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恨水散文《两都赋》的冲淡美
2015-12-16管雯
管 雯
(三江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南京 210012)
张恨水散文《两都赋》的冲淡美
管 雯
(三江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南京 210012)
冲淡是张恨水对散文的要求,《两都赋》正体现出冲淡美。这主要表现为,平实的题材流露闲适基调,平淡的笔法营造自然意境,朴实的白话表达通俗独特,在这朴实闲适中又包含深沉的故园之思。《两都赋》既发展了现代散文冲淡一派,又显示了自己的个性和独特的语言表达方式,理应在中国现代散文中留下一席之地。
张恨水;《两都赋》;冲淡美
张恨水以章回小说闻名,但实际上他自认“写短文比写小说用心”[1],惜其散文只《山窗小品》较受人重视。其实张恨水除了这部文言小品之外,还有大量的白话散文,《两都赋》即是其中的代表之作。
对散文张恨水曾说(1946):“十几年来,文坛提倡小品文,多半是主张冲淡。冲淡必须念成虫淡,因为是表示从容和平之意。冲淡的意境,要自然,要不落痕迹,要有一种文字外流动着的美丽。小品主冲淡,雄浑也可,但更难写,容易和小说、议论文、笔记混合。”[2]
“冲淡”是司空图《诗品》二十四种风格中的一种,作为一种高雅脱俗的审美趣味,“冲淡”在传统美学中受到了人们高度推崇。宋代诗人梅尧臣说:“作诗无古今,唯造平淡难”。清代桐城派代表作家姚鼐也曾说:“文章之境,莫佳于平淡”。
在现代散文家中,首开“冲淡”风的,是周作人。胡适于1922年3月在《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中,对于周作人散文成绩作出了肯定的总结:“这几年来,散文方面最可注意的发展乃是周作人等提倡的‘小品散文’。这一类的小品,用平淡的谈话,包藏着深刻的意味;有时很像笨拙,其实却是滑稽。这一类作品的成功,就可彻底打破那‘美文不能用白话’的迷信了。”[3]曹聚仁则用龙井茶来比喻他的散文:“看去全无颜色,喝到口里,一股清香,令人回味无穷。属于‘语丝派’的,只有他能做到‘冲淡’二字。”[4]周作人自述写散文是“极慕平淡自然的境地”[5],他虽没有直接界说过“平淡自然”的美学含义,但他的散文,大都给人平淡冲和、含蓄不露而又令人回味无穷的感觉。
张恨水认为散文的特质是冲淡,并对冲淡有较全面的解释。所谓自然、不落痕迹是从形式上说要朴素平易,不造作,不雕饰。而“文字之外流转着美”的美则形式与内涵兼有,即在这质朴平易中要体现意境美、语言美,并透露作者的志趣美。
《两都赋》的冲淡美正如此,平实的题材流露出闲适基调、平淡的笔法营造出自然意境,运用传统白话通俗独特,在这朴实闲适的背后更包含深沉的故园之思,彰显了张恨水正直赤诚的个性。
一、平实的题材流露闲适基调
《两都赋》发表于重庆《新民报》副刊,从1944年8月1日到1945年1月10日,共26篇。此时中国正处于抗日战争当中,张恨水和许多作家一样,来到了抗战后方。1938年1月,他结束了自己创办的《南京人报》,来到陪都重庆,住在巿郊南温泉桃子沟的一所茅屋,在这里度过了最艰辛而又可能是最温馨的一段生活。
其时他负责主持《新民报》副刊,除了继续创作小说之外,他还写了很多杂文、学术小品、抒情散文,《两都赋》即写作于此时,所谓“两都”指的是北京与南京,文章主要从回忆的视角写了当年在这两个城市的生活,题名为“赋”,张恨水说只是借班固、左思现成的题目一用,就取材而言,确实并不宏大,都是日常细微的小事。但他善于通过对这些琐屑小事的叙写,于平凡中见不平凡,将普通人家司空见惯的生活习俗写得有滋有味,流露出悠然闲适的诗意。这主要表现在《燕居夏亦佳》《风檐尝烤肉》《碗底有沧桑》《黄花梦旧庐》《春生屋角炉》《年味忆燕都》《市声拾趣》等篇目中。
《燕居夏亦佳》写北京人家寻常惬意的消暑方法,《黄花梦旧庐》则与之对照,写寒冷的冬天在北平是如何经济地取暖的。《风檐尝烤肉》《碗底有沧桑》《盛会思良友》《黄花梦旧庐》《年味忆燕都》《冰雪北海》《市声拾趣》则展现了当年在两都或吃烤肉、早茶、火锅,或聚会、过年、游玩的种种乐趣。这些最家常不过的内容,经张恨水的点染,都具有了特别的诗意。如果说周作人的诗意如《喝茶》《乌篷船》等是对日常生活有所超越,那张恨水的诗意则渗透在凡俗生活的方方面面。
除了这种平民乐趣之外,《两都赋》中也有不少篇目体现出张恨水的文人情怀。比如《白门之杨柳》《翠拂行人首》《面水看银河》《归路横星斗》《秋意侵城北》《顽萝幽古巷》《乱苇隐寒塘》《窥窗山是画》《影树月成图》等,这些文章偏重于感受独处欣赏风景的宁静。在日常生活中能俗中取静,感受诗意,正是张恨水在小说中很难真实自由地表现出的诗人气质。
作者的诗人气质还表现为对历史的感悟。既不投入于凡俗生活,也不从凡俗生活中感受宁静,而是抽离日常生活,体会历史。南京和北京都是饱经历史沧桑的古城,不管是经过故宫,还是置身明孝陵,不管是徘徊在南京的普通老巷,还是郊游中山陵或是在阅江楼前看江水,都易引发人的历史之思。作者在《听鸦叹夕阳》《翁仲揖驴前》《顽萝幽古巷》《入雾嗟明主》《江冷楼前水》《清凉古道》等文中传达出对历史兴亡的感慨,品味历史的一份幽静、寂寥、感伤的心绪也始终是淡淡的,是善感的文人独具的一份平和而复杂的心境。
二、平淡的笔法营造自然意境
闲适的基调传达出诗意,离不开作者营造的意境。意境是作家借助一定的生活画面来表情达意,从而创造出一种融情致于艺术形象之中的审美境界。意境可以让人在生动的画面中感受到情景交融、韵味无穷的诗意,周作人很重视意境的创造,他所说的“极慕平淡自然的境地”的“境地”指的就是意境,张恨水同样也擅长营造平淡自然的意境。
虽然他用语不事雕饰,但是他擅长叙述、描写,并借助各种修辞手法,将情境描摹得生动形象,把闲适宁静的情致看似轻松地就传达出来。如《翠拂行人首》:
正屋必有一带走廊,也许是落地朱漆柱,也许是乌漆柱,透着一点画意。下两层台阶儿,廊外或者葡萄架,或者是紫藤架,或者是一棵大柳,或者是一棵古槐,总会映着全院绿阴阴。虽然日光正午,地下筛着碎银片的阳光,咱们依然可以在绿阴下,青砖面的人行路上散步。柳树枝或葡萄藤儿,由上面垂下来,拂在行步人的头上,真有“翠拂行人首”的词意。树枝上秋蝉在拉着断续的嘶啦之声,象征了天空是热的。深胡同里,遥遥的有小贩吆唤着:“甜葡萄勒,戛戛枣儿啦,没有虫儿的。”这声音停止了,当的一声,打糖锣的在门外响着。一切市声都越发的寂静了,这是北平深巷里的初秋之午。[6]
作者排列院子里诸多绿色植物,“筛”字形象写出阳光透过绿叶缝隙洒到地面上的情景。而垂下来的柳树枝或葡萄藤拂到行人身上,照应文题,突出了蝉鸣燥热的初秋中午因了这些树枝藤蔓,而有了一份难得的清凉,给作者带来“翠拂行人首”的雅趣。作者又不忘世俗场景的描写,用远远传来的市声、逐步停止的市声,从反面烘托了北平深巷的寂静,在这静谧的意境中,让人慢慢去体会作者在这喧嚣尘世中所葆有的一份宁静从容的心,体现出传统文人淡泊雅致的情怀。
像这样闹中取静的意境常形诸笔端,比如《面水看银河》中,在北海公园北岸的热闹中有月、星、银河、水、荷花所组成的宁静幽远微香的境界;《风飘果市香》中既有果市丰收热闹的俗趣,也有一人独回时的安静;《影树月成图》中院子里有月、雪、树影,室内生火温暖如春,二更以后,市声刚过,万籁无声,“真够人玩味”。
思古之幽情也通过意境得以展现。《白门之杨柳》中“白门”指南京,“古老的旧街,鹅卵石的路面,两旁矮矮的土墙店铺,远远的在街头拥上一株古柳,高入云霄,这街头上行人车马稀少,一片蝉声下,撒着一片淡淡的绿荫,这就感到一番古城的幽思。”简短的句式,几个镜头式的画面摄取,简洁到位的白描手法,古城的悠久、寥落就传达出来了。
三、朴实的白话表达通俗独特
在语言上,《两都赋》也较具特色,它虽使用白话,但和别的现代散文作家不同,它使用的几乎都是传统白话,较少欧化语言。这是张恨水的有意尝试①其序云:“诗既可以语体,赋体何妨一试。”,说明此时他已接受白话地位,但又相对保守。他把在章回小说中使用得熟稔地道的传统白话运用到散文中,口语味浓,句式简短,节奏明快,通俗好懂。语调也是平缓温和的,作者就像和读者面对面聊天一样娓娓道来,亲切自如。
比如首篇《燕居夏亦佳》:
这日子石榴结着酒杯那么大,盆里荷叶伸出来两三尺高,撑着盆大的绿叶儿,四围配上大小七八盆草木花儿,什么颜色都有,统共不会要你花上两元钱,院子里白粉墙下,就很有个意思。你若是摆得久了,卖花儿的,逐日会到胡同里来吆唤,换上一批就得啦。小书房门口,垂上一幅竹帘儿,窗户上糊着五六枚一尺的冷布,既透风,屋子里可飞不进来一只苍蝇。花上这么两毛钱,买上两三把玉簪花红白晚香玉,向书桌上花瓶子一插,足香个两三天。屋夹角里,放上一只绿漆的洋铁冰箱,连红漆木架在内,只花两三元钱。每月再花一元五角钱,每日有送天然冰的,搬着四五斤重一块的大冰块,带了北冰洋的寒气,送进这冰箱。若是爱吃水果的朋友,花一二毛钱,把虎拉车(苹果之一种,小的)大花红,脆甜瓜之类,放在冰箱里镇一镇,什么时候吃,什么时候拿出来,又凉又脆又甜。再不然,买几大枚酸梅,五分钱白糖,煮上一大壶酸梅汤,向冰箱里一镇,到了两点钟,槐树上知了儿叫处正酣,不用午睡啦,取出汤来,一个人一碗,全家喝他一个“透心儿凉”。
本段以聊天口吻说了摆(换)花盆、糊冷布、置冰块、吃冰水果、喝酸梅汤这些事,一一道来,层层推进,反复皴染,将北京人的消夏习俗渲染得酣畅舒爽。句式大都是短句,如说摆花盆,用了八句话,分别是12字、11字、8字、13字、6字、11字、7字、6字。字数稍长的语句,有的是只有一处修饰语,比如“搬着四五斤重一块的大冰块”,有的是并列词组,比如“买上两三把玉簪花红白晚香玉”,看上去较长,实际句子结构并不复杂。全段以流水句为主,语义上表现出连贯的特色,长短句相间,节奏轻快,读来不费力,有朗朗上口之感,体现了汉语的句子脉络与句子节奏浑然一体的特点。
实际上,汉语欧化晦涩的弊端也被人们所认识,周作人曾提倡“以口语为基本,再加上欧化语,古文,方言等分子,杂糅调和,适宜地或吝啬地安排起来,有知识与趣味的两重统制,才可以造出有雅致的俗语文。”[7]周作人的用意是避免一味欧化,故要调和中西语言,但调和的目的是希望白话变得雅致,也就是说认为白话还是不够高雅的,需要借助外来语、文言等提升、雅化。
而张恨水则坚守传统白话,较少欧化、文言的调和,并且他能将传统白话明净洗练的一面释放出来,比如此段,结、伸、撑、配、垂、糊、插、镇等动词都用得很精准,就名词而言,像石榴、荷叶、竹帘、冷布、玉簪花、晚香玉、花瓶子、木架、虎拉车、大花红、脆甜瓜、酸梅汤等,大多数都具有北方风俗特色。日常生活的世俗性更通过量词得到鲜明体现:比如说庭院的摆花用到了“两三尺高”“七八盆”“两元钱”,以及糊冷布、置冰块、冰镇水果、酸梅汤,都有具体的用度、开销。张恨水对生活细节有很强的把握能力,用语俗白晓畅,故其笔下的日常场景具有浓郁的烟火气,世俗而不庸俗。
四、闲适的背后蕴含深沉意蕴
《两都赋》不仅是沉湎于往事的悠然闲适,而是有着丰富的寓意,那就是以两都生活对照如今陪都生活,表达深沉的故园之思。对于喜爱历史的张恨水来说,这也是春秋笔法。冲淡是要有“文字之外的美”,这种美不仅仅是带给人平和从容的审美愉悦,更重要的是反映作者深刻的用心。冲淡不是简单,而是在看似朴素平淡的叙述中,体现作者的情志,醇厚有味的内蕴是冲淡的内核。
张恨水喜欢陶渊明,《我哀陶渊明》(1939)认为,陶渊明的诗不是别人想象的那么悠闲,而是陶渊明内心苦闷只能一味淡泊明志,理想出一个乌托邦,他的诗句是“苦闷其中而逍遥其外”[8],含有“千万行的眼泪”。张恨水写两都的闲适生活,也正是对现实的不满,饱含对故乡、亲朋的思念,对和平稳定生活的呼唤,是痛苦下的精神自适。
在文章当中,作者虽不言明,但今昔对比是非常明显的,以上文所举《燕居夏亦佳》为例,张恨水写到了各种具体开销,一方面展现了北京百姓经济实惠的就能享受消暑的乐趣,另一方面价格的便宜也隐喻着现实物价不断上涨、生活困顿的无奈、愤懑。
这种对比尤其表现在《两都赋》的结尾,正文往往写两都生活的闲情逸趣,但结尾笔锋一转,或用朴实的语言直接抒情,或用简约节制的语言点到为止,留给读者想象、体会的空间。
有时作者明确表达对往昔的怀念,比如《白门之杨柳》结尾:“我于这半个夏季里,乃知白门杨柳之多,而又多得多么可爱。”《归路横星斗》:“我念此老人,我念此槐树,我念那满天星斗!”《风檐尝烤肉》:“唉!于今想来,是一场梦。”《窥窗山是画》:“窗外的远山呀!你现在是谁家的画?”《春生屋角炉》:“铁炉子啊,什么时候,你再回到我的书房一角落?”
有的则点到为止,意犹未尽,《翠拂行人首》:“一切市声都越发的寂静了,这是北平深巷里的初秋之午。”《风飘果市香》:“我心里有一首诗,但我捉不住她,她仿佛在半空中。”故都安宁的美从字里行间渗透出来。《顽萝幽古巷》:“这样,这巷子更显得着幽深了,这里虽没有一棵树,一枝花,及任何风景陪衬,但我在这里徘徊了二十分钟。”《听鸦叹夕阳》:“所以当每次经过故宫前后,我都会有种荆棘铜驼的感慨。”作者的历史感慨,虽是文人凭吊古迹常会生发的历史盛衰兴亡之感,可是如果联想到当时的环境,则这种兴亡之痛就更加深沉了。
本部系列散文,张恨水说名“赋”只是借题,《两都赋》从题材、篇幅、手法、风格上来看,确不似大赋,更类明清小品。但与明清小品不同的就是,闲适的外衣下寓伤时忧世的讽喻之意。
如前所述,张恨水写作《两都赋》的时候正是抗战时期,他虽身处抗战后方,但是同样免不了敌机轰炸的生命之忧,还要忍受物价的不断上涨、生活拮据的困窘,更重要的是还有这场战争所带来的民族的、个人的屈辱与苦闷,如果说早期张恨水的散文如《湖山回忆录》是江南一带秀丽风光的描摹“山水之胜,亦有足乐者”、《夜光》《明珠》篇里多是文学曲艺的评鉴,那么作者这时期的题材更多的是关注现实,除了在《最后关头》《千秋一页》《上下古今谈》《关头絮语》这些栏目的杂文中明确表现出抗战的决心、对现实黑暗的讽刺、对百姓的同情之外①《战斗文字之难求》认为,作家要和武装同志交朋友,不能总是在自己园地里兜圈子。,在《两都赋》和差不多同时写作的《山窗小品》这样的抒情小品当中也流露出爱国的心意,对社会不公的揭露、对民众的同情以及在苦闷中自适的个人操守。
《山窗小品》采取了现实视角,以现实中的景物、事物为情感生发点或寄托点,表达自己难言的苦闷和绝望,而《两都赋》采用回忆的视角,作者虽没有正面描写现实,却鲜明得让读者意识到、想象到现实的苦闷与煎熬,更能够体会作者对和平安定生活的向往与呼唤。正如作者在序言里所说是“北马思乡”之意,热烈盼望着早日收复北京、南京。张恨水在《我们要的小品》(1946)中认为“小品是一种含有诗意的散文”[9],“它在轻言细语中,在低吟微笑中,有狂歌有眼泪”[9]365,《两都赋》正是在表面的闲适平淡下蕴含作者最深沉的痛。
从一个普通民众的角度表现对和平安定生活的向往,我们说,这时候作者的心已经真正与每一个真正的中国人的心联系在一起,达到了个人性与社会性的高度统一。这是其思想精神境界的提升,研究者注意到了抗战时期张恨水小说的转变,那么其散文思想的变化我们也应该有所认识。张恨水认为散文要“言之有物”,这时期的散文应该是“言之有物”的。凝重深沉的民族忧患意识,自觉热忱的使命意识,敏锐大胆的批判意识,正直、清高、谦虚、谨慎的人格意识,都彰显着一个传统文人最优秀的品格个性。
五、结 语
《两都赋》作于抗战后期的后方,既是个人怀思故园之作,也代表了广大人民急切盼望战争结束,思念故乡的心声。张恨水深谙中国古代白话语言的特点,又能从副刊编辑的角度出发,以聊天口吻与读者形成互动,既抚慰了自己,也慰藉了读者。
文章不尚辞藻,自然平淡,但在这平淡中包含诗意、深意,形成冲淡隽永的特点,它与《山窗小品》一样集中体现了张恨水散文的冲淡美,反映了张恨水在20世纪40年代散文创作上的升华,这既是因时局带来的作者思想、情感境界的开拓,也是作者创作日久所带来的艺术的积淀。但与《山窗小品》不同的是,《两都赋》是用传统白话写就,它既发展了现代散文冲淡一派,又显示了自己的个性和独特的语言表达方式,理应在中国现代散文中留下一席之地。
[1]张明明.回忆我的父亲张恨水[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84:77.
[2]张恨水.冲淡[C]//徐永龄.张恨水散文(三)[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5:350-351.
[3]胡适.胡适文存二集:卷二[M].上海:亚东图书馆1930:212.
[4]曹聚仁.笔端[M].上海:天马书店,1935:51-52.
[5]周作人.雨天的书·序[M].北京:北新书局,1925:6.
[6]张恨水.两都赋[C]//徐永龄[M].北京:张恨水散文:一.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5:179.
[7]周作人.《燕知草》跋[C]//周作人散文全集:第5卷: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518.
[8]张恨水.我哀陶渊明[C]//徐永龄.张恨水散文(三).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5.191.
[9]张恨水.我们要的小品[C]//徐永龄.张恨水散文(三).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5:365.
[责任编辑 陈希红]
On the Easy and Mild Beauty of Zhang Hen-shui's Ode to the Two Capitals
GUAN Wen
(School of Literature and News Communication,Sanjiang University,Nanjing 210012,China)
Being easy and mild is Zhang Hen-shui's thought in prose writing,which can be shown in his Ode to the Two Capitals.The beauty of this Ode lies in the following aspects:the ordinary subject matter reveals leisure mood,the easy writing style creates natural artistic sense,the simple and plain language expresses peculiar common lives.There is also deep expression of thick nostalgic memory of homeland behind the plainness and leisureliness.The Ode develops the school of artistic easiness and mildness in modern prose,at the same time,it represents characteristics of its own and is peculiar in language expression,and thus,it should be one of the important pieces among Chinese modern proses.
Zhang Hen-shui;Ode to the Two Capitals;beauty of being easy and mild
I207.6
A
1008-6021(2015)04-0087-05
2015-09-29
管 雯(1982-),女,江苏姜堰人,讲师。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