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苏里格气田苏11区块山1段储层展布特征

2015-12-15王继平刘一国

地下水 2015年3期
关键词:里格气藏鄂尔多斯

李 浩,董 欣,王继平,刘一国

(1.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地质学系,陕西 西安 710069;2.长庆油田分公司苏里格气田研究中心,陕西 西安 710018;3.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南泥湾采油厂,陕西 延安 716000)

苏里格气田发育有良好的广覆型煤系烃源岩,区域上带状砂岩体呈南北展布特征,广泛分布的区域盖层加侧向的分流间湾、河漫相泥岩以及致密砂岩的遮挡,在空间上构成了理想的生储盖配置,区域平缓西倾的构造特点为岩性气藏的成藏与保存提供了条件[1]。该区含气层为上古生界二叠系石盒子组的盒8段及山西组的山1段[2],气藏主要受控于近南北向分布的大型河流、三角洲砂体带,是典型的岩性圈闭气藏,气层由多个单砂体横向复合叠置而成,基本属于低孔、低渗、低产、低丰度的大型气藏[3-5]。

前人研究成果表明,苏11区块山1段为曲流河沉积相,苏11区块未进行统一的储层砂体展布特征研究,导致苏11区块山1段储层整体展布特征不清。本次研究运用测井数据带、测井解释等资料,对苏11区块进行地层精细划分和对比,建立统一的地层格架,在此基础上研究山1段的储层砂体展布特征,搞清砂体分布规律,进而对山1段有效砂体展布特征进行分析,对于油气田精细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1 地质概况

苏11区块处于苏里格气田中区北部,区域构造位于鄂尔多斯盆地陕北斜坡西北部,地处内蒙古自治区境内。苏11区块山1段气藏分布面积广,但储层致密,非均质性强,有效砂体连通性较差,单井产量低。山1段为曲流河三角洲平原沉积,主砂带近南北走向,在区域西倾的背景上向东侧砂岩变薄。山1段顶面构造整体呈现出东高西低的西倾单斜的特征,纵比降平均值约为7.6 m/km,主要发育多排宽缓且幅度较小的鼻状隆起构造(见图1)。

图1 苏11区块山1段顶面构造图

2 地层特征

本次研究目的层为二叠统山西组山1段,山1段砂体是本区的主力产气层段,根据地层划分标志,将主要含气层位山西组山1段划分为、山12、山13三个亚段[6-7]。研究区目的层山西组山1段,埋藏深度大约在3 100~3 400 m范围内。山西组山1段顶部有一层杂色泥岩,其自然伽玛值高,电阻率曲线在高值背景上呈山峦状起伏,自然伽玛曲线呈尖峰状起伏,自然电位曲线负异常较不明显。山1段主要为三角洲平原沉积,南部出现三角洲前缘沉积,岩性以细—中粒岩屑砂岩、岩屑质石英砂岩和泥质岩为主[8-12],山1段地层厚度为36.2~52.9 m,平均厚度 43.0 m,砂岩厚度 0 ~35.8 m,平均12.99 m。砂岩含量较高,基本没有煤层沉积,也没有薄层灰岩沉积,只有少量煤线。

3 储层砂体展布特征

苏里格气田苏11区块山1段反映了曲流河沉积特征。砂体沿河道方向呈近南北向展布[13-15]。山1段砂体发育规模相对较小,厚砂体在平面上分布规模有限[16]。

3.1 山1段砂体平面展布特征

受曲流河道控制,山1段砂体总体上呈条带状展布。在苏11区块中,主要有3条主砂带,苏11区块砂体发育较好的砂体位于北部,山1段砂体厚度明显较小,山1段砂体厚度主要集中在10~15 m,部分井砂体厚度超过20 m,平均厚度为13 m(见图2)。山1段砂体主要分布在曲流河道内,边滩是其主要的有利储集体。分析表明苏11区块山1段砂体较为发育。

3.2 山1段有效砂体展布特征

苏11区块由西向东主要有2条有效砂带,有效厚度大于15 m的砂体发育有限,有效厚度大于12 m的砂体呈长条形、不规则状孤立分布,有效厚度大于9 m的砂体在该区块呈不规则状小面积分布,有效厚度大于6 m的砂体小型条带状、不规则状分布在有效厚度大于9 m区域的外侧,有效厚度在3~6 m之间的砂体是相互连通的,主要包围在6 m区域的外侧,呈大面积连片状分布,占该区块区域的50%以上,有效厚度小于3 m的砂体是孤立的,呈长椭圆形、长条形、不规则状分布(见图3)。

图2 苏11区块山1段砂体平面展布图

图3 苏11区块山1段有效砂体平面展布图

从苏里格气田苏11区块山1段有效砂体图来看,山1段有效砂体的展布,明显受山1段砂体的控制,有效砂体分布区域主要位于砂体厚度大于15 m的区域。有效厚度大于3 m的砂体在研究区最为发育,呈大面积连片分布,达到开发区块总面积的50%以上,有效厚度大于6 m的砂体分布于河道内,呈南北向条带分布,有效厚度大于12 m的砂体发育有限(见图3)。

通过编制研究区山1段有效砂体厚度平面图,进而分析了研究区山1段有效砂体展布规律,认为研究区山1段为研究区内有利的储集砂体层位,但山1段有效砂体总体厚度小,分布零散,规模较小,仅局部叠置区厚度大,有效砂体非均质性强,连续性和连通性较差。

4 结语

(1)本文在精细地层划分与对比的基础上,编制了研究区山1顶面构造图,研究区山1顶面构造整体上表现为一个宽缓的西倾单斜,具有东高西低的特征,并发育多排宽缓且幅度较小的鼻状隆起构造。

(2)研究区山1段砂体南北向砂体的连通性明显较东西向好,整个研究区有效砂体非均质性明显,山1段有效砂体总体厚度小,分布零散,规模较小,仅局部叠置区厚度大,有效砂体非均质性强,连续性和连通性较差。

[1]苏楠.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东区下石盒子组盒8段沉积相和储层特征研究[D].成都:成都理工大学.2011.

[2]杨华,席胜利,魏新善,等.苏里格地区天然气勘探潜力分析[J].天然气工业.2006,26(2):45 -48.

[3]董桂玉.苏里格气田上古生界气藏主力含气层段有效储集砂体展布规律研究[D].成都:成都理工大学.2009.

[4]何自新,付金华,席胜利,等.苏里格大气田成藏地质特征[J].石油学报.2003,24(2):6 -12.

[5]何自新.鄂尔多斯盆地演化与油气[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3.

[6]魏红红,李文厚,屈红军.苏里格庙地区上古生界层序地层学研究[J].西北大学学报.2002,32(l):55-59.

[7]陈洪德,侯中健,田景春,等.鄂尔多斯地区晚古生代沉积层序地层学与盆地构造演化研究[J].矿物岩石.2001,21(3):16-22.

[8]吴伟涛.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东区上古生界天然气成藏动力学研究[D].西安:西安石油大学.2012.

[9]沈玉林,郭英海,李壮福.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庙地二叠系山西组及下石盒子组盒八段沉积相[J].古地理学报.2006,8(I):53 -62.

[10]李文厚,魏红红,赵虹,等.苏里格庙地区二叠系储层特征及有利相带预测[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32(4):335-340.

[11]魏红红,彭惠群,李静群,等.鄂尔多斯盆地中部石炭系一二叠系沉积相带与砂体展布[J].沉积学报.1999,17(3):403-406.

[12]李海燕,彭仕亦.苏里格气田低渗透储集层成岩一储集相特征[J].石油学报.2007,28(3):100 -104.

[13]席胜利,王怀广,秦伯平,等.鄂尔多斯盆地北部山西组—下石盒子组物源分析[J].天然气工业.2002,22(2):21-24.

[14]刘锐娥,黄月明,卫孝锋,等.鄂尔多斯盆地北部晚古生代物源区分析及其地质意义[J].矿物岩石.2003,23(3):82 -86.

[15]刘成林,朱筱敏,曾庆猛.苏里格气田储层成岩序列与孔隙演化[J].天然气工业.2005,25(11):1 -3.

[16]李会军,吴泰然,马宗晋.苏里格气田优质储层的控制因素[J].天然气工业.2004,24(8):10-16.

猜你喜欢

里格气藏鄂尔多斯
一种识别薄岩性气藏的地震反射特征分析
地理盲
桩基托换在鄂尔多斯大道桥扩建工程中的应用
春 天 里
锐意改革 打造健康鄂尔多斯
鄂尔多斯地区的西夏窖藏
致密气藏压裂倾斜缝压力动态分析
苏里格气田总产量突破1000×108m3
苏里格气田致密砂岩气层识别难点及方法评述
泡沫排水采气工艺在苏里格气田的应用