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2015-12-15俞星韩春姬
俞星 韩春姬
摘要: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是高等院校预防医学专业的主干课程,是一门理论与技能结合的专业课。通过优化经典实验教学内容、穿插设计性实验等方面着手进行改革,鼓励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参加高水平的课题研究和科研讨论,将现代教育思想融入于实验教学中,提高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实验教学质量,使学生在掌握该课程理论知识、实验技能的同时,具备可持续的创造能力和优良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实验教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53-0126-02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是预防医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它是以食物、营养与人体健康之间的关系为主要研究的一门学科。由于学科的特点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应用性和社会性,与国民生活的关系密切,它在增进国民体质、预防疾病、提高国民健康水平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通过此课程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的讲授过程中除了培养学生基本动手技能外,还开设了综合性实验让学生思考和讨论,培养发挥学生对实践过程中出现的相关问题的处理能力。实验教学能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然而在《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的实验课教学中,存在着或多或少的模仿教学,导致教学质量不高、实验教学效果不好,在此过程中学生对实验设计、方法、步骤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在此过程中学生的自主性和创新性不会得以体现,实验课的目的就是完成实验报告,这完全违背了实验课设置的初衷。随着新技术、新方法广泛应用在营养与食品卫生学领域,因此对实践技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为使实验教学更加适应新世纪人才培养的需要,围绕目前《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结合我们学校的专业实际,做了如下实验教学探索。
一、紧密结合专业培养计划,优化实验教学内容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课程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应用性和社会性。实验教学要以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为中心,巩固课程的基础知识和理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及创新思维能力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但以往的实验教学中模仿教学模式极大地束缚了学生的自主性和创新性的发挥。为此,对我校预防医学专业的《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实验教学进行了大胆地改革,主要以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中心,在现有实验条件下进行了实验教学内容的修改和改进,合理安排了教学内容。增设综合性实验内容,删除一些内容陈旧、过时的实验,精选典型有意义的实验,结合实际工作增加实验内容,鼓励参与教师科研。实验教学内容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改良的基础性实验,主要包括《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实验中营养素的检测,在以往验证性实验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良,增设了探索性项目,着重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科研意识。第二部分为综合性实验,主要包括营养调查、食物中毒的调查处理。这部分实验通过对社区居民的调查和检查,提高了学生公共营养学的实践能力,着重培养了学生独立分析思考的能力。第三部分为现场相关实习,跟社区、食品企业和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联系并安排学生进行模拟食品卫生监督采样、营养咨询、参观食品企业。通过现场教学不但加深了对所学相关理论的理解,提高了学生对专业的认识和在实践工作的技能应用能力。此外,增设参与教师的课题实验研究项目,通过参与这些科研项目加深学生对相关理论的现状认识,通过参与科研课题的全过程初步建立对科研的系统认识,及时了解最新科研动态和最新科研成果,对于那些想报考研究生的学生在日后研究方向的选择中可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二、先进教育技术与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优化实验教学方法
实验前的准备工作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发挥不可忽视的作用。保证实验顺利完成的关键就是实验准备工作中的许多细节,因此在实验教学中,实验准备需要一定的精力和时间才能完成。实验教学中,我们让学生参与整个实验过程,在教师相应地指导下,包括实验前器材和物品的准备及预实验,可以使他们更快、更全面地掌握此实验的关键所在,真正突出学生在实验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真正成为实验的“主人”,而不是教师指导下的“机器人”。同时对实验教学内容的深入研究,根据不同的实验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例如对基础性实验项目,进行传统实验教学方法与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的有效结合,灵活地运用多种手段丰富教学模式,使实验教学课堂更加生动有趣。对创新性、综合性的实验项目,采用PBL教学方法,课前教师预先提出问题,让学生自行查阅资料,课上进行讨论、分析与评价。此法锻炼了学生查阅资料的能力,对问题的归纳总结、综合理解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的能力等。
1.采用新的教学模式,改革落后的教学思想观念。以往的实验教学模式不能调动学生的兴趣,普遍缺乏自主性,只是一味地模仿,遇到实验中的问题缺乏分析和解决的能力,实验操作能力不足。以往传统的实验课教师先在课堂进行讲解,提出实验目的要求和操作时注意的事项,并指出其中的关键点,学生按讲授要求操作,验证实验内容,撰写实验报告,此过程使学生对于实验课缺乏兴趣,不愿去探究实验中所遇到问题,阻碍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针对这些现象,采取启发式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性,加强教与学的互动。学生从实验课的准备工作开始到得出实验结果并撰写报告,以初步掌握的相关理论知识为基础,在实验中遇到问题时,首先在自己所知的范围内与同学之间相互探讨,然后再请教教师,并把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同指导教师探讨,这样实验课就不再枯燥乏味,形成了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学生通过自主完成实验并得出结果,在心理上也有了成就感,对于其提高学习的热情和实验的主动性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同时,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遇到相同问题时也就有了一定的经验和自信。通过启发式教学可以使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得到锻炼,同时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增设设计性实验,加强学生实验技能。设计性实验模式遵循“启发式教学”理念,由教师引导,学生独立完成实验。实验内容选题上紧跟营养学发展和教师研究项目,增加了植物化学物,如人参皂苷等的检测。植物化学物是指植物中含有的具有保健作用的物质,其重要意义可与维生素、抗生素的发现相媲美。设计性实验一般包括如下几个环节:在教师指导下选题,学生查阅相关文献资料,设计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在开放实验室进行实验,总结报告提交与答辩。此过程中,学生自行安排时间,自主全过程,提交开题报告和实验项目实施报告。选题的特殊性需要学生查阅大量国内外文献,教师在学生的实验项目的实施中起到辅导、帮助、监督、协调的作用。之前的学生实验课乏味和缺乏主动性,在导师的科学引导下,“自己找问题研究,自己解决问题”的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及学习效率,学生由之前的“模仿”变成“主动”,促进其对相关理论的知识巩固,提高了文献查阅能力、主动发现问题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满足了其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培养了其创新性思维。endprint
三、改进实验考核方法,加强技能考试力度
可从如下三方面进行考核:设计性实验部分、基础性实验部分和综合性实验部分,以3∶4∶3的比例来评价学生实验课的实施效果。设计性实验部分考核主要以完成的实验论文的形式进行评估,具体要求为学生按照科研论文书写要求写出前言、材料和方法、结果和讨论,其中主要内容为考察技术路线是否可行,实验结果分析是否合理。实验设计好、有创新、论文写作规范并能够合理分析失败原因、积极参与实验的同学,虽然实验失败但是同样可以得到较高的分数。基础性实验部分包括实验操作、实验报告的书写和每次实验课的实验态度(如实验课出勤、实验课纪律等)等内容,其中实验报告的书写主要以实验原始数据记录是否真实完整、对实验中遇到问题的讨论和分析是否合理来考察,以便了解他们在实验中的认真程度。基础性实验部分要求学生用科学术语描述某个实验操作过程并条理清晰地表述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及对某些观点做出简单评述和分析。综合性实验部分的成绩往往以现场评估记录为依据,主要从现场实习过程中的积极性、背景知识的掌握程度、语言表达的逻辑性及思维的创新性和遇到问题时应变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估。通过三方面的评估来全面反映实验教学中学生的真实情况。
四、结语
总之,《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实验教学改革有利于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及综合素质的提高,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为今后从事营养与食品卫生工作打下扎实的专业基础。我们只要不断对实践教学进行改革,才能适应新形势下高等院校培养人才的需要,培养出合格的预防医学人才。笔者在实验教学改革中,将在已经取得一些实验教学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发展的趋势和学科特点,及时更新知识和教学手段,为培养具有新时代高水平、高素质的人才做更进一步的探索。
参考文献:
[1]蒋曹德,廖志华,杨应斌,等.分子生物学创新实验教学模式的探索[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7(2):200-202.
[2]徐兆学,梁升禄.加强预防医学专业实习教学与建设[J].医学教育探索,2006,5(4):311-313.
[3]朱彩平.《食品营养学》课程的教学优化[J].安徽农学通报,2009,15(20):122-123.
[4]吴坤.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实践[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6,26(5):17-19.
[5]查玉兵,曾宗强,罗成玉,等.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保健食品中的番茄红素[J].食品科技,2010,(6):291-292,296.
[6]吴叶葵.开放式实验环境下的实验项目管理研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11):164-167.
[7]陈国元,杨克敌,刘烈刚,等.预防医学实验室建设与教学改革[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1):98-9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