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工科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探索与思考
2015-12-15管明清
管明清
摘要:在我国目前的高等院校工科类专业中,创业教育课程的受重视程度依然不高,大学生的自身满意度不高,其创业成功率也相当低,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创业教育课程设置上具有相当大的不足,亟待实施创业教育课程改革。本文探讨了高等院校工科类专业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设置中的突出问题,并提出了推进工科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思路。
关键词:工科;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53-0143-02
高等院校工科类专业以科技为基础,以培养具备将科技转化成为生产力能力的工程师为主要目标。身处知识经济时代,高校工科大学生的重要素质之一就是具备了极强的技术创新意识以及能力,而致力于培养创新型人才正是工科专业教育在当前形势下的重要职责。要以提升工科大学生的创业素质为主要目标,以大力培养工科大学生开展创业实践活动需要的知识、能力以及心理品质为主要内容,从而培养出真正具备良好创业素质的合格工科大学生人才。
一、高等院校工科类专业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设置中的突出问题
如今,创业教育课程已经成为国内外高等院校的重要课程之一,也是高等院校特别是工科类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之一,它适应我国社会的现实需要,是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必然选择。但是,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终究还是属于业余教育,大学生的满意度并不算高,大学生的创业成功率也相当低,这和我国创业教育开始的时间比较晚、创业教育的观念较为滞后等密切相关。然而,其中最为重要的因素则是创业教育课程在设置上具有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高等院校工科类专业创业教育课程设置不够健全。我国高等院校工科类学生的创业教育往往拘泥于肤浅的表面。从当前我国高等创业教育课程的设置来观察,一方面是大量高校工科专业尚未设置创业教育方面的课程,只是将创业教育课程视作就业指导课程的组成部分之一,未能实现创业课程的正规化、系统化;另一方面则是已经设置的创业教育大多限制于创业技能操作上,与工科类专业的学科教学、基础知识教学等彼此脱离,因而开展创业教育的覆盖面相对来说比较窄小,在某种程度上依然滞留于正规教育以外的所谓业余教育,也未能进一步结合到高等院校工科专业的正式教学体系之中,和学科、专业教育之间缺少相应的联系与结合。大量高等院校尽管已经设置了创业指导中心甚至创业孵化基地,但是往往只开展一部分和创业直接相关的活动,只是停留于对创业团队在创业时的扶植上,大多数创业计划依然停留于纸上,而且创业企业的科技含量普遍不够高,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与制约各所大学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具体成效。
2.高等院校工科类学生专业教育课程设置不够开放。突出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教学的内容不够开放,工科类学生完全是依据本校所确定的专业培养方案来进行学习的,未能结合大学生的自我设计来确定具体的学习计划;另一方面则是教学的过程不够开放,主要是教学的过程完全是由教师加以掌控的,大学生缺乏自主选择权,以至于工科大学生的主体性未能得到有效的发展,而大学生在学习的时间、空间、进程以及内容等方面均无自主选择的权力,由此而导致学习具有极大的封闭性,进而严重影响到工科大学生的创新精神以及实践能力之发挥。
二、推进工科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思路
1.改进创业教育课程设计理念。要不断地更新高等院校工科类专业创业教育课程设计之理念,其核心环节是要明确高等院校工科类学生创业教育课程的主要教学目标。笔者觉得创业教育课程的重点目标是要让工科大学生能够树立起良好的创业意识,使其具有比较高的创业心理品质,进而提升其创业能力,发展成良好的创业知识结构。要围绕这一教学目标,在课程设计理念上也应当努力实现综合性与普适性、规范性的统一,要不断更新创业教育课程的理念,从而真正体现出创业课程设计体系之完整性。正如我们所知,决定一所高等院校工科类大学生的创业素质,除了要培养其具有良好的创业意识之外,更为重要的是应当培养其创业的能力,而创业能力之培养完全取决于创业教育课程设计的有效性。鉴于此,创业教育课程设计是否健全,在相当大的程度上直接关系到创业教育之成败。具体来说,工科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可从培养工科生的创业能力上划分为两个组成部分:第一部分是培养创业综合素质方面的课程,主要涵盖了创业组织能力、创业经营管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第二部分则是创业核心技能方面的课程,主要涵盖了高等院校工科生的专业类课程,这些课程应当十分注重于开放性,从而适应于大学生的自身需求,拓宽其专业学习的兴趣,从而奠定其良好的专业基础。
2.合理地延长创业教育课程的设置时间。这里所说的延长创业教育课程的设置时间,并非是要去侵占专业课的课时,而是由于创业意识及其能力之培养完全可以融合到专业课程教学体系之中,这就需要高等院校专业课教师要具备创业意识,并且接受良好的创业教育培训,结合本专业实际来实施创业能力的培养。如此一来,渗透性的教学会在无形中让创业教育时间能够延长至大学生的四年学习时间之中。同时,独立性创业教育课程也要始终贯穿于高等院校的全过程之中,甚至有人主张在研究生培养阶段也设置创业教育方面的课程,这是由于创业意识以及创业能力之培养只依靠半年的时间是完全不够的。只有在通过两三年甚至更长时间的感染与熏陶之下,通过工科大学生的持续学习与实践,才可能形成较强的创业能力。
3.努力实现工科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模块化与实践化。一是要致力于实现工科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模块化,要把以上所说的工科大学生创业的组织能力、经营管理能力以及人际交往能力等多种创业素养的培养通过模块化方式加以设置,这就需要高等院校把创业教育课程视为一个系统化的课程加以开设,而并非如同以往那样只是作为高等院校就业指导课中的组成部分来设置。创业教育课程的内容可以分为怎样才能成为一名创业者、怎样才能形成建立一家好企业的设想、怎样才能运营一家好企业、怎样准备企业设立的商业计划书等知识体系所共同构成的课程模块加以教学。要运用模块化教学方式对企业与创业等各种职场元素实施全面分析,并且运用心理评估等手段切实帮助工科生了解到创业者所应当具备的主要特征以及所需要的各项素质,从而让其更为深入地了解创业的产生商业设想、撰写商业计划书、建立企业、经营管理企业等完整的过程。二是要致力于实现工科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实践化,主要是指创业教育一定要和创业实践进行紧密结合。为了能够让创业课程的实践化真正发展成为课程教学的方式,具体落实于高等院校教学的微观运行体系之中,完全可以从创业课程性质上进行分类,从而分为模拟试验型课程与社会实践型课程等;如果从创业教育课程内容上进行分类,则可分为生产操作实践类课程、企业经营实践类课程以及人际交往实践类课程三类。要把以上两种分类方法进行有机结合,从而实现高等学校工科类创业教育课程的实践化。endprint
4.加强高等院校工科类专业创业教育课程的保障。因为创业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性社会、经济活动,而创业教育也是一项长期的工程。为了能够实现我国工科类大学生创业教育的主要目标,应当建立起一个更为系统化、规范化的支撑平台,从而保障创业教育得以实施。首先是要建立具备质量保证的工科类专业创业教育师资人才队伍。因为创业教育牵涉到诸多学科,同时还具备了非常强的实践性,这就需要工科类专业教师不仅要具有良好而深厚的专业知识背景,而且还需要教师具备很好的实践工作经验。就工科类专业教师队伍的实际状况来考察,其所具备的创业教育经验、创业教育实践能力等均难以符合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发展之实际需求。所以,必须下大力气建立起一支具有良好创业意识以及实践能力的教师人才队伍。其次是要创建实施创业实践教育的平台。一定要强化对本校校内外各类创业实践教育平台的建设,从而为工科类大学生的创业实践提供更多的实践良机。应当充分运用本校现有的教育教学实训基地资源,让大学生定期或者不定期的深入到企业中去进行顶岗实习,从而强化大学生的创业实践,让工科大学生能够亲身体会到就业岗位对于人的能力的提升,进而培养工科生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从而为其毕业后开展自主创业奠定良好的基础。再次是要积极营造出良好的高等院校校园创业文化氛围。鉴于校园文化对于工科生创业教育进行密切结合,并且强化工科生的创业能力,形成创业教育的良好气氛,并对大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高等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一定要不断提高工科生的创业能力。最后是要形成工科生创业教育评价指标体系。对工科类大学生实施创业教育评价,能够检验本校工科类专业实施创业教育之成效,并且还能从中发现相关的问题,便于教师及时总结其中的经验教训,进而调整自身实施创业教育的方式方法,进一步提升创业教育的效能。
综上所述,高等院校工科类大学生的创业素质培养是工科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为了妥善处理好这一问题,实现我国工科类专业大学生创业素质的提升,就一定要及时更新创业教育课程的教学理念,健全完善创业教育整体课程体系,同时,不仅要大力提升创业素养类课程的质量,而且还应当切实增强工科大学生的创业意识以及创业能力,并且积极健全创业教育专业课程的开发,激发工科大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从而夯实专业学习的基础,为其今后进行创业建立起更好的教育平台。
参考文献:
[1]陶勇.工科背景下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探索——以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
[2]王亚辉.高职院校创业教育课程改革探析[J].才智,2012,(8).
[3]万智萍.应用型高校工科创业教育目标定位及发展[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
[4]崔连震.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改革初探[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