读者的19世纪作家,其声誉甚至超过了他的师长超验主义的鼻祖爱默生,他的思想已经跨越时空,传遍了世界。

[1]胡文仲.试论跨文化交际研究[J].语言文字应用,1992(3):71-75.

[2]梭罗.瓦尔登湖[M].李继宏,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3.

[3]范道伦,编.爱默生文选[M].张爱玲,译.上海:三联书店,1986:212.

猜你喜欢

个人主义瓦尔登湖梭罗
The hermit thoughts in Walden《瓦尔登湖》中的隐士情怀
《瓦尔登湖》中的隐士情怀
师生共读《瓦尔登湖》
师生共读《瓦尔登湖》
卷土重来
梭罗的账单
反对个人主义做合格共产党员
200
概念起源时间错了
事关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