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寻常的足迹
——宫柯长篇纪实作品《大脚印》读后记
2015-12-16杨铁钢
■ 杨铁钢
不同寻常的足迹
——宫柯长篇纪实作品《大脚印》读后记
■ 杨铁钢
作为作家,宫柯是勤奋的。这种勤奋与其说源自于他对文学的追求,不如说更主要的是发自于其对所工作过的大庆油田和石油事业的热爱。这是一种超越于兴趣、升华为使命的热爱。正因为有这样的热爱,才使他一而再、再而三地叙写大庆油田、中国石油工业的辉煌历史,一而再、再而三地塑造为大庆油田的辉煌、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拼搏、奉献直至牺牲的人们。于是,满蕴着丰厚的历史内涵、蒸腾着浓郁的精神热度、饱含着宫柯的价值取向的作品,接二连三地呈现在了我们的眼前:长篇人物传记 《本色》《油气田地质专家杨继良》,报告文学集 《东方奇迹》。近日,“经过近三年的艰苦创作,首部全景式展示大庆油田50多年来勘探开发历程及科技工作者奋斗经历的纪实文学作品《大脚印——大庆油田勘探开发历程揭秘(上部)》”,又与读者见面了。
了解大庆油田发展史的人们都知道:截止到1985年,大庆油田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勘探时期,以1959年9月26日松基三井喷发工业油流为标志;会战时期 (1960-1964年);建设时期(1960-1975年);第一个5000万吨稳产十年时期 (1976-1985年)。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科技攻关任务;不同的时期,油田科技工作者都做出了自主创新的努力,取得了 “超越权威、超越前人、超越自我”的科研成果,以科技的持续创新保证了油田的持续发展。这既是大庆油田发展的历史,也是宫柯们对这一历史的正确认识、真实还原、艺术表现。
《大脚印》第一篇 《曙色东北》,由六章构成。第一章 《端倪初显黑土地》,是全书的 “引子”,不失为恢宏的开篇。它仅以不足30页的篇幅,精准地展现了中国近百年痛苦、屈辱的找油史:西方列强为攫取资源,相继闯入我国,恪守着海相沉积生油的理论四处刺探,连连碰壁后,给中国戴上一顶 “贫油国”的帽子,悻悻而去。站立起来的中国人民不信邪,中国石油科技工作者有骨气,依据自创的陆相沉积生油的理论,通过艰苦卓绝的努力探寻,终于发现了大庆这个世界级的大油田,把贫油的帽子扔到了太平洋里。在这一扭转乾坤的壮举中,我们看到了李四光睿智沉思的面容,闻听到了潘钟祥语惊四座的演讲,捕捉到了韩景行、邱中建、张文昭、钟其权等屡涉险境、勇往直前、探寻不止的身影。正因为有他们的努力,才有大庆油田的发现,才使 《大庆油田发现过程中的地球科学工作》摘取了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的桂冠。
《大脚印》第二章至第六章,表现的是可歌可泣的石油大会战伟绩,其主要任务有四:探明油田储量、掌握油田特点、进行生产试验、编制开发方案。由于受大庆油田独特的形成机理的制约,对中国石油科技工作者来说,每一项任务的完成都意味着少有借鉴的闯关与破险,付出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甚至牺牲。《大脚印》用详实的史料、生动的笔法,记述了众多科技工作者感人的努力与作为,同时也再现出了他们高尚的思想与品格。以石油地质专家李德生、岩石学专家吴崇筠、油田开发专家谭文彬和董宪章、集输流程设计师冯家潮等为代表的科技工作者们,夜以继日的苦干和多路人马的通力合作,仅仅用了不到半年的时间,就摸清了大庆油田的底数:“松辽油田的特点是面积大、油层厚、储量丰富、生产能力强,称它为世界上罕见的特大型陆相沉积砂岩油田绝无疑义。”但同时这也是个 “原油的黏度高、凝固点高、含蜡量高,天然的驱动能量不足,原油中溶解的天然气饱和压力高”的 “三高”油田,这就注定了油田生产开发必然要面临许许多多难以想象的困难,而这也正是石油科技工作者所要攀越、抢渡的高山、险关。
面对 “三高”原油难以顺畅实现管道集输,大名鼎鼎的苏联油气储运专家奥列涅夫摇头叹气,维舍夫建议只能采用“巴洛宁流程”—— “集油管线用蒸汽管伴随保温……原油计量可用齿轮流量计或翻斗分离器。”
洋拐棍拄不上了,康世恩副部长指示设计组:我们自力更生,充分发动群众,大搞调查研究,走独创的路,就现有的材料、设备,一定要把采出来的油收集起并输送出去,要长中国人的志气。为此,受命担纲攻关的冯家潮身体很快累垮了:“全身浮肿,胃溃疡反复发作,多次吐血。一天,他正在拉计算尺计算,突然眼前一黑扑倒在地上,不省人事。大家把他送到医务室,大夫做了检查后说这个人太疲劳了,至少要卧床休息两周。可是设计组的时间是以分秒计算的,别说两周,就是两天两个小时都不行。清醒后的冯家潮挣扎着又回到工作岗位上,他坚定地说:“死,我也要趴在绘图板上。”正是凭着这拼死一搏的精神和努力,冯家潮和他的同事们在最短的时间里创造出了被康世恩称为大长中国人志气的 “萨尔图流程”。为了使“萨尔图流程”的理论设计付之生产实践,必须精确测定出适合莎尔图地区选用的k值——输送石油管道在不同管径、不同敷设条件、不同保温情况下的总传热系数。为此,谭学陵小组,在数九寒天,月明星稀,后半夜鬼龇牙的时候,蹲坑测温得到5万多个数据,精炼出莎尔图地区的k值,为完善萨尔图流程设计和加快推广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探明油田储量、掌握油田特点、进行生产实验三项任务,经过科技人员的努力攻关,至1961年5月圆满完成。以此为基础,激动人心的大范围生产开发才真正开始,而起点则是要编制开发方案——开发油田的综合总体设计——“146开发方案”。在世界油田开发史上,一着失算满盘皆输的惨痛教训数不胜数,仅我国在美国人、苏联人指导下所进行的玉门、克拉玛依两个油田开发的经历,就有着许多不堪回首的败笔。而此时中国又恰逢反华势力封锁的孤立期。没有干过,没有借鉴,只能依靠自己奋发图强。石油部经过慎重选择,确定秦同洛、董宪章、李德生、谭文彬四位赤胆忠心的国手编制独一无二的大庆油田开发方案设计。四位国手以严细认真到苛刻的态度选调人手、筹划工作,用近乎原始的方法测算多如繁星的数据,凭借精湛的才思,率先垂范做好每一项工作,仅用一年时间就完成了任务,并被余秋里部长评价为 “创造了当时世界上的先进水平”。这也就为整个油田的开发生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大脚印》(上部)第二篇 《雨霁云虹》,同样用六章的篇幅,表现科技工作者在大庆油田生产建设(1965-1975年)和第一个 5000万吨稳产十年(1976-1985年)两个时期的作为与贡献。油水共存,是世界所有油田的共性。正确地认识和把握具体油田油水运动规律是科学高效开发油田的前提保证。而在这方面,对大庆油田而言,同样面临着外受强国信息封锁,内乏经验借鉴的难题。以总地质师闵豫为统领的科技工作者凭着为国家分忧对人民负责的精神和科学严谨的态度,组织制定了国内第一个分层配水方案,打响了代号为 “101·444”、“115·426”两次配水大会战。时值滴水成冰的隆冬,油田开发研究院、油田设计院、采油工艺研究所的相关科研人员无一退缩,悉数奔赴会战一线。大气魄、大场面、大决心、大干劲的全面治水,让还不太了解油田的全国人民第一次从报纸和画报上见到了大庆人战天斗地的形象。也正是通过这样“大气魄、大场面、大决心、大干劲”的大会战,总结出了“四定三稳”迟见水的管理方法,以此为基础,形成了大庆油田开发整体的思路和做法——“六四分清”,真正闯出了一条适合大庆油田地质特征、适合中国国情、具有独创技术的油田开发道路。正因为走了这条路,才确保了“争取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能够稳定,高产,提高油田采收率,具体要求是每一个开发区最高产量稳产10年左右,全油田投入开发后最高产量要稳产20年左右”的油田开发总目标的实现,这也为第一个5000万吨稳产十年 (1976-1985年)打下了牢固的技术支撑。以在 “六四分清”基础上形成的 “非均衡采油”理论为指导,在中区西部开展的依靠原井网接替稳产试验,成为大庆油田5000万吨稳产最具影响力的先导性试验。试验的成功,也使王乃举、王启民、宋永等一批科技工作者名扬中外。
时间进入到了1980年,大庆油田在科技的支撑下,顺利地走过了“第一个5000万吨稳产十年”的前半段,同时,油层注水受到地层破裂压力和管套所能承受的负荷限制,必须采取机械举升的办法采油,实现战略转型,以保持续稳产。当此多难选择之际,专家型副局长李虞庚,“顶住压力敢于冒风险做出有退有进的灵活战术决策,体现了他的睿智和大将风范,解开了钻加密调整井的死结。”钻井副总工程师严世才、地质师邵元良,胸怀大局、敢作敢为的鼎力协助与发奋钻研;自称是工作狂、被同事誉为拼命三郎的副总工程师王德民,把压力转化为动力,带着腿伤为5000万吨后五年持续稳产筹划采油工艺技术一系列的科研攻关,为这次战略转型的成功实现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1985年,在新中国的历史上第一次评定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其中特等奖23项。《大庆油田长期高产稳产注水开发技术》系统工程项目所涉及的18个专题、49项配套技术获得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李虞庚、闵豫、李德生、王志武、唐曾熊、王德民、童宪章等7名做出杰出贡献的石油科技工作者受到特别嘉奖。
时光荏苒,日月如梭。历史不会重现,功德长留人间。透过 《大脚印》的字里行间,今天的我们仍然深深地为那已逝的火热生活而感染,被一件件科学攻关的故事所打动,更为一个个献身科学、赤诚报国的石油科技工作者的卓越成就和高尚人格所震撼。事实证明:大庆油田的科技工作者,既创造了奇迹,也成就了自我。他们既是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体现者,同时也是实践、创造者。在他们身上,我们真切领悟了怎样算 “爱国、创业、求实、奉献”;什么是 “‘为国分忧,为民族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为 ‘早日把中国石油落后的帽子甩到太平洋里去’,‘宁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忘我拼搏精神”;“为干革命 ‘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艰苦奋斗精神”;“‘要为油田负责一辈子’,‘干工作要经得起子孙万代检查’,对技术精益求精,为革命‘练一身硬功夫、真本事’的科学求实精神”;“不计名利,不计报酬,埋头苦干的 ‘老黄牛’精神”。
作为一名石油作家,宫柯的创作特色突出有三:一是题材上聚焦于科技和科技工作者对大庆油田建设和发展所做贡献的挖掘与表现;二是体裁上以纪实为主;三是表现手法上侧重于系统、全景式的展现。长篇人物传记 《油气田地质专家杨继良》如此,报告文学集 《东方奇迹》如此,《大脚印——大庆油田勘探开发历程揭秘 (上部)》尤其如此。而追求史实性、思想性、文学性的统一,是 《大脚印》创作之初明确的目标设定。要实现这一目标,进行史实还原自然成了首要的前提和基础工作。为此,以宫柯为执笔的创作人员,四处遍访历史的亲历者,广泛搜求史实佐证材料。然后,“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大事不虚,小事不拘,按照时间顺序”,“确定以大庆油田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和科技进步特等奖为主线,分石油会战、稳产十年、27年持续稳产、4000万吨再稳产四个阶段描述科技持续进步的历程”,以上、下两部的篇幅作全景呈现。现在所看到的是全书的上部,主要表现的是勘探发现、石油大会战、开发建设、第一个稳产十年 (截止到1985年)的内容,收到了脉络清晰、点面结合、重点突出的功效,体现出了鲜明的典型性、代表性和广泛的兼容性。从而使 《大脚印》真正成为了大庆油田勘探开发的光荣史,石油科技工作者的英雄谱。从中读者见闻和领悟到的是:
远古的地变天演,一处脚印形状的长垣贮存宝藏;
铁人的步履铿锵,一支军魂犹在的劲旅会战大荒;
科学的万众攻坚,一代激情飞扬的学子直面担当;
中国的石油工业,一举由弱变强的奇迹史册流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