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点海外市场环境扫描

2015-12-15袁春妹,梁昕诺,墨影

纺织机械 2015年8期
关键词:纺织业纺织品巴基斯坦

重点海外市场环境扫描

印度、孟加拉国、越南、印度尼西亚和巴基斯坦等国是中国纺织机械出口的重要市场,本期专题针对这五大出口地,进行了市场环境分析,以帮助企业了解更多的市场信息。

印度国内外纺织市场需求大

纺织工业是印度历史最久、规模最大的行业,占全国制造业比重的20%,其产出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印度是世界上第三大纱线生产国、世界上第五大合成纤维生产国。其纺纱、织布及印染业有良好的发展基础,尤其传统纺织品“莎丽”的设计与生产技术水平,在国内外深受欢迎。

印度的服装制造商协会(CMAI)表示,希望今年的出口目标能在2014年的168亿美元基础上提升至180亿美元。除了占国际纺织品交易总额的4.5%之外,印度还是一个日渐成型的消费大国。印度纺织品和服装国内市场每年的消费总额估计达到580亿美元,到2021年将有望达到1410亿美元。印度国内的零售市场整体也将在2020年突破1万亿欧元大关。

近期,印度纺织部发布了新的纺织产业政策,计划在印度的第12个五年计划期间(2012-2017)投入1200亿卢比,用做印度工业科技进步基金(TUF)。同时,印度政府还考虑在印度七大州的东北部,投资2亿卢比,分别建立七个现代服装制造中心。

孟加拉国多领域生产能力待提升

纺织业在孟加拉国的经济中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占GDP比重超过10%,占工业总产值的38%,占出口所得的78%。孟加拉有关部门统计的纺织服装加工企业达4000多家,直接或间接依靠纺织业维持生计的人数高达2000万人。

孟加拉布匹产品的产量几乎每年均有两位数的增长。由于市场需求旺盛,仅能满足50%左右的需求。孟加拉在未来将自己投资或吸引外资建立一系列的纺纱织布厂,这无疑是巨大的投资机会。另外,孟加拉阔幅面料和针织品的生产能力、印染后整理能力严重不足,也给我国相关企业留下较大的行动空间。

纺织业作为孟加拉国的支柱产业,得到了孟加拉政府的充分重视。孟加拉欢迎更多外国纺织企业到当地投资,尤其是中国企业,投资者可享受出口无障碍、进口免关税、利润可带走的特惠待遇,例如:对一般企业,其初期建设或现有工业项目的改造、更新或扩建所需进口的资本设备和10%以内的零配件只须交纳7.5%的进口税及一定的赔偿保证金(可退还);资本设备进口全部免缴增值税。

越南优惠协定促出口

越南纺织业有20年的发展历史,近几年纺织业每年的增长速度超过15%。越南纺织产业规模比较大,2014年纺织市场收入为282亿美元,出口额为240亿美元,其中,46%出口到美国,16%出口到欧盟,13%出口到日本,8%出口到韩国。

越南纺织和服装产业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预计到2025年,纺织产业工人将增至500万人,纺纱将增至1790万纱锭,织物产量将增至120亿平方米,服装出口额将增至400亿美元。

越南纺织暨成衣协会的数据显示,越南2015年上半年成衣出口至美国高达110亿美元,较2014年同期增加12亿美元。该协会表示,在“泛太平洋经济伙伴协定”(TPP)签署后,上述成衣出口将会再成长两倍。在进口方面,中国是越南最大进口国,2015年前4个月,中国对越南出口242.2亿美元,同比增长23.2%。

越南政府出台系列政策鼓励纺织业发展,并且对基础设施进行投资,同时也建立了一些大型的工业园区吸引投资。例如在南定省有1400公顷的园区,西宁省与广宁省分别有600公顷的园区,并且充足的人力资源也为越南纺织业发展打下良好基础。越南北部南定市的Rang Dong(黎明)工业园区是一个正在建设中的项目,该项目的目标是建成一座世界级的供应链创新模式的纺织供应城。

印度尼西亚设备更新换代中

纺织品和服装是印度尼西亚第四大出口产品,据印尼工业部相关报道显示:2014年印尼纺织品年出口额约达156兆印尼盾(约合130亿美元),是亚洲最大纺织品出口国之一。

印尼纺织品出口的主要国家是美国、欧洲和日本。目前,印尼在不断提升和改善纺织机械,以应对其他纺织国家的冲击。据悉,印尼在用的纺纱机器约有780万锭,其中大于20年机龄的机器约有64.4%;织机约有25万台,大于20年机龄的机器约有82.1%;针织机器约有4万台,大于20年机龄的机器约有84.1%;后整理机器约有349套,机龄大于20年的约有93.2%;服装机器大约有29万台,其中机龄超过20年的约有78%。

据悉,为实现纺织等产业“到2019年产值成长3倍”的目标,印尼工业部已连续七年提拨预算协助上述产业厂商更新机械设备。为进一步带动厂商进行设备投资,印尼工业部已于2015年度预算内匡列1000亿印尼盾(约合790万美元),协助纺织业厂商进行机械设备汰换,预估2015年将可带动厂商投入10000亿(1兆)印尼盾进行设备更新。

巴基斯坦多项政策助发展

巴基斯坦是世界第四大纺织生产国家,纺织工业占全国迄今为止出口收入的60%。巴基斯坦于2013年底被欧盟授予超普惠制待遇(GSP+)地位。自2014年1月1日,该国600多种纺织品可免税进入27个欧盟成员国市场。

巴基斯坦统计局数据显示,2014~2015财年,巴基斯坦增值纺织品出口从42亿美元上涨至45亿美元,增长7.5%。其中,成衣服装出口从19亿美元增长至21亿美元,上升10.5%,针织品从22.9亿美元增长至24亿美元,增长5.37%。

据巴基斯坦《国民报》报道,巴基斯坦政府宣布未来5年(2015-2019)将投入641亿卢比(约6亿美元)促进纺织业发展,计划到2019年实现纺织品出口260亿美元目标。巴基斯坦政府相关扶持政策包括调整出口退税率、税收减免、贷款补贴和研发补贴等。其中,406亿卢比将用于退税、技术升级和品牌推广,235亿卢比用于技能培训、纺织品展会及孵化器项目等。按照计划,政府将对12万工人进行技能培训,并在未来3年内每年挑选50家小公司进行政策扶持。

猜你喜欢

纺织业纺织品巴基斯坦
3300万巴基斯坦人受灾
纺织业两人入围工程院院士增选第二轮
自清洁纺织品的制备方法
丹东纺织业新引擎
纺织业觅路
第七类直销产品猜想:纺织品能否“独立” ?
ISPO2018春夏功能性纺织品流行趋势
科尔:“走出去”带动纺织业升级
中国在巴基斯坦海外利益的维护与拓展
欧盟通过纺织品使用NPE禁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