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秋的绽放——记草原地理教育的开拓者孙金铸

2015-12-16张九玲

老年世界 2015年11期
关键词:内蒙古草原教授

张九玲

深秋的绽放——记草原地理教育的开拓者孙金铸

张九玲

一曲从草原来到天安门广场的《赞歌》唱响了草原儿女对伟大祖国和领袖的敬仰与热爱。孙金铸与同时代的有志青年一起支援边疆,从天安门广场来到草原,一辈子无怨无悔。63年来,从艰辛、屈辱到绽放生命、走向辉煌,他的心路历程就是一首生命的《赞歌》。

孙金铸1923年出生于北京,194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地学系。在清华大学读书的时候,张印堂教授对同学们说:“地理这门课很难讲,因为资料很贫乏,希望同学们毕业后到边疆去,做点科学研究工作,填补这块空白。”老师的话深深触动了孙金铸。

1952年2月,他响应国家号召,毅然离开繁华的都市,支边来到呼和浩特,被分配到奋斗中学(今呼和浩特第二中学的前身)任教。1953年8月,他从呼和浩特第二中学调到内蒙古师范学院。

“我要在内蒙古草原地理方面做出成果”,这是孙金铸的目标,为此他开始了漫长的、苦行僧般的历练。孙金铸先天双脚外翻,不能走长路,他尽量穿厚底鞋坚持。他迈开双腿在广袤的内蒙古艰苦跋涉,面对草原沙化提出防治方法,面对高原湖泊设计出利用方案……孙金铸心中很多项目需要涉足研究解决。他常说:“对我来说,最宝贵的不是生命,而是时间。”一寸光阴一寸金,如果多一些时间,就可以提出更多有价值的方案。1957年科普出版社出版的《内蒙古地理》是他的处女作,也是他研究内蒙古地理的 纲要。在此基础上,他开始按专题研究、写作。

孙金铸在论文《内蒙古草原沙漠化及其防治》中指出:人类活动破坏了自然植被是主要诱发因素,因而沙漠化是可逆的,应从防与治两方面着眼,改善草原生态平衡。

五十多年来,孙金铸教授发表的56篇论文中,50篇是论述内蒙古的;独著、主编、参编的24部著作中,有17部是关于内蒙古的;他在国际、国内学术学会议上宣读论文、演讲52次,反映内蒙古的有42次。

虽已硕果累累,但他的未竟事业始终萦系在心。40年代在孙金铸读大学时,没有中国地理课本,只有一本美国葛德石编著的参考书。作者在前言中说:“为了帮助西洋人甚至中国人了解中国而作。”1947年,我国地理学家谌亚达教授将该书译为中文出版。谌亚达在序言中写道:“近年来,我常常觉得我们需要一部高级的中国地理,但同时又感到这创造工作实在太艰难沉重了。我们不必掩饰,这是一件很惭愧的事。直到今日,科学的中国地理,还是不得不数一数过去几个外国人的著作……这只能使我感到非常愧怍了!”血气方刚的孙金铸,当时暗自立下宏愿。

机会终于找到了早已蓄志待发的孙金铸。1985年,在他年逾花甲之季,被国家教委聘为《中国地理》主编。他要为中国人长志气,向地理学的珠峰攀登。三年多的时间,无论酷暑严寒,不管昼夜长短,他废寝忘食奋笔疾书。为了尽早完成书稿,两个春节没有与家人团聚,只身一人住在高教出版社招待所统稿。

1988年,65万字的《中国地理》赫然面世,这是中国第一部全国高校通用的中国地理教材,它是中国地理学的丰碑,是让中国人扬眉吐气的励志篇。同行认为该书“运用统一地理学的观点,论述精辟,内容全面,体系上有重大改革,把自然、人文、经济融为一体,对我国地理学科的建设有突出的贡献”。

1988年,由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监制、内蒙古师范大学电教馆承办、孙金铸主讲的《中国地理》摄制成了电视教学片。1989年、1990年中央教育电视台通过卫星向全世界播放。

孙金铸教授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他以把知识传递给学生当作自己的使命、成就。“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让孙金铸感到责任重大。他认为教学是党的事业的一部分,当教师就要在教学上狠下功夫。特别是课堂教学,教师起着主导作用。孙金铸从教几十年,年年备课,年年写讲稿,教案不断更新。科学与知识的增长永远始于问题,终于问题。孙教授在讲授中,列出几种学术派别、方案让学生逐一分析、鉴别各自特点。经过独立思考,学生记忆深刻,能融会贯通,同时也建立起正确的思维方式,提高了思维能力。

五十多年来,孙金铸在地理系为学生讲授过“中国地理”“地图学”“地理教学法”等课程。

1987年,办完离休手续的他欣然接受学校返聘,5年中他给11个班讲授了3门课程,同时培养出一名硕士研究生,指导6个班的毕业生撰写论文,两年到中学指导教育实习。

爱因斯坦曾说:“一个人对人类的影响,他的人格远远大于他的学识。”孙金铸教授奖掖后学,甘做人梯的精神,感动着莘莘学子。有的素不相识,慕名来想请孙金铸指导撰写论文。他从不推辞,论文完成后,一概拒绝署名。

孙金铸不是班主任,但他在课余时间常去学生宿舍与同学们交谈,同学们也常去他家,因此与一些学生建立了深厚的情谊。这些学生离校后常与老师有书信往来。有位学生信中说:“在我最困难的时候,给予我心灵帮助的是您;在我感情跌入低谷的时候,给我安慰的也是您;在工作上、学术上给我以指导的仍是您,我真不知用什么样的语言来表达我的感激之情。”原包头师范学院的教师乌云其木格是孙先生的得意门生,深受老师的言传身教。为了感激恩师,她真诚地邀请孙先生去包头安度晚年,她说:“我已把亲生父母养老送终了,我还要为我的第三位亲人,我的恩师养老送终。”

1952年,孙金铸满怀激情支边来到呼和浩特。萧条贫穷的生活没有动摇他建设边疆的热情。抵呼的当天,面对皑皑白雪,他在日记中写道:“马后桃花马前雪,有志青年不回头。”

“文革”中,孙金铸被戴上反动学术权威的帽子。他每次被冤枉受打击后,都要重新写一份入党申请书。他要向党组织表白,不管什么挫折都无法动摇他对党的热爱,对加入党组织的愿望。孙金铸27岁时递上第一份入党申请书,历经三十五年后,62岁的孙金铸同志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以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更加严格地求自己,1985年,党龄刚满五年的孙金铸就被评为“内蒙古高校优秀共产党员”“内蒙古光荣人民教师”等称号。

孙金铸教授教导学生要有紧迫感,这是他之所以能硕果累累的深切体会。他说,过去我们浪费了很多时间。文化大革命荒废了十年,我六次下放劳动约占去三年,四次在政治运动中被冲击占去两年,这就耽误了十五年。最好的时光流逝了,我不抓紧时间,怎么能出成果。他没有寒暑假,没有星期日,他在急起直追,与时间竞赛。

辉煌的成就,赢得了无上的荣光。1990年1月17日上午,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颁奖大会。党和国家领导人向特等奖获得者颁奖,会后接见了特等奖获得者,并合影留念。这项国家教委组织评选的全国高校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评选。经过学校、省(自治区)、国家三级评审,孙金铸教授荣获特等奖。内蒙古自治区时至今日仅有孙金铸先生一人获此殊荣,这是全国最高级别的奖励。

1990年,孙金铸受到国家教委的“从事高校科技工作四十年成绩显著”的表彰。1996年,孙教授被遴选参加全国老教授老专家为科教兴国做贡献汇报会。全国共15名老专家参加接见,孙金铸作为边疆地区唯一的代表,再次受到总书记的接见。

五十多年中,孙金铸教授所获奖项从国家级到省部级共计19项,荣誉奖34项,这些奖励有一多半是在离休后获得的。《人民日报》《中国环境报》《内蒙古日报》等报刊专题报道孙金铸教授的事迹18篇。他的名字和贡献被19部名人录收录。

孙金铸一生以中国地理学、草原地理为目标,在科学研究的崎岖小路上,筚路蓝缕,奋斗不息,最终收获了无尽的乐趣。孙金铸没机会像红梅一样傲雪迎春,没能在夏季与百花争奇斗艳,他在耄耋之年,迎来了盛世阳光,他像深秋的金菊,尽情绽放,风景独好。

猜你喜欢

内蒙古草原教授
讲解《草原图》
田教授种“田”为啥这么甜
刘排教授简介
在内蒙古,奶有一百种吃法
这是美丽的内蒙古
可爱的内蒙古
爱在内蒙古
可可托海的草原
恐怖的教授
心不在焉的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