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州新区生态河道建设研究
2015-12-15文丹
文 丹
(金州新区水利管理服务中心,辽宁大连116100)
金州新区生态河道建设研究
文 丹
(金州新区水利管理服务中心,辽宁大连116100)
本文通过调查研究金州新区2009年以来生态河道建设的基本情况,总结了金州新区河道生态建设的成绩,并对现阶段生态河道建设面临的诸多困难以及应对措施进行了探讨。
生态河道;建设理念;生态治理;分类施治
1 生态河道治理现状和成果
大连金州新区位于大连主城区北部,横跨黄渤两海,属丘陵地区。河短流急、基础流量小是河川水流的普遍特征。受地理因素影响,这些河流的河床坡度陡峻,急弯卡口较多,洪水汇流时间短,流速快,挟带泥沙能力强,断面冲淤变化大,遇有暴雨发生,常常造成不同程度的灾害。
从2008年12月,辽宁省全面启动河道生态建设,金州新区水利管理服务中心以新区建设为己任,在全区有条不紊地开展了河道的生态治理活动。经过几年生态治理工程的实施,金州新区河道生态环境整体水平大幅度提高。由于财力有限,很多时候也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许多问题未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金州新区内无湖泊,河流成为区内人民生命活动的基本保障,是金州人民赖以生存的生命线。金州新区现有流域面积30km2以上独流入海河流10条,支流40余条河。流域面积20km2以下的村级河流50余条。总流域面积1400km2,河道总长度500km左右。已修建河堤总长度556.41km(涵盖09年以前建设的,双侧河堤总计),达到总河道长度的一半以上,防洪标准为5~20年不等。保护耕地14.779万亩,保护人口17.064万人,河上有建筑物184处(座),其中公路桥132座,铁路桥17座,通讯光缆14处,输油管道3处,自来水供水管道11处。多年来,不同程度采用生态治理的河堤已有100km左右。
2009年至今,金州新区水利管理服务中心先后对区内20km2以上,包括等沙河、三十里河、杏树河等大小34段河流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生态治理,合计治理长度113.889km,总投资9388.55万元。第一、基本实现治理区域的防洪固堤作用,在设计洪水位下确保老百姓生命和财产安全;第二、金州新区生态河道选择植物工程复合技术,实现了河流全方位立体绿化,生态结构良好的环境治理目标,逐步恢复河流的天然功能。
2 生态河道的建设理念
以往的河道建设都是以除害为主,现阶段的生态河道的建设则兼顾了景观、环境因素。在堤防加固和新建、河道清淤疏浚等工程措施基础上,利用活体植物,依靠植生机制、锚杆、复合材料网和植被的共同作用,达到对河道堤岸进行防护的目的。实现近自然的河岸植物生态模式,其相互适应和竞争实现植物群落的共生与健康稳定。
3 生态河道建设的措施
3.1 河道治理措施
根据地形地貌特征确定,金州新区生态河道治理工程,河流护坡均采用浆砌石护坡和土堤两种形式,其土堤设计颇有当地特色:堤身填筑材料要求耐风化、水稳定性好,含泥量小于5%;为了确保土堤堤身稳定性,采用网眼尺寸15c m×15c m的铁丝石笼护脚,块石粒径大于20c m;迎水坡采用抗风化性能好、冻融损失率小于1%的200m m厚干砌块石护坡,无纺布反滤。这样的设计不仅符合地质、气候等自然因素的要求,同时是具有抗冻融性、耐久性等特点的优化断面形式。
3.2 生态治理措施
河道生态建设主要体现在河道植物的栽植上,提倡近自然的布置方式,通过不同植物的合理配置、种植密度的稀疏,以及相互适应和竞争实现植物群落的共生与健康稳定。根据生态河道的理念,地区发展程度、河道发展的标准要求,金州新区生态河道采用草、树结合的方式。现阶段主要采用了适应当地气候、土壤并且成活率高的紫惠槐、垂柳、油松、火炬、刺槐等优良树种。根据多年的学习和经验,现将河道植物搭配种植模式归类成表,具体见表1:
表1 河道植物搭配种植模式归类表
4 生态河道建设遇到的问题
生态河道建设多年来遇到众多问题和困难。没有现成的模式,都需要水利工作者摸索着前进,我们不断地学习、借鉴国外尤其是日本等国家的先进成果,再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农村河道脏、乱、臭已经不是什么新闻了,不仅有损新农村形象,也造成了河道阻塞,河流污染的严重后果;由于多年的雨水冲刷,人为破坏等因素影响,土坝、浆砌石坝破损也颇为严重。同时,仍有区段面临无堤的危险,加上多年来违法洗沙严重,使河床淤泥沉积厚重,河床抬高,甚至一些区段内河床高于地平面,正逐渐失去防洪排涝的功能;快速发展的工业和急剧提高的城市化进程,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处理的滞后,导致大量污水直接进入河道,河流水质普遍恶化;城市建设挤占河道,使河道空间减小,水面缩窄,行洪能力降低。城市化也使地表径流量增加,洪涝灾害频发,给市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不利影响。在城市污水集流系统完备之前,河道仍然承担着排放污水的功能,污水漫溢常常影响城市环境。
5 生态河道建设主要经验做法
5.1 领导重视,各司其职,狠抓落实
金州新区在生态河建设中,成立了以区长为组长、常务副区长为副组长及各局、街道一把手的金州新区生态河道工程领导小组。全面负责金州新区生态河道建设;新区财政局负责资金的落实和监督管理,从2009年开始,区财政每年解决工程资金1000万元左右用于生态河建设,结合市财政投资,每年治理河段长度50~60km;各街道是实施主体,全面负责本街道的生态河道推进工作。各相关单位职责明确,各司其职,全力推进我区河道生态工程建设。
5.2 科学武装,靠技术实现突破
我们中心与大学院校组成联合体,聘请相关专家授课、讲解,实现技术的进步与突破。在专家的指导下我们应用了“多空栖息单元式生态护岸块体”等国内专利技术,以及膨润土防渗毯等先进的土工材料,做到材料与技术的完美结合。
5.3 加强执法力度、狠抓涉河违法
治河“防”在跟上,加强管理、执法力度,严厉杜绝违法洗砂等行为对河道的破坏,新区水利管理服务中心在农林水利局的大力支持下,协同农林水利局、水利派出所、街道和环保部门,多次开展集中整治和突击检查,抓一起,治一起,大力打击,决不姑息。
5.4 严格执行分区段栽种
河道的生态功能的实现离不开植物群落的合理搭配,严格把控栽种环节,确保植物成活率。严格执行分区段、分层次栽种。
6 结论和建议
6.1 改变观念、合理利用资金
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我们应推进河流整体达标工程的建设,设定“流域规划,全面达标,分年实施,逐条销号”的治理目标。争取每年对一条重点河流进行集中治理,修一条固一条,固一条美一条。确保无复修率。
6.2 扩大河道行洪能力
近几年,金州新区高速发展,昼夜间楼房林立。随之而来的河道被压缩,水面被缩宰。为了抵御这些人为灾害,我们的做法是加高培厚堤防,修筑混凝土河床和浆砌块石岸墙,采用硬质铺装等。然而,被渠道化了的河道负面影响是明显的。建议采取“裁弯取直”的办法疏浚河道,以增加河道的行洪能力。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如植物造景墙、生态装饰墙等,在立面空间狭窄的情况下改善河道的生物多样性特征,提高河道的自净功能。
6.3 因地制宜,分类施治
河道建设应因地制宜,从水生态系统的客观要求出发,确定分类施治主要措施,河道的水源涵养段,侧重河流生态,以植物措施为主;村镇段要体现生态式样,水清景美,以修复措施为主;路桥可视段突出景观效果,以绿化植物坡为主;汇流及入海口湿地段实现净化水质功能,以水生植物为主。只有分类施治才能既实现控制投资又发挥河道的功能性,不能千篇一律。
6.4 树立荣辱观念,治理脏、乱、臭
维护环境靠大家,从根本上树立荣辱观念,各家自扫门前雪的时代过去了。督促各街道通过开展立警示牌、广播宣传、贴标语、开宣传会、发宣传单、普法等多方式、多渠道、长时间的大力宣传,使之成为一种新农村的建设性文化,让老百姓意识到环境建设人人有责,从而达到从源头上阻断各种对河道污染和破坏现象的目的。
相信经过不断的努力,金州新区生态河道建设定能成为区域建设的领头军,为金州新区成为国家级新区奠定坚实的基础。
[1]孟丽.城市水系对建设生态园林城市作用的探讨[J].水利规划与设计,2014(01).
[2]郭晓玮.科学的植物配置是塑造中小河流生态景观的重要途径[J].水利建设与管理,2012(09).
[3]徐如海,石浥尘,苏蕾,于世杰.浅议河道生态修复的理念和措施[A].辽宁水利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11).
T V 213.2
B
1672-2469(2015)05-0080-03
10.3969/j.i s s n.1672-2469.2015.05.025
文 丹(1981年—),女,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