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建筑设备专业探索立体化专业课程实践教学体系

2015-12-15乔晓刚郭卫琳来丽芳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48期
关键词:实践教学体系立体化职业能力

乔晓刚 郭卫琳 来丽芳

摘要:由于高职院校很多专业课程实践体系不够全面,校内专业课程实践基地建设不够全面或规范;社会与多方企业资源利用不足等问题,使专业课程的实践环节无法密切结合工程实际构成工作任务,完成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目标。在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中仍然存在着许多有待改革或改进的方法。针对此情况,本文以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建筑设备专业为例,探索性提出了专业课程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思路,该思路主要是从建立改革课程实践模式、健全核心课程实践教学体系、设计实践内容及建设完善校内实践环境,并通过更新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职业能力培养的平台、拓展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与校企合作的途径、补充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的标准化题材及突出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的学习主体地位等手段,来研究专业课程的建设,以期通过此研究为相关的教学改革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立体化;课程;实践教学体系;职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8-0161-04

目前,高职院校要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培养能够服务于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这就要求高职院校的教学工作要以学生的就业为导向,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目标,从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入手,推动课程教学体系、课程教学模式等环节的变革[1]。而其中专业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是教学体系与教学模式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职院教学改革的关键之一,也同样成为建筑设备工程技术专业建设必须要考虑的问题。目前,许多教学研究人员也提出了建设性的思路或改革的方法[2-10]。针对此,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根据多年经历,以建筑设备专业为例,总结了目前在专业课程中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样的问题提出了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思路,并付诸实际教学工作中,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以期通过这部分内容为相关的教学研究提供一种新的有价值的参考或思路。

一、专业课程中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中,专业课程改革主要趋向于学习德国的学习领域课程模式。即在课程的每个学习情境中设置工作任务,以工作任务为载体展开“工学结合”的理论和实践教学。其成功的范例有电子、机械类高职院校,通过产品的生产、制作、维修任务的完成,进行课程的理论和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职业工作能力。服务类高职院校,以真实或模拟的服务对象所需的服务任务为载体,完成课程的理论和实践教学。但是对建设类高职中的建筑设备专业而言,其专业课程中的实践教学若以此类推,则存在不少问题。

1.课程中的教学实践与校外实践基地无法衔接。建筑设备工程技术专业属于土建大类,在工程实践方面具有建设类高职专业共有的特点。首先,高职层次的建设类专业毕业生主要工作范围在施工企业,工作内容一般包括由多个专业或系统构成一个工程项目,而不是一个具体单一的产品。其次,由于建设项目的建设周期较长,学生不可能通过短时间的课程实践经历一个完整的工作周期。显然,在建设类高职院校实行工学结合的教学改革,不可能完全以企业的施工现场为载体,完成课程中的实践教学任务。

2.实践体系不够健全。建设类高职学生经常在实习阶段就进入施工员、资料员等管理性岗位,企业需要高职学生了解操作技术,但对动手操作能力要求并不太高,而对学生处理人际关系能力、环境适应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表达和理解能力以及进一步接受教育的能力等关键能力比较看重。但是,在原有的专业课程中,把实践教学往往简单定义成单一职业或工种的培训模式,明显偏离了高职学生能力培养轨道。图1为国内建筑设备专业课程常见的实践教学体系,它强调了识图方法、管道安装动作技能和技巧习得,但是无法构成工作体系。不能在教学活动中展现项目生产的真实性和社会性,让学生形成对工作的整体认识。如下页图2,学生在固定的工位上,完成消防管道系统连接,工作情境略成雏形,但仍缺少计划、决策等环节,工作过程缺乏自主性和创新性,无法实现经验的获得,影响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3.实践基地建设不够规范。目前国内尚无指导性的建筑设备专业实践教学课程标准,规范性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和比较完善的实践教学设备,校内实践基地建设仍然在探索之中;课程实践基地投资和建设规模均不够到位,造成工作任务不完整、工位不足现象在高职院校中比比皆是。

4.企业和社会资源利用不足。实践教学环节的建设过程中,没有充分发挥校企合作企业的资金、人力和技术资源的作用,让学生了解安装项目使用的新材料、新工艺,施工企业在施工现场的安装质量管理制度、施工协调内容和技术措施。在施工技术、施工管理和施工组织层次上,学生摄取的信息量太小,坐井观天,影响对专业和职业领域专项技能的全面认识。

二、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思路

针对在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本教学科研小组成员经过一系列的分析努力,探索出一种适应建设类高职院校专业课程教学的实践教学体系,其实践教学体系的内容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改革课程实践模式健全核心课程实践教学体系。在专业建设中,我们改革原有单一的课程实践模式、从丰富课程实践内容、弥补原有实践体系缺陷着手,健全核心课程实践教学体系。其改革的途径是:以工作任务为载体,将一定数量的专项能力,汇成课程职业能力,探索课程实践教学环节中的层次规律,建立建筑设备专业核心课程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如图3所示,是我们为设备专业课程设计的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图中,实线为同一层次任务模块之间的关联关系线,虚线为不同层次任务间模块间的支撑关系线。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构成的条件是:①实践环节各个训练模块与学习情境中的学习工作任务为一一对应。②同一层次训练模块在不一定在同一情景内,但包含知识、技能层次相同。③不同层次训练模块知识与技能存在相互呼应、支撑和逐层递进关系。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的层次任务模块要求如下:①在基础型任务层次内,储存学生掌握、明白、知道等[2]专业知识的认知启蒙层次知识,为学生进入职业生涯模拟状态奠定基础。如设备系统施工图识读、施工工艺、系统安装过程程序等。②在核心型任务层次内,储存学生必须掌握、理解、使用等[2]职业工作过程层面的知识与技能,是课程中知识学习、技能和职业能力的转换中心。如机具、软件的使用,施工图设计;施工安装技能与系统调试等。③在拓展型任务层次内,储存学生综合、概括、灵活应用等[2]职业生涯迁移层次的知识,是学生扩大知识面,了解职业工作的相互关联性、社会协作性的平台,也是学生从盲目学习转变为明确的自我教育设计平台。如设备与土建、设备与电气、设备与预算的配合等。endprint

2.设计实践内容,建设完善校内实践环境。在专业建设中,我们以课程能力训练目标为依据,设计实践内容、根据实践任务需要,继续完善、建设校内实训基地条件。联系企业充实实践工程案例、拍摄工艺视频,编写教师实践教学文件、学生实践学习文件。如表1是我们根据《建筑给排水设计与安装》课程能力训练目标,建设的立体化实践体系实践训练模块。

三、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成效

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比较符合高职学生的学习成长规律,设置的课程实践任务与同工程实际息息相关,既包含识图、工艺认识等认知启蒙层次知识,也包含设计、施工等职业工作过程层面的知识;还融合了配合等职业生涯迁移层次的知识。课程的实践教学过程“强调专业学习和综合职业能力发展的过程性、关联性和情境性”[11]。实践教学体系经过专业建设过程的锤炼,已经取得了如下初步成效。

1.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更新了职业能力培养的平台。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在校内模拟了真实的工作工程,实践项目具备让学生自主设计、自主施工、独立承担任务的特色,有利于发现高职学生的个性价值,发掘他们的潜能。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相较原有的体系,呈现设计、施工、运行控制、配合等环环相扣的立体化效果,它不仅考虑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还为学生更新和完善了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学习能力)、质量控制能力(方法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社会能力)等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实践平台。

2.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拓展了校企合作的途径。立体化实训体系力求接近生产实际,比较真实地展现工程现状,有利于吸引企业联合共建,统筹资金和技术资源,优势共补、互利共赢,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共享,使校内实践基地不仅成为合作教学、研发培训和服务的平台,而且成为展示企业文化的信息窗口。

3.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补充了实践教学的标准化题材。在专业建设中,我们为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补充了众多施工企业的现场视频,使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从课堂直接向工程现场延伸。如教学中使用了设备系统安装工程现场视频,可以增加学生对工程的了解;在工艺操作演示时,使用了施工工艺视频,可以辅助教师实训指导。视频教育拓展了学生对工程认识的视角,规范了学生安装机具的使用。立体化实践体系由于实践内容的扩展和实训基地的建设规范,促进我们的实践教学资料更为完善,实践成绩评价体系更加健全,教学文件更加充实与完整。能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状况,有益于教师的规范教学。

4.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突出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在专业建设中,立体化实践体系的设计宗旨是培养学生由“能做”转为“会做”,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我们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前是由指导教师提前准备好实训图纸、加工机具,上课时再讲解安装工艺,一步一步地牵着学生走。而现在直接把任务落实到小组,让学生小组参与实训准备工作,共同讨论策划整体任务方案及框架结构,随后把责任分解到个人,并相继开展工作。实践过程中,学习小组查阅资料、图纸设计、讨论安装工艺、选择机具和材料、系统安装、项目总结分析报告的撰写。学生的自主学习程度提高,能够让学生在工作中感受协作的氛围、个体的责任。有益于激发学生的团队意识,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创新能力和继续学习能力。

针对目前高职院校在教学工作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本文以建筑设备专业为例,本科研小组成员经过多年的分析与探索提出了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思路,即建立改革课程实践模式健全核心课程实践教学体系、设计实践内容及建设完善校内实践环境,并通过更新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职业能力培养的平台、拓展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与校企合作的途径、补充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的标准化题材及突出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的学习主体地位等手段,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已取得良好的成效,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已取得良好的成效。

参考文献:

[1]马树超,范唯.以专业改革与建设践行高职教育科学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09,(8):50-52.

[2]郭旭颖,刘威,付巍巍,王江.以教学网站为核心的立体化教学实践与思考[J].中国电化教育,2009,(6):81-84.

[3]赵海波,张涛.高职汽车构造课程立体化教学模式探讨[J].辽宁高职学报,2010,12(7):27-28.

[4]付海兰,雷晓军.网络环境下职业技术教育立体化教学的构建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1,(8)37-39.

[5]刘贵富,田贵才.信息环境下高校立体化教学资源建设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8):138-140.

[6]徐颖秦,潘丰.自动控制原理立体化教学新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2012,24(2):152-155.

[7]汤国安,周卫.“地理信息系统”课程的设计与实践[J].地球信息科学,2005,7(2):65-69.

[8]童汉清,于湘.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化工原理课程立体化教学模式[J].价值工程,2012,31(7):215.

[9]张瑞,姚凌江,吴向文.运用混合式立体化教学模式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微电子工艺》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现代教育技术,2010,20(1):77-81.

[10]朱雪茹.试论高职英语立体化教学的构想[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6(6):73-75.

[1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基金项目: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课堂教学改革项目(KTJX201301)

作者简介:乔晓刚(1973-),男(汉族),硕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建筑节能、设备,项目管理。endprint

猜你喜欢

实践教学体系立体化职业能力
生物工程本科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
基于立体化教学方式的Java课程教学研究
多元立体化教学模式在《中医各家学说》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第六师高效立体化栽培技术研究初报
山西太原南中环立体化改造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