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艺术类高职院校大学生辅导员角色定位的研究

2015-12-15杜文娟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48期
关键词:角色定位

摘要:本文的目的是分析艺术类高职院校大学生辅导员角色类型,提供该类高校辅导员发展定位的参考;方法是采用访谈调查法对艺术类高校大学生辅导员进行多变量调查。本文的结果是由于工作对象和工作环境的差异,艺术类高职院校大学生辅导员比普通高校辅导员在角色感、情绪状态、行为模式方面均有显著差异。本文的讨论是艺术类高职院校大学生辅导员的角色定位应该考量契合艺术类专业教学技能和科研能力,扮演“五师”角色。

关键词:艺术院校辅导员;角色定位;“五师”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8-0027-03

2014年3月,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特别强调了大学生辅导员既要完成国家和社会赋予的基本任务,还要帮助大学生们完成优秀素质养成并在此基础上做大学生的人生导师和良师益友。

目前,高校辅导员既存在来自于高等教育的日常管理、教学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要求,也存在因地区差异乃至学科和专业差异而导致的多元定位。比如,艺术类高职院校大学生辅导员工作的对象是艺术类大学生,他们的工作对象在认知特点、情绪情感、行为模式和人格特点等方面都有别于一般大学生,这也对艺术类高职院校大学生辅导员提出了有别于其他高等院校的工作要求。本文,笔者试图从艺术类高职院校辅导员的工作对象、工作环境等特殊性出发,调查研究他们的角色定位差异,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适合他们的角色定位。

一、艺术类高职院校大学生辅导员工作的环境要素分析

1.专业环境与普通院校存在显著差异。由于艺术高职院校招生录取是高考成绩和艺术考试成绩两条线,这说明了艺术类高职院校师生的综合艺术素养和其他普通高校师生存在必然的差异。普通高等院校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强调思想政治素质、专业素质、道德素质、法律素质等的全面养成,而艺术类高职院校则强调在艺术专业素养养成的基础上的综合技能和素质的优化。这就给艺术类院校的辅导员带来了工作方面的局部被动。同时,艺术类高职院校相比普通高等院校的日常教学,往往采用全员导师制教学和工作坊式小班教学,专业教师常常采用互动式教学、项目单教学、创作型教学等符合艺术类大学生培养的教学方法,专业教师与大学生的沟通时间、沟通频率大大高于辅导员,这也对辅导员完成基本的管理任务带来影响。因此,如何协调大学生与专业教师和辅导员之间的关系给艺术类高职院校大学生辅导员提出了环境性的问题。

2.不同艺术专业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艺术专业大致分为以下几种类别:美术类、音乐类、舞蹈类、广电影视戏剧类和理论类。各专业理论体系、专业课程和培养目标存在较大差异,因此,艺术类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就需要面对不同的教学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经过笔者访谈调查,美术类专业需要培养学生的创作基本技能和创作灵感,这就需要辅导员在创造思维方面有积极的引领;音乐类专业需要日常管理来督促学生勤学勤练,掌握基本技能和技巧,适应表演场景,这就需要辅导员较为严格的时间管理以及与学生接触和管理的频率;舞蹈类专业的学生,体质禀赋、对音乐理解和身体动觉能力存在较大差异,这就需要辅导员综合运用评估和判断,对学生开展个性化培养;广电类专业需要学生体验角色、扮演角色和创造角色,这就需要辅导员积极引领学生历练社会,体验多元角色;理论类专业则需要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和科研实践能力,这就需要辅导员运用自身的教学科研能力和相关科研项目来引导大学生开展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

3.工作对象的思想政治素质、心理品质和专业能力存在显著差异。艺术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心理健康水平和专业能力,具有不同于普通高校专业大学生的特点,国内较多学者和专家对此作了研究,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在思想政治素质方面,艺术类学生的思想,总体来说比较活跃,他们对环境中出现的新生事物较为敏感,善于观察到环境的细微改变而做出积极的反应。在政治方面,从表面看,他们往往表现出对政治的较少关心,但有时也会因为国内外事务而呈现不同于其他专业的激烈反应。在情绪情感方面,针对艺术类院校大学生心理档案的分析,该类院校大学生情绪情感丰富而波动强烈。基于他们对生活的细致观察,他们的热情、好奇心使得他们对事物存在自己的独特见解,有时细微的改变均可激发起他们的创作灵感;同时,他们的情绪与其他学科的大学生相比,表现为负性情绪较多,如焦虑、抑郁、强迫、偏执等心理特点皆明显高于对照组大学生。在意志行为方面,艺术类学生的攻击行为和退缩行为的比例也明显高于普通高校大学生,丰富情感的艺术类学生的行为往往较为冲动,他们渴求简单解决问题,但往往适得其反。他们在遭遇不良评价和挫折后的个体反应较大,退缩行为明显,同时还会缺乏良好的自律与自我调节,这也经常会导致不遵守学习纪律、生活作风慵懒等现象。在专业能力方面,艺术类学生的艺术专业素质和文化素质是不平衡的,这也一定程度影响了他们专业技能的提升。根据笔者调查,艺术类学生分别在艺术欣赏能力、艺术表现能力和艺术创造力三方面存在差异。

4.辅导员的艺术专业能力存在显著差异。根据笔者调查和访谈,艺术类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中有艺术专业背景的占三分之一左右,而无艺术专业背景的占大多数。这就导致了较多的学生围绕在有专业背景的辅导员周围,造成了无专业背景的辅导员的巨大的外在压力。

二、艺术类高职院校大学生辅导员角色新定位

对于高等院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结合艺术类高职院校大学生辅导员队伍的工作环境、工作内涵和工作方法上的特点,笔者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提出的五点要求,提出艺术类高职院校辅导员应该担当“五师”:思想政治工作师(政工师)、学业指导师、人力资源管理师、心理咨询师和生涯规划师。

1.坚定理想信念,做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师(政工师)。理想信念是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集中体现,确立了崇高的理想信念,就有了正确的发展方向和强大的精神支柱。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他们所处的时期正是确立社会理想和信仰的关键时期。如何引导他们拥有对于自身的正确判断,如何引导他们确立社会主义理想和共产主义信仰是新时期赋予高校辅导员责无旁贷的伟大使命。因此,艺术类高职院校辅导员也一定要深刻领会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并把它内化为自身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内涵和方法。辅导员要做到既能掌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状况,又能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并且,辅导员还要做到既能为学生日常思想问题与困惑提供基本咨询,又能开展基本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一个学生认可的、理论水平高的、方法科学的思想政治工作师。endprint

2.练就过硬本领,做大学生的学业指导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檀传宝教授认为,高校辅导员应该实现专业化,辅导员专业化属于教师专业化的一个方面,要在强调学科专业的专业化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教育专业的专业化。他认为,第一,辅导员如果没有自己的专业,没有专业声望,在大学很难获得学生的尊重,当然就很难让大学生从内心真正认同辅导员所宣扬的价值观。第二,对辅导员自身来说,他们在若干年后专业上一无所获,对大学来说,是一种人才浪费,也不利于辅导员个人的职业生涯发展。因此,笔者认为,艺术类高职院校辅导员应该打造一条契合专业技能的辅导员技能提升之路。他们要做到既能组织开展专业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既能了解学生所学专业的培养计划、相关课程、专业前景等,又能指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标、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既能开展个人努力学习,又能通过建立学习小组等方法营造良好学习氛围,做大学生的学业指导师。这也有利于完成高等教育改革条件下赋予高职院校的基本任务。

3.矢志艰苦奋斗,做大学生的人力资源管理师。按照现行惯例,每位辅导员带教大学生人数,基本上大于等于200人,这是一个较为庞大的渐进性团队。辅导员的思想、言语、行动和人格都一定程度地影响着学生。因此,学校必须要对这样的团队实现科学的有效管理,特别是在艺术类高职院校,大学生的人格养成方面存在的不合理认知、情绪情感偏差、意志行为不合理等情况要高于普通高校,这就给艺术类高职院校辅导员提出了更高的人力资源管理的要求。他们既要开展新生入学教育、管理、服务工作,又要组织好学生军训工作;既要有效开展奖、助、贷、勤、减、补工作,落实好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又要为学生日常事务管理提供基本咨询。这也就提出了辅导员要能够从事人力资源规划、招聘与配置、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薪酬福利管理、劳动关系管理、人力资源法务等工作的要求,他们要做合格的大学生人力资源管理师。

4.勇于创新创造,做大学生的生涯规划师。从学校走向社会,大学生将会面对一个全新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大学生能够立足的唯一条件是自己所选的职业。它不仅是生活的基础,更重要的是体现个人存在的价值的基础。因此,辅导员对大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显得尤为重要。在艺术类高职院校,良好的大学生生涯规划可以帮助大学生确定职业发展的目标和方向。这就要求辅导员既要做好大学生的时间管理,又要开展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活动;既要为学生提供就业信息服务,又要为学生提供就业指导服务,做大学生的生涯规划师。

5.锤炼高尚人格,做大学生的心理咨询师。大学时期是人生的特殊阶段,是由少年向青年过渡的时期,大学生不仅要完善自我同一性,体验忠诚的实现,还需获得亲密感,具备爱和创造的能力。这一阶段,大学生会出现专业素质的学习、亲密人际关系建立、自我的开放与封闭、情绪管理等问题,形成所谓心理上的“贫困”。这就提出了辅导员要解决大学生适应大学全新的社会环境、调整自己的身心、转变个人的角色、获得适应与发展、完成从学生到成年的转变的一系列重大问题。结合艺术类高职院校的特点,笔者认为,辅导员既要组织开展心理筛查工作,又要开展初步接待工作和资料的收集、整理;既要学会初步诊断各级各类心理问题,又要善于对危机事件做出初步处理以及稳定并控制局面;既要发挥三级网络的预警作用,又要组织开展基本安全教育,做大学生的陪伴者、抚慰者、支持者、鼓励者,渐渐成为一名合格的心理咨询师。

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国际化使得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作为高等教育中重要组成部分的学生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传统的学生管理模式、教育教学方法已不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这就要求高校中从事学生工作的辅导员要转换观念,探索新的工作机制。在艺术类高职院校,积极提升辅导员职业能力,推进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辅导员要真正扮演好“五师”角色,这是高等教育改革亟待的。

参考文献:

[1]教思政.(2014)2号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S].

[2]王春生.新时期艺术类高校学生管理模式探析[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0,(03).

[3]宋玉静.艺术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1).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2年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江苏省高职院校辅导员专业背景与其职业化定位关系的研究》(编号:2012SJDFDY107)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杜文娟(1981-),女,江苏南京人,中级职称,就职于南京城市职业学院,研究方向:学生管理。endprint

猜你喜欢

角色定位
大学英语CALL教学模式中的角色定位探讨
论足球教练员的角色定位
民意在原则裁判中的角色定位
谈非洲黑奴贸易中非洲角色定位
电视新闻主持人的角色定位
出镜记者在新闻报道中的角色定位
浅析《南方周末》网络版的角色定位
出镜记者在新闻报道中的角色定位
少儿节目主持人的角色定位与需求
赤道原则Ⅲ与金融机构角色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