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双语教学调查及对分析化学双语教学的思考察
2015-12-15冬梅
冬梅
摘要:本文对目前化学双语教学的师资、教材、教学形式、教学效果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查,并指出了开展分析化学双语教学应注意的问题和提高双语教学效果的几种途径。
关键词:双语教学;分析化学;化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53-0206-02
教育部于2001年和2004年分别颁布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关于本科教育进一步推进双语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等文件,教育部高教司仅在2004年就主办了两次全国范围的双语教学研讨会[1,2]。由此可见,双语教学符合国家的教育政策和发展趋势,其必要性早已得到认可。化学类课程受意识形态与文化的冲击相对较小,双语教学在高校比较容易推广并已逐步展开,但目前包括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在内的双语教学仍存在较多问题。
一、现状
在我国,双语教学通常是指熟练运用汉语和英语这两种语言进行学科知识的教学与交流,最终达到师生都能运用这两种语言进行学科的学习、思考和研究,并能够根据交际对象和工作环境的需要在这两种语言之间进行自由切换。因我国不是双语国家,英语的使用环境相对不足,导致在实际教学中出现一系列的困难和问题。
1.师资问题。教师是能否顺利开展双语教学的关键。双语教学在我国开展较晚,双语教师严重缺乏。双语教师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而且在英语听、说、读、写方面都应具有较强的能力。虽然目前大多数高校教师具有较强的英语读写能力,但英语听说水平严重不足。因此学校通常优先安排有一定国外留学经历的教师来承担双语教学任务,但对多数高校而言,这类教师的数量还远不能满足需求。为此,教育部实施了双语教学骨干教师派出计划,以培养高水平双语教师。目前在已开设双语课程的教师中,有54%无特殊培训经历,50%认为双语教学备课难度较大[3]。由此可见,经过专门培训的教师在数量上远远不能满足教学需要,教师的英语水平势必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这是目前制约双语教学开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2.教材问题。教材的选择也是双语教学工作中的要考虑的重要问题之一。目前85%以上的教师在双语教学中使用的是英文原版教材,15%左右的教师结合中英文教材的优点,自编了双语讲义和教材[3]。使用原版教材,教师和学生不仅可以接触到地道的外语,而且能够充分利用外文原版教材内容更新快、基础与前沿结合、理论知识与生活现象结合、教辅材料丰富等优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驾驭知识的能力及英语思维习惯。但原版外文教材一般价格较高,不适合学生自费购买,为此有些学校采取了统一购买后学生借阅的方式。作者在University of Wisconsin-Platteville访问期间,发现该校多数学生也是从学校的Textbook Center借用教材。此外,针对学生外语水平和专业基础等方面的差异,选择哪种版本的英文原版教材也是目前需关注的问题之一。原则上所选教材应符合教育部理科化学指导委员会对我国高等教育教学基本内容的专业标准要求,即章次清楚、教材内容新、英文表达简练。遗憾的是目前严重缺乏满足这些要求的教材。因此,鼓励高水平教师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教学软件或自编教材是双语教学教材的发展方向,相关部门也应加大对自编双语教材的支持力度。在目前双语教材短缺的情况下,中文教材与英文讲义相结合也是一种较好选择[4]。
3.教学形式。目前,双语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演示和板书部分基本都以英文教学为主,大部分老师对重难点、关键词等部分采用中英对照注释的方式。主要差异在于课堂讲授中中英文所占的比例,有的主要采用中文,有的以英文为主,也有的尝试由学生用英语回答简单问题,且英文作业与练习占一定比例。根据实际教学过程中英文使用比例的变化,也可把双语教学分为浸没、维持和变迁等模式[4]。李艳梅在对20位一线双语教学教师进行的调查表明[3],其中有1名教师采用全中文讲课,有4名教师采用全英文讲课,其余教师都采用中英文混合的形式,授课过程中英文所占比例为10%~80%。从教学语言比例使用的现状来看,在课堂中英语的使用比例还有很大提高空间。
4.教学效果。判断教学效果最直接的方法是看学生的课堂反映。调查发现[3],在双语教学中约36%的教师认为学生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英语语言上,57%的教师认为学生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专业知识点上,另有一小部分教师认为学生更多的关注考试成绩等其他方面。教师的授课方式是决定学生课堂注意力的重要因素。若教师授课过程中采用英文比例远超过学生能够正常接受的程度,学生则可能将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在语言方面;若教师授课过程中采用英文比例较小,或学生英语基础较好,学生就会更多地关注专业知识点。因此,教师也可根据学生的反映选择和调整教学形式,使英汉两种语言在课堂上实现最优化搭配,最大程度的提高双语教学效果。
二、实施分析化学双语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分析化学是化学、环境、生物、药学等相关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绝大多数高校在本科一年级下学期或二年级上学期开设。此时多数学生尚未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英语基础,特别是听说能力欠缺,这不仅会增加双语授课难度,还严重影响了教学目标的实现。因此,对于分析化学课程的双语教学,若采用完全不用中文、只使用英语的浸没模式难度较大,效果也未必理想;至于变迁模式对于分析化学课程的教学也有些欠妥,因为中国的语言环境并不是中外并重。基于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为避免由于语言滞后造成学生的思维障碍[4],要求教师用正确流利的英语进行分析化学知识的讲解,但不应绝对排除汉语。
学科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传递和学生双语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双语教学的双重重点。分析化学课程具有理论性和综合性强、技能技巧实用性高等特点,因此在分析化学双语教学中,不仅要正确把握其理论上的系统性和科学性,同时还要考虑学生的认知和接受能力,采用维持双语教学模式,从开始使用母语过渡到部分使用外语,能够满足教学基本要求,符合我国当前的实际需要,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4]。endprint
1.双语教学不同于专业英语。虽然目前在双语教学工作中,大家对“英语应作为一种教学语言而不是语言教学”的看法已达成共识,即双语教学中语言只是教学手段,应保证学生掌握该课程的学科知识。通过双语课程学习,学生掌握的不仅是专业英语术语和相应的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养成一种双语思维习惯,能够用国际通用性语言来认识和思考学科有关内容,以适应将来国际间的交流。但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采用多大比例的外语进行讲解才能使英语水平不同的学生在语言和专业知识上都得到提高,仍是双语教学在近期内应不断探索的问题。英语比例太大,容易使部分学生因语言的压力导致专业知识缺失,造成教学质量下降;而英语讲解比例太小,学生的专业外语词汇得不到扩充,也会导致思维方式不能很好地与外语教材契合。目前在双语教学中,如何才能使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外语水平同时得到提高,还需要教师在备课、教学等环节上做更多努力。
2.对双语教学要有整体规划。从目前教学科目的选择来看,双语课程设置具有一定的随机性。很多高校均采用先在双语师资力量集中的课程上试行的做法,这种方式缺乏从整体培养方案上的规划和把握,这对双语教学整体发展不利。因学生的外语水平和专业基础都是保证双语教学质量的重要内容,若学校在课程设置方面综合考虑教学科目、学生选择、授课时机等多方面因素,则会更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在课程安排上,最好在开设专业课程的双语教学之前先实行普通“专业英语”的教学,使学生掌握相应专业领域中的通用外语知识,然后再对有一定专业英语基础的学生进行专业课程的双语教学,教学目标更易达到。在学生选择上,通常将分析化学双语课程设为选修课,鼓励英语基础好的同学选修,英语基础薄弱的同学可以不选。在教学过程中同时开设双语和非双语平行班,允许学生根据情况流动。此外,在教学课时上,双语课程应比学科内容相同的非双语课多一些,以保障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
3.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和手段。最近随着高校教育改革的进行,很多课程的授课学时都被压缩了。由于课时的限制,要在短短的时间内使学生系统地学习和掌握分析化学的有关知识和技能,用中文教学尚有一定难度,更不要说用双语了。因此,为了克服分析化学双语教学中语言和教学内容的双重难点,达到教学目标,应该充分利用网络等各种资源和手段,多种教学方法并存。具体来说,为克服课堂教学内容繁杂、记和听难以兼顾的弊端,可将专业内容基本点以双语提纲的形式提供给学生,以便其预习和复习。其次,利用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教辅材料,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主动性。此外,也可利用QQ群等网络交流平台及时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并根据学习情况适时调整教学方式和方法,开展辅导、答疑及课程讨论等活动,将学习延至课外。
总之,开展分析化学等课程的双语教学,不仅需要教师和学生有更加积极的态度和更多的时间投入,而且需要学校和国家管理部门、出版行业等相关单位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以保障学生在专业知识和外语水平方面同时得到提高,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印发《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的通知[Z].教育部政报,2001,(10):468-471.
[2]马铭,徐满才,谢青季,等.高师本科分析化学双语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化学教育,2005,(9):47-48,56.
[3]李艳梅,许丽.部分高校化学课程双语教学情况调查分析与思考[J].大学化学,2006,21(2):10-15.
[4]雷英杰.分析化学双语教学方法的探索[J].化工高等教育,2007,(1):55,82-8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