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逛德国小城

2015-12-16邓万祥

留学生 2015年11期
关键词:德累斯顿小城马克思

邓万祥

5月的倒数第二天正是星期六,我所就读的德累斯顿歌德学院因为本月的教学任务已完成而处于停课状态,而德国人的宗教节日——圣灵降临节也即将来临。

德国学校的停课,德国当地人称为Pause,而我则根据其音译称之为“抛撒”。既然是时间上的“抛撒”,我就不禁想好好地逛一逛德累斯顿周边的一些城市。恰好有在弗莱堡工作的一位朋友邀请我去他那儿玩。于是,我当下就与另一位歌德学院的中国女同学一起买了张周末票直奔弗莱堡。

在德国,它的火车票有这点儿好,一张周末票可以让5个人从周六或是周日的早晨零点坐火车直到第二天的凌晨3点。想想啊,28欧元的周末票管27个小时,只要是慢车尽管上,车费平摊到每个人头上60元人民币都不到,可真划算呀!而且只要有足够的体力和耐心,并且合理安排好游玩的线路,一天时间玩几个城市绰绰有余。

我俩坐了42分钟的火车,于9时17分准时抵达弗莱堡,朋友早已在车站等候了。在尾随朋友去他住处的路上,近20分钟的步行途中,几乎没碰到什么人。朋友向我们介绍说,弗莱堡只是个有着4万居民的小城,平时路上所见到的车要比人多。然而即便在这么个小城,也生活着120多名中国留学生,由此可见,中国赴德留学生人数之多。

虽说弗莱堡只是个建于银矿工业之上的小城,但在这儿却有着世界一流的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矿业学院。而这儿每年6月的最后一个周末,所举行的弗莱堡采矿节更是吸引了众多游客到此一游。据朋友介绍,届时,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周日的矿工大游行了——“成百上千的矿工和铸造厂工人穿着整齐的制服,横穿该城,场面很是热闹呢!”

听着朋友的介绍,我不禁开始憧憬一个月后的弗莱堡之行了。

在朋友那儿坐了会儿,逛了逛有着世界著名的希伯曼管风琴和金色大门的圣玛丽大教堂后,我们又一起爬上圣彼得教堂的尖顶,俯瞰着这焕发着迷人魅力的小城及其四周的田园风光。最后我们一致认为,这个静谧的小城是个极佳的养老之处。

日已近午,而兴奋的我们却还没感到饥饿,时间还早呢!为了充分发挥周末票的使用价值,我们决定带上朋友一块儿向下一个城市开姆尼茨进军。去弗莱堡西南面的开姆尼茨,需乘一小时的火车。这个有着“萨克森州的曼彻斯特”之称的工业城市坐落在开姆尼茨河边,是该州第三大城市,仅次于德累斯顿和莱比锡。在1953年到1990年间,这座城市曾更名为卡尔·马克思市,然而在东西德国合并后,这里的人民投票决定恢复其原名开姆尼茨。开姆尼茨的意思是:碎石铺底的小溪。尽管市名改了,但社会主义的影子在城市中似乎还有迹可寻。漫步在整洁的街道上,令人赏心悦目的城市雕塑随处可见,其中不乏工人和劳动妇女形象的雕塑。

在路人的指引下,我们一行3人来到了市中心的马克思纪念碑前。这是座巨大的马克思头像,高7.1米 ,重40吨,由青铜铸造在一块乌克兰花岗岩上,矗立在一栋高楼前的小广场上。在这栋高楼的正中央处,则用4种语言铭刻着马克思《共产党宣言》中的著名语句:“全世界的无产者,联合起来!”

当我们继续前行来到闹市区时,正好赶上这儿举行一年一度的老爷车巡游。开姆尼茨的市民们纷纷夹道欣赏,并微笑着鼓掌。只见一辆辆冲洗得极干净、蜡打得锃亮、保养极佳的老车在我们面前缓缓驶过,劳斯莱斯、福特、法拉利……甚至还有在电影中看见过的二战时的军用吉普车和摩托车,只要是旧车就开出来显摆一番。更令人发笑的是,车主人的衣着都与车的外形极其般配。如果车本身显得很庄重,那么车主就必然穿着西装还打上领带。而如果车显得很另类,那么车主的打扮就带有几分表演的性质了。就拿军用敞篷车吉普车来说吧,驾驶员及其车内的乘客都穿着二战时的美军军服,车上还有人笔直站立着模仿指挥官的模样冲两边的观众挥手致意,那副认真劲儿逗得路两旁的观众直乐。

谁说德国人一贯严肃,不懂幽默来着?

开姆尼茨,依我之见,论文化氛围,它不如德累斯顿,因为那儿有着丰富的名胜古迹;论商业气息,它比不上莱比锡,因为那儿处处充斥着买卖的味道,甚至一下火车,看到的第一眼就是琳琅满目的商品和林立的商店。然而,就是这座极其朴素的城市,在工业和艺术领域却以“创新之城”而闻名于世。自从150年前,第一台先进的纺织机在这儿诞生以来,这里的人民似乎就以能发明点儿什么为荣。

返回时,夕阳正好,微开的车窗透进飒飒的风,感觉真是好极了!

猜你喜欢

德累斯顿小城马克思
边境小城马斯特里赫特
这座偏远小城,能成为年轻人的伊甸园吗
最有思想的句子
南美小城
《卡尔·马克思:世界的精神》
直视
“防撞”集市
阿尔卑斯山中小城
德日两个展览馆不同的历史反思观
别开生面的描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